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非富多彩的地域特色请你写一写民间工艺品如剪纸,泥人,中国结
写时展开大胆的想象,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只要大胆想象就一定可以写出一个好小练笔哦
2.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案
花边书签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花边书签的制作,培养学生圆形图片的设计装饰能力和图文的巧妙配置能力;
2、 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收到一束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
二、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出示花边书签,正面是一幅图画,背面是一段激励自己的话(P51图)
2、 做一做:
1) 用圆规在图画纸上画出两个同心圆,两个圆的半径相差5毫米,然后沿外圆剪下。(如图)
2) 把外圆与内圆之间的部分画成锯齿状,减去多余部分,再把锯齿状部分涂上较深的颜色(如图2)
3) 绕绣花线(如图3)
4) 用彩笔在正面画上一幅小画,背面写上一首小诗或一段格言。
三、 拓展学习
做一个椭圆形或心形的书签
四、 注意:
使用和携带刀具要注意安全
动物头饰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头圈的连接方法
2、 通过编故事、演节目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仔细观察动物头饰(如图)
2、 想一想
小头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动物头饰,需要准备哪些工具和材料?
3、 做一做
做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小头饰
1) 头饰是由圈和动物图案两部分组成的,制作头圈时,先剪纸条,再做插口。下面是几种插口的制作、连接方法,试着做一下。
2) 制作小动物图案。
先在纸上画出小动物,然后上色,最后沿着轮廓剪下来
3) 头圈和动物图案做好以后,用胶水或者双面胶带吧两部分粘贴在一起,一个小动物头饰就做好了
4、 评一评
看谁做的头饰既美观又牢固
三、 教师小结
立体贺卡
一、 教学目标
1、 通关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纸工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
2、 要求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 教学过程
1、 想一想
(看图)如果下面这些漂亮的核可能够立在桌面上那该有多好啊,你有什么好主意么?
2、 做一做
1) 把下图画在你找到的废旧材料上,剪下来
V向里折 向外折
2) 按下图所指示折插牢,画好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上祝福的话语
3) 评一评
比一比,谁做的贺卡最好看!
4) 议一议
通过今天的废旧材料制作立体贺卡,你有什么收获
3、 教师小结
三、 注意
剪刀要注意安全
纸风轮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不同形状风轮的运动特点
2、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
二、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这是一组不同形状的纸风轮,室外有风的地方他们就会随风转动起来。(如图)
2、 做一做
大家动手来做纸风轮
制作方法:
1) 单轮风轮
按图1 的画法在图画纸上作图,实线刻开后,将8个扇叶正反折成图2的样子(P154)
2) 双轮风轮
1个全部正折,1个全部反折,然后再圆心处用吸管连接起来
3) 筒状风轮
按下图在图画纸上均匀划出实线和折线,然后将实线刻开,在折叠,最后粘贴成筒状
3、 教师小结
塑贴壁挂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掌握塑贴壁挂的基本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严禁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看一看(P157),下面这些壁挂多么漂亮啊,它们都是用各色吹塑纸剪贴后制成的,他它们挂在墙壁上,房间里就会充满生气。
二、 做一做:让我们制作一条小金鱼吧!
制作过程:
1、 先用薄纸把“小金鱼”的主要轮廓线复写下来,然后再眷到白卡纸上。
2、 用没有油的圆珠笔分别把鱼身、鱼头、鱼尾、鱼鳍、鱼鳞等部位拓印到各色吹塑纸上,再用剪刀剪下。
3、 把神色植绒纸贴到白卡纸上制成底托。
4、 按身、头、尾、鳍顺序吧主要部位贴到底托上。
二十面彩球
教学目标:
1、 通过二十面彩球的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以圆与正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
2、 在制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看书P160,下面是一只二十面彩球。仔细观察下,看看这二十个圆面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2、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做个二十面彩球吧
3、制作过程:
(1)制作图片
(2)二十面彩球的连接步骤
A、沿每一个圆片正三角形的边轻轻折起
B、在折起的边上涂上胶水,将二十面圆片有序的连接在一起
(3)流苏的制作
A、将毛线在对折处系上一根彩色线
B、在流苏的上端约1厘米处用绣花线缠上十余圈并扎紧
4、评一评
5、教师小结
斜拉桥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
2、 对学生进行爱我家乡,爱我海河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看一看
(P164图)横跨在海河上的桥有很多,形式各异。其中刘庄桥是一座斜拉桥,它不仅节省材料,桥体牢固,而且外形简洁美观。和其他几座桥比一比,你就会清楚地看出来它的特点。
二、 做一做
让我们动手制作斜拉桥的模型
1、 参照上图在白卡纸上绘制部件图
2、 涂上颜色
3、 将卡纸上的图沿实线剪下
4、 按图示制作主桥墩
5、 折好主桥桥面,插入主桥桥墩粘牢
6、 用针引线按下图制作拉线
三、 比一比
四、 教师小结
十字绣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十字绣的四种基本针法,体验十字绣制作的基本操作步骤,发展学生看图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品质。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这些漂亮的图画是十字绣作品,只要你掌握了它的制作步骤与基本针法,就能绣出一幅幅的漂亮的作品
2、 做一做
学、练十字绣的基本针法
逐个秀(连续单个十字绣的针法)
横排法(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半针法(不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勾边绣(复杂勾边的针法)
3、 看绣图
4、 数格子
5、 按图绣制整幅作品,个别指导
绣花手绢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刺绣针法,提高手指灵活度,促进智力发展。同时了解我国刺绣历史,激发自豪感。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这些漂亮的小手绢都是手工刺绣的。刺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外国客人到中国旅游,都要买上几块刺绣手绢作为纪念品。
2、 做一做
A、 刺绣的手势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针,顶针套在中指第二阶上
B、 基本针法
a、 别梗针:适用于绣直线货曲线
b、 包针:适于绣小型的实心花型
c、 扣针:适用于扣边
3、 练习针法
A、 在布料上用复写纸誊印简单的叶片、花朵,然后用绷子绷紧
B、 反复练习上述三种针法
C、 挑选自习喜欢的花样子印到布料上,用绷子绷紧
D、 选用不同的绣法刺绣,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布贴画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塑贴壁挂”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联想对比能力,丰富“贴画”的知识内涵。
2、 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看一看
这几幅装饰画都是布贴画,观察它们与“塑贴画”的区别
二、 做一做
1、 制图稿
把选好的图样复写到一张白纸上
2、 部位分解
依据图样,把图稿用铅笔画出各主要部分轮廓线,比如头发、面部、眼睛、嘴巴、服装等,制成分解图
3、 选料画线
选择布料依据分解图复写到布料的背面
4、 下料
用剪刀沿轮廓线剪下
5、 画底稿
在白卡纸上确定好画面的位置,把分解图誊写到卡纸上
6、 贴画
把下好的布料按相应的位置粘贴到卡纸上
7、 装饰性整理
用彩笔或其他材料进行必要点缀
三、 评一评
环保购物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互动,使血色很难过学会基本的裁剪、缝制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下面是旧衣物改制的购物袋,你觉得漂亮吗?
让学生欣赏购物袋,用酒的枕头套改造的购物袋,用就裤腿改制的购物袋,用小孩衣服改制的购物袋,用套袖改制的购物袋。
2、 准备工作
材料库:
60CMX40CM的布头一块,棉线(或涤纶线)
工具箱:
尺子、剪刀、划线粉、针
3、 制作过程
A、 取60CMX40CM布头一块,平放在桌面上,按图划线,并沿线剪下
B、 将剪下的大块布面朝里对折,然后分别从两侧低端进行缝纫。针距0.4厘米左右,缝成口袋状
C、 将袋口部分下翻一厘米,缝好,再将口袋的正面翻出
D、 将裁下的60CMX6CM的两条布缝成提带(见图四)
a、 布条里朝上,沿四边0.5CM处划痕折叠,缝合
b、 沿纵轴折叠缝合
E、 缝提带
4、 拓展学习
利用废旧衣物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更新颖、实用的购物袋
5、 评一评
看看谁的购物袋做工精细,实用美观。展示作品。选出最佳作品。
纸编小动物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动物的情趣。
2、 发展学生按图操作的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你能认出下面这些图形是什么动物吗?
2、 做一做
尝试试用彩色纸条编织一只小狗
3、 制作过程
A、 首先把材质裁出三张180MMX16MM的纸条,然后沿纵轴对折,以加强纸条的挺度。
B、 按下面的步骤图进行编织
C、 整理:用剪刀把4条腿,尾巴和嘴部多余的部分剪去,一条可爱的小狗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这时你可以把它粘贴到一张图画纸上。
4、 拓展学习
你能把看一看中的小动物都编织出来吗?
5、 评一评
评一评谁的编织小动物最平整、美观
绳编纽扣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使学生知道绳编纽扣是中国民族服装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装饰结。
2、 在学习纽扣与扣结基本编制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按图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度。
3、 在劳动中体会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
下面是两件民族服装,衣服上面的纽扣是用丝绳(或布条滚缝成的绳条)制成的,你们觉得是不是很有特色?
2、 做一做
我们也来学着做一做有特色的纽扣吧
3、 制作过程
1、 编纽结
2、 编扣结
3、 整理
4、 评一评
吧做好的纽结合扣结扣在一起,比比谁做得既美观大方又实用。
3. 如何在美工区中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一、含义
美工区: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的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个别化学习的场所。
二、美工区的核心价值:
1、让幼儿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2、经历色彩、线条,立体造型等方式个性化的表现经验与情感;
3、获得熟悉、运用并创造性综合使用美工材料的机会。
三、美工区的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
物质环境:由于美工区的活动材料、幼儿活动的人次较多,我们给活动区提供的活动空间时要尽量大,工具、材料要适合幼儿取放。还可以在橱柜里贴上不同标签,使工具材料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以保证活动的秩序和便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心理环境:在美工区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画什么、做什么、捏什么、剪什么……每个幼儿都能愉快地选择自己所需和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情绪是饱满的,与同伴、老师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和谐的。
美工区的材料投放——绘画活动材料:
★纸—小年龄幼儿可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上作画,以白色为主。以后,可逐步提供给幼儿不由材质、颜色和形状的纸张。
★笔--蜡笔、油画棒、记号笔、马克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等。
注意:
1、小年龄幼儿以油画棒、粗的记号笔等工具为宜,以单一工具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选择彩色水笔、毛笔、马克笔等逐渐地交替使用两样工具,直至多种工具的使用。
2、工具和材料的使用能体现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题材。表现形象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那么蜡笔、油画棒、水彩、广告颜料等都可以;表现形象的细节部分,则要提供较细的马克笔、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等。
美工区的材料投放——手工活动材料:
材料要丰富多变。如从植物、农作物到树皮、陶土,还有塑料等等。
材料能激发儿童手工制作兴趣。为幼儿提供半成品类的、未加工的原材料和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
材料的陈列应具开放性。根据材料的形状分类,分点状(纽扣、珠子等)、线状(毛线、绳子等)、面状(纸、布等)、块状(盒子、瓶子等);根据材料的性质分类,分植物(树叶、花瓣等)、农作物(大豆、花生等)、其他(陶土、贝壳、塑料等);还可以根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来分类。
四、活动内容:绘画、手工、欣赏
绘画:
种类——线描画、水墨画、水粉画、版画、油画、蜡笔画、写生画、油水分离画、泼画、滴画、拓印画、自然材料作画
内容——人物画、物体画、情景画、图案装饰画
手工:平面手工和立体手工
平面手工——剪纸、拼贴、撕贴、刺绣、扎染
立体手工——泥工、雕塑、编织、折纸、浮雕、设计搭建
欣赏活动:包括对名画、工艺品、风景、建筑物以及同伴作品的欣赏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物体画
1、小班:画出日常接触的、熟悉的喝醉感兴趣的、轮廓简单的物体,如皮球、饼干、手帕、太阳、花、树、小鸡、小鸭、简单的房屋、汽车等。当儿童学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基本图形同时,也就初步能用图形与线条组合的方法创造图形。
2、中班:更精确地描绘出各种物体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如画人物时,要求画出正面的人,还可以画狗、猫、鸡、鸭等家禽、家畜,画飞鸟、鱼类,画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画简单的风景、建筑物等。
3、大班:学会画形体上更为复杂的物体,能描绘出物体的细节部分及各种动态,如人物、动物的不同姿势;学会画多种交通工具,如洒水车、大吊车、飞机、轮船等;学会画结构更为复杂、场面较大的建筑物;学画各种植物,如热带植物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情节画
1、小班:对于小班没有情节画的要求。
2、中班:主要是在画面上作简单的布局,也就是将景物都画在基底线上,并能画一些辅助物来表现简单的情节。如画小朋友时,在小朋友手中画上绳子、皮球等一些简单情节。
3、大班:主要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以自己周围的实际事情做为表现题材,画出简单的情节画,如“秋游”、“我的好妈妈”等;也可根据故事、诗歌等内容简单画出情节,如“小熊过桥”、“龟兔赛跑”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绘画活动内容设计:
★图案装饰画
1、中班:主要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图案花纹,如小花朵、小叶片、小圆圈等,能用对比色涂出鲜艳、美观的画面,可设计一些“画花边”的内容。
2、大班:应侧重于构图的变化,色彩在鲜艳中求和谐。设计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纸形上装饰图案,如花瓶、毛衣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泥工
1、小班:最初任意玩泥,任意塑造一些简单的形体,使其在玩泥中体验泥工活动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后,设计一些如“苹果”、“汤圆”、“面条”、“饼干”等。
2、中班:会塑造物体主要特征,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辅助材料表现简单情节,并能按意愿大胆塑造。如“锅”、”盆“、“碗”、猫、兔子及小娃娃等。
3、大班:应运用辅助工具和材料细致、生动地表现物体主要特征和细节。如“小兔吃草”、“跳舞的小朋友”、“小熊过桥”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纸工
小班:主要是玩纸、撕纸和粘贴。如“蘑菇”、“太阳”等。后期可使用剪刀,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
2、中班:包括折纸、撕纸、粘贴和剪纸。学会简单的折叠方法,如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能剪弧线如“苹果”、“太阳”等。
3、大班:主要是折纸和剪贴。
折纸: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纸这成简单的立体组合物体造型,并运用一些辅助手法。
剪贴:掌握三种剪法:目测剪、按轮廓线剪和折叠剪。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手工活动内容设计:
★废旧材料制作
1、中班:大多由老师画好图样,做成半成品再由幼儿粘贴。
2、大班:用纸、布、针、线等自然材料以及无毒的费劲材料制作简单玩具。如面具等。
美工区的内容设计◆欣赏活动内容设计:
1、小班、中班主要欣赏一些他们能理解的美术作品,如绘画、工艺美术作品、雕塑、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环境布臵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应突出主题、造型简单、想象鲜明、色彩明快,能引起幼儿某些联想。如米罗、保罗、克利、蒙德里安等画家的抽象画。
2、大班:继续欣赏一些他们可理解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并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欣赏的内容不多深刻化、复杂化,有油画、水彩画、泥塑、石雕、民间玩具等。
五、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的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4.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儿童开展讨论
一、教学案例
(一)起床时间到了,其他的小朋友都穿好衣服离开寝室了,可是浩浩却坐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我走上前去提醒他:“浩浩,该穿好衣服回活动室了。”浩浩见我来了,从床上站了起来,伸开双臂,等我帮忙穿衣服。我从小椅子上把他的衣服拿过来,递给他,示意他自己穿,谁知他看着衣服看了一会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询问原因,他才嘟囔着说:“我不会穿,我不会穿”。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因为在家里衣服、鞋子都是爷爷、奶奶帮忙穿的,他自己从来没有自己动手穿过衣服。
(二)在折纸活动时,我示范讲解完“折小船”的做法后,孩子们开始自己动手折纸,我发现有的幼儿脸上露出了迷茫的表情,拿着纸开始发呆不知从哪里下手。有的幼儿在老师示意下,拿着纸折起来又打开,打开又合起来,反反复复把纸弄得皱皱的。有的幼儿想也不想马上就举手,大声表示“老师,我不会!老师,快来帮帮我!” 我急忙走过去进行指导,可正在我帮助她时,教室里此起彼伏都响起了:“老师,帮帮我,我不会。”我一边再次示范讲解,一边鼓励孩子们自己大胆尝试,一边挨个地去帮助这些幼儿。一个活动下来忙得不亦乐乎,活动过后我也经常反思,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了……
(三)吃早点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看着小小的鹌鹑蛋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很喜欢吃鹌鹑蛋。这时,我看到硕硕正对着鹌鹑蛋发呆呢,我走过去问:“硕硕,你不喜欢吃吗?它可是很有营养的哦。”硕硕摇了摇头,小声对我说:“我不会扒皮。”哦,原来是这样啊,于是,我拿起一个鹌鹑蛋,把扒皮的方法完整的给他示范了一遍,我说:“瞧,就是这样的,你来试试吧。”硕硕拿起来,看看又看,还是没有自己动手。别的小朋友都吃完早点,去区域活动去了,只有硕硕自己还留在餐桌前,望着自己的鹌鹑蛋发呆,
二、案例分析
以上的案例并不是个别现象,现在的幼儿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动手能力差的表现,比如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用勺子、筷子,不会穿衣服、鞋子,不会和小朋友交往等等。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家长的过分溺爱。如今的家庭结构大多是“四二一”模式,孩子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核心,是家长眼中的“掌中宝”、“小皇帝”。在家,大人们都围着一个孩子转,许多爷爷奶奶认为帮孩子穿衣服、喂孩子吃饭是义不容辞的事,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使之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在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下,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我们在跟家长沟通时了解到,其实大部分家长都明白动手能力对幼儿的重要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家长事事都不让孩子动手,其中主要的原因如下:
(1)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服务,已经习惯了为孩子做事,不知道应该从何时起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事情。
(2)家长缺少原则性,对孩子的要求往往不能坚持到最后,当孩子生病或是闹情绪时,家长的心理防线会被击破,很快又成为孩子的服务者。
(3)孩子自己做动作慢,特别是早上快上班时,孩子还是这样磨磨蹭蹭的影响家长上班的时间,只好包办。
(4)孩子自己做没有大人做的那么完美,有时候会将衣服弄脏,把饭菜洒掉,还可能因将饭菜弄凉、衣服弄湿而受凉生病。
(5)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过分宠爱孩子,认为孩子还太小,就应该有大人帮办代替,等孩子大了,一些事情自然而然的就会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觉得孩子动手能力弱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家长。很多家长认为事事都替孩子做好、照顾周到,就是对孩子的关爱。从而导致使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总不能达成一致。幼儿园里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回到家之后,孩子一点动手的机会都没有,因此教育的效果总是不太理想。
三、解决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婴儿时期的孩子就通过用嘴吸吮手指其感知自己的身体,继而用手去不断地去触摸,感知外面的世界。对幼儿来说,手是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幼儿方方面面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躯体动作和双手动作发展的最佳时期,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故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在幼儿园中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在集体活动中,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孩子动手能力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集体活动时间是老师对孩子进行集体指导的最佳方法。比如说:怎么拿勺子、筷子;怎样穿鞋子、衣服;怎样系纽扣、拉拉链;怎样和小朋友打招呼、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应当把这些方法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给孩子,让孩子学会方法。
(二)在区域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日活动重点,也是备受幼儿喜欢的活动。区域活动中的生活操作区、美工区、建构区等是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最好区域。在生活操作区中,如:我们在生活操作区设置了抓彩石、捏木桩,用镊子勺子、筷子给小动物喂食,倒大米、给小宝宝穿衣服、系鞋带、梳头发等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抓、夹、舀、倒、穿、扣扣子、编织等生活自理能力;在美工区,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撕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如:泥工教学中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在建构区中,幼儿通过自己拼插积木,纸盒、瓶子等,在拼插、搭建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动手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孩子特别的积极活跃,专注力较高,而且,在游戏中幼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在积极的锻炼着,因此我们教师应多动脑子,设置一些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游戏。如: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再如;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四)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家长是架起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因而,作为教师能做到为了孩子的发展与家长进行真诚地沟通,这将会为幼儿的发展填入了动力。针对孩子动手能力差的情况,我们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家长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方面遇到问题,然后商量出解决方案。并把一些好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家长。并且坚持家访制度,随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力求使家庭与幼儿园步调一致,共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阶段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脑的发展,手脑并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祖国的下一代就能“手巧心更巧”。
5. 幼儿园中班健康《小小的我,小小超人》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 手不仅可以做许多事,还可以感知物体的冷,热、 软、硬等属性。 2.培养幼儿的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并能注意保护小 手。 活动重点: 懂得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我们的小小手。 活动难点: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能保护好小手。 活动准备: 手、剪刀、笔、口袋、笔(硬)、卫生纸(软)、杯子 (装开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呀?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猜得又快又准? 师:五个兄弟住在一起,他们的名字各不同,长短也不齐,猜猜是什么?(是与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的) 二.幼儿操作,了解手的作用 1.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解纽扣、绘画、 剪纸。 师:小朋友,平时做事的时候,你是用什么来做到的?(手),那又怎样用手做事呢?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做一个实验,你们想一起来玩这个实验吗? 实验:我们只用大拇指解纽扣;用左手拿剪刀剪纸。 提问:做实验时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大拇指要和其它手指协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我们的小手要多用才灵活。 师提问:你的手还会做哪些事情? 师小结:刚刚我们的小朋友说了,手还会做很多事情,因此,只要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 三.游戏"奇妙的口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样奇妙的东西, 看看是什么?(口袋)这口袋来里还有很多秘 密,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不能用眼睛看,只能 用小手去触摸。(请小朋友来触摸) 师:小朋友,我们用手把这个秘密开了,小朋友们, 真棒。 活动结束: 师小结:我们今天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离不开 手,手还能感知物体属性。
6. 有哪些适合教给幼儿园小朋友的手工教程
黄色的吸管、粗毛线、糖果纸(或纽扣等小材料)、纸盘、打孔机、胶水。 首先把内吸管剪成5cm左右的长度,容准备一碗的分量。 然后把纸盘四周用打孔机打一圈孔。把粗毛线系紧在孔上。 把吸管穿进毛线中,一条大约3、4段,然后在末尾处打结。 中间可以根据孩子或准备的材料粘贴喜欢的小装饰。除了传统手工,还有一些有启蒙意义的手工 比如这个时间太阳收工 在做手工的同时,还能让孩子学习时间的概念
7. 幼儿园大班《小拳头》教案
幼儿园教案:小手 教师:屈老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懂得人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手,手不仅可以做许多事,还可感知出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 2、教育幼儿多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并能注意保护小手。 【活动准备】 1、纸、笔、筷子、弹子、花生、剪刀等。 2、口袋一个,里面装有热、冷、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点的材料。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长短不齐。 2、游戏“印指纹”。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手是不一样的。 提问:每个人的手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纸上有什么? 3、幼儿操作,认识手的功能。 (1)幼儿自选材料用手进行操作,如剥花生,夹弹子,纽纽扣、绘画等。 提问:你是用什么做事情的?怎样用手做事情? (2)实验:光用大拇指解纽扣;用左手拿剪刀剪纸。 提问:做实验时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 小结:大拇指要和其他手指协同工作才能做成一件事,手要多用才灵活。 (3)提问:你的手还会做哪些事情?(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游戏“奇妙的口袋”。 幼儿用手感知物体的不同属性,出示口袋,请幼儿用手升入口袋触摸,说出感觉,并拿出让其他幼儿触摸。 小结:做任何事离不开手,手能感知物体属性。 (5)手势游戏:幼儿和老师一块用手势表达意思,让幼儿了解交警、聋哑人用手势指挥、交流意思。 4、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手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小手。 (1)假如没有手会怎样?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8. 中班美术剪纽扣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色块大小对比以及三原色搭配所带来的美。
2.通过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和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3.初步欣赏抽象画,了解绘画作品有多种风格。
活动准备:
1.投影仪1台。
2.幼儿用书:《红黄蓝构成》。
3.教学挂图:《蒙德里安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
1. 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后的初步感觉。
2.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位大画家的画,看看他的画和我们以前看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二)师幼儿共同欣赏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线条、色彩。
1. 教师:画面上有哪些线条?它们在一起变出了哪些形状?
2. 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幼儿欣赏画面。
教师:画面上的格子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比如蓝色可以想到大海、夜空,是冷色;红色想到太阳、火,是暖色等。)3. 引导幼儿发现画面色彩搭配的美。
教师:如果我们把红颜色换成蓝色好吗?为什么?
4. 引导幼儿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喝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教师:现在老师遮护黄色色块,你再看看这幅画,有什么感觉?没有遮住黄色色块的画,你有什么感觉?
(三)引导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作品。
1.教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请你为它起个名字吧。
(四)教师简单介绍画家蒙德里安。
1. 教师:蒙德里安是荷兰的一位大画家,他的画不像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作品,上面有动物、人或者是花。这幅画上面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块,但这样简洁的图案也很好看。
活动延伸:
1. 区角活动:在美工区提供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在欣赏经验的基础上为大小不同的个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9. 如何写幼儿园的美术手工学情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界定
(一)背景
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以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动作又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从大脑传到手。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同时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幼儿园培养的学生,即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操作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天的幼儿来说,当然也毫不例外,因此幼儿进行美工制作活动是使自身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美工制作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从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3.我园受社会、环境、文化、师资的影响,以及家长因素等孩子们的依赖性强,动手能力较弱。近两年,随着园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资金的加大投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园从幼儿美工制作入手,确定了《美术教学中手工活动案例研究》,在此方面进行相应的实践研究,从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界定
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是指以培养幼儿美感为目标,以幼儿绘画、手工、欣赏为主的活动。美的色彩、美的语言、美的行动,时刻影响着幼儿,美术活动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自由自在表现自己的王国,在美术活动的天地里,他们真正成了活动的小主人。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依据幼儿园手工教育目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手对材料进行造型操作,生产出富有美感、表现手艺的作品的教育活动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一)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鲜明而根本的特色,针对封建教育对学生的束缚,他疾呼“敲碎幼儿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先生在许多文章中反复提出“解放幼儿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幼儿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和时间。
2.布鲁纳的发现教学
布鲁纳认为:“学习中的发现确实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构造主义者。”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这种新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生活既教育、社会既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式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
4.现代幼儿教育理论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艺术是实际美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5.瑞吉欧理论
在瑞吉欧学前教育机构中,美工作品、泥塑等能够表现幼儿对周围世界的理解,阐明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建构过程,从而引发幼儿情感的自然流露。
6.心理学依据
幼儿正处于与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具体形象记忆、思维为主的阶段,在美工活动中幼儿是非常情绪化的,易受情绪、情感的印象。因此,教师须提供一些有趣、新奇的刺激,引起幼儿的兴趣。要他们对美工活动保持稳定的兴趣,必须要有足以吸引其参与活动的内容、活动形态。通过美工制作活动既满足幼儿的需求,同时又能吸引幼儿。
7.生理学依据
①幼儿对美工活动有一种自然的需要。幼儿手的动作逐渐开始复杂起来,同时表现出对动手活动的浓厚兴趣。幼儿喜欢制作,这期间他们手指的细小运动很快发展起来。
②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脑和视觉对手的控制能力较差,手的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因此,通过美工活动,能不能练习和锻炼脑、手、眼之间的协调,由此,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从查阅的多项资料可以看到在以往的研究中,较多地反应在绘画方面,对于美工研究先对而言较少。目前,存在着幼儿美工活动过于重视技能训练、活动内容单一、枯燥、脱离生活、缺乏趣味性的现象。所以,将美工活动融入幼儿园各项活动之中,促进幼儿手部的协调性、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更好的落实《纲要》精神,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二)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手工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造型活动。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依靠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激活抽象思维区域,那么将会影响人今后一生的发展。”手工活动,对人的一生影响如此之大,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更是对其进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由此可见,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学领域中重要内容之一的手工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手工活动的研究受到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逐步深入,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继推陈出新,如《在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如何提高幼儿园手工活动质量》《废旧资源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开发利用》等。纵观相关论著,大都研究其应用价值,尽管有可借鉴之处,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来说仍有欠缺。联系我园手工教学实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手工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投放不充分,教学评价较空洞,家长的配合意识较弱等问题。为使这些实际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提升全园手工教学活动水平,全面提升我园的保教质量,我们选取了这个课题,从案例分析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幼儿园手工活动质量的提高,为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让幼儿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美的能力,同时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我园作为有着丰富手工活动经验、拥有手工技能较高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手工活动氛围的园所,力求通过此项课题的开展,使“手工活动”成为我园的一大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教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园幼儿实际的美工教学活动的良好形式。
2.激发幼儿对美工制作的兴趣,自发、主动地去制作,提高自身的制作能力。
3.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及教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质的研究方法为主,采用行动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有:
1. 文献法: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集国内外幼儿美工教育发展情况、运用学习、借鉴、扬弃的办法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挖掘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2. 调查法:一方面通过调查教师、家长对美工活动的看法及态度,以及幼儿园、家庭及社区幼儿美工教育的现状。另一方面,调查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及幼儿的活动特点。从以上两方面入手掌握幼儿美工教育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育与管理行为,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促进研究顺利进行。
3. 行动研究法:教师在美工教育的实践中边研究边修正,观察和收集材料,了解幼儿的活动表现,不断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完善幼儿美工特色园本课程
4. 案例法: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教师寻找幼儿感兴趣的点进行,自主美工生成课的开展,通过一节活动的展示后,教师针对此课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孩子制作过程、成长的历程,活动设计的亮点;反思活动的不足,积极改进。
5. 作品评价法:对幼儿的美工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不断整理课程内容及研究方法。
6. 经验总结法:通过阶段小结,分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及实施中的问题,不断调整下一阶段的研究策略,形成最终的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9)
1.调查幼儿园美工教育的现状。
2.收集国内外相关的幼儿美工教育资料。
3.收集美工活动相关的工具和材料。
4.成立小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明确分工及任务。
5.初步拟定美工教育目标及教学计划,并在本园初步实践。
(二)实施阶段(2012.9-2013.4)
1.改进幼儿美工教育课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幼儿美工教育课程方案。
2.进行教学案例、课程设计和相关教育活动观摩。
3.探讨手工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关注幼儿优秀手工制品,完善教师评价,开展亲子手工活动等。
4.运用作品分析法、对比法等收集多方面材料进行评析。
5.培训、调研和交流。定期请专家对课程进行指导,举办教师培训,开展交流。展示、研究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3.4.30-2013.5.30)
1.教师撰写案例、整理教学资料等。
2.整理材料,汇总美工特色教学活动成果。
3.总结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报课题成果。
六、课题研究内容
(一)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美工活动环境应根据幼儿生活需要,不断地创设、变换学习的场所,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园在创设环境同时,不断加入美工的元素以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如:在创设楼道环境时,我们创设了"剪纸艺术长廊"、"多彩的泥塑"”废旧大变身吊饰"等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动手参与的欲望。另外,为了给予幼儿更好的美工操作空间,创设艺术操作的氛围,避免班级活动区域的材料限制,我园充分开发园内的资源,开设幼儿美工室。
(二)选择生活中的材料,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
幼儿的美工活动贵在创造,生活中的许多在大人眼里看来是废品的东西往往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珍贵的创作源泉,如碎纸屑、空瓶子、小石头、彩色包装袋和包装盒等,这些材料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如:开展“巧手变变变”活动中,家长把家中闲置废旧纸张、果壳、纽扣等材料拿到幼儿园中,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
另外,教师们也开动脑筋,将废旧的露露罐、纸箱、油桶等纸做成了“高跷”、“山洞”“小车”等孩子喜爱的户外游戏器械,这些玩具不但材料源于生活,更能够真正的用于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园内的户外游戏玩具。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内容,促进家园多元化发展
讲合作——让家长参与亲子美工创意活动
在活动开展初期,家长们并不支持幼儿园开展的美工活动,他们总为搜集材料而困惑。为了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园开展美工活动的重要性,我们利用半日开放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手工制作,我们教师并进行积极地解说美工活动开展后孩子的变化,家长哎在平日里细致的观察后发现孩子的变化非常大,思维活跃了、想象力丰富了、敢动手制作了等等的进步让家长感到很欣慰。我们还进行的亲子观摩活动,制作"灯笼"家长参加完活动后说"原来进行手工活动时宝宝总会说,妈妈你给我做,而现在说妈妈你看我做的漂亮吗?"从孩子的话语中就可以看出我们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的很好,更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促进了家园的有效合作。
七、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教师方面
1.积累丰富的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园教师虽然不是美术专业毕业,但通过开展此课题研究,教师不断利用书本自学、网络充电、培训实践等各种途径进行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激发教师们的研究热情,促进了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2.挖掘教师的艺术潜能,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
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美工教学活动中,通过收集废旧材料,将各种材料资源进行再利用,提高教师自身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在对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同时,挖掘了自身的艺术潜能。
3.深入教学实践,开发园本课程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增强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实显教师创造性地制定教学的目标,使教师在园本课程开展的研讨能力得到了提高。突出了我园鲜明的办园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
(二)家园共育方面
此课题的开展,转化了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实现了家园教育一体化。
(三)幼儿方面
1.发展幼儿独特的创造能力
幼儿在参与美工活动实践过程中,教师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向幼儿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使美的感受得以深化,内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表现,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工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中,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并逐步发展了幼儿独特的创造能力。
2.使幼儿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幼儿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工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从而促进其个性的自然发展。
3.发展幼儿敏锐的思维
幼儿通过对多种材料进行美工制作活动,使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材料形成独特的观察视觉,在设计创作活动中,不但发展了脑、眼、手的协调性,更促进了敏锐的思维能力。
(四)研究方面
在实践研究中逐步丰富园本课程,形成本园的美工特色。我园美术教学中手工活动案例研究,基于幼儿喜欢的玩具、动物、日常所用物品进行创作,大大弥补了美工只是为了环境的美化,让家长看到实效性,让孩子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玩耍的体验到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五)成果方面
1.园内自编教案集、幼儿作品集、亲子作品集、教师作品集。
2.形成经验性文章: 教学案例分析15篇、美工活动专题研讨4篇、教师美工教育随笔2篇、教学设计5篇。
3.参加全国第二十九届幼儿素质杯幼儿书画大赛,期中在本次活动中,荣获第二十九届“素质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优胜单位100强(特等奖),百名优秀教师(特等奖),15名老师获优秀教师指导奖,并授予“素质教育优秀教师”称号。本次幼儿参赛作品中,共有140名幼儿获奖,其中47人获得金奖,39人获得银奖,35人获得铜奖,19人获得优胜奖。
八、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在开展“美术教学中手工活动案例研究”的实施中,比较偏重于内容的开展和幼儿美工能力的培养,而在幼儿美工能力评价方面比较薄弱。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美工教育的评价策略。
(二)教师不善于及时归纳和总结自己在实践中好的经验,收集、整理资料的意识还有待于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总结提升能力,及时的整理、保留活动的资料。
(三)从幼儿园长远的发展来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仅关注了幼儿园特色的突出,研究比较肤浅、单一,没有上升到构建园本文化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