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设计美术班标志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2、教师将交通标志的挂图向幼儿展示,教师内对幼容儿进行提问。
3、启发幼儿思考并说一说道路交通以及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标志,会怎样?
4、动动手:教师为幼儿分发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自己制作所熟知的交通标志。
5、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并制作出来。
6、将幼儿的自制的标志贴在适合的场所。
㈡ 如何运用多媒体上好美术课
我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深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课堂的美术教学已不单是教会画就行了,更应该有“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其主要原因是理性的知识太多了,而感性的材料太少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使我更加明白在美术课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方面的作用和怎样利用多媒体把美术课上好。
一、多媒体的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美术能够培养感知能力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方法等重要作用。信息化教学在美术教育中起步较早,且新媒体艺术在中国日趋发展成熟,从平面的架上绘画创作扩展到视频、声音等加入时间元素的四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它成为架上绘画以外的另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新的艺术形式要求教育方法和新教育体制的变革。多媒体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直观性、灵活性、生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因素
美术教育是一种图式化的视觉艺术范畴,直观可感知的形象让学生获得体验更为直接有效。在美术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理论讲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最多加上教师的示范演示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了。多媒体的介入使优秀艺术作品图片全方位展示,和一位或多位画家的作画方法及步骤的视频进入课堂,学生在直接欣赏绘画、多角度观摩雕塑作品的同时,还可以观看不同画家的作画方法和作画步骤,并在课堂上体验一些行为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视频影像和国内外优秀艺术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同步传输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绘画、雕塑、装置、声光视频艺术作品的数字技术也变成可能,坐在家里或课堂欣赏世界名画,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的梦想得以实现。
2、在多媒体教育中音乐成为美术课堂中流动的色彩
现代的美术教育已经从“技术化教学”走向“艺术化教学”。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仅可利用图像、视频的直观性,还可以加入不同风格、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作品时配合适宜的音乐,使得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加入古筝、琵琶等古曲,音乐与图像的结合使这件作品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把音乐纳入美术课程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进入课堂的“音乐教学法”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得到广泛推广。所以,有人称绘画是凝固的音符,而音乐则成了美术课堂上流动的色彩,色彩与旋律交织成一幅绚丽的艺术画面。因之美术教育的课堂变得更为丰富、轻松、灵活了。
3、多媒体的使用可帮助教师对教学研究及教育创新进行改革与创新
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代的艺术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利用者和设计者,如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校内外学习资源的利用以及国内外优秀画家的作品的学习,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方法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再融入教师创造性教学方法,共同探究全新的艺术教学理念,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职责。美术教学必须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才能落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多媒体课件中可以运用图像、文字、影像、音乐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些方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4、多媒体教学是师生主客体关系变革的积极因素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早是由钱梦龙同志提出的,自古就有关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应以“双主体”观点进行教学,“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所以,教与学都是主体,每堂美术课前都必须对整堂课的教与学进行整体合理的设计,更多地强调了教师的引导。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外,教师可以把课件作为学生课余进行专业学习的师生关系的延续。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然,在自由发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更科学、更适合的教学途径,不断改进存在的不足,以适应现代课程的不断变革。
二、怎样利用多媒体把美术课上好。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呢?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愿与大家一起共勉。
1、课前利用多媒体精心准备。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
每次上课前我要先通读全课,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当今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知识面宽,老师的一桶水往往还是不够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多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与本课有关联的内容。
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第八册《设计生活标志》一课时,我认真研究教材,查阅资料。本课是“设计、应用”类的美术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本教材展示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公共标志,主要有交通标志、运动项目标志、日常生活标志等,但基本上未涉及商标和徽标。根据校园文化需要,我在书中、网上查找了这方面的内容,并介绍给同学们。课前我还准备了标志的相关书籍、资料、生活中标志的复制品,这些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拓展了学生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及创作欲望。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十分重要,每次上课前,我都布置学生提前准备好各项工具、材料,老师也自备一些工具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每次上课我都会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信心十足。针对不同的课型,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导入方法:例如谈话导入、情趣故事导入、设疑导入、图像导入。通过这些导入,学生的心就会深深地被老师所吸引,求知的渴望就会被点燃,创造的火花就会闪现。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第七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时,我就是这样来设计导入的:“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和大家玩个魔术,当一回魔术师,让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变成有趣的新形象、新玩具”。说完,我左手拿起一个纸杯子,右手拿起一块用红布包着的“小玩具”(同样的小纸杯,通过剪贴加工做成的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我大声说了三声“变、变、变”,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的右手,“啊,真漂亮呀!”“我也想做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下来我就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老师手中的小纸杯茶壶,从外型、颜色上看,还能变成什么新奇有趣的新形象。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课本中的一些图片,看看别人是怎样变成聪明的魔术师。让我们的生活日用品变得千奇百怪,生动有趣。最后我们又一起欣赏了老师制作的电脑动画《生活日用品变、变、变》。通过欣赏、评述、启发、点拨,同学们一个个好像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最后他们都迫不急待地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生活日用品,快快乐乐的当了一回魔术师。对学生的一些新奇的想法、有趣的联想,我总要大加赞赏。对一些不够成熟的作品,我以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去改正将会更加完美。“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你很棒!”,这样既让学生重新回顾了所学的知识,又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3、利用多媒体得到积极的鼓励。
学生经过努力,创作出来的一些作品,都希望得到老师表扬鼓励。每次上课,我都会用激励的语言表扬鼓励学生。例如在数学第八册《用彩墨画鸟》一课时,当我看到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小鸟,我总会大加赞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画真有创意,你真是一个创新小明星!”对画面比较杂乱的作品,我总是耐心的寻找作品中的优点、亮点,先对作品予以肯定,然后提出合理的意见:“你用色真大胆,如果在细节方面再认真一点,用笔、用墨稍微变化一点,你的作品就一定更美了。”对同学们画出的一只只动态各异的小鸟,我都会伸出大拇指说:“你真能干,你的观察真仔细,你的想象真丰富!”对学生作品的积极评价,他们都开心极了,都会有一种成功的快乐感。刚才画得不那么理想的学生也重新拿起画笔,信心十足地画了起来。老师的鼓励、期待,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既充满信心,还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一些好的作品,我总要及时展示交流,把它们张贴在美术室墙面四周。既烘托了学习美术课的气氛,又让学生都获得一种成就感。这一幅幅好的作品,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同学们朝着更好、更美的艺术天空前进。
4、利用多媒体教学更生动灵活。
美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没有学生的配合,只是老师一个劲的唱独角戏,那是永远也唱不好的。其结果也是徒劳的,无效的。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我认为: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且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点。做到有点放矢,对教材内容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补充、完善。例如用我们身边一些易得的材料进行美术再创造,对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如进行一些游戏创作、参观浏览、室外写生、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在室内进行依样画葫芦的方法,势必让学生思维枯竭,想象力、创造力荡然无存,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另外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一定会使喜欢新奇变化的青少年学生,感到厌烦,甚至对美术课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课堂上还可以把音乐、舞蹈、戏曲、文学……融合进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心里,让那些美的音符、美的舞姿、优美的文字,深深打动我们的学生,让学生能够用眼睛、用耳朵、用手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感受这些无处不在的美,最后能够拿起画笔,去表现、去创造美,让美术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乐园。
5、利用多媒体内容更丰富多彩。
美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就能发现美,就能创造美。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就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例如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叶、冬天的雪,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我就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美。我常让同学们收集废旧纸盒进行美术再创造,如用废旧纸盒做“家具、房屋、汽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我还经常跟学生们讲:我们身边易得的材料,例如:树叶、树皮、旧毛线、碎布头……都可用来作为我们美术创作的元素。学生的树叶贴画、布贴画、毛绒玩具……博得了学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我们还设立了每周“创意之星”、“巧手明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我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节能环保的好习惯。
6、课余时间多利用多媒体技术网上互动来充实自己。
课余时间,我不断加强美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加强绘画练习、手工制作练习,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美术教学也不例外,自己只有不断充实提高,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美术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才能让美术教学更上一层楼。
总之,随着现代教学设施逐步进入课堂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会对美术课堂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㈢ 急求字体设计课教案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变体美术字生动和趣味性强,装饰效果好
2.学生情况分析:在教学中应从身边的例子出发讲述方法,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字体变化及版面设计,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变体美术字的类型和特点,学习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及笔画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三、教师示范
四、小组竞赛
五、作业展示
对比黑宋体和变体美术字特点:
黑宋体:庄严严肃
变体:活泼多变
变体美术字的特点:
1、字体变化
2、连接变化
3、立体化
4、形象化
5、笔画变化
提问:书写变化美术字要求:易认(副笔变化)
总结变体美术字的特点
学生试分类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示
多媒体运用
课件运用
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变体美术字的兴趣。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特点
小组合作更好的将课堂内容运用到实践中。
通过扎实的美术字学习为板报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㈣ 设计生活标志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意思
这种问题
编辑说了我们才知道
没有说 只能猜测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满意】按钮
㈤ 求人美版高中美术《设计》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案:第19课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9课《中外园林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 教具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园林是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创作素材广泛,创作手法丰富、灵活。我们极 有有必要将中外优秀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 一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园林艺术的特殊地位,也是我们学生必须了解的。因此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 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圆艺术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这样才能对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评价中国园 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二)重点 园林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圆手法和艺术风格。无需争辩他们 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应包容的看待艺术的多样性,因此确定本课重点是: 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况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三)难点 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 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交织在一起。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因次确定 本课教学重点为: 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二、教法 三、教具 讲授、演示、讨论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同学们曾经游览过或者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体了解过那些园林建筑,其中说出学生们最喜欢哪个来导入本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段苏州园林和西方几个典型园林的视频介绍,综合了解一下园林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活动:感受、欣赏、简单回答,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中国山水园林 这节在本课做重点介绍,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方面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造圆被是同书法、绘画艺术紧密相连 的,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古典文学渊源深远、并且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著名园林 提出问题:A、中国园林大致分为那两类?B、它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特点?C、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风格?有那些典型代 表??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展示,通过了解课本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写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 (三)日本传统园林“枯山水” 枯山水继承了中国山水的艺术特色和中国园林有很深的渊源,但通过其发展演变又不同与中国山水而独具特色。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东京龙安寺方丈园,提示学生观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