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音乐歌唱教案
音乐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 王 鹏 时间:2011年5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
1、练声曲《幸福在那里》 2、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 学习训练假声技术,逐步拓宽音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2、 通过练声曲,歌曲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旋律性歌唱的要求,同时获得圆润甜美的歌唱音色
教学重点
吐字清晰,连贯均匀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在不同音色区保持相同的歌唱状态和匀称的呼吸
教学过程 1、回顾上周作业(学生视谱)
2、教师视奏乐谱
3、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简介
4、发声练习:
a、“哼鸣练习” 12 32 | 1 0 | |
嗯~ 嗯~ 嗯
b、“啊”字练习 13 53 | 1 0 | |
啊~ 啊~ 啊
c、“绿”字练习 12 34 | 54 32 | 1— | |
绿~ 绿~ 绿~ 绿~ 绿~
d、练声曲演唱
5、学生朗读歌词
6、干唱练习
7、师生合奏唱(教师注意分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
小结 演唱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整首歌曲应突出旋律的连贯性,每个字要求保持竖立的感觉演唱,吸气、换气要自然;
2、 节奏要平稳,音符时值要唱到位,使得乐句完整。
『贰』 急!!!!达姆达姆音乐教案!!!!!!!!!!!
课题 第五课 非洲音乐《达姆、达姆》
教师 李晓俊
课型 综合课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特点的非洲音乐。根据《达姆、达姆》的音调创编一段歌词,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并通过听、唱、自学、创编等形式学习歌曲《达姆、达姆》,使学生了解首都非洲、热爱非洲音乐,从而喜欢上非洲音乐。
4、由歌曲《达姆、达姆》展开拓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好品质,从小建立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保护地球---我们的家园。
分析重点
1、用不同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歌曲《达姆、达姆》。
2、熟悉非洲音乐的特点,根据《达姆、达姆》的音调创编一段歌词。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 非洲音乐的特点。
教具 钢琴、CAI课件、头饰、录音机、打击乐器(木鱼、碰铃、锣、镲、三角铁、双响桶、小鼓)、非洲图片
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
1、师生共同聆听非洲音乐并律动进教室。
2、教师引言:这节课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首都北京,你们能谈谈你所知道的非洲么?(请学生谈谈非洲的事物、说说对非洲的了解)。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非洲(图片)。
一、导入新课
从课间开始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达姆、达姆》
1、 提问: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
2、 请一位同学找出非洲的所在地。(出示世界地图的平面图)
3、 请同学们谈一谈非洲有哪些国家?非洲人的生活习俗、居住地等?(出示非洲地区的地图)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加纳、几内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等)。
4、 出示第二单元课题
二、音乐欣赏
1、欣赏歌舞音乐:
A、《古诺人的尤勒舞》 B、《巴玛亚》
思考:
a、歌曲《达姆、达姆》、《古诺人的尤勒舞》、《巴玛亚》这首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何共同之处?
b、音乐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乐器?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讨论: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节奏强烈多变;大量出现敲击乐器,如:马林巴琴、鼓等。
《巴玛亚》中还出现了西洋乐器,这是一首非洲现代歌舞曲。它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乐器但仍保持了非洲音乐的特征,采用非洲本土的旋律和节奏,以及非洲民间的演唱方法和歌舞曲的领唱与应答歌的形式。
三、总结歌舞音乐的特点。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四、介绍及欣赏乐器——鼓
1、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2、 欣赏各种非洲鼓及其它敲击乐器
3、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达姆、达姆》,以及非洲风情图片,感受非洲歌舞曲的韵味。
五、学唱歌曲《达姆、达姆》
1、全体同学看歌谱,听音乐。注意看清楚歌谱上的反复记号,找一找歌曲的哪三个小节的拍子少了半拍?
2、通过对比,讲解弱起拍的演唱方法,并单独练唱。(直接唱词)
3、反复练唱全曲(领唱与齐唱部分连接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直接唱词)。
4、教师、学生分别领唱、齐唱,加深对非洲歌舞音乐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的认识。
教学过程 5、听音乐在歌谱上标出力度记号。讨论如何才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充满动感的节奏。(复习节拍规律,强调节拍重音,发音短促而有弹性)
6、跟随音乐有感情地再唱一遍。在重音和次重音处击拍(拍打具有“鼓”的音色的任一物品)
六、非洲音乐概况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七、舞蹈欣赏和参与音乐
1、欣赏两段舞蹈片段。
2、全体同学分成四大组,部分同学跟随着歌曲《达姆、达姆》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律动;部分同学模仿鼓,边唱边敲击节奏。
提示舞蹈动作:双臂稍弯曲、两掌相对于胸前,随节拍做前后自由摆动,双脚做前进若干步和后退若干步的交替动作。
八、欣赏两段音乐,听辨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九、总结
教学后记
1、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非洲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增强了。
2、歌曲《对鲜花》的学习和走进大自然的体验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热爱环保、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3、通过作品的创编,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通过歌曲的学习,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叁』 孔雀东南飞教案高中音乐
1、 了解“乐府”和“乐府诗”,了解《孔雀东南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积累基本的文言知识点,指出“相”的用法。
3、 分析人物形象。
4、 学习铺陈排比的手法。
5、 分析本诗开头和结尾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古今中外,有许多可歌可泣、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一些爱情传说或故事呢?请同学们起来讲述一下自己所知道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关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介绍《孔》和“乐府”、“乐府诗”】
1、《孔》,见课文P95注释①,另增加:全诗353句,1785字,被清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卮zhī言——卮,小酒杯。卮言,酒后之言,无稽之言)》中称为“长诗之圣”。
2、注释②上说《孔》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那么,什么是“乐府”呢?
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培训乐工,搜集歌词,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乐府诗”是指这个机构为配制乐曲而由文人制作或从民间采集的诗歌,这些诗歌主要是用来入乐的,但并不全部入乐。魏晋时期开始把“乐府诗”简称为“乐府”,于是“乐府”也由机构名称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诗体的名称。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后,继之而起的就是两汉乐府诗歌,而《孔》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介绍小序】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成诗经过。序中的“遣”“逼”二字集中地体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也围绕着这两个字展开情节。
【生字词、文言基本知识点】(见课本,其中特别强调“相”字)
【内容介绍】
1、用5分钟时间快速看看每一段对话各是哪个人物说的,然后请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要求能切合人物性格特征(如时间不够,就不用分角色朗读)。
2、内容结构(为节约时间,教师直接划分段落并介绍内容结构,不用学生做)
起兴(首两句) 兰芝被遣 开端 夫妻誓别 发展
兰芝抗婚 发展 双双殉情 高潮 告诫后人 尾声
【分析人物形象】(重点分析刘兰芝,其他人物一笔带过,点到为止)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分别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的人物形象,要求找出描写这四个人物的段落或句子,然后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分别分析各自的性格特征。
★刘兰芝:美丽大方、才貌双全、勤劳贤惠、果敢刚强、从容镇定、重情重义、坚贞执着、不慕荣华富贵。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师:十三……,十四……,十五……,这叫什么手法?
花这么多笔墨写,突出了刘兰芝的什么?
刘兰芝在十三岁时只学习了织绢,十四岁时只学习了裁剪衣服,十五岁只学习了弹箜篌,十六岁时只学习了诵诗书吗?这叫什么手法?
本段用了铺陈排比、互文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进行纵向的铺陈。罗列数字,是交叉表述,并非她在具体的那年里只做了一件事情。突出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后面的描写突出了她的勤劳贤惠、果敢刚强。
“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
师:请用本段中一个词概括本段内容(严妆)
本段用了什么手法?此时此刻的兰芝为何要严妆?(兰芝是在什么情况下严妆的?按一般的逻辑推理,在这种情况下本该是怎样的表现?而兰芝却是怎样做的,表现了什么?)严妆时又为何要“事事四五通”?
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详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事事四五通”表明了她欲去却又不忍遽去的矛盾心理和无奈,故意拖延时间。
“媒人下床去……郁郁登郡门”
师:这段描写对刻画刘兰芝的形象有何好处?(提示郡守家富有吗?那么兰芝对这富有的郡守感兴趣吗?兰芝想做什么——心思依然在焦身上。所以这段铺张的场面突出了兰芝的什么?)
用铺陈排比手法写太守办喜事豪华场面,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情操,也形成了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
总结:本诗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人物对话塑造性格:
1、和家婆的对话——“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2、和小姑的对话——有礼有节。
3、和焦仲卿的对话——对爱情的忠贞。
4、和家兄的对话——“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焦仲卿:忠于爱情、消极反抗、忍辱负重、是非分明。
★焦母:蛮横无理、独断专行,对儿子软硬兼施。
★刘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和语言 2、简洁的人物行动刻画(分析焦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