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贵州迷人风情教案
导读:贵州省情教案,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一)贵州印象,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二、贵州优势,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贵州能源资源丰富,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贵州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势,?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贵州含煤面积
贵州省情教案
第一章 深化省情认识 加快贵州发展
?三句话老话 ——新的解释
?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
?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
?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
?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 贵州形象 — 可爱的贵州
(一)贵州印象
三句话老话 ——新的解释
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
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
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
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
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
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
富集的资源
勤劳的人民
(一)丰富的生物资源
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1、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度大于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由于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因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总蕴藏量1874.5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8%,全省水能可开发量1683万千瓦,占全国总开发量的4.4%。横贯全省的乌江是国内著名的水能“富矿”,水能可开发量达836.5万千瓦。
贵州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优势
建设的大、中、小型水电站较为均衡地分布于省内各地,大多距负荷中心近。
河流大多上游开阔,中、下游较狭窄,上游可以兴建“龙头水库”,有利于提高梯级电站的发电效益。
可供开发的水能多处于高山狭谷河段中,兴建电站工程量较小,淹没损失及迁移人口少,工程相对简单。
水能开发利用具有造价低、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
2. 储量为江南第1的煤炭资源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丰富,分布既较广又相对集中,而且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贵州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全省88个县(市、特区、市辖区)中有74个产煤,资源相对集中于西部的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探明的资源储量535亿吨,经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529亿吨。资源保有储量是江南12个省、区、市的总和。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积极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把贵州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3. 洁净新能源——煤层气
煤层气俗称瓦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洁净、方便、高效的新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已将之列为21世纪重点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贵州煤层中蕴藏有丰富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煤层气。经研究预测,全省埋深小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可达3.15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22%,仅少于山西,排名第2位。 ?丰富的资源与产出集中的良好区位,使贵州煤层气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贵州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门类较全,矿种众多,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之一。
贵州发现的矿产有9大门类,矿种123种,发现矿床、矿点3700余处。探明了储量的有76种。
贵州有41种排列前10位,其中列全国第1位至第5位的有28种,铝土矿、汞、锑、锰、金和磷、重晶石、水泥原料等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贵州已成为中国10大有色金属省区之一和全国最重要的铝工业基地、磷化工基地、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地。
1.量丰质佳的铝土矿
贵州是中国铝土矿的3大产区之一,已探明资源储量达4.13亿吨,经多年开采消耗,现仍有3.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7%,仅少于山西,名列第2位。全省铝土矿集中分布于乌江流域中段的贵阳—清镇—修文—遵义一线,尤以清镇、修文两市县最多,占全省总量的74%,贵州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氧化铝、电解铝及镓金属生产的重要基地。
2.甲冠九洲的富磷矿
贵州是中国著名的3大磷矿产区之一。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近27亿吨,经开采消耗后保有储量26.26亿吨左右,略少于云南,排名全国第2位。约占全国富磷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九洲之冠。开阳磷矿富磷矿储量占全国的28%左右,逾3.7亿吨,是国内外著名的富磷矿产区。
3.储量位居中华之首的重晶石
贵州重晶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天柱、黄平、施秉、麻江等县,经多年开采消耗,保有资源储量仍高达1.2亿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居中华之首。天柱县大河边是国内外罕见、资源储量超过1亿吨的特大型重晶石产地。既有大量符合油气钻井利用的重晶石,又有较多可供化工、轻工、建材及医药等多个行业用的重晶石。
4.新兴的黄金资源基地
贵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有金矿。在黔西南的大片区域和黔东南、黔南等地10多个县市发现有产出。特别是发现与探明了贞丰滥泥沟、兴仁紫木凼、安龙戈塘等大型金矿的资源储量后,改变了贵州黄金资源贫乏的纪录,并一举成为中国新崛起的新兴黄金资源基地。已探明储量超过200吨,金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0位.
5.水泥原料的“王国”
贵州是中国沉积岩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石灰岩和页岩、砂岩等水泥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遍及省内各地。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泥用石灰岩,在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产出。现已在41个县市探明了储量,经开采消耗后的保有资源储量超过15亿吨,丰富的资源,为大力发展水泥生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和贵州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贵州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
贵州共有汉族、苗族等49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成分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3位。其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瑶族、白族、壮族、畲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等17个民族是世代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因各种原因迁入并散居省内各地的,还有31个民族的成员和一部分尚未认定族称的人群共同体。
民族文化绚丽多姿
民族节日丰富多彩。
民族歌舞狂放热烈。
民族服饰艳丽多姿。
民族建筑风格迥异。
民族饮食风味独特。
民族习俗气象万千
民族工艺特色鲜明
民族体育别具一格
民族节日 丰富多彩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就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侗族萨玛节;仡佬族灯会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
民族歌舞狂放热烈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
苗族所唱的歌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婉转,优美抒情的“游方歌”,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侗族的侗歌大都旋律优美,曲调多样,内容丰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水乳交融,既有独唱,也有合唱。
?黔南、黔西南一带的布依族舞蹈有几十种,苗族、侗族所跳的芦笙舞动作潇洒风格纯朴、舞姿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总之,贵州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民族服饰艳丽多姿
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其共同点:喜尚青,重素雅,妇女多系裙,爱着银饰。男子服饰以对襟衣、宽脚裤、包头帕为主。各个民族的服饰及头饰又各具特色。
苗族妇女服饰仅在贵州境内就有几百种,朴素之中追求华丽重彩,以刺绣、挑花、蜡染为主要工艺,佩戴贵重银饰后显得富丽堂皇。
布依族服饰偏重简约、清淡的装束,妇女多穿短襟长裤,配有栏干花纹装饰。
侗族分南北部服饰,南部服饰接近古代,妇女穿裙束髻绑腿;北部一般穿短衣长裤。水族妇女着长襟衣,包头帕,系长围腰。
B. 幼儿园《印度风情》教案
一、教学课题:天竺国 二、单元简析: 本单元设置了《古老的恒河文化》和《优美的印度歌舞》两个课题,通过欣赏有关印度的图片、歌舞,学唱印度歌曲,表演印度舞蹈和表现印度风情的相关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印度歌舞、印度风情和印度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三、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1、欣赏美丽的印度图片,学唱歌曲《摇篮曲》。 2、能和同伴交流,表达对印度歌舞的感受。 3、尝试用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印度歌舞,抒发对歌曲的感情。 4、进一步掌握艺术的基本要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及相关背景知识,欣赏印度的音乐,感受印度民间音乐的特点,加深对印度歌曲的美感。 五、主要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示范指导法 3、演示法 六、学情分析: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佛教发源地,创造了人类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印度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混合,与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千年灿烂文明的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倚天而立;佛教圣河——恒河蜿蜒流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优雅妩媚;莫卧儿王朝的阿拉伯古堡庄严壮观;还有那弥漫着浓烈民族特色的印度民间歌舞以及“电影王国” 的称誉,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幅绚丽的拉格细密画卷。
C. 亚细亚音乐民族风情(朝鲜 印度 印尼 韩国 日本)
1.夏日微风
2.Bairi_Piya_Devdas
3.Chalak_Chalak_Devdas
4.春之海古琴
5.樱花 古筝独奏
6.道拉基(桔梗谣)
D. 亚细亚音乐民族风情(朝鲜 印度 印尼 韩国 日本)
【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比较集中的是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塔尔族人口数为4890。塔塔尔族使用塔塔尔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语言、文字也渐成其日常用语和通用文字。】
“奔涌的河流两岸被鲜花缀满,碧草如茵,煞是好看。阿合买提的羊群,像白云片片绕青山……”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民族乡,面对着绵延苍莽的群山,吐尔地老人弹奏着曼陀铃,用悠扬的歌声,歌唱着自己脚下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
我国的塔塔尔族是一个有着“两多一无”特点的“高学历”民族:专家多、教师多、无文盲,仅高级知识分子就有350人左右,约占总人口的7.5%;教师、医生是塔塔尔族同胞最为喜爱的职业。有的塔塔尔族家庭,三代人都是教师。
塔塔尔族长久以来就有着尊师重教的古朴民风。1900年,重视教育的塔塔尔族人就在新疆伊宁市开办了当地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学校,结束了当地没有现代教育的历史;1912年,塔塔尔族人又创办了第一家女子学校,打破了女子不能上学的传统观念。在塔塔尔族人看来,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生的榜样。1930年,塔塔尔族人在伊宁创办的这所学校,向英国、法国、德国输送了第一批留学生。这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许多都成了当地知名的医生、学者、教授,其中一人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
今天,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塔塔尔族人的教育事业更是蒸蒸日上。记者在大泉塔塔尔民族乡了解到,仅2002年以来,国家就先后投资近100万元,为大泉塔塔尔民族乡新建了设施完备的多功能校舍;还花费25万元,为学校建成了功能一流的远程教学微机室,让塔塔尔族的孩子能与祖国内地的同龄人一道接受现代教育。在当地一家古籍研究机构担任翻译的涵非孜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塔塔尔族虽然人口很少,但是却能实实在在、随时随处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扶持,觉得很温暖”。
重视教育的塔塔尔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唱歌、跳舞。塔塔尔族的音乐节奏欢快、活泼动听,有着鲜明的中亚细亚音乐的特点。特别是每当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库涅”(两孔直吹的木箫)、“科比斯”(置于唇间吹奏的口琴)、二弦小提琴响起时,快乐与幸福更是会感染在场的每一个塔塔尔族人。塔塔尔族同胞常常自豪地说:“有歌声的地方就有塔塔尔人,有塔塔尔人的地方一定会有幸福的歌声”。(来源:解放军报第4版)zhe you zhe ge !!!
E.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放马山歌》
【导读】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放马山歌》,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唱《放马山歌》中,学生能够了解民歌特点,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运用视听结合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学唱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掌握衬词的唱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能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难点】
掌握衬词的唱法。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采用多媒体导入法。
请学生通过多媒体聆听、观看一组民歌和风情图片,提问:同学们这是哪里的风景?这首歌曲是哪里的?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这是云南优美的风景,洱海、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等,这首歌曲是云南的《放马山歌》。
导入新课——《放马山歌》。
(二)新课教授
1.初步感知
(1)多媒体播放歌曲《放马山歌》,在听的同时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欣赏完歌曲后,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速度有什么变化?(情绪:欢快的,速度:中速)
(2)老师介绍云南风俗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云南的民族风情在全国最为多姿多彩,最具影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斗牛节。
2.深入学习
(1)老师对歌曲简介
这首《放马山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从题材内容而言,是一首典型的“牧马人之歌”,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2)老师弹琴,学生跟着老师哼唱歌曲,老师提问:歌曲的音乐特色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如衬词“呜噜噜的”“呦哦”。
(3)老师带领学生视唱歌谱。
(4)教师示范朗读,提示学生就衬词怎么演唱,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学习衬词的演唱。老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重点指导“哟哦”的唱法。(老师教学生用挥鞭的姿势体验吆喝的感觉)
(5)老师唱歌词,学生唱衬词,在演唱时老师强调附点音符的时值,连音处要流畅。
(6)老师弹琴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学生自主随琴学唱第二、三段歌词,学习音乐记号“延音记号”的演唱方式。
(7)用欢快、高亢的声音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环节,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然后带领学生用声势边唱边做捻指、拍手、拍腿、跺脚,以小组为单位,分四小组,并且请一组学生进行展示,接着对学生进行鼓励,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学习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感受和了解云南劳动人民的热情与奔放。
作业:课后可以搜集一些好听的民歌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四、板书设计(略)
以上就是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放马山歌》,上面的四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F. 谁知道世界七大洲的民族风情音乐
民族风情音乐
http://www.koook.com/special/worldmusic/
这里有 加油内啊容
G. 求一份音乐欣赏课的说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说课稿
--------------------------------------------------------------------------------
发表日期:2006年5月10日 【编辑录入:风舞十天】
复旦中学 吴晶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渝中区复旦中学的音乐老师吴晶。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欣赏综合课《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
本课我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不同体裁歌曲的欣赏,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赞歌》和哈萨克民歌《玛依拉》。《赞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是一首长、短调相结合的歌曲,曲调豪放,优美深情,刚柔并进的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感染力;哈萨克民歌《玛依拉》热情奔放,富于草原风味。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赏两首各具特色的民歌,使学生了解蒙古族和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认识到在同一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音乐风貌,从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使学生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两个不同民族的民歌。由于少数民族的民歌分布广泛,知识面涉及较广,歌曲的风格又各不相同。所以我采用了视听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优点来帮助学生感知音乐,从而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点,通过直观的图象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前课乐理知识,听赏歌曲,创作活动这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那你们对这个大家庭了解多少呢?先让学生讲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问题和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中去,从而引起他们倾听的愿望。接着我将采用多媒体影像播放一组少数民族风情的介绍片段,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情。
接着进入第二环节:首先我让学生欣赏《赞歌》和《玛依拉》两首歌曲的旋律片段,提问:这两首歌曲各属哪个民族?两首不同的风格民歌片段,引发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全貌的兴趣。然后我用课件展示出中国的版图,把学生“带入”蒙古,去了解蒙古族人民的吃、穿、住、行等风俗习惯,这样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接着我将让学生欣赏具有典型蒙古风格特点的歌曲《赞歌》,欣赏完后由学生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这样能让学生在听赏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最后与他们一起总结出蒙古族歌曲的音乐特点——旋律自然流畅,宽广。
在一段长时间内的视觉图象后,为了让学生能松弛一下,我将运用音乐律动法,让学生感受蒙古风格的舞蹈,教他们随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压手腕、骑马、跺肩的动作,来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活跃起来。接着欣赏一段新疆的舞蹈片段,欣赏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新疆在中国版图的位置?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别讲讲自己眼中的新疆,同时我会让他们欣赏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在听时,我会提示他们注意听哪一句给你感觉最特别?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抓住新疆民族音乐的特点,我会让他们再复听一次跟旋律哼唱,最后我运用表格对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新疆民歌的音乐特点——热情、奔放、自豪。然后把蒙古族民歌与新疆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等特点作比较,这样能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区分出不同民族音乐来源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音乐文化。
最后是第三个环节创作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我将播放两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说说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其音乐特点有哪些?有了前面两个民族音乐的分析过程,学生能更加熟练的抓住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然后我再让他们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进行表演创作,如:舞蹈、绘画、服装展示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真正的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去,学生在一起创作,发挥集体精神,并进行互评。学生在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了解到音乐离不开人民和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着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都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民族的重要标志。
这堂课,我重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穿插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课堂也变得格外生动、有活力。这一课在教学上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在课堂里巧妙的将欣赏民族音乐——探索民族音乐——表现民族音乐融合在学生的活动中,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不同民族的特点,整个过程连贯而自然。另一个特点是教学控制,通过熟悉的音乐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加上有效的控制,使课堂真正做到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