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语言领域认识自己的家乡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在集体前用完整的语言大胆介绍家乡的景点。
3、丰富对导游这一职业的认识,尝试学做小导游。
(二)活动准备:
1、多张旅游景点图片。
2、自制导游证,导游旗,小喇叭、歌唱家乡的代表性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播放《美丽的家乡》,介绍认识家乡。
--提问:我们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你喜欢家乡吗?为什么?
--师幼共同观看《美丽的家乡》,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你们还知道家香港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吗?
2、尝试做小导游
--招聘小导游,激发兴趣:好孩子旅行社的经理要在我们班招一些小导游,来带领外地的小朋友参观我们的家乡。今天,想报名当小导游的小朋友都要上台啦介绍你们自己的家乡。谁的声音好听,谁就可以领取导游证。
3、扮演导游和游客,开展模仿游戏。
--教师介绍讲台,交代要求:说出照片中的景点是在哪里,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并吸引大家去参观游玩。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小导游举着导游旗集合自己的旅行团成员。
--小导游带团员参观景点。
4、评选"最佳小导游",结束活动。
--请幼儿说说导游带自己观看了哪些景点,他们是怎么介绍的?
--幼儿评选最佳小导游。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幼儿看课件、介绍自己的风景照片、与小导游共同参观家乡风景图片展,体会到家乡的美后,教师可激发幼儿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歌唱家乡的代表性音乐可贯穿活动始终。
2.活动后,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张家乡风景照片,并在家里练习如何介绍这张照片上风景。
B. 小班语言看图讲述:马路上的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内容。
容2、增强有关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春游的相片、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22-23页。
三、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
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
四、活动过程:
1、分享春游的相片:我乘坐的交通工具。
(1)我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摘椰子菜的?
(2)平时你们又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幼儿园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乘坐交通工具的感受。
2、看看讲讲《安全小乘客》。
(1)观察图片,交流讨论。
观察图片一: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观察图片二: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图片三:当你不舒服时,应该怎么办?
(2)将幼儿分成四组,人手一本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并大胆向同伴讲述。
(3)每组派幼儿代表进行讲述。
(4)教师完整讲述。
五、学学做做:安全小乘客
我们平时乘坐车时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C.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
教案例案1:
一、设计意图:
故事《脚步声》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文学作品,兔奶奶根据三只羊走路时脚步声的不同,判断是谁来了。
利用这个文学作品,让幼儿学习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判断,不但发展了幼儿细致的分辨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够留意身边不同的声音。通过学学说说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萌发了初步的角色对话意识。
根据孩子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孩子生长的环境,故事里的“姥姥”这一称呼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所以我把故事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故事中称呼“姥姥”改为奶奶,出现的象声词走路的脚步声也进行了简单化,便于孩子学说。
二、活动目标:
尝试分辨大羊、中羊和小羊以及其他动物与人群走路时不同的脚步声。
三、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故事动画;脚步声课件。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听故事《脚步声》。
2、老师分段讲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教案例案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向幼儿渗透遇事不能用哭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2、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画面、倾听故事和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
二、重难点分析:
1、重点:在倾听、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理解小老鼠、小兔子、小猫小猪的哭和小小熊的哭之间的不同。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画书《谁哭了》,幼儿围在活动室围半圆坐。
2、心理准备:事先将图画书投放在图书区,幼儿自主阅读。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你哭过吗,为什么哭呢,哭有用吗。观察封面,引出故事。
2、倾听与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画边有感情的讲述故事《谁哭了》,熟悉故事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3、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在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D. 小班安全教案出门紧牵妈妈手
活动名称:安全——《我的小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回
2、知道手划破后简答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2、挂图
三、活动领域:
1、语言领域 2、健康领域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
E. 儿歌《安全第一要知道》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回为深刻地认识到自答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F. 小班安全《我不到处乱跑》教案
此活动方案要围绕小班安全知识为中心来展开延伸,为了让小班幼儿能够快速掌握安全知识而进行的教案。教案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
应采用直观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让幼儿了解交通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正文: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知道行走时具体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培养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素材图片、红、绿灯 、斑马线。
2、有关情景游戏的创设。
3、儿歌《交通灯》
四、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2、谈话,引入主题:“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幼儿讨论)。
五、教师小结:
1、在马路上我们要右侧通行,跟大人一起时要让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乱跑。当我们要过马路时,一定要左右看看,没有车辆经过时我们才能穿过马路。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斑马线 。
3、讲解交通规则,幼儿跟教师学说儿歌“人行道上右侧行,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4、游戏体验《过马路》,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六、场景一:
人行道和车行道:
1、老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2、老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七、场景二:
1、十字路口:老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2、延伸活动:行人走在马路上还应该注意什么?
八、活动结束: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顺利的通过马路了,一起跟红绿灯说再见吧!”
九、总结教学反思: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