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艺术教案 > 六年级美术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六年级美术遥远的地平线教案

发布时间:2021-03-03 22:39:41

Ⅰ 谁有小学美术教案不要手工课的,最好是详案```急用谢谢!

不一样的门教案
辽海出版社小学美术第11册第13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门的功用与艺术特色,感受门所代表的地域文化,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门,进一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学习设计,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想象。掌握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美术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门的样式设计。
教学难点:门的样式的个性化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
你能看出这些图片都是建筑物的哪个部分吗?(演示幻灯片各种各样的门)。看到它们,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是的,在遥远的过去,门体现着高贵与低贱,成功与失败;在科技非常发达的现在,门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它不仅起着功能性的作用,而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艺术,一种时尚元素。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3课《不一样的门》。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我们继续看图片,并且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
1小队找出门的种类;
2小队找出门的造型;
3小队找出适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些门。
学生回答: 1城门,家门,店门,山门,医院门、、、、、、
2方形,拱形,圆形,旋转,卷帘,对称的、、、、、、、
3古老的,现代的,狭窄的,粗犷的,狭窄的、、、、、、
三、引导构思
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这些门都很有特点,也很美观,但如果我们把这些门对调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来试一下(演示幻灯片)指名回答:一点也不好看,不协调。是的,这样很不协调。因此,和整个建筑风格协调统一是门的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门,这些门都很有特点,那么你能不能说说在你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门?你为什么对它记忆深刻?(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有特点,跟别的门不一样。
四、设计创造
本课我们要做作业就是一个很有特点,跟别的门不一样的门,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一个有趣的门,一定要有个性,在造型和色彩上甚至功能上都可以做到大胆尝试。每个小队的小队长将评选出5幅最佳设计展示,并请设计者讲诉自己的设计理念。现在同学们开始设计。本节课完成底稿部分,下节课上色。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拓展
小队长评选出5幅最佳作品,请设计者讲诉自己的设计理念。请其他同学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设计,并说出理由。

板书: 13、 不一样的门
种类:城门,家门,店门,山门,医院门、、、、、、
造型:方形,拱形,圆形,旋转,卷帘,对称的、、、、、
形容门的词语:古老的,现代的,狭窄的,粗犷的,狭窄的、、、、、、

Ⅱ 幼儿园美术欣赏教案《记忆的永恒》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当我们开始品读美术作品时,可以从每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开始,从画家及其创作的美术作品中人文背景入手进行品读,这样更容易让贴近画家所要传达的感受。美术作品鉴赏将绘画作品带入到其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中才能更确切理解画家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感情和思想。 美国乔治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提出了一种美术鉴赏程序。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分为四个步骤:叙述、分析、解释、评价。 下面将运用费德门的美术鉴赏程序,结合社会文化情境,对达利的美术作品《记忆的永恒》进行鉴赏。 一、叙述 《记忆的永恒》作品呈现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如何呢?色调低沉?疲惫不堪?离奇而有趣?不符合逻辑?梦幻、未来… 这些词闪现在我们的头脑中,细细品读,会发现,当我们在解读这幅作品的时候,脱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情境,即超现实主义,我们对超现实主义的碎片化记忆帮助我们解读作品。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土黄色的平台,上面长着一棵干枯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软塌塌的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整幅作品中唯一没有软化保持常态的红色钟表上,爬满了黑色的密密麻麻的群蚁,令人骚动、不安、烦躁,使人闻到衰败和死亡的气息。 二、分析 《记忆的永恒》作品中,从“构图”的角度来看:深褐色的地平线不仅将作品分为近景和远景,而且占三分之二画面的深褐色将作品带入了深褐色营造的滞重和苍凉。远景展现了湛蓝、淡黄与亮白色相间的天空衬托褐色、棕色的低矮山脉,整个远景仿佛虚无迷幻的海市蜃楼。近景由四块钟表构成。从“造型”的角度来看:白色的软体怪物它看起来像一张有鼻子、眼睛和嘴的人脸,被认为是达利的自画像。在画面中,时间表达为柔软的钟表,曲线柔和宛转, 呈现出软而无力的情绪。从“色彩”的角度来看:因为用色所造成的一种画面内部的光源视觉,达利似乎从自身体验猜测观众首先会将目光锁定在相对较为明亮的主体(画面左下角接近“黄金比例”位置)即钟表,其次会将目光转向最为高光的画面右上角,关注画面中光线最为充足的礁石。而中部和右下角的海滩和人脸,作为较为暗淡的部分,加之人脸形态的相对陌生化,往往会在结束视觉的直观印象开始知性的理解和分析时,才可能成为关注的重点。 三、解释 在文化情境中来品读《记忆的永恒》,最吸引我们的是熔化了的钟表,日常生活中,钟表的质料特性往往表现为金属,它们坚硬、精确、冷漠甚至是残酷的展现着,自身最根本的功能――记录时间。而达利借助钟表传达了时间是“瘫软”“流动”“凝固”的特征。 深入到文化情境中,我们能感受和分析到达利对于时间与生命的极端复杂的体验: 一方面,时间的确如日常经验中感受到的那样残酷,它不停的流逝、不可逆转,表现出在当时生活压迫下个人世界面临奔溃的感觉;另一方面,它的流逝如同弱水一样,在漫不经心中逝去,它温婉地流动着让人感受不到它尖锐的残酷;在人们突然发现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 时间却又能温柔地通过记忆的聚集,召唤过去了的事件、情绪和人们的认识与智慧。 四、评价 《记忆的永恒》美术作品被画商朱利安・莱维买下,当时他说:“你的话很特别,但它是反大众的,不可能有买主,我准备挂在家里自己欣赏。”事实证明这语言的错误,《记忆的永恒》后来被一再转卖,最终进入纽约现代艺术馆,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文化情境不仅是美术鉴赏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在美术鉴赏中,也能体现出蕴含在艺术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性,更加深入的解读作品的内涵

Ⅲ 找关于风景的图片或图画(遥远的地平线)

Ⅳ 怎么样画遥远的地平线的画法怎么样画

你拿一张纸,在纸中间画一条横线,那就是地平线了。线上是天空,线下面是地面。。。然后要在天上地下画点什么就分别在线上下画就好了啊。。

Ⅳ 小学六年级美术 远近的奥秘 教学情感目标怎么写

《远近的奥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讲解法初步了解透视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体会远近的奥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美,美是需要人来创造的。
学习目标:
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及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讲解法——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目标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操场上学生站队做操的情景,你观察到了什么?
师小结:是的,这幅图整体显得近大远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板书课题:远近的奥秘)
师:首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二、搜集资料、展示资料、分析资料
(1)展示资料(路灯):在这幅图片中,请认真观察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发现了什么?
师引导生答: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
(2)讲一讲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有这些现象?说一说
(3)讲解什么是视平线?消失点?透视呢?
师:你们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三、教师示范
下面老师就来交给大家如何表现透视的变化规律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3)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四、小组交流设计思路
你打算如何设计一幅图画来表现透视的变化规律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以下。组内代表发言: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五、分组制作,教师巡视
临摹课本上范图----出示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六、展示交流,形成技能
把画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互相欣赏,说说你认为那种作品画得好,体现出了透视变化的规律,并说说你的观点,进行评价。
七、拓展训练:
现场写生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出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单纯的学习透视现象比较抽象,而通过出示操场,路灯这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形象了。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评价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Ⅵ 高中美术米勒晚钟教案

世界名画,由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0年,属布面油画。规格为55.5×66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作者简介: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大师的作品。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欣赏:
《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一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美术遥远的地平线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