❶ 谁有负数的认识教案
负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天气问题。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能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1、负数的意义;
2、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放寒假的时候,老师去哈尔滨参加了那里的冰雪节,在那里我拍摄了好多美景,想欣赏一下吗?(欣赏图片)能作出这么美的冰雕让人欣赏并保持很长时间,你们想象一下哈尔滨的气温会怎么样?(很冷)同学们说的对,老师记录下了哪天的气温,你们来看,(看课件)哪天的气温是2--15℃。你们认识这个数吗?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正数负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师结合课件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
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的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比咱们中国晚了数百年。”
2建立正负数的概念
(1)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
北京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度,北京的最低温度是零下5度,谁能读出其他城市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这几座城市中北京,哈尔滨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可以记作:北京-5℃和5℃
哈尔滨 -12~3 ℃.
出示表格
1提问: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 +5怎么读? 读作:正5
你知道像下面的数叫什么?负数 +5怎么读? 读作:负5
2请你读读上面各数.
问:加号、减号和过去的意义相同吗?在这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3为了简单可以把+5简写成5。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不能,去掉负号,就没办法和正数区分了。)
(2)重点理解“0℃”。
介绍0℃的规定
科学家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0℃。读作:0摄氏度。
把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读作:100摄氏度.
比0℃低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 -15℃;
比0℃高的温度用带“+”号的数表示, 如:+1℃(“+”号可以省略不写)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
师: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认识温度计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温度计)
( 1)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 2 )读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 3 )写出水银柱所表示的温度
( 4) 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 -10℃ >-15℃
怎么能说明-15℃比-10℃更冷了?
理由 -10℃是比零摄氏度还冷10摄氏度, - 15℃是比零摄氏度还冷15摄氏度。
-15℃在-10℃下面
4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1)广泛举例: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的正数和负数,谁还能再说几个?
(2)所有的正数和0相比有什么关系?负数和0比呢? (负数<0<正数)
(3)分别圈出所有的正数和负数
(4)0算正数还是负数?(适时组织讨论)
三 拓展练习
1信息交流 : 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
(1)、分小组交流收集的数据。
(2)、小组汇报你们调查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负数,其实负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❷ 负数字母的四则运算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内实际情况,以课容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❸ 初一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答案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以及有理数包括哪些难点是学习负数的必要性及有理数的分类。关键是要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 正、负数的引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学生熟知的两个实例:温度与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摄氏度记作5℃,比0 ℃低5摄氏度,记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155米。由这两个实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把加“-”号的数叫做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一个中性数,表示度量的“基准”。这样引入正、负数,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使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还将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大小性质。把负数理解为小于0的数。教材中,没有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这个概念。目的是,从正、负数引入一开始就能较深刻的揭示正、负数和零的性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 关于有理数的分类要明确的是: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二、知识结构 1.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正数 负数 零 象1、2.5、 、48等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象-1、-2.5, ,-48等小于零的数叫负数 0叫做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 三、教法建议 这节课是在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基础上,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负数的.从内容上讲,负数比非负数要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尽可能注意中小学的衔接,既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例如,在讲解有理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在理解算术数和负数的基础上,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就简便多了. 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明确有理数的分类时,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理解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通过正数、负数都统一于有理数,可以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的逐步树立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四、正数与负数概念的理解 1﹒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 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 表示正数时,是负数;当 表示0时, 就在0的前面加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当 表示负数时, 就不是负数了,它是一个正数,这些下节将进一步研究。 2﹒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奇数和偶数的外延也由自然数扩大为整数,整数也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如…-6,-4,-2,0,2,4,6…,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如…-5,-4,-2,1,3,5… 3﹒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细分有五类: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但研究问题时,通常把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进行讨论。 4﹒通常把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和0称为非负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非正整数。 五、有理数的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这样有理数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为: 2)整数也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但为了研究方便,本章中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因此,有理数按正数、负数、0的关系还可分类为: 3)注意概念中所用“统称”二字,它与说“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意思不大一样。前者回避了分数是否包括整数的问题,即使把整数包括在分数范围内,说“统称”还是不错,而用后一种说法就欠妥了。 4)分数和小数的区别: 分数(既约分数)都可表示成小数,但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表示成分数的,
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正数与负数》。如圆周率就不能表示成分数 5)到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除外)都是有理数。 教学设计示例 正数与负数(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需要的. 2.掌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应用:会初步应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海拔高度等互为相反数意义的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善于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2.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引人负数,学生会感觉得小学里学的数是“不全”的,从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以完整美的享受.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 2.学生学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负数的引入. 3.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活动胶片、中国地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通过投影给出实际问题,学生研究讨论,认识负数,教师再给出投影,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看谁举得全?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生们互相补充,可以回答出: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 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没有物体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教法说明】学生对小学学过的各种数是非常熟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非常积极地回忆、回答,这时教师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点出小学学过的数的精华部分. 提出问题: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的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 学生活动:学生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 【教法说明】教师利用问题“有没有比0小的数?”制造悬念,并且这时学生有一种急需知道结果的要求.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看两个实例 (出示投影1)用复合胶片翻四次 在冬日一天中,一个测量员测了中午12点,晚6点,夜间12点,早6点的气温如下:你能读出它们所表示的温度各是多少吗?(单位℃) 学生活动:看图回答10℃,5℃,零下5℃,零下10℃. [板书] 105-5-10 师:再看一个例子,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我国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鲁番盆地,地图上标着-155米,这两个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海平面说的,你能说说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么吗? (出示投影2)(显示中国地形图,再显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直观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尝试回答:8848米表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法说明】针对实例,教师不是自己一概地陈述而是注意学生参与意识,要学生观察、动脉、讨论后得出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给与指正. 师:以上实例中出现了-5、-10、-155这样的数,一般地温度比0℃高5℃、10℃、1.6℃、℃记作+5、+10、+1.6、+,大于0的数为正数;当温度比0℃低于5℃、10℃、2.2℃记作-5、-10、-2.2,像这样在正数前面加“-”号叫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随着叙述给出板书 [板书] 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小于0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❹ 正数与负数的教案内容及任务怎么写
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专会判断一个属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内教学设计)是容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②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它们同样是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③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从“情景故事”的意义上讲,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也是一种“教育案例”,但“教学案例”特指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的、多角度描述的经过研究并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点评)的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必须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有关信息,必须事先进行实地作业,因此日常教育叙事日志可以作为写作教学案例的素材积累。
❻ 如何认识正负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意图
教学目标
1认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理解正负数德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 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❼ 如何认识负数的教学要求以及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能正确地读专、写正数和负数,明确0既不属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能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感受符号的简洁及使用负数的优越性。
4、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引入新课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师:叙述三个实例
①公交车开到好又多站时上车6人,开到街心公园站时下车6人。
②我们学校三年级本学期转入12人,四年级转出10人。
③张阿姨买股票,二月份赚了8000元,三月份亏了3000元。
(2)尝试
把实例中的数据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关键要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懂你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