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夏天详细说课稿
无论是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还是挫折教育,核心都是引导。正确教育的精髓是引导式教育。挫折会让孩子痛苦,孩子不喜欢;激励或者赏识是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孩子好处,但是若做得不当,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只是为了得到赏识和奖励而学。
挫折、激励和赏识都是孩子能意识到的,感觉被意识到就有了可比性,比如好坏、美丑。只有意识不到的感觉,或者说不出来的感觉,才是最好的感觉,比如刺激。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很可能会叫道“真是太刺激了!”,这显然是好感觉。如果感觉不刺激,则往往会说“没什么意思”。
引导式教育的好在于它的好感觉很难被孩子意识到,孩子只要觉得非常刺激,那么这种引导就是成功的。不过,这种刺激感只能发生在解决学习难题上。在平时的做人做事的教育上,引导式教育能使孩子自觉地放弃教育者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以及改变做事的方法。引导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与孩子进行顺畅的沟通,使孩子从内心同意——按教育者的要求去做,对自己更有好处。你要想孩子自觉听你的话,就要让孩子觉得,听你的对他有好处。这种“觉得”绝不是或明或暗的强迫。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
“自觉”的误区
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自觉,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使孩子按教育者的意思去做,但孩子自己并不认为是为了教育者才这么做。
“自觉”这一词我们很熟悉,但是它的含义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很含糊,这种理解的含糊性使人们常常乱说别人“不自觉”。除了说孩子学习不自觉,人们还会说别人“不自觉”守规矩、遵守社会公德。这些“不自觉”的行为当然不好,不过这种行为却能满足他们当时的利益需要。谁都不会“自觉”地放弃明明能得到的利益。所以,当我们说对方应该“自觉”时,就预料到对方会在行动上说没必要“自觉”。按照这种对“自觉”的理解,“自觉”意味着向对方提出要求,以及对别人是否在行动上满足我们要求的评价。
那么,“自觉”就是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性形容词,就像形容某人怎么怎么“好”一样,只是出于感觉的评价。在教育问题,“自觉”是对孩子表现的一种感觉。感觉来自表象,而表象不是很可靠。当教育者认为孩子很自觉时,孩子可能只是做做样子。诸如“自觉”之类的主观性形容词可以大把列举,比如“聪明”“笨”“坚强”“毅力”“意志力”“勇敢”“懦弱”等等,都是出于教育者的个人感觉。客观地讲,孩子之所以表现“自觉”“坚强”“有毅力”“意志力强”“勇敢”,也是因为他相信这样会有收获和好感觉,或者是减少和避免惩罚。孩子考试不及格不敢让父母知道,但老师又要求家长签字,那么孩子很可能会“自觉”地想办法找别人或者自己代签。家长如果骂了孩子,可能孩子再也不敢这样,但是却几乎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所以,为了科学地教育,有必要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孩子。
教育者的认识和理解要客观,但是鼓励和表扬孩子就不能客观,孩子需要做事和迎接挑战的激情,以及克服困难的冲劲,只有“聪明”“坚强”“勇敢”,才能有效增强他的动力。而且,孩子对自己和外界事物的评价多是主观的。我们所知道的赏识教育也是立足于孩子认识理解事物的主观性,以及使用主观用语沟通和激励孩子的有效性。
<o:p></o:p>
我的教子实例
拒绝孩子的要求,改变孩子的想法,教育者都认为最好是讲道理,但是道理并不是时时管用。这是因为教育者说的理对孩子来说就不是理,或者根本没用。对孩子来说,道理只有他接受了,或者说管用了才是理,否则就只是嘴上说有理,心里则根本没把它当个理。所以,成功讲理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当时的需要,和怎么想的。只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才能正确满足他;只有客观理解了他的想法,才能顺畅地沟通。否则,这个讲理就只是讲规矩、审问和提要求,如同官僚性十足的会议,根本没有“议” ,只有汇报工作和下达任务。
我的儿子只有2岁,特别好动,每天除了看《花园宝宝》、吃零食、睡觉和小便很安静之外,没有一分钟是不动,就连坐在小马桶上大便也要移个不停。他不仅好动,脾气还大得很,要什么东西和玩什么,就一定要要,否则就看他闹吧。他现在最不喜欢的就是我,其次是奶奶、爷爷和妈妈。爷爷从没对他凶过,而我是经常凶他。我经常凶他是因为我常常深入思考,想得很远,还要对付他的麻烦事。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只有我和孩子妈都上班才带带孩子。我是不忍心老人被孩子折腾的太久,那种折腾的滋味我感受深切。
虽然是经常凶他,但还是冷静的时候多。他并不是不听我的劝告和建议,而是我一时来气,只想发火。在某种情形下,我要他不这么做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他自然地吃苦头,或者故意制造他看不出来“阴谋”,让他吃苦。比如他一只手拿着最爱吃的棒棒糖坐在我的电动车上,一只手抓着龙头,这样电动车一开他就会摔下来,我要他把糖包起来等下车再吃,他死活不肯,那我就启动车子,他没站稳,摔下来了,大哭,我安慰他不哭之后,再问他:“一只手抓就跌跤,还是给爸爸吧?”他看了看糖,很不情愿地给我了。而我也让他知道,我把糖包好,等下车再给他,或者等回家后如果他忘了,我就放在冰箱,等下次哄他时再给他。也许他还能记得这个棒棒糖。再说,棒棒糖也是少吃为好。
还有一次是玩小铁锤和老虎钳,我和他妈都对他说铁锤会把东西砸坏,他死活不给,玩钳子不小心把手指夹紫了,大哭,钳子再也不要了,并说“拿走拿走”(感觉像“人参果”里的唐僧),我拿走锤子他也同意。以后他再也不玩这两样东西,而是玩螺丝刀。我还在想着怎么让他“明白”安全地玩螺丝刀,总不能什么都不让他摆弄吧。
他晚上洗澡时我会在澡盆里放会叫的小狗、小青蛙、小乌龟,有时我放2个,有时放3个。只放小狗和青蛙时他要小乌龟,有时我会拿给他,有时要是不想拿,我就出说:“小乌龟睡觉了,我们玩小狗狗吧。”他有过不让他睡觉的强烈体验。再说,这三件玩具对他的重要性都差不多,有时候,他只要有玩的就行了。
由于我要想的问题特别多,不只是教育问题,还有怎么挣更多的钱,以及提高老婆的文化水平。其实更好地教育孩子和挣更多的钱都离不开和老婆的共同努力,一个人闷头苦想和单干是很累的,夫妻共同努力还能加深感情。所以说,引导孩子的经验只能说简单这些,语文数理化的具体教育方法还需要深入研究。我会让孩子念唐诗,但是不会简单地教他理解《三字经》。《三字经》不符合对现代生活的科学认识。
<o:p></o:p>
积极威信和消极威信
日常生活中,教育者会习惯地命令和强制,或者承诺更大的诱惑。前者已经让孩子产生反抗情绪,后者的承诺如果兑现不了(甚至明摆着是哄骗),孩子就不信任教育者。信任的力量很强大,孩子对教育者信任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超过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相关的信任,任何引导都无从谈起。能够“引”的前提,是孩子预期到有好处、有意思。这个预期就是“信”。另外,“引”也是以孩子的好奇心为前提的。但是如果教育者随便引导,打着承诺什么什么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那么结果可能是只好用强迫手段。对孩子来说,教育者的哄骗是肯定不对的,所以即使哄骗不是教育者的本意,教育者也要真诚道歉。不过“真诚的道歉”尽量要少发生,道歉只能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给孩子打强心剂还是要靠“兑现承诺”。所以,在一段时期内,教育者兑现承诺的次数比真诚道歉越多,教育者的威信就越大。还有,不同的承诺对孩子的重要性也不同,可能一次重要承诺的兑现就能抵上好几次真诚的道歉。当教育者满足了孩子买玩具或者吃美食的要求,孩子对教育者以前的坏印象很可能会一下子无影无踪。
总之,教育者要经常储蓄积极的威信。积极的威信来自孩子因成功的引导而得到的收获。“威”并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强制权力的威慑,而是让孩子明白:按我的意思去做,就能有所收获,否则,不仅没有收获,还可能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积极的威信能带来安全感和自信,增强教育者对孩子的吸引力,消极威信虽然也能给孩子安全感,但不能使孩子自信,相反容易增加孩子对教育者的依赖,在心理上成为教育者的附属品,而且,使用强制权力时肯定使孩子有对抗情绪,从经济学上说,增加了教育的成本——时间成本、行为成为和心理成本。当然,某些教育者不在乎浪费时间,也习惯了发脾气。
如果教育者缺少积极的威信,孩子就会不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忠告当回事,阳奉阴违,接下来又导致教育开始怀疑孩子,而怀疑又产生对孩子监督的问题。可以说,不善于引导,教育过程中就百病丛生。
⑵ 大班美术美丽的蝴蝶说课稿
这个
我上过了!
其实很容易
观看
介绍
小朋友们分析表演
构图
作画
指点
讲评
⑶ 幼儿园奇妙的味道说课稿该怎么写
你好 今天我们班上了科学活动,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山楂、糖、苦瓜、辣椒和盐水,在品尝活动中,一开始只是请孩子们选择一种材料尝一尝,很多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今天班上一共30个孩子,有14个孩子选择了糖,12个孩子选择了山楂,2个孩子选择了盐水,辣椒和苦瓜都没有人去品尝。第一轮品尝结束之后,赵老师请了三个孩子分别做了吃到糖、山楂和盐水的表情,孩子们很开心。接着第二轮品尝开始了,这一次要求每个孩子去尝一尝一开始没有尝到的味道,每一种都尝一尝。这下孩子们都尝到了辣和苦的味道,很多小朋友大张着嘴巴,用手扇着嘴大喊辣,很多小朋友捂着嘴说:“好苦呀!”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争相来告诉我,“老师,我以后不怕苦了,我苦瓜都敢吃!”“老师,我敢吃辣椒了,好辣呀。。。”。希望这次活动给孩子们留下印象,他们不仅仅是品尝的几种味道,而是品味的人生百味! 满意请采纳
⑷ 幼儿园大班美术美丽的丹顶鹤说课稿
大班美术:美丽的丹顶鹤
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和动作模仿等方式回,感知答丹顶鹤的优美和外形特征。
2、尝试用水粉画表现几种不同姿势的丹顶鹤在一起时快乐的情趣。
过程:
1、欣赏课件,整体感受丹顶鹤的体态美。
① 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② 利用图片帮助幼儿整理经验。
师: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觉?
2、欣赏丹顶鹤的不同姿态
师:这些丹顶鹤在干什么?脖子是什么样的?头在哪儿里?像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小结:丹顶鹤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姿态都不一样,时而会低下头弯着脖子捕鱼,时而仰起头脖子伸的直直的对着天空高歌,时而迈着步子慢慢的散步。
3、幼儿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①欣赏画家的绘画作品
②讨论绘画方法,提出绘画要求
师:丹顶鹤怎么画?先画哪里?你想画几只呢?它们在干什么?
③幼儿绘画,师指导。
4、展示、评价
师:你画的一群丹顶鹤,它们在干什么呢?
5、师小结,结束活动。
⑸ 美术<我的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怎么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