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大班美术课教案《我长大了做什么》
活动目标:
1.巩固表现不同人物的技能。
2.体验想像未来带来的内乐趣。
活动容准备:
幼儿画纸人手一张,油画棒,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联想谈话。
1.指导语:你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想变成什么样子?)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你会穿怎样的服装,工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各种职业人物的照片。
(1)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服装及他们周围的环境,说说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
(2)引导幼儿观察不同人物的职业特征。重点讲解职业特征较突出的。如:医生、解放军等。
二、讨论要点。
师:未来的你发型是什么样的?会穿什么样的服装?有什么标志?会怎么做事?
(请幼儿讨论)
三、幼儿绘画。
1.突出未来的"我"的主体形象。
2.大胆选用多种色彩表现合适的背景,涂色均匀。
3.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独特表现。
四、相互交流、欣赏和鼓励。
1.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请幼儿猜猜:"同伴长大后在做什么?"
2.互相肯定和鼓励,从中获得喜悦。
结束:小朋友都把自己长大的样子画出来了,我们小朋友只有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够实现。
2.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以黄色为背景
3.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包括哪些基本条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俯视的角度观察鱼的不同形态。 2、尝试用石头、棉签、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俯视的鱼。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俯视下不同形态的鱼。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块石头,一盒沙,棉签棒、各色颜料,橡皮泥若干。 教师: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鱼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鱼的图片,看看这些鱼是从哪个角度看过去的? 2、幼儿观察讨论。 3、这些鱼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的什么? 4、小结: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鱼的头、背、鱼尾、鱼鳍。 二、讲解示范: 1、出示石头:今天金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今天www.jy135.com我们就要用这块石头来变一变,变成什么呢?(自由猜测) 2、教师示范一:把石头放入沙中。(我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鱼,把这些沙当成一盆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 3、你会看到了鱼的什么?(幼儿说) 4、幼儿操作: ●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你的桌上也有石头,请你选择一块石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并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身上的哪个部位?(可以互相交流) ● 个别幼儿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 5、教师示范二:怎么样让它更像呢?再来变一变(教师介绍材料、示范添加一条鱼)。 6、欣赏范例:还可以怎么变呢? 三、幼儿创作: 1、拓展幼儿思维:你会怎么变?想一想。(幼儿交流) 2、鼓励幼儿能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表现出俯视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鱼。 三、作品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到教师准备的“鱼池”中,一起看看、说说你喜欢的 【活动意图】 1、通过图片的欣赏,幼儿对俯视角度下鱼不同形态的积累。 2、教师引导示范、幼儿操作、教师再次示范,使幼儿在听听、说说、动动、想想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的乐趣。 3、引导幼儿观察辅助材料,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 4、幼儿个体创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鱼池”为载体,进行整体作品的欣赏,不断培养幼儿多角度的审美能力。
4. 求大班优秀美术教案一篇
卡通画
课题名称∥卡通画(大班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粗浅了解动画片知识,知道卡通画形象夸张、色
彩鲜艳的特征。
2.启发幼儿用动作、绘画表达自己对夸张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影碟机、碟片、一组连续的画面。
2.卡通图片和其他图片若干,纸、水彩笔、油画棒若干。
3.活动室内布置一个卡通城,内有各式卡通画。
活动过程
1.导人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放碟片,提问:刚才放的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片子?
(动画片)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卡通片)卡通片是怎样拍出来
的?
2.引导幼儿粗浅了解动画片知识。
教师:大家看一看一组画里的人在干什么?(跑步)你是怎
么知道的?(幼儿讨论,我是看到大头儿子的手和脚在来回摆动。)
小结:动画片是由一个一个连续的画面组合起来的,它还有一
个名字叫卡通片。卡通可以分为人物卡通和动物卡通,一幅一幅
的画就是卡通画。
3.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知道卡通画的主要特征:形象夸张、
色彩鲜艳。
(1)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看卡通片?为什么?
(因为卡通片很好笑,色彩很美,上面的形象很滑稽……)
(2)师幼共同分析一幅画: 现在老师画一幅画给大家看一
下,你们告诉我画的是谁? 他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头大
大的,眼睛很大,身体一点点小等。) 我们有没有这么大的头?
这儿就是运用了夸张的方法画出来的。夸张就是指把某个特点夸
大了。 小朋友再找一找,这个小孩还有哪儿运用夸张的方法?
(鼻子太小,手很小,鞋子太大。) 刚才大家看到画就笑了,为什么
会觉得好笑? (幼儿讨论他的脸都变形了,眼睛都凸出来了。)
这幅画中的表情和动作是运用了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夸张)用
夸张的方法来画卡通画,是卡通画的一大特点。
(3)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夸张的动作,下面老师说
一个词,请小朋友做出夸张的动作。(痒、辣、哈哈大笑)
(4)刚才小朋友说动画片中的色彩很美,因此,色彩鲜艳也是
卡通画的一个特点,老师这里有几幅画,请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是卡
通画?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结:人物卡通画和动物卡通画都一样,形象很夸张,而且
304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色彩鲜艳,是我们喜爱的一种画。
活动延伸
教师:我们的卡通城快要开放了,但卡通画还太少,让我们大
家一起来画卡通画吧!(根据幼儿的能力将活动分成两部分,一部
分是直接画卡通画,第二部分是给画好的卡通形象上色。)
(金坛市建委幼儿园 汤雪雁韦旭芳)
课题评价
效果分析
1.能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卡通画题材,让幼儿了解有关卡通画
的简单知识,这对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好的途径,能激发幼
儿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师在活动中始终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从具体事物
(卡通画的主要特征)的感知中获得经验,再加上幼儿自己的模仿,
进一步加深对卡通画的了解。
3.整个活动设计较新颖,幼儿很感兴趣。
专家点评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美术欣赏的素
材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美术欣赏的方法应该让幼儿通过看一
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即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体验和
感受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幼儿对美的欣赏、感悟和表现需
要教师进行点拨。因此,教师首先应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且
应从幼儿的角度去体验美,并逐步探索适合幼儿特点的欣赏方法.
提高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效。
反思与讨论
教师自身的哪些素质会直接影响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效果?
5. 幼儿园大班美术巴士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并简单添画。
2.体验做马路设计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参观过幼儿园门前的马路
环境材料:ppt课件、各种彩色图形(圆形、三角形、方形)、固体胶、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导入,示范基本的图形组合和添画的方法。
1. 看看这是哪里啊?(幼儿园)
2. 上次老师带你们参观了马路,你们还记得幼儿园门前都有什么吗?
总结:幼儿园门前有一排一排的树木,垃圾桶,路灯,红绿灯,还有一幢幢的房子可真热闹。
3 . 路上开了什么车?(出示大巴士ppt)
4 . 大巴士来了,开到了幼儿园门口的马路上。大巴士是有什么图形组成的?大巴士身上还需要添画上什么呢?
总结:图形可以组成大巴士的轮廓,再添画上门和窗,大巴士开来了。有了大巴士,出门就更方便了。
二、欣赏创作
价值分析:尝试用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图形组合表现物体特征,并简单添画,表现幼儿园门前马路周边的场景。
过渡语:幼儿园门前只有一辆大巴士可真冷清啊,还可以有什么?(PPT)
小结:原来还可以有这么多东西呢,现在请你们来做个小设计师让幼儿园门前变的热闹起来吧!
设计要求:
·请每一个孩子来选一张设计图
·用图形拼贴和添画的方法组合出马路边上的物体
·设计完把设计图纸送回原来的地方
重点指导:
·方形做车身,圆形做车轮
·两个小长方形组合成墙壁
·从大图形到小图形叠加组合成树冠
·简单添画
三、交流分享
价值分析: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过渡:你们设计的马路可真漂亮呀,请你们来给别人介绍一下你设计的马路上都有些什么了?
1.说说我设计的马路
说说你用了哪些图形材料设计了什么?
2.在幼儿园门口合影
延伸:生活中还有许多由图形组合成的物品,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6.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小鱼捉迷藏》 目标: 1.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擦出小鱼形象,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鳍及花纹等。 2.学习合理搭配颜色,乐于表现美。 准备: 1.画纸、黑色水彩笔、油画棒每人一套。 2.范画,录音机,轻音乐磁带。 过程: 1.产生兴趣。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画线: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地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部留下了它的痕迹。 (2)幼儿徒手练习"画"会跳舞的线。 2.师幼一起观察会跳舞的线留下的痕迹,找找小鱼藏在哪里。 3.从这些会跳舞的线里找到小鱼后,教师添画小鱼的眼睛,嘴巴、鳍,花纹等。 4.讨论:怎样让这些小鱼变得更漂亮?(涂上漂亮的颜色。) 5.出示茫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绘画过程:先用黑色水彩笔在纸上画出会跳舞的线,再把藏在线里面的小鱼找出来,然后给小鱼添画上眼睛、嘴巴、鳍和花纹,并给它穿上漂亮的衣裳,最后还可以添画水草,小石头等。 6.播放轻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安排。 7.展示、欣赏、交流作品,关注能力稍弱幼儿并给予鼓励。 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投入相应的材料和作品,引发幼儿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