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美术教案光荣的奖章

美术教案光荣的奖章

发布时间:2021-02-27 22:08:18

㈠ 谁给个<<飞夺泸定桥>>的教案

飞夺泸定桥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上课,师生问好完毕)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第25课《飞夺泸定桥》。(板书)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在读课文中有什么问题,自已想不明白的现在可以提出来。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情节上。
生⑴:课文重点是写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那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⑵:课题是“飞夺泸定桥”,那么课文就应当重点写夺桥,为什么课文把桥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
生⑶:课文第五节交待,敌人不能再走了,在宿营,那么为什么敌人不能走了而我军却能走?
师:这个问题还需要你好好听。一会儿讲完我还问你这个问题,看你懂没有。
生⑷:课文第四节,红四团的战士分明是遇上了敌人,为什么还点着火把,这不是暴露目标吗?
师:好,你在读文的时候,特别注意第五小节,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生⑸:课文第八自然段中,“最后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与前面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生⑹:第七节说红军是“攀着锁链”非常难走的,可是为什么又说是向对岸“冲”过去?
师:前面是“攀”后面为什么用“冲”是不是?
生⑺:课文第六节讲:“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表现了什么?暗示了什么?
师:这个问题一会儿我再问你,注意听讲。
生⑻:课文的第四、五节写红军向大渡河挺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是不是衬托出了红军英勇精神的?
生⑼:课文第六节说敌人凭着天险疯狂地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飞”是什么含义?
生⑽:课文第五段写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到了后面。这里为什么用“抛”这个词?
师:好!你先琢磨能换个什么词,一会儿我问你。
生⑾:课文写了泸定桥天险,这说明红军夺桥是很困难的。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写了红军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再重点写上几个人物,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会更突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觉得课文没有把红军战士个人的突出形象写出来。这一点一会儿要交给你们自己来完成。好!请坐。
生⑿:本课重要的是要写“飞夺”,为什么要写路上的事,而且写路上的多,写攻桥的反而少?
师:你说重点写“飞夺”为什么把路上的事写这么详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个“飞夺”和路上有没有关系。“飞”是什么意思?看看自己能不能想通。
生⒀:我觉得课文应当详写我军是怎样冲过铁索桥的,也就是应当详写夺桥,而课文为什么没有详写呢?
生⒁:课文第五节说敌人问我军:“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军战上大声回答:“我们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然而敌人是很狡猾的,为什么对这种答话很轻信呢?
师:敌人在“狡猾”的背后还有两个字呢!你仔细琢磨一下。
生⒂:课文第五自然段中,红军和敌人对话后敌人并不很疑心,后面又写雨水把火把给浇灭了,敌人宿营了我军继续前行。我军继续前进就会出声音,敌人就不会再起疑心吗?
生⒃:敌人凭着天险,占据着有利的地方,把桥上的木板都拆了,只剩下铁链,桥头又有暗堡,为什么敌人守不住还让红军夺过来呢?这说明了什么?
师:这个问题实际上你是知道的。好,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了。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很不错的问题,咱们随着课文的阅读,看看能不能自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或者老师遗忘了话,你们最后再提出来,好不好?——你们问了我,该我问你们了,大家根据自己读课文的初步印象,根据你对这篇课文特点的了解,你们考虑一个问题:你认为你学这篇课文应当从里面学什么?琢磨琢磨,也就是学这篇课文目的是什么?谁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⑴:我觉得找们应当学习红军夺桥时的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师:好,学红军的精神。对!
生⑵:我觉得还应当学习课文的写法,文章的结构,层次。
师:说具体一些。什么写法,结构怎样?
生:结构就是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写法,比如说写红军夺桥困难,而写了泸定桥是怎样险要。
我觉得这个写法很值得学习。
师:好!学习这种写作放法。谁还有什么见解。有个同学想举手,可能还没有考虑好,可以试一试。
生⑶:还要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学习这种精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克服困难,好好学习。
师:你和第一个同学的意见是一致的。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好,大家基本上说出来了,咱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当学习这么几个内容。第一:注意这篇课文的写法,特别是它的结构,它的重点突出;刚才有些同学在重点上提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咱们结合阅读讨论这个问题。第二:学习课文对事物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的方法。怎么样就能把课文写得又具体又生动呢?看看我们能不能从这课中学到一些方法。第三:就是刚才那个同学说的,学习红军的战斗精神。第四,根据你个人的情况学习你所能够接受得了的,而且感兴趣的东西。好不好啊?这样大家有大家的收获,个人还有个人的收获。希望大家就照这几个目标走。刚才有的同学提问,这篇文章重点应当是写红军夺桥的过程,那么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是干什么的呢?咱们就从这个问题入手,来学习课文。谁发表自己见解,第一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干什么的?要想回答问题先得看书。你把第一和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读。看看明白不明白。(学生阅读)
师:考虑好了请举手。先说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写的是红军要夺取的目标,所以我觉得应该写。
师:是讲了红军要夺取的目标——泸定桥。是不是?她认为应该写。别的同学呢?
生:我给她补充点,就是这段写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师:好,那么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按照记事文的特点来说,它就是在讲这件事情的什么?大家说吧?
生:起因。
师:对。在讲这件事的起因。(板书:“起因”)好,叙述一件事情没有来由,行不行呀?不行。那么这一段必要不必要?必要。这一点大家明白了。下面大家把第一自然段默读一次。再仔细地看一看,这一段介绍了天险,它是怎么介绍的。分哪几个方面介绍天险,用一支笔把它们画出来。找出一个方面来以后,拣重点字勾上一两个。看看谁能把这几点勾出来.(生读文)
师:仔细读那几句话,你要琢磨准了.一个字都不多,一字也不少地找出来。(师巡视辅导)
师:(小声对一个学生):不对,再重找。
师:我让你勾的不是天险怎么样,而是介绍了天险的哪几方面。
师:(对一个学生小声地)你说分几个方而。
生:三个方面。
师:哪三个方面?
生:第一个方面,大渡河水流湍急。
师:找一个字。
生:急。
师:什么急呀?
生:水急。
师:介绍了“急”还是介绍了“水”呢?
生:水。
师:对,要是问你水怎么样?才是“急”。第一个字是“水”,第二个字是什么?接着往下找。
师:(低声问另一生)找到没有?(生支吾)
师:你画的还是“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师:(对全体学生)我让大家找的是“什么”,而不是问你“怎么样”。
师:(对个别生小声辅导)这个对。“水”。这是“岸”,第三个呢?
生:桥。
师:对。(对全体)有的同学已经找出来了。(对个别)你的我看不明白,真遗憾。(对另一生)这三样找对了,但太罗嗦。每一个只要一个字。能不能找出来?
生:水流急。
师:不对!
生:“水”“岸”“桥”
师:这就对了。
师:(对全体学生):好,大家坐起来。有的同学已经很准确地找出来了。谁很自豪地站起来发言。
生:写了“水”、“岸”、还有“桥”。
师:是什么?是“水”,是“岸”,是“桥”。介绍了几方面?
生:三方面。
师:对,三方面。我下面才问你“水”,“岸”“桥”怎么样?
生:“水”是水流湍急;“岸”是高山峻岭;“桥”是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师:对了。这就是“天险”。那么你根据这个意思给归纳一下,什么是天险?
生:天险就是天然形成的险要地形。
师:对,天然形成的非常险要的地方。你看,“水流湍急”,是谁把它催快了呀?
生:是天然形成的。
师:对,原来就这样。两岸都是高山峻岭,谁把山搬到那儿的?
生:原来就在那儿。
师:原来就那样。正因为有这样的水,有这样的山,人搭座桥吧,还不能搭那种平整整的桥,只能搭一个什么桥?
生:铁索桥。
师:险要不险要?
生:险要。
师:叫什么?
生:天险。
师:这就是红军要夺的天险。下面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你看看书,能不能回答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什么?(板书:“结果”)
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结果是胜利地渡过了泸定桥,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前线。
师:对不对?
生:对。◆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咱们回头看。那么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
生: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板书:“北上抗日”)
师:因为红军要北上抗日,所以它必须得夺取泸定桥。那么把泸定桥夺下来了,所以红军才能……,谁来帮我在这儿写几个字呢?(指板书)写哪几个字?你给提个建议。
生:奔赴前线。
师:太好了。(板书:“奔赴前线”)你能讲一下什么叫奔赴吗?(学生面有难色)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抠。“奔”是什么意思?
生:“奔”就是迅速地跑。
师:对,简单地说就是快跑。你看“奔跑”是不是快跑?“奔驰”是不是很快呀?
生:是。
师:那么“赴”呢?
生:“赴”就是前往。
师:对。“奔”着往哪儿去?往前线。下面还有几个词呢,怎么样就去了?
生:浩浩荡荡。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形容人数众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嗯,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躺下呀?(笑声)噢!你讲。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嗯,有点道理了。你讲。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
师: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规模大不大?
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明白了吗?(生答明白)现在起因知道了,为了北上抗日。结果也知道了,夺下来了,而且奔赴前线。那么究竟是怎么夺的呢?下面我们讨论这么一个问题:根据你前面读课文的印象,它为什么要用个“飞”夺呢?能不能解释一下?“飞”是什么意思?“夺”又是什么意思?
生:“飞”是抢时间的意思;“夺”是攻占泸定桥的意思。
师:他读课文时很用心,基本上把问题解释了。“飞”是抢时间。“夺”呢,是夺桥。那么你们再来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飞”的,哪一部分是讲“夺”的?
师:举起手的同学耐心一点,等等大家。有的同学还一次没举过手呢,这次找个没举过手的同学。有的同学害怕了。不害怕?好,你说吧!
生:第四、五节是讲“飞”的。
师:那“夺”呢?
生:第六、七、八节是讲“夺”的。
师:讲得很对。但大家还要明确这么一点:我们把“飞”和“夺”分开来说,是为了借此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权且这么说一下。实际上,“飞夺”就是“用极快的速度夺取”。它既包括飞快地行军,也包括飞快地夺桥。——好了,课文还有两节没说到呢。你看,第一节讲起因,第九节讲结果,“飞”是第四节、第五节,“夺”是第六、七、八节。还缺第二、三两个小节呢!你们把那两节找着,读一读,看看这两节是讲什么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我认为这个二、三节是讲为什么要飞夺的。“飞”就是非常快的意思。为什么得要这样快?这就是这两小节的主要内容。
师:嗯,他说这两节讲了一个道理:为什么必须得“飞”着夺。他说对了。(转向发言学生)那么再请你讲一讲,为什么得“飞”着去呢?
生:我认为本来泸定桥对岸已经有了两个团的敌人防守了,后面还有两个旅的敌人在追赶,所以红四团如果不赶快地把泸定桥夺下来,如果被后面的两个旅敌人追上,前面又有两个团敌人防守,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所以要赶快把泸定桥夺下来。
师:他说得非常好,就是……
生:声音小。
师:听着费劲是吗?(对发言学生)过来。(到讲台前)就把刚才这一套,给大家声音高高地好好说一遍。看着大家说。
生:我认为桥对岸已经有两个团的敌人在防守了,后面还有两个旅的国民党军队在追赶,所以红军不赶快地把泸定桥夺下来,那么国民党的两个旅的军队追上,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了。所以要赶快把泸定桥夺下来。
师:他讲得好不好?
生:好。
师:对,就是有一个词用得不好。听出来了吗?你说。
生:他说的不应该是“追赶”,而应该是“增援”的敌人。
师:嗯,这个词还不是关键的,有一个词用得不太合适。他说:如果要是赶不到前面去,叫敌人提前赶到,就有可能怎么样了呀?
生:全军覆没。
师:这是指谁说的呀?——是指咱们红军说的,这个词加在红军身上合适不合适呢?
生:不合适。
师:(对原发言学生)你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就有可能造成过分的损失。
师:“过分”还不太合适。再说。
生:造成损失。
师:你不能回避。造成损失是对的,刚才你说的“过分”的损失,“过分”不太合适,换一个词。
生:不必要的损失。
师:这回对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谁来读读这两节?(生读二、三节)
师:读得挺清楚。就是这儿的情况是比较紧急的,读时的速度应该快一点。(学生重读课文)
既然夺桥要“飞”,抢在敌人前面是这么重要,只有抢在前面,才有保证把桥夺下来,那么抢在前面这一点,对夺桥这件事来说,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师:这就叫……什么呀?
生:关键。
师:对。“关键”这个词就是一件事情里边最重要的那一点,就叫那件事情的关键。比如:夏天到了,咱们都要预防消化道传染病。那么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最重要的那一点是什么?想想。
生:注意病从口入。
师:对,也就是说:注意病从口入是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
生:关键。
师:对。刚才还有一个问题:这两节介绍的内容我们知道了,它在全文起了个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要这两节。不是从内容上,是从作者的思路上讲。
生:它是起铺垫的作用。
师:铺垫不太合适。
生:这两段起过渡的作用。
师:过渡作用?这是必要的介绍。它的内容是文章的重点不是?
生:不是。
师:但是不介绍这些情况行不行?
生:不行。
师:这就是一些必要的介绍,使读者明白当时的环境,当时的紧迫情况。也就是这次战斗的背景。下面大家看书,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我这里有个练习题,你拿一支笔,边读边想边看边完成。(出示小黑板)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四、五自然段练习题:
1、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作者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2、夜行军中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困难?(用困①、困②……标在书上)这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用克①、克②……标出)
师:好,照练习题一个一个地去做。(边巡视边辅导)不要上来就找,要好好读课文。第一个题弄清楚之后才能做好第二个题。第一个哪详哪略你还没有弄清楚你怎么找呢?
(下课铃响)
:好,同学们坐起来,咱们这节课先学到这儿,大家休息一会儿,下课吧。◆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黑板上的练习大家都做了吗?
生:做了。
师:黑板上的练习大家都做了吗?
生:做了。
师:那么我们开始发言,先看第一题。一天一夜的急行军,作者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谁来发表见解?
生:略写了从接到任务到七点钟以前这中间的事,详写七点钟以后红四团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困难。这样写是为了更突出战士们克服困难的精神。
师:她说对了。但是表述不概括。她说:“略写的是到七点钟以前……”换个词就一下说明白了。
生:作者略写了时间。
师:不对了,你听别人怎么说。
生:作者略写了白天。
师:白天的什么?
生:白天的行军。
师:对。略写的是白天的行军。你把略写的那部分给读出来。(生读课文)
师:原来一共200多里地,现在还剩100里走了多少了?
生:一半。
师:用了一句话,略不略?
师:那么详写的是什么时候的行军?大家说吧。
生:(齐)详写夜行军。
师:对。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为什么详写晚上的行军?
生:因为晚上红军遇到的困难更大些,这样写更能突出战士们不怕困难的精神,所以把夜行军写得详细。
师:对。说得太好了。请坐。那么咱们研究第二个问题。单看夜行军遇到哪些困难?谁来读你标出的“困难”?第一条是什么困难?
生:第一条是“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师:简单地说,什么困难?
生:一天没吃饭。
师:对。第一个“饥饿”。第二条呢?
生:第二条困难是“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
师:简单地说什么困难?
生:简单地说是下雨。
师:下雨必然?
生:冷。
师:还必然?
生:湿。
师:脚底下?
生:滑。
师:好,这是第二个困难。第三个困难?你讲。
生:“忽然望见对面出现无数火把,象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支援的敌人。”
师:是“支援”吗?
生:是“增援”。
师:概括一下,什么困难?
生:碰上了增援的敌人。
师:对,碰上了敌人。也就是说咱们看到了敌人,那就要有脚步加快的趋势。还有没有困难?
生:“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这是说敌人发现了我们。
师:他连读带概括,一气都说出来了。好,还有没有困难?
生:“雨越下越猛,象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这是说雨把火把浇灭了。
师:看不见了。天黑,路滑,又没了火把,是不是困难呢?
生:是。
师:第一个困难:饥饿。怎么克服的?书上怎么写的?
生:“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师:太好了。读得有劲一些。克服困难得很有力量。
生:(再读)“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师:嗯。读得不错。第二个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生:“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师:你再读一次,要精神一点。
生:“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师:第三个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师:怎么点起火把?
生:索性。
师:“索性”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侥幸。
师:啊,不对啦。换个词就明白了。换个什么词呀?
生:换个“干脆”。
师:对,“干脆”咱们也点起来吧!是这个意思。下一个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生:“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师:嗯,还不太像。(指另一学生)你用上面那句话问他,你们俩一问一答,看像不像?
生(甲):“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生(乙):“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师:这回读得可以了。“可以”是什么意思?
生:凑合。(笑声)
师:对了!还有缺点,以后努力。还有克服困难的办法没有了?
生:“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
师:到逗号就完了吗?
生:“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
师: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用个“抛”?“抛”是什么意思?
生:抛当落(là)讲。
师:当落讲?把他落下了。(故意加重语气问)比如:抛了吧,就是“落”(là)了它了?(笑声)
生:落后。
师:噢,“落后”了它了?(生笑)
生:甩。
师:“甩”有点意思,但还不合适。
生:“抛”就是“扔”’。
师:对,“抛”就是”扔“。把敌人抛在了后边就是把敌人扔在了后面。如果换成“落”在后面,哪个有劲呀?
生:抛。
师:对。上课时提问的那个同学明白为什么要用“抛”了吗?
生:知道了。
师:下面咱们找两个同学,一个单来读“困难”,一个紧跟着读这个困难是怎么克服的。看谁读得有劲。读“困难”的时候要渲染那种气氛,就是说这情况多严重呀!读“克服”时要有劲,看看你困难大,还是我的决心大。大家给他们评价一下,看他们谁读得好,开始。
生甲:“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生乙:“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生甲:“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
生乙:“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踏着泥泞继续前进。”
生甲:“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敌人的火把,象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
生乙:“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和敌人赛跑。”
生甲:“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生乙:“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
生甲:“雨越下越猛,象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生乙:“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边。”
师:读错一个字,向泸定桥方向什么去呀?
生:奔(bèn)去。
师:查查字典,看读什么?……谁找到结果了?
生:这个字念bèn。
师:为什么?
生:字典上bèn这个音是“直往”的意思。敌人向泸定桥方向去,就是直接去的意思。
师: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bèn ,一个是bēn 。你们看到底应该读bèn还是读bēn?
生:我认为应该读bēn。因为bēn的意思是疾走,跑。
师:咱们这里的“向泸定桥方向奔去”是不是疾走?跑?
生:是。
师:那么应该读什么呀?
生:bēn。
师:你再说说读bèn的时候是什么意思?
生:是直往、投奔、奔向。
师:(bèn)是直往、形容一直往前奔。在这儿是向泸定桥方向奔(bēn)去。是跑去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有不同看法下去我们再讨论。好不好?——刚才这两个同学读得还不算太有劲,咱们再找两个同学,男同学中找一个读得最好的。你来读。女同学中也找个最好的。谁可以毫不骄傲地说:“我读得好!”啊,不好意思了?那你读吧。大家放下书听,看看这个气氛读出来没有。
(学生读从课文中画的有关语句,内容同前。)
师:嗯,他俩人读得不错。下面咱们再做个练习,五点“困难”和五种“克服”的办法,现在让你用连贯的话把这些表达出来。要求是:第一句要用一个总起句,然后再分别叙述这五种困难和克服的方法,最后再来一个总结句。总起和总结什么内容,你自己考虑,听懂了吗?先总,再分,最后再总。自己准备两分钟,看看谁说得好。
(学生准备,教师行间巡视)◆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我了解一下,先不说总起和总结,只说中间那五个“困难”和五个“克服”记住没有?嗯,记住了。那么所以不敢举手是因为不知道总起说什么,总结说什么,是不是?那咱们就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大家心里好有个主意。你打算总起什么内容?
生:我打算总起答题的开头。
师:我听不明白你要怎么总起——你这么说吧,用什么来做总起句?
生:用这五个困难和五个克服的总结。
师:总结?说得不明确。(指另一学生)你说说。
生:我是把文章第四段的开头缩短一下用来做总起。
师:嗯。谁还有别的主意?
生:我先交待红军战士遇到困难,再说他们克服困难。
师:那就不知道你具体该怎样说了。总起句有困难,咱们就先来说说总结该总结什么吧?
生:总结红军到达了泸定桥。
师:好,把敌人抛在后面到达了泸定桥。也就是要以这件事的结果做总结。是这个意思吗?好。你呢?
生:我打算用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来做总结。
师:他打算做个有思想性的总结,行不行?
生:行。
师:更好。总结我们按他这个。你们再回过头来拿刚才那个同学打算做总结的,这件事情的结果,当总起行不行?一上来我先
回答者: qsmm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4-16 11:30

㈡ ccp前苏联乌兹别克光荣母亲奖章的价格是多少

苏联时代的母亲光荣勋章(不是奖章)不区别哪个共和国,不知你是怎么知道乌兹别克的 ?
或者上图看看

㈢ 邓稼先有那些光荣事迹他创造了什么

邓稼先创造了两弹一星。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

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美术教案光荣的奖章扩展阅读: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

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邓稼先就是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㈣ 作为一名兼职体育老师,在40分钟的体育课上,如何合理安排准备、开始、结束三个部分的时间。

帮你找了几份,以下就是事迹报告的典型格式,以及事迹的方方面面。首先从政治上谈起,其次谈具体事迹,最后总结应该上升到政治高度,或者人格高度上去。

1 李婧同学事迹材料

李婧,女,1985年5月出生,担任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02商英(4)班团支书,院学生会秘书处负责人。入校以来,她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平时她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与学生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该生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她思想健康、活跃,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班级团支书,她认真组织好每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而且能积极调动大家的思想,引导非团员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做好优秀团员向党组织推荐工作,该生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干”。入校后该生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她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学生会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学生会及各班级干部每个月的考核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考勤工作,起草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生不仅能积极完成好部门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及学生会干部,具有二重身份,在班级和学生会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她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学生会、班级工作两不误。
在学习上,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入校以来都是以综合名次第一的好成绩获得院一等奖学金的奖励。在英语口语学习上,她自信、大方,一直以来,她都是外教的好助手,并多次参加学校的外事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李婧是一名模范班干,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平时她也注意工作方法,比如晚自习,有时候大家讲话,她便让讲话的人管纪律,让她们也尝尝当班委的滋味。该生能积极带头能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平时,李婧同学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她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她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都能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
李婧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为国学习的思想态度,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她应当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学生会干部。

2

周芳云同学于2002年9月进入上海金融学院学习。时光如梭,转眼三年逝去,在此期间,她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可能取得了些许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与学校的重视,党组织的关怀,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老师同学眼中的她是一个开朗、活泼、大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学生。她进校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靠拢党组织,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勤奋,自觉性强,各科成绩优秀,四学期内分别获得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并获得其他专项奖学金。她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兴趣广泛,爱好体育、棋类、写作等。先后担任班团支部书记、班长,院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她善于思考、认真踏实。在组织校内外活动时,能以身作则,体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都有上佳表现,曾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具体如下:

在思想政治上,她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院努力工作有强烈的使命感。在校期间,她或是通过院党校学习、或是加入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或是通过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或是自己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并且利用它不断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认识偏差的地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努力工作。她坚信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最先进的党派,不断增加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在“五四”表彰大会代表优秀团干部发言中,她对于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同志在其《六十三岁生日述怀》的诗中写到的话“我是一党员,更应献至诚。个人太渺小,党群才万能。念我数十年,庸碌愧声闻。今后几时期,正路在遵循。’何况我呼?”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她能够时刻端正入党动机,树立科学的三观,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她还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或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给年逾耄耋的老人让座,搀扶盲人同志过马路,虽然这也许都是一些小事,但她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应从点滴的基础开始做起。学习、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她愈加珍惜时间,学习之余从来不吝啬帮助同学,因为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是在健全自己人格。通过她的不断努力,现已被会计系党总支确定为建党对象,近期将通过组织审批。

在学习上,她系统地学习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她学习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学好会计领域的各项专业知识及金融相关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三次一等人民奖学金,一次二等人民奖学金,以及专项安盛教育奖学金三等一次。

此外,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她还坚持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文凭的自学考试,参加银行金融知识等的学习班。她还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顺利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通过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办公自动化操作的实训及ERP财务系统的学习,还通过了珠算四级考试。

在社会工作上,周芳云同学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班长、院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及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等职务。

在工作中,她带领的志愿者服务总队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配合院“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服务的机会,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她还与各系部联合开展志愿者活动成果展、交流会等,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志愿服务的良好气氛。也让同学积极参与其中,为中国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今志愿者活动的一天天壮大,管理愈加完善,这学期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成立了院志愿者服务总队,并且任命周芳云同学为院志愿者服务总队的队长。

她在对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中,首先制定了我院志愿者活动开展的规章制度,引导院及各系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开展,此外她还联系社会上的单位、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我院的志愿者活动更加丰富、更能体现大学生的特色及风采。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由她带领的愿者服务队伍参加了“世界扶贫大会”志愿者服务队、上海科技馆、海洋馆志愿者服务队、上海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服务队、赴浦东新区团委挂职学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品牌志愿服务队伍。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她配合上海市世博会筹办办公室、上海市教委等组织我院志愿者参加“迎世博、学双语、推广普通话”志愿者服务队伍,在曹路镇等在农村开设语言课程,辅导他们学习语言。

此外她还与曹路镇政府、曹路各个村委小区等联系开展各项志愿者活动,在阳光苑“阳光驿站”建立长期服务计划,在小区开展各种金融知识宣传、开设 “爱心小学”、曹路镇政府干部英语班等,协助社区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社区居民和各村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了曹路镇领导们的肯定。并且在曹路镇首次科技节活动中,由于她组织策划活动细节,加上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使志愿者服务总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院有三个志愿者服务项目在曹路镇开展,并且都取得优秀的成果,特别是我院在曹路镇联合村开展的“外来青年”辅导夜校,作为上海市首次试点活动,得到了浦东新区团委的广泛关注,新区组织部部长亲自参加了揭牌仪式,并多次进行视察。活动开设计算机、英语、农村医疗健康、以及教育部规定的高中相关课程,得到外来青年的广泛欢迎,并已使外来务工青顺利完成了第一期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在今年计划中她还准备向周边地区辐射开展活动,真正做到大学生“三下乡”协助开展农村工作的目的。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来。在她的努力下,也使各个系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为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她参加策划、组织院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2004年院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中,作为实践部的主要负责人,从实践项目、个人实践两方面进行调查管理,负责我院曹路镇“三下乡”服务的三个重点项目及带领院34名同学参加曹路镇政府的挂职锻炼。并参加2004年社会实践材料的汇编,为我院团委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最佳组织奖”做出贡献。

在班级工作中,她配合系部、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负责班级工作规划及活动的开展,她带领班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她所在班级的团学活动,曾获得院“优秀组织奖”、“团学活动二等奖”等荣誉;在军训期间,作为班长她带领班上同学与烈日奋斗,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在军训汇演中她所在班级获得院军训综合评比第二名;她组织并参加的会计系“智力大考场”活动中获得“最佳组织奖”。得到辅导员和系部老师的认可。

努力的工作实践,不错的工作成果,使她获得了 “优秀学生干部”, “优秀团干部”, “优秀团员”、 “社会活动一等奖”两次等荣誉。

在个人实践方面,她利用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03年的暑期她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金融个人理财中心实习,主要学习抵押贷款、存款证明开据、银证转账、银证通的办理、电话银行开户等个人理财服务。将所学金融知识运用到实际,实践期间得到银行老师的一致好评。

于2004年暑期,她在上海市浦东曹路镇团委挂职团委书记助理,统筹管理镇团委的暑期工作。挂职期间,她组织曹路镇青少年暑期工作,给曹路镇青少年设计了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暑期,参与了农村增产、致富点子等小册子的编写,作为村民学校的教材,为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另外还参加了个项目得开展,并负责绿化建设蚯蚓垃圾处理试验项目的财务规划,该项目还在延续开展。另外她作为“奉献青春的智慧”三下乡服务团的负责人,策划、领导活动的开展,整理实践的成果。在社会实践成果答辩中得到了各指导老师和领导的肯定。获得了“上海市2004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

在不同的实践工作中,使得她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她实践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使她从幻想到实干、从生涩到娴熟、从慌乱到从容。而优秀的工作表现,使她获得2004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院 “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03年“会计系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荣誉。

在生活中,作为学生干部她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所在寝室关系融洽,互相关心,共同努力,曾获得“寝室美化大赛优秀奖”。

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她不断努力进取,在思想、学习、工作、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张晓静同学系工商管理系02秋秘书班学生。现任工商管理系学生会主席,02秋秘书班班长。自入学以来,她一直从事多项学生干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同学中有着很高的威信和广泛的影响。张晓静同学是一位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同学,她不仅在学生干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学术科技、社团工作、文体等多方面都有突出成绩。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张晓静同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平日的生活里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我党的指导理论和思想。并且将这些理论理解与平日的实践结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早在高中的时候张晓静同学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进入大学后她再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有质量的思想汇报。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被评为24期党校“优秀学员”。她每学期都参加校邓研会,积极参加各类党的理论知识的讲座,并定期发表学习心得。在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的同时,她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2003年12月,张晓静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之后,她时时刻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积极朝更高的方向努力,在同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模范先锋作用。

二.在社会工作方面,张晓静同学自入学以来从事过多项学生干部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从班级工作、系级工作、社团工作三方面做如下综述:

首先,是班级工作方面:自入学以来,便一直担任02秋秘书班班长至今。在做好班级的常规工作的同时,能对整个班级的长期发展做长期的规划,制定长期发展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她的带领下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02秋秘书班被评为院“先进集体”,“红旗团支部”,并在学校的多项活动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和深远的影响。这在以往历届秘书班中是少见的,是开了先河的。刚入学的时候,班中许多同学都对自己进入秘书这个似乎并非我们学校的主要专业而感到沮丧,甚至有些同学都觉得进入秘书班是很不光彩的。张晓静同学在感受到大家的这一情绪的时候,及时在入学初大家最迷茫的那段时间,邀请相关专业指导老师给同学们分析例年学校就业率、秘书专业在社会工作中的特长等等;她还邀请了历届的学长学姐们与全班同学开展交流会,让他们谈自己进入大学对专业认识的转变等等。这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使02秋秘书班的同学能够在入学以后,正确认识本专业及时走出灰暗的心境,有一个及时的思想转变、状态调整,重塑每位同学的信心,使全班同学及时以积极的面貌投身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中。这对整个班级以后的发展起到了置关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与校团委、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团日活动中,张晓静同学积极带动全班同学的积极能动性,与计算机2班班委积极协商密切配合,使这两个班级的联谊在那次校方的团日交流活动中分别荣获“团日活动一等奖”。在那个现在已经变成一片绿草坪的体育室里,100多位同学围圈而坐,尽情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一起谱写大学生活里又一美丽的瞬间…在军训期间,张晓静同学积极认真的态度给教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乎每天她都会被叫出队列为大家做动作示范,起到了模范先锋的作用。在她的影响下,02秋秘书班虽然是女生占了全班人数的3/4的班级,但是依然在军训中获得了领导一致的好评,荣获三等奖。军训会操前预演的那天,由于女生居多,在烈日下秘书班倒下了多名同学,张晓静同学护送同学去医务室,忙前跑后,后来自己也在医务室累倒了被送往医院。在她的感染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02秋秘书班在第二天的军训会操中,虽然人数变少女生居多,但是当最后02秋秘书班走过主席台前全场响起了一片响亮的掌声,荣获三等奖。入学以后,她积极带动全班同学开展学习党的理论的学习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目前02秋秘书班已有4名预备党员,一名正式党员。在平日的工作中,她细心周到,关心顾及他人的感受,能首先站在同学的立场考虑问题,能及时地与同学交流并将同学的情况与辅导员做及时的汇报。目前02秋秘书班是毕业班,她也积极的做好毕业班的工作,及时传达各类消息到每位同学那里。她的班长工作出色有成效。张晓静同学在班中有很高的威信,每学期的班干部换届选举她的得票总是遥遥领先的。

再者,是系级工作方面:张晓静同学的工作成绩是突出显著的。尤其是在秘书专业从国贸系转到工商管理系的大二的那个学年开始,新系成立,02秋秘书班成了大二唯一的一个班级,成了新系发展的骨干力量。张晓静同学在创立新的学生会、制定新的相关制度等使新系工作走上正轨的这条路上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到今天已逐渐走向成熟的工商管理系,张晓静同学的工作成绩是异常突出的。大一第二学期张晓静同学便担任国贸系社团部副部长一职,那段时间她便已留心学生会工作的细则,做学生干部的要求等。自新系成立后她便担任系学生会主席至今,在大二的第一学期还兼任了系的社团部部长。新系成立初,学生干部人手衔接方面出现危机。张晓静同学带动02秋秘书班同学的工作积极性,在原先国贸系任各部干事或副部长的同学中选择有工作经验有能力的同学一起为新系的工作共同努力。于是02秋秘书班就出现了有9名同学在系团总支、学生会担任部长工作,成了这个新系的骨干力量,共同在这条艰辛的路上并肩作战。目前秘书专业又转到人文艺术系,他们又在新的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张晓静同学有很强的组织策划工作能力,办事有效率,有创新意识,并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这两年多担任学生干部的实践,也更深刻地了解了管理的诸多方面,并培养了自己较强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多项大型活动中,她均能做到组织策划并积极参加。比如她组织策划大型社团活动“广告饕餮之夜”并担任主持人;组织策划工管系“双语节”并参加“海的女儿”一剧演出,获“最佳人气演员奖”,所在剧组获得“最佳组织奖”;组织策划“校园K歌之王”大赛,取得圆满的成功;组织策划“地铁站志愿者”活动,获得校方的一致好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工管系获得“最佳组织奖”;组织策划并参与工商管理系三对三篮球赛并获得“季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以一个主办者的身份去衡量一个活动,同时也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去看待。这对整个活动的总结以及以后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改进推动作用。张晓静在系级工作的开展中取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并在学生干部中起到了模范先锋的领头羊作用。在从无到有的新系学生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3年9月荣获社会活动奖一次。 2004年9月荣获系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04年10月荣获院“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最后,是社团工作方面:张晓静同学在从事多项社团工作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02-03学年第二学期担任国贸系社团部副部长,校社团部信息中心干事;03-04学年第一学期担任工商管理系社团部部长,校社团部信息中心主任。在03年5月结合本专业特色发起并成立“公关礼仪协会”,并担任协会会长,现担任协会秘书长。所在协会在2003年校社团巡礼中获得“优秀社团”。在任系社团部部长时,积极做好社团管理工作,结合本系发展总方向,给予社团活动的发展以总的指导。由于参与校系两级社团工作的原因,张晓静同学不仅本身对社团工作的认识与管理有深刻的了解,更对整个系所管辖的三个社团的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她的努力下,工商管理系的社团活动得到了校方的肯定,她自己本人的社团工作也受到了一致好评。任职期间:系所辖的三个社团都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书画协会”获得“十佳社团”;“星点文学社”获得在04年社团表彰中“最佳编辑奖”;系所辖并由她发起成立的“公关礼仪协会”在校社团巡礼中获得“优秀社团”。张晓静同学本人也在04年社团工作表彰中荣获院“优秀社团干部”称号。

三.学习成绩方面:最难能可贵的是,张晓静同学虽然自入学以来,身兼数职,从事多项学生干部工作。但是却一直能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连续获得人民奖学金。在02—03学年第一学期她获得人民奖学金三等奖; 02—03学年第二学期获人民奖学金一等奖; 03—04学年第一学期获人民奖学金一等奖; 03—04学年第二学期获人民奖学金一等奖。

四.学术科技及发表文章方面:在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张晓静同学积极参加组建团队“全身宝猪油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言人和撰稿人,最终在决赛中获得“亚军”,并给每位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工商管理系的学生会主席,在那次大赛中她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并带头参与,所在系也在此次大赛中获得最佳组织奖。获奖作品还被推荐参加曹路镇科技节和全国创业计划大赛上海的审评。03年1月张晓静同学代表全校在校生在03春毕业典礼上发言。发言稿亦在校报刊登发表。

五.体育方面:自入学以来,张晓静同学是一个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学生。她自入学以来连续两年都参加校运会并获奖。在02—03年校运会,获得女子800m全校第二名;在03—04年校运会,她荣获女子800m全校第四名,女子4*100m全校第三名,并被推荐代表学校参加在松江大学城举办的大学生冬季长跑。在03—04学年第二学期她参加了工商管理系三对三篮球赛并获得季军。

六.文娱方面:生活中张晓静同学是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同学。平时参

与校园文娱活动也是较为丰富的。她在02—03学年第一学期参加国贸系中外名曲欣赏会获“鼓励奖”;在02—03学年第二学期参加国贸系中外名曲欣赏会获二等奖;03—04学年第二学期参加工商系双语节海的女儿演出获“最佳人气演员”奖;03—04学年第二学期策划并担任大型社团活动广告饕餮之夜的主持人。她还多次担任各类大型文娱竞赛类活动的评委。

七.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方面:张晓静同学每学期的社会实践都获得班中一等或二等奖。在03—04学年第二学期她代表本系参加曹路镇与上海金融学院的贴春联活动获得班级一等奖并推荐校团委评奖。每学期她都积极参与接新生的志愿者活动。地铁站的志愿者活动她不仅积极策划还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八.所在寝室卫生及参与评比情况方面:自入学以来,张晓静同学便担任寝室长。所在寝室卫生情况优秀,连续两年在校寝室美化大赛中获奖。2003年在系寝室美化大赛中获得“特色寝室”奖; 2003年在校寝室美化大赛中获得“优秀寝室”奖;2004年在校寝室美化大赛中获得“优秀寝室”奖。

九.综合奖项:张晓静同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自入学以来的两年她连续获得校“优秀团员”称号两次,并在03—04学年第二学期获得“爱建奖学金三等奖”。

以上便是张晓静同学在各方面表现的综述。张晓静同学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的学生干部。在她即将从这个学校毕业的这一年,她愈加珍惜在学校的生活,她留恋这个学院,感谢每一个在她大学生活中出现过的人,尤其对于自己从事学生干部的经历将是她一辈子受用的宝贵财富。为此,她感谢,感激,也为此,她会更加努力!

并附一份申报材料的格式,可能不太符合优秀班干部,不过这个格式是很合适的:
优秀团干部申报材料--
XXX,96年8月毕业,98年8月调入三中担任三中小学四个班的体育课教学工作,兼任三中团总支书记至今,勤于学习、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不断进取,在体育教学、研制教具、撰写教学论文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
一、认真学习理论,提高思想认识
XXX在思想意识中有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动机,能主动、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中,认真听讲,深入思考,讨论中敢于大胆陈述自己的所思所想,谈感受,谈心得,目的是想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帮助自己进步,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能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时代需要的社会成员。自觉遵纪守法,积极维护民族团结。
工作中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顾全大局。教学中教态端正,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正确的学生观,用自己对学生的爱,营得学生对自己的敬,努力实现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敬业爱岗,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做为自己的行为准绳;为人诚实,乐于助人;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二、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工作中,遵循着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生做人、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努力贯彻教育心理学原理,分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教法灵活,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体育课生动、有趣,成为学生们特别喜爱的一门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进行学法的逐步渗透,将"教"变为"引导",使"学"成为"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并不断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动态,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极丰富的知识信息,开发了学生潜在的能力。教学之余,钻研教材,制作教具;放弃节假日,进行足球和田径训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利的条件,服务于教学。在自己钻研的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同事,共同商讨,积极参与,动手制作,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勤奋学习、勤奋工作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这是余刚工作的一大特色。初任体育时,只要县、州级举办的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他都积极要求参加;在平时的业余时间内,他认真

㈤ 红领巾奖章事迹材料 500字

刚入学的我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每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看见一位位大哥哥、大姐姐们胸前飘动着鲜艳的红领巾,多精神呀,他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独有的风采。从那以后,我就天天盼呀,盼呀,盼望着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挂上属于自己的红领巾,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终于有一天,那长久以来压在我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庄严的入队仪式后,我挂上了那耀眼的红领巾,它在我胸前飘扬。
那时,我自豪,我兴奋,还有一种甜蜜。

随着年级的增高,我慢慢明白了到红领巾的意义,更感觉到红领巾对我的约束。它不仅指引了我的思想,更制约了我的言和行。
当你戴上了红领巾,走在大街上,如果你捡起地上的一张纸,丢进垃圾筒,别人并不一定都会向你投来赞许的目光;但如果你随手扔一张纸屑,别人就一定会向你、红领巾投来质疑的眼神。
戴上了红领巾,就必须仔细掂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注意谈吐,这样很累,很不自在。因此,我渐渐地冷落了红领巾,不像以前那样爱惜它,每天早上只是对付一下监督岗,拿出来挂一下,到了班里就拿掉了。
这样持续了很久,很久……
重新挂起红领巾
直到去年的某个星期一,一个小女孩又重新唤起了我对红领巾的尊重和爱惜。
那天,我照常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看见在路旁一个小女孩在那伤心地哭,我忙上前问她怎么了,小女孩抽泣着回答:“我的红领巾不见了,它是国旗的一角,我把它弄丢了,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她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是呀,自从二年级起,我不知已丢了多少块红领巾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像她这样伤心过,只是丢了买,买了又丢,从来没有留下过“伤疤”,更没有觉得这是一种侮辱性的行为。而她,一个比我小得多的妹妹,却知道丢了红领巾,是个大错误,我真的羞愧不已。我走过去安慰她说:“小妹妹,别哭啦,红领巾丢了,姐姐帮你找找!”那小女孩点了点头,跟我一起去找,边找嘴里还念叨着:“红领巾,对不起,下次我一定好好爱惜你……”
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而它也在无意中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昨天晚上我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如约收看了艺术人文频道的节目——永远飘扬的红领巾——我们都从少先队走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少先队建队60周年。记得我还是学校的弟弟妹妹时,看到哥哥姐姐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是多么的羡慕呀!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天我也带上漂亮的红领巾呀!二年级第二学期,少先队的辅导员老师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全体二年级师生来到篮球馆,哥哥姐姐们为我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那一刻,我是多么得自豪和骄傲呀!因为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了。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我已不是妹妹了,我是一位姐姐了。我也从少先队走来。昨天晚上我与那么多的少先队员共聚一堂。我觉得昨天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爷爷讲的《铁木儿》——地下少先队的故事:

“当时,我们的国民党反动派很猖狂,连少先队也不让办。后来我们的地下少先队就改名为‘铁木儿团’。铁木儿们经常为百姓做实事,做了好事不留名,只留下了一个铁木儿的标志——红色铁三角。”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少先队以前在我的心目中是光荣的,自豪的;现在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了,我的心中不仅仅是那一点的自豪与光荣,更多的应该是我肩上的那几担责任。我们应该为弟弟妹妹们做个榜样。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

西城区力学小学六年级(2)班 许霭渟

2007年被授予北京市红领巾奖章

许霭渟同学,曾在西城区力学小学六年级(2)班学习,担任少先队大队副大队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热心做少先队工作,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和“好干部”。

她热心做少先队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她喜爱演讲,平时注意口才训练,在班里和学校召开的大会上经常当主持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她积极参与学校的广播工作,每次都认真准备,并赋有感情地朗读。2006年12月,她在力学小学组织的“十佳广播员”评比中,荣获“十佳广播员”称号。她还经常参加演讲活动和比赛,例如:2007年4月,她代表力学小学参加了西城区第二十五届“鲁迅奖章”系列读书活动“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获得“读书小状元”称号。在2006年9月,她在力学小学“学长征精神,作五星少年”活动中,因表现突出被学校授予“立志勤学好少年”称号;2006年12月,她在力学小学“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中,因表现突出被学校评为“文明礼仪小使者”等。

西城区力学小学六年级(1)班 闫笑

2008年被授予北京市红领巾奖章

闫笑同学严于律己,积极进取,一直都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朋友。在班级里,乐于助人,处处以身作则,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曾经多次被评选为“好干部”。

她特别喜欢画画,曾经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状,并且在学校里举办过个人画展,老师和同学们参观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在2006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国义演活动中,荣获绘画二等奖。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一等奖。在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绘画类二等奖。在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光明杯美术速写、国画大赛中,荣获艺术类一等奖。闫笑同学还在校外成功地通过了素描二级考试、水粉画三级考试、速写四级考试和速写五级考试。

每逢的双休日、节假日, 闫笑同学都会去街坊邻居家宣传环保常识,宣传绿色奥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对大家的环保意识,也树立了少先队员的良好形象。另外闫笑同学还在假日里一直坚持去慰问孤寡老人,除了帮助她们做一些家务劳动外,还经常陪这些老人聊天,为她们表演节目,老人们都特别喜欢看。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

“红领巾奖章”事迹材料2007年09月13日 星期四 下午 08:35北京市“红领巾奖章”事迹材料

深山里的小雏鹰————红领巾奖章获得者事迹材料

邓欢是北京北部深山区长哨营中心小学的一位同学,她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队员,在班里一直担任中队长,经常能协助老师组织开展好班队活动。

她也是一位兴趣爱好广泛的队员,特别喜欢读书、唱歌、跳舞。为了提高全班同学的读书兴趣和写作能力,她和几名队员在班内布置了一个图书角,经常组织同学开展读书、读报活动,深受大家的欢迎。班内每期的板报都由她来负责设计,虽然这些队员才上五年级,可是每期板报设计的都很新颖,内容很丰富。在她的组织下班内的少先队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她和队员们一起跳的舞蹈“森林与小鸟”还在区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

每逢的双休日、节假日,她都会组织好雏鹰假日小队。带领队员们去村里捡拾白色垃圾;去街坊邻居家宣传环保常识,宣传绿色奥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队员们的环保意识,也树立了少先队员在老百姓间的好形象。另外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她还一直坚持组织队员去村里孤寡老人家里开展送温暖活动,除了帮助她们做一些家务劳动外,还经常陪这些老人聊天,为她们表演节目,她和女生排练的舞蹈,老人们都特别喜欢看。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受到了老师、同学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学期末她带领的小队被评为“优秀雏鹰假日小队”,邓欢同学被评为“环保小标兵”和“优秀少先队员”。

根据邓欢同学的出色表现,学校少先队大队推选她申报红领巾奖章。希望她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北京市“红领巾奖章”事迹材料
张歌同学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出生在偏远的山区,没有城里孩子那样优越的条件,但是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长大后要做一只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在爸爸、妈妈的严格要求和老师的细心教导下,刻苦学习,积极进取。
张歌上二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珠心算。几年来,在家长耐心鼓励和教师辛勤地辅导下,经过自身地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3年县珠算协会组织的“延庆县第一次少儿珠心算”比赛中获得珠算第一名、心算第一名;在2004年 全市“海峡两岸珠心算”比赛初赛中获得县珠算协会小学三、四年级第一名;并顺利通过市珠算协会的复赛而晋级决赛。
在学习上,张歌在每次的监测中成绩为优秀。1---4年级语、数成绩双优。尤其是作文,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渐渐地掌握了作文的多种技巧。在两届全国“春蕾杯”征文中获得三等奖、延庆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小教研举办的四年级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张歌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能够做到全面发展。在家里,经常帮家长做一些家务。在学校中,她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乐于助人。作为少年先锋岗成员,每次都认真执勤;作为中队长,能够配合大队、中队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各种活动;在校越野赛中,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参加的校合唱队和舞蹈队,都在县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今年,又被评为县级三好生。
根据张歌同学的出色表现,学校少先队大队推选她申报红领巾奖章。希望她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海小学
2004.9

㈥ 优秀的运动员光荣地获得了大会颁发的奖章 缩句

原句:优秀的运动员光荣地获得了大会颁发的奖章
缩句:运动员获得了奖章

㈦ 雏鹰奖章 急!(答对加分)

我是泰顺县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的班长,在父母和邻居的眼里,我是一个乖巧、富有爱心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一名聪明好学,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入学到现在,每学期三好学生我都榜上有名。我爱好广泛,喜爱写作、唱歌、画画、主持、电脑。作为一名班长,我能够坚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在时,主动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并能每天坚持主动安排好全班的值日工作,督促值日生完成打扫任务。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2005--2007年期间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英语口语大赛,获得二等奖,美术比赛二等奖,学校小主持人大赛一等奖,网络知识竞赛二等奖,读后感比赛一等奖,现场作文比赛二等奖,泰顺县中小学生“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演讲比赛二等奖,参加了泰顺县实验小学英语朗读比赛获得一等奖,泰顺县实验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通过一系列的比赛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不仅班级管理工作完成得出色,而且各学科成绩也很优秀,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懂就问,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每一门功课,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英语是我的特长,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闪光点,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我能积极和同学们一起共同探讨,取长补短。由于我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多次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光荣称号。身为一名班长,在做好班级内的实践活动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全校性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到多个村委会进行实践活动,如:宣传“十不准”规范、“小公民道德规范”、打扫楼道等等。作为班长,在学校里,我是同学们的榜样,回到家,我更是一名出色的好孩子,主动帮助干家务,认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坚持做好。每逢双休日我会去新华书店看《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少儿网络全书》、《安徒生童话》等书籍,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忘了吃饭的时间。就是在这里,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我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我写的小小说还在温州商报上发表了。如今当我们在蓝天中看到一只小雏鹰正拍打着日趋健壮的翅膀,那就是她,她说:“我要在少先队的摇篮里起飞,去追求我的理想,我能行”。再过半年,我就要小学毕业了,那一枚枚闪亮的雏鹰奖章永远是我进步的动力!即使争到了礼仪章也并不算到达了终点,那只是一个小小站点,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㈧ 邓稼先的英雄事迹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身高厘米,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伟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学大师,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为祖国奉献出一生的前辈。
编辑本段邓稼先个人概述
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编辑本段邓稼先生平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贡献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邓稼先词是
踏遍戈壁共草原,
二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自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功勋泽人间。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1950年,邓稼先从美国普渡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数学学部委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等职,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他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计划。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为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1956年,邓稼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当邓稼先得知自己将要参加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时,心潮起伏,兴奋难眠,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但同时他又感到任务艰巨,担子十分沉重。
从此,邓稼先怀着以最快速度把事业搞上去的决心,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任务中去。
首先,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们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
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由于都是外文书,并且只有一份,邓稼先只好组织大家阅读,一人念,大家译,连夜印刷。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为了让同他一起工作的年轻人也得到休息,得到工作之余的稍许娱乐,他总是抽空与年轻人玩十分钟的的木马游戏。有一次,王淦昌教授看见了他们在玩这种游戏,老教授又好气又好笑,斥责说:“这是什么玩法,你还做儿戏呀。” 邓稼先笑说:“这叫互相跨越!”
互相跨越,这是一种多么亲密的同志关系啊!正是靠着这种关系,邓稼先和同事们一起克服了一个个科学难关,使我国的“两弹研制”以惊人速度发展。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
不久,我国第一颗氢弹威震山河......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癌症不幸逝世,终年62岁。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被称做“两弹”元勋的这位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㈨ 病句修改 他被评为五一劳动奖章光荣称号

“称号”不是“评为”的,应把“评为”改为“授予”。

㈩ 请评价漫画中的爸爸妈妈。(爸爸手中拿的是劳动模范奖章,妈妈拿的是奖杯和光荣勋章,孩子好像是在边做作

作为劳动模范的爸爸妈妈竟然让正在做作业的孩子为他们扇风,体现出家乡教育的缺陷。在外面风风光光,回到家却不知道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锻炼孩子爱劳动孝敬父母是好事,但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怎么能让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给自己扇风呢……

阅读全文

与美术教案光荣的奖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