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民间陶瓷美术教案

民间陶瓷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27 18:54:30

A. 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有什么不同

其中的区别很难具体分清。有的民间工艺中也蕴含着民间美术的成分,民间回美术也因为答民间工艺的实用性而广为流传。要说不太同的话,我觉得民间工艺更偏重材料、实用方面的因素,比如竹编,利用柳条的韧性来制作成适合人们实用的物品,它的制作是一种技艺的展示,实用的价值。而民间美术偏重的是用下层劳动人民去创造的一种艺术,它是一种反应民间大众审美情趣,表达人生观点的一种手段。有时民间工艺和民间美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比如木板年画,它的制作是民间木刻工艺的结晶,制作的图案却是民间美术的精髓。这是我的想法,供你参考!

B.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陶艺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中国是陶瓷古国,说起陶瓷,外国人就想到中国。紫砂陶艺群雕《南京大屠杀》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编辑本段]分类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传统陶瓷
一般指年代较久,使用传统技法来从事创作的陶瓷器,此种陶瓷器与官方的需求有相当程度的关系,同时在用途上大多以生活使用为主,若以釉彩来分类约可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景德镇陶艺釉下彩 -青花(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就是在坯体完成干燥后,在表面上上用蓝色的色料(例如氧化钴)画上各式图案。之后再淋上透明釉,即可进行釉烧。因为蓝色的色料是用在透明釉之下,所以名为“釉下彩”,此种方式通常色料的烧成温度不能与透明釉相差太大)、釉里红…等。 釉上彩 -粉彩(明朝年间研发出来的明“五彩”,对陶艺色彩的表现更上一层楼。在坯体上先施用一层色釉(通常为白色)后, 先釉烧一次,再以有颜色的釉药绘上各种花纹图案,以低温烧第二次,通常第一次釉烧的底色烧成温度较色釉为高,由于色彩在底釉上,所以称为釉上彩。因为需要釉烧两次 或是多次,故亦称为“二次烧”。)、康彩…等。在经验上,在进行多次烧时,应从最高温烧到最低温,以确保发色准确。
现代陶艺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 - 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 - 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陶艺现代陶艺 - 表现造型结构与思想理念的创作,与其他艺术型态的结合,让陶瓷艺术已不再是单纯的拘泥于土与釉的结合,融合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艺术更加有内涵。 由于现代对于化工原料知识的进步,与釉烧技术的发展, 加上工业化后机器的制造与发明,陶瓷艺术已经渐渐分家,实用陶瓷与艺术陶瓷各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而釉上彩与釉下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的绝对,所以硬要用任一种分类的原则来规范陶艺的种类,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编辑本段]发展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既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编辑本段]拉胚制作方法
如果你是新手就把机器调慢点,下面说正题,先把陶艺一块泥放在机器中央(放好后开始转机器)用大母手指按住泥的中央,慢慢按出个洞,之后用两只手把泥按成一个笔筒状,如果干的话手沾点水.之后就是你随意创作的时候了. 陶艺是一种文化,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陶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其实更是人生艺术。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你的个性。 现代陶艺的创作主要通过作品的造型,材料,肌理,纹饰,釉色来表达作者的意念,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现自我个性的要求,陶艺并列于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行列之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表现力吸引众多的陶艺家,艺术家,陶艺爱好者,学生以及少儿从事陶艺创作或制作。从杀泥(练泥)开始,盘余,泥扳,捏塑,拉坯等技法的应用,一件件艺术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出来,装点自己美丽的生活。 豆瓣上比较推荐的陶吧有: 北京西单文化广场77街的好运陶吧 北京公主坟城乡贸易中心六层的陶吧 河南郑州花园路的蝶恋花手工(这个主要是以培训陶艺课程,供购设备等为主,开连锁店面的) 上海徐汇区龙华路创意大院无形艺术陶艺中心(场地极大)
[编辑本段]中国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陶艺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中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区则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烧成温度高,陶质坚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与此同时,在长江下游的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使用着印纹硬陶。但由于印纹硬陶质地粗糙,不宜作饮食器皿,故极大多数是容器。 “六王毕,四海一“。秦汉时期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表明了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的久远和中国古代制陶水平之高,并且还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 在彩绘风格方面,汉代彩绘陶一改战国彩绘陶流丽生动,热烈奔放之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画面铺天盖地,色彩富丽绚烂。 到了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长期稳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 紫砂陶艺是唐代的各个方面无不空前的繁荣和提高,陶瓷艺术最能表达这种盛唐气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它的那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风情画。 中国传统陶艺制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仍盛而不衰,历朝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时代风尚的不同,审美观的变化,在陶艺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国内外许多学者、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陶艺的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这门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凝聚着中华民族审美历程的传统陶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术造型及装饰技法上,这不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陶艺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立足于总结中国传统陶艺及其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的优良传统。“传统”不属于旧规范化的别称,而是意味着一种工艺和艺术体系的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艺上并产生独特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以其特有的工艺技术和艺术形式,显示它自已的风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典范。 中国传统陶艺所特具的东方艺术的情韵风格,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她仍扎根于人民之中,集中了无数陶艺前辈的智慧和创造力,经过历史不断的锤炼,然后形成为优良传统,它贯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体现了民族审美意识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实质。中国的陶艺前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形成了一套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的工艺技法。正是这一套制瓷的优良传统,历代相传,不断发展,使得中国陶艺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起着深远的影响。 陶艺的发展伴随着陶瓷的产生而发展,首先是满足人类自身实用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造型装饰和泥釉火焰又寄托着原始的朴素美,继而发展为实用和欣赏兼备的民间艺术品。如今已脱离实用功能,从纯精神的感情需要为出发点,开创了一条纯艺术的道路。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艺术创造,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凝固的,而是处于不可遏止的发展状态之中。 同样,陶艺也不例外,每一朝代,她都有时代特征:宋代的秀丽,元代的浑厚,明代的精工,清代的精致。甚至同一朝代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明代青花瓷,宣德的浓艳华滋,气韵淋漓,豪放生动,成化青花则淡雅清新,优美细腻。翻开中国陶瓷发展史,在每一个朝代的任何一个阶段,几乎都有陶艺的新品种,新工艺和新风格出现。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制瓷工艺,到了近代却淡化甚至失传。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传统陶艺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工艺技法,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陶艺是否能永葆艺术青春,甚至关系到中国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嘉诚紫砂陶艺花瓶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的确,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也不是仅仅“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的。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进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当然严格说来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和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院校中的那些最早实践者有关。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他们中大多数是高校教师,或受过高等教育中传统陶瓷艺术的薰陶,因此,中国的陶艺在一开始便与学院有着不解情缘。 然而单纯的学院发展,不管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传播上都受到极大限制,而且在学术层次上也是狭窄的。在90年代,首先是1991年“北京国际陶艺研讨会”,继而是1995年的“景德镇国际陶艺研讨会”,1998年5月在宜兴举办了由罗小平等人策划的规模更大、学术研讨更具深度的“98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同年秋在中国美术学院由刘正等人策划的“首届中国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也与观众见面。1999年岁初在广州美术馆由左正尧策划的“超越泥性--中国当代陶艺家学术邀请展”更是颇具水平。这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研讨性的展会,预示着中国的陶艺正在兴起,其规模和范围及影响正在向全社会拓展。
[编辑本段]美国
自拓荒时代起,美国人便有着一种勇往直前、富于探索的革命精神,此种精神也深远地影响了美国的艺术史。这个年青的国家之所以能成为现代陶艺的起源地也是与之分不开的。 美国陶艺界公认,现代陶艺形式的表达以1954年彼得·沃克思到洛杉矶县美术学院(后改为奥蒂斯美术学院)教授陶艺为起始标志。彼得·沃克思反对陶艺创作中过分强调工艺性的特征,主张一种带有随意性的返朴归真的创作风格,从而开辟了一条实验新颖造型及外表肌理效果的探索之路,史称“奥蒂斯陶艺革命”。 50年来,美国的现代陶艺有了巨大的发展。从源头上讲,它受到了日本民间陶瓷、美国民间陶瓷、中国传统工艺造型、现代艺术流派等众多艺术形式的影响,在创作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抽象表现主义、极限主义、超级写实主义,波普美术、写实主义都有其代表艺术家和作品;同时作为容器设计,那些更重形式规则的优雅陶瓷也有发展,这些都显现了美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 现代陶瓷运动的最大贡献是使陶艺超越了狭窄的“工艺美术”范畴,使之与绘画、雕塑等主流美术创作观念相结合,从而丰富了传统的陶瓷艺术史;对于陶艺家来说,他们的身份也非“工艺家”能概括,他们已经拿起一种具有永恒性质的材料--陶瓷加入到主流美术创作中,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展现与价值批判,摆脱了“容器”对他的束缚。 美国是现代陶艺的策源地,介绍其历史发展以及著名艺术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编辑本段]现代陶艺
然而,现代陶艺作为一项新鲜事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更大的意义上、更大的程度上组成了中国陶艺现状,更值得我们去研讨。归结为以下几个问题,以资读者玩味。 时大彬早期学习紫砂陶艺“传统”与“现代”的隔阂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如今的各个艺术领域都是一个争不完的话题,陶艺也不便外。然而,在关于陶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许多讨论中却轻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陶艺的功能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陶艺品的功能与价值,而且对于陶艺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担当的角色及陶艺家的社会定位都关系很大。只有摆正了“现代陶艺是干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而不只是“现代陶艺是什么样子?”,我认为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入“现代”。 中国传统陶艺是附属于陶器的,“实用而尽量美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了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在这种观念下,陶艺只能属于工艺美术,其功能只是实用加玩赏。在这种情况下,陶艺家的才智更多的受到了“制器”的局限,只能在追求设计与形式美的领域里探索,陶艺家也更接近于工艺家,无法融入现代艺术的潮流。 现代陶艺的作用在于它扩大了原有陶艺的艺术属性,使陶艺家不受“制器”的限制,可以在其审美和价值批判领域里驰聘。他既可以在原来的设计领域里继续有所作为,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艺术家的天性,针对现实进行有价值的文化批判,从而涉足到雕塑、装置等众多艺术领域。丰富了自己又补充了其它艺术门类,从而丰富视觉艺术的门厅。 因此,传统陶艺无论如何发展都有“器”的约束。现代陶艺发展,在认识上首先做到的便应是功能论上的转移,从而脱离对“器”和固定造型的依赖,而真正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这种隔阂是可以通过观念转变而化解开的,它的存在也是当代陶艺不断发展的动力。
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现代艺术中的诸多流派,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中晚期,如暴风骤雨般进入中国。虽然当时中国人还不懂得欣赏,有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情,然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从观念上日益接近它们。现代陶艺没有赶上那段风潮,从传播的角度看似乎错过了黄金时节。从现状看,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现代陶艺仅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如景德镇、广州、上海等地,然而从面上讲其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这是不利于现代陶艺的发展的。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当前中国的日用陶瓷和美术陶瓷产业并不景气,所以即使在原来有着深厚传统的许多瓷区,其群众对陶艺的兴趣也在减弱,这种情况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另一方面,媒体、报刊对现代陶艺的介绍是零星的,形不成规模,更不用说专门的陶艺刊物了。现在担当着传播任务的是一些陶艺工作室,但他们的作用未受到重视,有识之士指出一个国家陶艺整体发展的前提是要把民间的力量调动起来,只有水涨才能船高。 从接受者来看,中国人固然不缺少对陶瓷的感情,然而确实谈不上他们对现代陶艺的感情,因为大多数人对陶艺的看法都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再加上传播不力,欣赏者的口味自然很难调动起来。 然而,现代陶艺在精神上与现代艺术运动是相通的,人们能接受现代艺术便能接受现代陶艺,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现代陶艺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陶艺家夏德武说:“广州美院的一批人请了中央美院的某位艺术评论家去评论现代陶艺,他可以拿现代艺术观念、现代哲学来评论现代陶艺。但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他指出现代陶艺批评家很难形成的原因是中国现代陶艺不发达,他认为非常需要理论家。笔者曾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找到一本所谓“现代陶艺”的书,实际上书中的陶徐曲及其紫砂陶艺艺品只是现代的“活人”做的陶艺。可见,现代陶艺在理论上是相当匮乏的,能找到的介绍现代陶艺书也相当少,且多不正规。看来,现代陶艺实践与理论的脱节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理论人才急待培养,为此许多陶艺家提出一边实践,一边做一些理论研究,这可谓是无奈之举。 此外,现代陶艺在创作体制、销售体制、创作理念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好在从当代陶艺家的言词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壮志豪情。
[编辑本段]现状
目前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陶艺课,而且许多家庭建成了陶艺作坊,还出现了一些个人经营的陶艺工作室,许多休闲场所也摆放陈设着陶艺家的作品,这样即能很好地发展陶艺事业,又增近了与陶艺家的学习和交流。 随着陶艺热的逐步升温,陶艺制品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之余放松精神释放自我的又一休闲方式。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C. 民间工艺美术包括什么

工艺美抄术包括:
特种工艺袭
艺用陶瓷、金属工艺、玻璃工艺、艺用搪瓷、漆器工艺、雕刻工艺。
艺用纺织
提花纺织、织毯工艺、抽纱工艺、
绣织工艺。
工艺绘画
内画、羽毛画、麦秆画、贝壳画、烙画、丝绒画等。
民间工艺
灯笼、
剪纸、风筝、花灯、泥人、面人、糖人等。
编结工艺
竹编、草编、棕编、麦秆编、绳编。
图书装帧
旋风装、蝴蝶装、筒子装、线装、胶装、胶线装、硬壳装,护封、腰封,特装。
工艺篆刻
在玉石、印章、冻石、牛角、兽骨、黄金、青铜、紫铜等材质上,意向刻刀书法、世相组字。
应用艺术
是指用手工或机械的手段制造物质产品,而该产品既有物质生活的功能性,又有精神生活的审美性。应用艺术和手工艺的意思基本上是不同的,如要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分别,可说是“极致的手工艺之美就是工艺美术”,手工艺的定义涵养了民间美术、一般手工制品,而且往往局限在手工制作的狭义上。但工艺美术一词却能包括机器制造出,具有手工质感的物品。而且工艺美术下的物质产品,多为量少质精,价高罕见。但手工艺下的物品,虽也有量少质精的部份,但价格多半较平价,也不难在地区的特产店看见。

D. 民间陶瓷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一、民间陶瓷艺术就地取材、就地制作、土生土长、地方特性、地方习俗很浓的一种群众性创造。
二、民间陶瓷艺术有结合实用的,也有纯欣赏性的。
1、民间陶瓷艺术从造型到装饰,既没有重大的历史题材,也没有现实中的重大内容,它往往反映着人们淳朴的、善良的、理想的、吉祥的愿望,流露着纯真的乡土感情和对人生、大自然的深刻涓涓思念;
2、形式大方、朴素、不加修饰、不求形似、只求意到;
3、用笔弄刀,运用自如,活泼、粗犷、洒脱、自然天成;
4、形象处理,高度简炼、概括、夸张、稚拙之美、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三、民间陶瓷艺术的选材,往往不求高品格,只求价廉物美,因材施艺,化腐朽为神奇。对于艺术创造来说,材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加工细致,纯度很高的材质,固然有它用武之地,而粗加工,纯度较底的材质,更能体现粗犷,朴素,原始的材质本身的美,因为这种材质一经火焰烧成后,化学反映复杂表面肌里效果丰富。从而使纯真的感情,自由的艺术风格,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景德镇的民间青花坯胎,就是采用含铁质较高的下脚料,使用单纯一种青料彩绘,有料有笔,层次分明,在单纯中见真情,从素雅中见含蓄。再加上使用白里泛青的石灰石釉,一次高温烧成,画面呈现青白相映,晶莹透彻,“娇翠欲滴”,互为渗透,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
五、手艺是民间陶瓷艺术的重要特征,只有纯熟的手工技术,手感、才更具人情味,才更能随机应变的体现心灵的感受,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笔迹刀痕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直接的显示人的智慧和创造性。火焰是陶瓷艺术最具特征,最受制约的一关,所以陶瓷艺术也可说是火的艺术,任何不经火的考验,就谈不上是陶瓷艺术了。
六、民间陶瓷艺术,从立意、选料、造型、制作、装饰、火焰的运用,都是有机的完整的结合,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处理得当,才能产生和谐的,自然天成之美。

E. 如何开展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缺乏单独的欣赏课程,而美术欣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的艺术学习。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久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很适宜幼儿欣赏。
我国的民间美术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传统。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思想质朴率真,造型不拘一格,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多才多艺和创造性。对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活动,必须让幼儿充分地感受民间美术的美,激发活动的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民间美术的欣赏教育。
通过民间美术欣赏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乡土味极浓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美的作品能够深深地吸引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在羡慕、赞叹之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感受美的过程中萌发表现美的愿望。
一、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
(一)通过民间美术欣赏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形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分目标:
小班阶段目标:
1、欣赏、识别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感受其色彩美。
2、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观赏具有鲜明色彩,造型独特的民间美术作品,培养对欣赏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
中班阶段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让幼儿感知作品的色彩、造型、对称、均衡和韵律等形式美,初步学会从自我审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阶段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各种体裁和艺术门类,领悟作品的内涵,陶冶美好的情操。
2、引导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产生一定的审美联想,并能向他人述说自己的感受。
二、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我们在教学时,应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典型、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欣赏。若按它们在社会作用和价值上的侧重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具有实用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1、民间服饰:作为社会文化基本要素,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形态,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积累、升华和多姿多彩。与服饰有关的民间美术品如家织布,包括蜡染、绞染、扎染等印染工艺。在成衣过程中的拼布、镶边、扣绊、刺绣亦显示出局部装饰美。
2、床榻用品:有被褥、床单、枕头、凉席、帐钩等,由一个地区的多种民间工艺品组成,包括染织、编织、金属工艺等。
3、日用器皿:包括木制品、陶瓷制品、竹制品、草编制品、纸制品等。
(二)以精神因素为主的民间工艺品。
1、年画:是我国民间过春节、庆丰收、预祝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美术品。较为著名的有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
2、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窗花、门笺、墙花、顶栅花、灯花、喜花等。
3、民间玩具:有泥、木、草、棕、竹、布等类,孩子们平时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都属此类。
4、泥塑:以陕西凤翔的虎头挂片、无锡惠山泥人大阿福、天津泥人张最为有名。
5、面塑:民间多有用面捏塑节令用品,配以红枣、红豆、染胭脂花点做“花点心”的风俗,带有祝福的含义。
6、面模:即糕饼模,是用来做食品的模具,其样式、大小都有特定含义。
7、风筝:是社交、教育、运动、娱乐、文化艺术交流的物化形式。主要产地有山东潍坊、北京、江苏南通。
8、花灯:用来烘托婚寿喜庆气氛,主要产地有江苏、北京、福建、广东等。
9、皮影:皮影戏广泛流传于民间,所有影人及道具都是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三、怎样指导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
在指导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美术欣赏教育中重视与加强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例如,教师必须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虽然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之前,已有对作品意义的预期,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这种预期,他们仍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不同的理解,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和领悟进行非语言的信息沟通。
(二)要为幼儿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欣赏面。
教师应适当给幼儿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欣赏中理解作者的用心,帮助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给予幼儿充分体验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简单描述,充分调动和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幼儿学习生活的教室是进行美术欣赏的重要场所,优美的环境可使幼儿受到民间美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对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使有限的空间活起来,让幼儿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教室的主墙上可设计制作一些反映真善美的故事图案,如“神笔马良”、 “司马光救小朋友”等,副墙上可装饰一些色彩鲜艳的风筝、宣纸蜡染、刺绣织物等。在玻璃上剪贴一些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梅”、 “莲生贵子”、 “松鹤同春”等图案。民族工艺区摆放一些姿态各异的民族娃娃、精巧别致的陶制品、绚丽多彩的京剧脸谱等。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秀、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
(三)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幼儿进行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时,教师宜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性体验后,再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感受的表达方式是多样性的,如语言的、身体动作的等等。在欣赏年画《连年有余》时,幼儿会被深深吸引,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可爱的胖娃娃,并且会用很多词汇描述现在的感受,如“高兴”、“快乐”、“开心”等等。
由于民间美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可以与民间节日、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俗等相结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
(一)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节日相结合。
我国有许多民间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时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要抓住这些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元宵节的时候,教师把教室布置得十分喜庆,在主墙上剪贴一幅“连年有余”的图画,门上挂了门笺,还和小朋友一起喜气洋洋地在民乐伴奏下布置灯会,欣赏图案精美、色彩绚丽的花灯,提高了幼儿对民间色彩的感知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二)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文学相结合。
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谣、民间童话等,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美德。在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民间文学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丰富语言知识,了解民间文化。例如:在欣赏民间想象画“大禹治水”时,教师适当穿插故事,讲述大禹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民族情感。在引导幼儿欣赏风格各异、绘制精美的风筝时,教师可以给幼儿介绍一首风筝谣:“三月寒食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捎带放风筝呀,大姐放了一个小张生……”这首风筝谣形象地描述了这项在全国广为流传的放风筝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三)将民间美术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音乐是想象力的翅膀,优美的乐曲令人产生激情。在欣赏民间刺绣“凤穿牡丹”、 “丹凤朝阳”、 “狮子滚绣球”等作品时,教师可为幼儿选取民族乐器琵琶的音乐。在欣赏陶瓷时,选取古筝的乐曲。欣赏剪纸时,配以喜洋洋的民乐曲。美好的氛围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和心灵。
(四)民间美术欣赏与民俗相结合。
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大多受到民俗活动或民俗心理的制约,这一点在泥塑、年画、剪纸中表现的较为突出。在欣赏此类作品时,教师可给幼儿讲一些民俗习惯,让幼儿了解民间艺人通过一些寓意或象征的图形,来表达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愿望。如泥塑中的“大阿福”、 “光顶娃娃”等,让幼儿体味民间美术的魅力。
此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采取适宜的方法,如观察分析、讲解演示、形象比喻等,有力地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儿童对于环境中各种事物的认识一定要亲眼看到,耳朵听到,手接触到,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性质。”所以我们要重视加强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育,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

F.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有什么

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版、扇面画等。②
雕塑。有彩塑权(
奇观彩塑

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
、木器
、竹器
、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⑧
剪纸
。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
编织
。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
、纸编等。?
食品
。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G. 简单介绍一下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美术生产者为自身需要而制作的民间工艺美术,主要包括剪刻工艺、织染工艺、编扎工艺及其他。剪刻工艺主要有剪纸和皮影。织染工艺主要指人民群众日常服饰和居家用品,其门类有刺绣、织锦、挑花和印染等。进入现代后,民间工艺主要指的是传统民间工艺的承传。 剪刻工艺主要包括剪纸和皮影。皮影制作随着各地的民俗活动而广泛流行于民间。20世纪的中国农村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这种习俗。每逢节会喜庆、祭祀礼仪或织绣活动,人们都要剪制花样,寄托美好的祝愿和理想。这一时期的剪纸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格,有着南北之分。西北、华北、华南、西南地区的剪纸基本属于天真浑厚的北方风格,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剪纸则为玲珑剔透的南方风格。20至40年代曾有许多农民背井离乡,进入都市依靠剪纸为生。受到都市文化和消费者趣味的影响,剪纸脱去了一些乡土味而趋向清秀淡雅、精致肖形。20世纪下半叶,一部分剪纸发展成有组织的商品生产,一些艺人成为职业剪纸艺术家。大部分剪纸则产生于民间。剪纸在80年代更为人们重视和喜爱,出现了一些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剪纸学会、研究会或专业刊物。 皮影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戏剧形式。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北京、河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区。5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戏剧和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与传播,民间影戏大受冲击。政府为保护、研究和发展这种民间艺术,组建了一些专业剧团,并在城乡甚至国外巡回演出,皮影工艺的开发制作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弘扬与保护。 民间织染工艺制作遍及全国各地。比较有特色的是贵州苗族的蜡染,广西壮族的扎染、壮锦,湖南湘西的土家锦,广东黎族的黎锦,新疆维吾尔族的艾得力斯绸,汉族的蓝印花布、挑花刺绣和各种布制玩具用品。20世纪上半叶,外国机制印花布大量涌入中国,并在竞争上取得优势,从此沿海地区的民间土布和印染生产如江河日下。自50年代以后由于现代文化的广泛传播,乡村民间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服饰大都被淘汰,古老的织染工艺也趋向消失。只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和边远闭塞地区,还略能见到一些保持传统特色的织染工艺。进入80年代后。国家对这种状况有所重视,采取了一些保护和发展生产的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活跃和旅游业的兴盛,乡村的织绣工艺略有复兴。 中国广大乡村城镇的农民或艺人,以竹、藤、棕、草、麻、葵、柳、玉米皮或麦秆等自然材料编扎各种优美的居家实用工艺品的制作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富有传统的民间编扎工艺逐渐转向出口商品的生产,这种特点在沿海和大城市周围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山东的草编,浙江的草、麻、竹编,四川的棕、竹编,安徽的竹编等。民间编扎工艺作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副业为各地政府所重视,生产迅速恢复并走上合作化道路。自70年代以来,民间编扎工艺生产更是突飞猛进,企业和从业人员大大增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艺人们创新了许多工艺技术和品种。风筝、花灯也是历史悠久的编扎工艺。每逢初春或年节喜庆,在民间可见放风筝和闹灯、赏灯活动。这一时期以北京"风筝哈"、天津"风筝魏"、江苏南通和山东潍坊的出品最为著名。花灯的著名产地有浙江硖石、广东佛山、福建泉州等。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80年代,放风筝、观彩灯的民俗与现代文化结合,出现了潍坊国际风筝比赛、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等融娱乐宣传、文化交流、经济贸易于一体的新形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们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此外,其他一些民间工艺如民间绘画、雕塑、烧造、营造、服饰、装潢工艺等,自辛亥革命以来,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或延续流行,或沉寂消失,或推陈出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愈来愈显示出它们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立足于不同角度的整理、恢复、提倡、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在或有待于进一步地展开。

H. 美国 中国民间艺术 面塑 陶艺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日电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18日在北京正式投入运营。专主办者称,这是全国首家民族属艺术品流通中心,也是北京中心城区最大的民族艺术品展示销售场,为艺术大师和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有利于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流通中心位于北京天坛旁边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内,一层展示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珍品之作,基本上囊括了工艺美术的所有门类,所展销的珍品均严格筛选,并由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和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教授担任主任委员的专家鉴定委员会最终敲定。二层展示的是“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涵盖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宫廷文化,堪称“北京名片”。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大型图册亦与读者见面,该画册完整收录了首批评出的百件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I. 中国四大民间工艺美术

绵竹年画(成都) 彩绘泥塑、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皮影、草编、罩金漆器 手工刺绣
http://www.eaaworld.com.cn/ 看下回吧 应该答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民间陶瓷美术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