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以形写神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

以形写神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21-02-05 20:21:25

『壹』 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全套教案,共3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课 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材料(如:广告纸、挂历纸、彩色纸等可以用来拼贴的材料)、剪刀、胶棒等手工材料;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材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板书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贰』 湘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黑白世界

一、教材《黑白世界》分析
本课《黑白世界》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黑白世界》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及表现技巧,并试图结合木刻形式的文学作品插图来深化教学活动,将木刻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黑白世界》。
木刻是一个极其需要动手亲自实践才能有所收获的学习内容。考虑到与《方寸之间》篆刻艺术学习的内在联系与教学支持,教材首先就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
首先通过展示不同刀法效果的黑白木刻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黑白木刻作品的形式特点与艺术魅力;结合作品展示对应的刀法效果,引发学生对木刻不同刀法的更多关注。
在学生对刀法尝试的基础上,教材设置了配合体验刀法的学习活动一。从提倡临摹优秀作品,到允许选择作品局部,编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尽量降低学生体验刀法时遇到的难度, “活动一”的学习指导强调的也是尝试制造疏密相间的黑白点线效果,把握不同刀法组织的韵律与节奏,没有对刻制的图形提出特定难度要求,懂得这个编写意图,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选择更加适合此种特定学习情况的图形。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2课 黑白世界
教材以黑白木刻为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了木刻刀法及画面黑白处理的赏析,更强调了学生要在动手制作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木刻版画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通过“活动一”刀法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体验木刻黑白关系转化的“活动二”主要是对黑白木刻形式技巧的认识与学习的过程。可以不再依托木刻工具、材料,直接用毛笔、黑色记号笔甚至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实践。 教材上呈现了一组不同木刻黑白转化效果的木刻小品,提示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对同一图形或者画面进行不同黑白处理的技巧,这是“活动二”帮助学生掌握木刻黑白转化技巧的关键设计。 初中美术教案8年级下:02课 黑白世界
教材中加入了文学插图的内容作为“活动三”,主要是借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初步尝试文学插图的创作,丰富插图艺术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关键是引导学生探索运用黑白处理的手法对应表达不同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内容。
强化黑白对比与互衬,弱化中间明暗层次,注意黑白体块的衔接与组合变化,等等,这些包含在插图艺术作品中的技术要点,在欣赏优秀木刻插图艺术时应作为教师观察提示的要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有目的地观察、体会作品的形式表现技巧,初步形成运用黑白木刻版画表现技巧进行插图创作的能力。
“资料库”中关于黑白木刻版画刻制工序及相关印制技巧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木刻版画刻版、印制的基本程序和技巧。
“学习大空间”中一方面强调了与九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对应及学科综合,另一方面提倡学生运用学习的木刻版画知识,加深对各种版画艺术的了解及体验。

二、教学目标
◆能够从临摹中初步学会木刻的一种刀法,进行基本的黑白木刻艺术实践。
◆能够运用木刻版画的黑白表现形式,有意识地进行画面不同的黑白处理。
◆尝试运用黑白木刻的表现技巧尝试绘制文学作品的简单插图。

三、教学思路
实际教学中,第一课时可从把彩色的摄影作品转化成黑白木刻效果的方式入手,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黑白木刻的形式特点和艺术魅力,注意具有引导作用的摄影作品应该体块关系较为清晰整体。然后出示一些相似表现题材的绘画作品,通过这些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反复对比,加强学生对黑白版画特定形式的认识与感受。
教师结合教材上演示刻版的示范图片,当场演示木刻圆刀的使用方法与要领,再让学生自己尝试利用圆刀工具练习单纯木刻线条的组织,构成一件独立的木刻小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不要考虑造型问题,只要刻制的线条具有一定组织与变化规律即可。
教师统一拓印并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
请学生自己谈谈圆刀使用的技巧体会,师生一起总结不同形状、长短、粗细的线条刻制的感受及把握工具使用特点的要领。
教师结合具体木刻作品及局部放大的图片,提示木刻线条的基本组织方法,建议学生依托尽可能简单的具象图形,运用圆刀进行刻制练习。然后,再请部分学生谈使用圆刀刻制的体会,教师总结归纳、补充木刻工具使用的基本技巧。
基于学生在两次木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与感受,在接下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圆刀和其他刀具刻制线条时,教师可以制造机会让学生更多谈及自己的感受。
教师结合拓印步骤,讲解拓印要点,示范拓印一幅优秀的学生木刻练习作业。
学生尝试按照拓印步骤,拓印并展示自己的木刻作品,学生评价自己作品的成败。
总结教学,并布置学生在课外使用圆刀工具,临摹刻制,独立完成一幅自己喜爱的优秀黑白木刻小品或作品的局部。
第二课时,先结合教材展现运用不同黑白处理方式刻制的木刻作品,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木刻黑白处理的特点。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上董克俊的作品,还可以利用电脑图形软件,尝试改变原作中的黑、白、灰关系,更加直观地比较黑白版画中黑、白、灰关系不同处理后的效果差异,提示学生注意对比观察其中线条、疏密、节奏、明暗层次、线条组织的差异,以点带面地在教学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版画黑白处理技巧的认识与体验。
在第三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文学作品绘制一幅造型比较简洁概括的插图。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黑白木刻黑白处理的形式特点,整理加工这幅文学作品的画稿。为了适应黑白木刻的形式特点与制作需要,教师应提示学生:在修改画稿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构图中的形体关系,力求简练与概括。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针对黑白木刻的特点修整作品的黑白效果与造型处理,更关键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较为从容地完成一件小作品的刻制与印稿。
在教师提示木刻作品基本的制作步骤后,学生就可以动手刻制自己的作业了。提示学生可以在动手刻制过程中灵活调整画面上黑、白、灰的处理与木刻线条的组织。
学生制作进程中,教师应注意及时结合教学中的知识与技巧,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对应的巩固与提示,灵活评价学生作业进展的具体情况,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此时应当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巩固与学习知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印制他们完成的木刻作业并展示。
进行作业完成后的整体评价活动是必要的,应当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又一高潮。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自己来谈,让学生针对最后的作业效果来谈刀具使用及黑白处理上的具体感受。但是,教师应当积极承担帮助学生提升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责任。
师生共同评价与总结可以重点围绕这样的问题:如果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现在作业的水平,还应当在各个具体环节注意什么问题与要领.

四、教学选择
利用电脑,可以轻松完成从生活中五彩的形象向黑白木刻版画效果转化的过程。虽然不能完全体现版画的效果,尤其是“刀味”的效果,但能给学生画面体块对比鲜明的感受。至于谈到版画的不同黑白处理时,则必须针对具体的木刻作品进行探讨,就不宜再简单依赖电脑软件的处理了。
虽然在理论上应当让学生尽量接触更多的刻刀工具,但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仅仅几个课时的木刻教学还是有限的。由于圆刀是木刻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刀具,更由于圆刀是较易掌握的一种木刻刀具,建议教师优先选择圆刀作为学生体验基本刻制效果的工具。
选择尽可能简单的画面,甚至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画面局部让学生进行刀具的尝试与临摹,这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从教学的角度看,由于木刻的制作时间较长,对于初次涉及的学生来讲,画面制作难度越小,越能使学生及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初次体验刀具使用性能与刻制效果前,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供选择的线条组合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一些选择或加工。对于那些坚持自己绘制具象画稿的学生,教师应当提示学生画稿时要尽量简洁。

五、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为三课时,每个学习活动对应一个课时。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刀具的使用易于造成身体的划伤,因此,在学生独立使用刀具之前,教师务必亲自演示并强调刀具使用的基本方法与安全保护要领:右手持刀柄向前下方向保持匀速用力;刀具与刻板的夹角一般不要大于45。;左手扶压在刀具上,协调右手,向前均匀用力推进;注意双手手指在刻板上的支撑协调,帮助双手控制刀具的运动方向与刻制力度。
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刻制的画面印制成作品是把教学引向高潮的关键。教学中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活动,则可以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建议多鼓励学生自己来谈,让学生针对自己最后的拓印作品来谈刀具使用及黑白处理的具体感受。

『叁』 急求!!!!!苏教版八年级美术教案

这里有几课可供你参考,满意的话别忘了给我加分哦

《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为欣赏课,按教材活动1、2、3,我计划分三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是我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尊重学生的个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强调学生的参与合作。欣赏课是学生较感兴趣的课型,可以在赏心悦目中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意识。我在对教材做了充分的分析以后,决定将本课按中外美术作品造型要素的不同,西方不同时期美术作品造型要素的不同这样一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美术实验教材第八册《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分析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

2.了解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异同。

3.了解西方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主要作品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分钟)

出示挂图:(1)静物;(2)蔬菜。

师:这节课我们先一同来欣赏挂图。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哪些东西?

学生:有的说流畅的线条,有的说鲜明的色彩,有的说物象的形状等。

教师:导出绘画的造型要素:线条、形状、色彩。

2.师生共同欣赏讨论(39分钟)

(1)比较中外美术作品运用线条的异同。(10分)

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荷花》《春如线》《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对弈》

教师边展示,边适时讲解相关知识,分小组欣赏讨论,选出代表谈感受。

小组甲:我认为线条在绘画表现中的力量非常大,从我手中的这幅素描,就可以看出线条的表现力。

小组乙:我想谈谈《春如线》,从曲折穿梭的线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线条的柔韧美,体会到春光易逝,要珍惜时间。

小组丙:……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谈出了自己对画面中线条的理解,中国早期绘画线条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不仅可以绘形,而且可以传神。西方绘画运用线条的各种不同变化,来表现物象的情绪与质感。

(2)沿着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这条思路进行欣赏。(19分钟)

展示有关印象主义的多媒体课件:《蒙娜丽莎的微笑》《浪子回头》《草地上的晚餐》《日出印象》

边引导欣赏,边适时介绍有关知识。

学生分小组讨论欣赏印象派的造型。

各小组出代表谈感受。鼓励各抒己见,看自己所看,感自己所感。

教师小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

总结印象派的造型表现语言:光线和色彩。

展示多媒体课件,欣赏有关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的图片资料,分小组讨论,总结后印象主义(注重形体)、立体主义(注重形体及色彩的分解和重组)的造型语言。

(3)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欣赏区分属于哪个时期的艺术作品(10分钟)

通过感性的欣赏自然导入课题。

拓宽学生知识面。

进行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分类欣赏,有助于学生思维清晰化。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等,拓宽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理解作品。

体现自主合作。

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3.小结及拓展(3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最后拓展:今天,我们通过这节欣赏课,了解了各种艺术作品的不同造型语言,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如以立体派的方法来描绘“蒙娜丽莎”。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整体教学思路

本节课学生通过对室内装饰图片的欣赏,感受室内装饰品对于室内装修的重要性,并产生对室内装饰品的喜爱之情和设计冲动;制作过程尝试用各种不同材料、方式、方法;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室内装饰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用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本单元是“设计·应用”单元。“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根据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我制订了本节课三个具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室内装饰品的设计种类;初步学习室内装饰品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民主、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导入部分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所以,要尽一切可能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组优秀的室内装修图片,因为是农村学校,学生很少见到这么漂亮的房子,所以一下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在学生兴致很浓的时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房子漂亮吗?你看完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漂亮”。至于感受,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但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同样的感受,就是特别希望这是自己的家,都想进去住几天。于是我也认同了学生的感受:“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因为对于美好的东西,人人都想去追求”。这样跟本单元的题目《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互相照应,突出“美”这个字。

趁学生此时有兴趣,我又出示了一组有装饰品和没有装饰品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研究:室内装饰品对于室内装修能起到哪些作用如果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很轻率地回答,所以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结论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会慎重许多,得出的结论也会准确一些。然后再让学生口头表述他们的理由,从效果看,还是不错的。接着我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课题《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

大家可以看出,引入部分我用了很长的篇幅,我个人觉得学生的视觉感知时间如果达不到,兴趣是很难一下子培养起来的,没有了兴趣,也就不会有创新精神,也就不会有作品产生。所以我觉得引入部分还是相当重要的。

新课部分

首先让学生了解室内装饰品的种类,并学会一些制作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列举了书上的一些作品,当然有些作品并不适合我们北方,尤其是农村学生。比如:刺绣。大部分的孩子都没见过绣花针,更不知道刺绣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像这样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像“草编”“泥塑”这样的作品,学生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有兴趣,可以作重点讲解。接着教师出示了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且让学生猜测它的材料,就在学生猜完后,教师再把它拿到学生面前,让他们自己近距离看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学生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没想到这些废旧的东西也可以利用起来,并能做出漂亮的艺术品,而且这些材料就在学生的身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就增强了他们设计和制作的信心,同时也符合了教材“物以致用”“变废为宝”的设计思想。另外让学生给老师的作品起名字,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学生兴致很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名字起的自然不同。比如说“有人说这两个形象的关系是夫妻,他们起的名字叫‘亚当和夏娃’”;“有的说是兄妹,她们的名字叫‘同根生”;等等。这样做主要是提醒学生在进行设计作品时,不要忘记给作品起名字,而且要有一定的寓意。

布置作业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拿出一个方案来。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可能会造成一些意见上的不一致。所以研讨作品的过程不仅仅是商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如何体现集体的智慧,最后再拿出一个方案来,并派代表口头表述。

作业练习

学生的作业时间占整节课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足够的时间才能保障作品的质量。学生作业时,我播放了比较抒情的钢琴曲,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作业展示部分

作品展示也占了很长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用举手,想说就站起来说,以防止有些学生胆子小,明明这个问题会,可就不敢举手.甚至还得花时间去想该不该举手,等他再举手时,这个问题可能已经过去了。所以,这样做充分体现了民主,让学生感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比如:有一个小组的作品是用白色纸筒组合到一起的,取名为“步步高”。他们在介绍自己作品时说:“每一个纸筒代表一个陷阱,要想达到顶峰,就必须经过每个陷阱。”有的同学问:“为什么是白色的?”他们组的学生站起来直接回答:“说明我们走过的道路是清白的。”还有的同学问:“中间看起来是空的,加一根柱子会好一些。”他们组的学生回答说:“那不就成了一步登天了吗?”从这些可以看出学生思维是非常敏捷的,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地释放他们的能量。

最后作小结时,我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并引申到题目《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上来,而且还设计了一首歌,全体学生齐唱《越来越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包装装潢设计教案

一、课型:工艺课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

四、教具准备:范画、示范包装盒若干

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装潢的作用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让学生将已学的装潢美术知识作一次应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装潢美术的兴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2.难点: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解决造型符合陈设环境统一的问题。

七、教学具体措施:

1.教师在课外收集资料,以拓展学生知识面。

2.当堂示范以讲清包装盒的构造方法。

3.举例子说明图形,色彩和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积极提意见和动手创造,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小剪刀、铅笔、直尺,橡皮等工具,40cm×30cm白卡纸两张)

2.讲述上节课的作业情况。(总结前几节课的平面设计知识)

(二)讲解新课

1.出示包装盒,导入新课。说明每一面的平面设计图案,总结学习装饰画的目的在于应用。现在怎样把平面设计应用到包装盒上。

2.商品包装的定义与作用

商品包装是产品与消费者的媒介,它起着保护商品、介绍商品、美化商品、指导消费、便于储运、销售、计量等方面的作用。

3.怎样的商品包装能使消费者满意,达到商品包装的装潢目的?提问,然后总结:(有以下特点)

(1)介绍商品的名称,用途、性能和用法。

(2)形式新颖,具有视觉吸引力,同时方便消费者与同类商品进行直观比较。

(3)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包括携带、储存、使用以至保护、维修等。

(4)富有装饰艺术性,能为消费者增添美的享受。

4.简介三大类包装的特点和作用。

(1)运输包装(又称“外包装”)是以运输和保护商品为目的,一般采用木箱、瓦椤纸箱、箩筐、塑料袋等,将商品装入,其装潢可以从简。例:电视机的外包装,整箱的萍果等。

(2)销售包装(又称“内包装”或“原包装”)是商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外貌,其包装装潢要力求精美。目的是为了销售,除了保护商品外,还要起美化、宣传商品,方便商品陈列展销,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等作用。例:洗衣粉、牙膏、茶叶等。

(3)陈列包装(又称“展销包装”)是在销售包装的基础上外加宣传广告,或设置的包装盖能撑起来露出商品部分陈列,以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的包装形式。例:名酒包装,咖啡包装等。

5.包装设计的思路和要求:

(1)思想性:符合经济发展,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2)商品包装的造型及视觉设计;(3)选择简便、省时、省料的包装方法。(4)选择适合包装档次的包装材料。

6.包装盒的设计形成(分包装盒和包装袋)

请同学回答所知道的几种包装盒的形式,然后总结:

(1)折叠纸盒:是用厚纸制成的盒状容器。厚纸先按盒展开的图形裁切,并在折叠处作压痕(可用小刀背刻划),再折叠成可启口的纸盒(课本第18页中的“曹素功墨汁”、“永生两用彩色笔”的包装盒)。

(2)扣盖式折叠纸盒:这是盒身和盒盖分离的折叠纸盒。在不盛装产品时,纸盒可折叠成片状,使用时拉开成盒,盖扣在盒子上。

(3)抽屉式折叠纸盒:又称屉匣盒,由盒身与抽匣两部分组成。抽匣像抽屉状要能塞进盒身(外壳),所以设计时盒身要比抽匣稍大一点,折叠后用粘合剂粘在折叠处的边角即成。

(4)手提式折叠纸盒:在包装盒体上装有提手,便于携带。

(5)固定纸盒:形体比较固定的包装纸盒,一般用纸较厚,刚性比折叠纸盒强。

7.制作步骤:

(1)构思立意:首先想好是为什么目的而设计的,设计时要考虑放什么物品,决定它的高、宽、长,采用哪种盒子的形式,然后用铅笔画出折叠纸盒示意图(教师提供资料)。

(2)折盒:把示意图中的实线用剪力剪掉,把虚线用小刀背刻一痕迹,然后折叠盒子。

(3)盒面设计:(下节课具体讲解)

(三)布置作业

要求同学设计并制作一只放置美术用品的专用盒,可在课后完成。

(四)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布置下节课需带的工具(毛笔、颜料、调色盒、水罐等)

走进“黄山徽蕴锁展馆”教案

文章摘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开展走进“黄山徽蕴锁展馆”的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与古锁对话,了解徽州明清时期古锁的特点,在实地参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讨,指导学生编写古锁美术调查报告,并进行评点和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赏析和设计能力,在活动中还尝试探讨了古锁与徽州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参观“黄山徽蕴锁展馆”;编写调查报告;点评、展示美术调查报告。

这是一堂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是用美术新课程标准作指导,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美术乡土课程资源,将徽州当地的民间古锁作为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把课堂从学校教室延伸到社会的展览馆中,让学生面向这一特定的大课堂,通过参观黄山徽蕴锁展馆,学会欣赏古锁、研究古锁,编写古锁美术调查报告,提高设计能力。本课例是首次在我校实施,是一堂探索性的新课改美术课。这堂课的设计初衷来自于参观“黄山徽蕴锁展馆”的感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号召我们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在参观该馆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这就是最好的美术乡土教材,我们不妨将它利用起来作为大课堂,把学生们带到这里来上一堂以古锁为主题的美术社会调查课。并将此课展开,开展系列美术教学活动。有了想法,就得付诸行动,时不我待。于是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制订了走进“黄山徽蕴锁展馆”系列活动的计划,并积极同“黄山徽蕴锁展馆”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商量活动事宜。这次活动得到了该馆的大力支持。在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就着手带领学生实施活动计划。该活动的教学流程是参观学习调查积累——设计古锁美术调查报告——学生的作品并展示、点评。在整个活动中,体现了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在指导学生设计过程中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一、课程资源分析

古老的徽州,人杰地灵,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且徽学底蕴丰厚。作为当地的古锁文化,更是一绝。它注重实用,外形美观大方,具有两重属性,属工艺美术范畴。如进一步发掘其文化内涵,它又是徽学研究的一项内容。“黄山徽蕴锁展馆”汇聚了明清时期精品古锁三百余种,六百余件,其中多数是徽州地区的历史遗存。这是学生们学习美术课的最好的课程资源,它切时切地,教学内容独具特色。本课既是一堂参观欣赏课,又是一堂设计应用课,更是一堂美术社会调查课。学生们通过本课学习一方面进行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其次提高了欣赏水平;再者可以锻炼设计能力;第四可以学会美术社会调查。本课具有综合实践的性质。还具有课程时间、空间、形式的拓展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初步的美术基础,对美术参观欣赏活动兴趣浓厚。在活动的时间分配上,除了集中参观外,还可独自利用周末抽时间参观。他们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搜集有关美术资料,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三、活动开展过程

这次教学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需要三~四节课完成)

第一阶段:做好活动准备,引导学生参观

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黄山徽蕴锁展馆”前,向学生们讲解参观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明确这次活动的意义,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待一切就绪,带领学生前往参观地点,参观活动用六个字概括,即听、看、画、记、拍、动。一是“听”,当学生们一进入展厅,讲解员就为学生作了生动具体的介绍。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比如:古锁的来历、实用性、发展情况、徽州明清时期古锁的特点等,要听清楚;二是“看”,学生们通过看的活动,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古锁的形状和图案仔细观察,边看边比较边分析,把古锁的年代、古锁的形状、古锁的内部花纹,观察透彻,看清看透,掌握一定的特点;三是“画”,要求学生们画一些有趣味的古锁,学生们通过画锁,从看的过程进一步深化了解古锁的结构比例,认识外部形状和内部图纹。教师在辅导学生画锁时指出:各种古锁的形状设计都是从生活中来,生活是艺术设计的宝库;四是“记”,记笔记是要求学生们把听到的讲解员介绍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还可在活动中记录一些介绍古锁的短文和自己认为有兴趣的内容。记笔记是搜集素材的一种方式。还有助于我们增强记忆;五是“拍”,摄影拍照、收集资料,对同学们来说有真实、清晰、快捷的特点。但在拍摄取景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构图的完整性及光线的强弱变化。在学生中,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照相机,这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六是“动”,动即学生动手,参与开锁活动。讲解员在二楼表演指导打开箱锁的过程,学生们积极观看,之后,还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用钥匙打开锁在箱上的锁,这项活动学生们最感兴趣。

接下来是同学们在馆中自由参观,并提出问题让讲解员释疑。因每位同学对各种古锁欣赏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由讲解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比如:鱼锁设计和植物锁设计是系列性的。同学们可抓住一个系列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整理古锁材料,编制调查报告

这个活动在校内教室里开展。课前同学们将搜集古锁的素材准备好,放在课桌上。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介绍美术调查报告知识。教师问同学们,对美术调查报告是否了解。学生们回答知道一些,但不是很全面。教师补充:调查报告一般是用文字形式表达的。它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所写的书面报告。其种类主要有:推广典型经验的,反映新生事物的,揭露问题真相的,问题研究的等等。但是,今天我们学了美术知识,就来一个创新,以古锁为主题,利用工艺美术的内容和美术的形式来制作一份调查报告。美术调查报告分三个部份组成,①文字标题。②前言或导语。③调查报告的主体。既然是美术调查报告,在设计和制作上就要突出美术特点。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教师举例示范,启发学生学习思路。比如:标题的美化,内容版块的搭配、穿插,主体中的绘画、摄影图片、表格、简短文字说明等之间的关系,都要处理得和谐融洽。总之要图文并茂,富有艺术性。在设计上要遵循变化,统一原则。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讨论制作手段。学生们热烈讨论,师生共同归纳:①手工制作。②电脑制作。③手工、电脑相结合制作。

活动一:请同学们为徽州古锁美术调查报告拟题目,要求既突出主题,又简洁明了。

学生们经过商量研讨后,拟出以下标题:

1.走进“黄山徽蕴锁展馆”

2.古锁与徽州文化

3.古锁面面观

4.徽州明清古锁比较

5.小古锁大课堂

6.锁的故事

7.与古锁对话

8.徽州古锁知多少

教师肯定学生们所拟的题目,指出这些题目都很好。下一步是同学们如何围绕题目运用一定的形式设计版面内容。这里又有以下问题,要求同学们讨论:(1)选择用哪些古锁作为美术调查报告内容;用什么形式制作美术调查报告;(2)古锁与徽州文化的关系如何理解。同学们讨论后各抒已见。教师归纳:既然是以徽州古锁为主题的美术调查报告,那么内容和形式都要突出主题,体现美术特点,富有新意。就锁本身来说,全国各地都有。在明清这一特定时期,遍布各地的徽商每逢回家团聚,把好的物产带回徽州,同时随带些精美的锁具,又经能工巧匠创造性的制作,把反映徽州民俗风情的吉祥图、书法及文字雕刻在锁体上。体现了徽州人的勤劳和智慧,形成了独特的徽州耕读文化和康宁田园生活,同学们首先要了解背景,然后掌握其造型特点、材料特点和工艺制作特点,通过认真思考,构思设计美术调查报告方案。

活动二: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设计版面草图。教师巡视指导,待学生的设计草图完成后,师生共同讨论评点各小组的设计效果。

例(1):题目是“走进徽蕴锁展馆”。同学们设计的程序是导言、馆藏简介、古锁的分类(附古锁图例),徽州明清古锁的形状特点。

点评:该调查报告的版面设计整体感强,内容安排合理,图文并茂,举例也很有特点。

例(2)题目是“打开艺术的大门,从锁开始”,设计的版块有“走进锁的世界,古人的发明”,“未来的创造”,“徽州古锁艺术插图”。

点评:该版面内容和形式都很新颖,文字与图例安排相互穿插,生动、灵活、手工制作较熟练。

例(3)题目是“徽州古锁知多少”,设计内容有“锁的起源”、“徽州古锁的种类”、“徽州明清时的古锁”、“徽州古锁的形式”、“徽州古锁的工艺”等。

点评:该调查报告设计内容有地方特色,把研究古锁同徽州文学、风俗、美术形式特点和制作工艺相结合,版面形式安排也很新颖,发掘较深,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例(4)题目是“与古锁对话” ,版面内容有“中国最早的锁”、“锁的发展”、“徽州古锁形状对比”、“古锁内部纹饰图案举例”、“古锁的材质”等。

点评:该版面设计内容生动、形式感强,文字言简意赅,图案变化丰富,设计版面的整体性把握的较好。

以上是例举学生设计方案的一部分。当他们的设计方案初步拟定后,即着手制作版面。

活动三:发扬合作精神,大胆制作,细心收拾。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投入版面制作过程。在活动中,同学们各自发挥特长,积极合作。比如有的同学美术字写得好,有的同学绘画基础好,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好,有的同学运用电脑较熟练,教师就号召同学们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小组内积极配合,发挥特长,共同做好古锁美术调查报告。

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学生们的制作任务在课堂上完成不了,可在课后继续完成。

第三阶段:讲评古锁调查报告,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活动一:教室内播放轻音乐,增强课堂气氛。教师展示学生们的古锁美术调查报告,供学生们欣赏,学生们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感想。每组推选一位发言人先讲一讲本组作品的制作过程和经验,再发表对其它组作品的看法。当学生们发言完后,教师再来归纳、补充、总结。并对每一张作品仔细认真点评。(包括:版面设计、内容图例、色彩文字、花边、美术字等),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案。

活动二:教师问:同学们对古锁欣赏与研究有何收获?同学们高兴地回答:这次活动有很大的收获。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会了用美术角度来欣赏和研究古锁、设计锁的造型、制作美术调查报告。还初步了解了古锁与徽学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提高了美术欣赏水平,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会了学习方法。教师问:制作美术调查报告的形式有几种?同学们欣赏大家制作的作品通过比较后得出答案。现实告诉我们美术调查报告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多元的。要使美术调查报告品生动,就要反对程式化。(师生举例说明)。教师问:对于古锁,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基本上能用一句话概括。比如,古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锁与劳动同发展。

活动三:师生共同把古锁美术调查报告集中起来,有条有理地布置在学校操场上的宣传栏内,向全校学生展示。

活动四:待布置宣传栏任务完成后,教师接着布置下一节美术课的预习任务,课题是“同学共同参于,设计一把新锁”。要求学生们在课后收集美术资料,思考设计思路。设计资料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在其他美术参考资料中查找,更可直接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发现。学生们做好一定准备,以便在下节设计课中做参考。

阅读全文

与以形写神美术教案八年级下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