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美术怎样开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对一个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版的思考能力和良好权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是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弄清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我鼓励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自然段:可以默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到让自己感动的地方还可以站起来读……学生读书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很快弄清了清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并且领悟到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在交流汇报时,我又提问:谁想来说说?教师里举起了几十只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如此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学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呢?
⑵ 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兴趣是美术课的前提要求,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但是处在心智发展特殊期的初中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有厌烦情绪,致使教育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面对初中阶段美术教学的两难境地,如何做到既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新要求又符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规律,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切实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几个环节。
一、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教学内容、方法、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学习兴趣是个体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是一个人对事物感觉喜爱的一种情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能更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内容,适当增添校本教材内容。寻找新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相合”的结合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用方面要灵活多变,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满足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乐于接受。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给学生以希望。初中学生的情感丰富而且易外露,当他们看到自己绘制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们赞美时,情绪就会振奋,并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发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与信心。在教学安排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再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发展方向,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紧扣新课标,美术教师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教学组织形式重新审视,立足美术色彩冲击力、渲染力和愉悦身心的独特魅力,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组织形式。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老师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采取“填鸭式”的灌输,眼光也不能只盯住课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在第一堂课上我没有讲授理论的知识,而是在画室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作品都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 包括教师作品,内容题材什么都有.学生非常新鲜和好奇。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一旦脱离现实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与意义。这一点对中学美术教学尤为重要,这也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地与生活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如在讲图案设计时,可把它与民族服饰上的图案、家中的沙发靠垫图案、床单上的图案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讲解,还可以穿插讲一些关于颜色的搭配、服装色彩与个人气质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三、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平面构图设计中有效利用电脑技术,有效地加强了两个学科间的知识沟通。
综上所述,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贵任感。在现代美术的基础教育中,教师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钻研教材,备好课,教好课。在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把握好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审美的良好教学气氛和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⑶ 怎样加强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在初中美复术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制要老师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同时还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来呈现出教学的特色,从而让美术教学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那么首先,作为美术老师应对不同学生在个性、能力上的差异性的关注和重视,通过相互帮助和协作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美术这门学科与应试考试学科有所区别,美术学习更需要学生发挥个人的兴趣与主动性,而面对部分对美术没有兴趣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绘画天赋的学生,老师应注意讲究方法,不可强迫其学习,而是适当降低学习要求,使得这部分学生掌握基本和简单的绘画知识和能力即可。而与此同时,对于在美术学科有着过人天赋且有着极大兴趣的学生,老师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挖掘和开发学生在绘画方面的能力。其次,应重视组织和维护自身教学的语言和教学形象,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感受到学习这门学科的有趣性,并在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和质量。
⑷ 怎样让美术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方式的设计高效、有效,通过不断变化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从而达到塑造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操的最终目的,一直是我探索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三、引导学生高效的主体性实践
学生主体性实践和认识活动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层次不同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获取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作品更具有童趣性。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道出了动手体验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体验,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动中发掘创造的灵感。
四、 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把评价学生的权力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由被动评价者转向主动参与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评”的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儿童的童心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同时在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评定,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学生对自己才会充满自信,对以后的美术兴趣才会日益提高。教师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高效课堂的纽带。
⑸ 美术课怎样进行有效教学79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职业,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深深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短短的40分钟里,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对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而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我的做法就是从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后的有效反思这三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的。
一、要做到课前的有效准备
课前的有效准备我大致分为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分析学情、备好课三方面准备。
首先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这个行业,更是需要更多的源头活水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的储备也要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所以我坚持参加区、市各级培训学习,力争学会和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比如我们迎泽区美术中心组正在实行的“两实践两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很好的展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学生通过第一次展示发现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之后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解决发现的问题或困难,学生通过再次实践在第二次作业展示时展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成果。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了理念支持。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深度挖掘教材。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加强自身的素质的重要性,我在备每一课的时候都非常关注教材给我的信在美术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在美术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息,除了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之外我更要求自己挖掘教材本身带给我们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内涵。我将我的这种理念体现在我的教案中,我在备课中除了按要求有备课内容外,我还将自己查找到的各种有关本课的资料内容也放进教案里,以面对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也能起到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要求。如图1:
其次是分析学情,分析学清方面分为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掌握的美术技能两方面:
一方面是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学家瓦龙将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时期,即动作的发展时期(出生到3岁)、主观或个性时期(3~5、6岁)、客观性时期(5,6~11,12岁)和青少年时期(12,14岁以后)。小学的孩子大致在后三个时期里,低年级的孩子在主观或个性时期里,这时候的儿童出现了一种新的需要,这就是要显示自己、要别人承认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承认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 们在逐渐走向客观性时期,这时的儿童从本身找出来的长处不再能满足自己了,而是需要用别人的长处来自我装饰。同时儿童的主要兴趣又从自我转向外界事物,儿童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观、片面、孤立的了,而是形成了客观的、联系的认识体系。从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转变到对自我人格的体会,而且与主观或个性时期相比,在富于主观的改变这一特点上有了新的发展。 而我们过去的教育主要立足于启发儿童的智慧、传授知识,这种做法是把智力的发展孤立起来看待了。现在应当强调儿童的智力发展与整个人格或个性发展以及儿童的社会性的密切关系。好的学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也是客观重要的。我们教师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适应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儿童在各个方面都能顺利发展。
所以我认为低段学生因其心理年龄的特点更适合充满童趣的情境教学,在此教学情境下,教师要多鼓励孩子的行为,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高年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童趣性的情境已经不适合他们,而是要以相对成熟的职业角色来进入课堂,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技能情况,在学习某一课时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技能和知识,对教师的备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以学定教”要以学生学的内容来定老师教的内容,以学生学的进度来定教的进度,以学生学的方式来定教的方式。只有老师熟悉学生学习的状态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已经掌握的美术技能,作为教师在讲课前是一定要心中有数的。
最后就是备好课。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1. 目标要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把握准确了,我们的课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备课时要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才能确立重、难点,调整、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内容要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要把一节课四十分钟充分利用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做到前面提到的课前准备。
3.教法要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要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
1.改变教学方式,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我们知道教学组织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我认真研读了许多教育教学著作、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动起来,课堂实效才能提高,于是在我校“自主教育”的大课题背景下,我将自主学习方式同样引进了我的课堂,一改以往传统的“师教生学”的方式,我把我教的手段大致有三种,一种是自学,一种是“对学”也就是在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一种是“群学”就是在对学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学习形式,这样发展的方向就是努力让孩子们做到:能独立学会的我不用教,能通过对学学会的也不教,能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的我也不教,只做课堂的引导者,直到最后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养成孩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基于对以上教学理念的学习,我将自主学习方式放在了我的课堂各个环节中,同时我也特别注重孩子课前的自学,我针对不同课型设计了不同侧重的美术预习卡,
这样做是要提醒我上课时要多考虑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我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领导者,教师的作用是挖渠引路的开路人,而不是知识的装卸工。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们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我一改以往教学过程只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内容,在前面加上了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这使我的脑海中对学生在每节课上要学的东西更加清晰,通过对教学方法的记录和思考,使得我在教学思路上也有所进步。所以在例如:《笔的世界》一课时我设计探究环节时就采取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填写研究分析表自主探究笔的材料、造型特点,以及各部分的功能。这样既提高学生自学和互学的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也将我从过去喋喋不休的讲述中解脱出来了。基本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再比如《会变得小手套》一课解决教学难点时,我让孩子们通过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自主辨析、交流制作的方法学习捆扎、填充、组合等方法进行创作手套变形作品。在自主交流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孩子们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将课堂问题情景充分预设,加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课堂调控能力,因为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师在备课时也应有预计,讲课时也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一个简单的教学内容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例如:我在教授《百变团花》一课时,同学们在折纸找中心的时候耽误了不少时间,而且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我灵机一动按会和不会的比例临时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最先学会,并予以奖励,一下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就这样我让孩子们在互相交流的“对学”方式下,很快就将折的问题解决,不仅解决了教学重点,也为剪制团花节省了时间,同时通过小组比赛学习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语言组织要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此外教师要注重课堂信息反馈能力和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指引力。因为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例如我在讲授《雄伟的塔》时,我的教学灵感就是来自于学生课前的练习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多向学生“学”,收集一些好的学生习作或者是创意,为我们的教学增添智慧的色彩。而教学评价也不只是对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语言要饱含激励,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例如:“你真棒!”“很不错!”这些含糊笼统的评价语言对孩子的美术发展促进并不大,而是要倡导发展性评价,例如:“你的色彩搭配的非常艳丽,如果你的线条再流畅一些就更成功!”这种具有具体指向性、发展性的评价语言对于孩子的进步来得更直接。只要做到这两点,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
三、及时最好课后的有效反思。
在美术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我们一线的教师更应该像专家一样思考“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更有意思。做一个具有反思力的教师。
我在平日里上完课就开始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的教案反思至少都是两次以上,这样我的教学效果是否有进步在教案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如图:
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尊重学生,没有尊重学生,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⑹ 怎样体现美术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近段时间以来,“有效教学”一词在教育界被广泛使用。我们认为“有效教学” 的有效性通常体现在第一要有效率,第二要有效果。假如要进一步追问:课堂教学最根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那就应该是增长人的智慧,包括获取文化知识的智慧,适应社会变迁的智慧,发展各种能力的智慧,提高生存质量的智慧。这样看来,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能充分增长学生智慧的课堂教学。 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而教学设计是对这诸多要素的系统安排与组合,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求对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规划与安排,所以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还是应该落实到的每一个环节中,只要各种环节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也必然有效,于是我们找出了几个学习的切入点。 第一个切入点是教学设计有哪几个基本环节?因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才能使美术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我们列出的教学设计环节一共有十部分,即课题、内容、年级、教学分析、课时、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在这十个部分里面简单直接的有课题、内容、年级、课时、教具学具、板书设计六个内容,我们就不在这里赘述,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设性、实效性、学习性、灵活性的目标会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李琴老师那个组会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就不在这里阐述。 教学分析分为三方面,首先分析教材,了解这课的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使命,分析它在本单元或本课中与前后课内容和活动的关系,了解编写者的意图,然后要进行学生学情的预测以及资源的利用。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分析: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的与本课相联系的知识与技能、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生活经验等;分析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点。 3、资源利用: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寻找在本节课中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包括纵向资源,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横向资源,即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所有知识点。) 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难点是指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教学重点、难点一定要与三维教学目标相对应,不能缺项: 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 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将基本形状进行分割和组合的方法。 难点:对图形进行有创意的拼摆。 新的课程改革中,关于目标的描述是依据三个类型进行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它涉及学科本体的内容,学生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且在可能的程度上加以理解和掌握。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强调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对美术学习方法的领悟,学会在一个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地获取知识,以满足社会的生存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美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辅相成,是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生成情感目标的土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起着整合、促进与升华的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领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实质问题,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有效指导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
⑺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有效教学
让他多接触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