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说女子不如男 音乐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韵味地跟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辅以简单的身段动作。
2、知道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曲,认识豫剧大师常香玉。
3、感受豫剧魅力,积极地参加课堂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能有韵味地边表演边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教学难点:唱出韵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用河南方言与学生交流
1、师: 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咋样?你今天开心不开心?(师用河南方言与生打招呼)
师:今天上课我跟你们打招呼与平常有什么不同?
生:。。。。。。(引出河南方言)
师:河南方言特别有意思,咱们来学上几句?(如:好的、行、没问题:中 ; 不行、不好:不中 ;惊讶的语气词:乖乖 ; 女孩:小妞 ;男孩:孩儿等等。)
2、小结:嘿!同学们学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再来几句怎么样?
二、新课导入
(一)继续模仿河南方言,引出新课内容。
师:河南人说别人说话没道理就是理太偏;说女孩啥事不干,啥心不操,在家享清福,就是享清闲。可女孩子不同意啦,就反驳道:谁说女子享清闲?
女孩子一天可忙了!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边说边带学生模仿)
师:河南方言咬字有什么特点?比如:偏、闲、棉。
(口型:咬字要“咧开”,多点an的感觉;语调:语调起伏较大,抑扬顿挫、有很多的第四声。比如:享清闲、白天、纺棉;语气:重,北方人的豪爽。)
(二)听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1、初听选段:师范唱
师:同学们一下子就学会了这么多句河南方言。现在我来唱上一段河南的地方戏,唱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河南的地方戏曲叫什么吗?
生:。。。。。。
2、简介豫剧: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它来源于民间,生活气息浓厚 ,非常受河南人民的喜爱。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设计意图:对小学生来说,知道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就够了,所以本案对“豫剧”的介绍极简。】
师:接下来,老师就给大家唱上一段豫剧。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豫剧的唱腔和河南方言之间有什么联系?有相似的地方吗?如果有,你能说出来吗?(师唱选段)
3、交流:咬字和方言、唱腔音调和方言腔调的关系
师:豫剧的唱腔和咬字跟河南人说话的腔调确实很像吧!让人感觉河南人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唱着唱着就唱出豫剧了!
4、复听选段
师:要不我们再听一遍?中不中?这次,老师要为大家请出正宗的豫剧演员来上一段原汁原味的演唱。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豫剧音乐中河南方言音调的韵味。
(再次聆听选段)
5、小结
师:我们很多的民间音乐都和当地的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它的语言音调逐渐发展出来的。
【设计意图:戏曲唱腔和其他的民间音乐一样,都和当地的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从它的语言音调逐渐发展出来的。其咬字基本上就是方言,其行腔基本上是在方言音调的基础上通过夸张、变形等发展而来的。
本案从河南方言的感受和模仿入手,带领学生进入豫剧唱腔的学习。学生抓住了河南方言的咬字行腔特点,也就掌握了进入豫剧唱腔学习的钥匙。】
❷ 《这是什么》音乐教案
【课 题:这 是 什 么】
一、年级:二年级
二、课型:艺术综合课
三、教学目标:
1、用轻松愉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2、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感受歌曲,表演歌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四、学情分析:
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说对音乐有了较为初步的认识,尤其对那些有情节的音乐作品更为喜欢。他们很愿意用歌声、用动作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但这种表演常常是最原始、最表面的,音乐形象稍有些抽象他们便不知所动,加之学生对音乐素材的积累浅而少,体态语言就更显得匮乏了。此时特别需要老师的帮助,从音乐本身和其思想内涵上引导学生,使他们的内心与作品产生共鸣。
五、教材分析:
《这是什么》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为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谜语为歌词,“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那是什么发出的“嘀嗒”与“当当”的声音呢,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
五、教学重点:
用轻松愉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
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学习
七、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听音乐与教师律动:《在钟表店里》
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表演。
教师:提示生活中钟表的声音。
学生:模拟小闹钟的叫声。
[初步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科综合、扩展知识:
猜一猜,想一想: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老师真喜欢,现在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师按节奏说,边说边做动作。)
生:“齐答”。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从钟声等几个特征)
师:“你对钟表有那些了解呢?谁能说说?”
生:“说一说对钟表的了解”
师:“介绍钟表的历史”。(出示多媒体课件)
三、双基训练、解决难点:
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音:
小闹钟 八分音符 挂钟 四分音符 座钟 二分音符
1、分别模仿3种钟表的声音。
2、组成钟表的交响曲。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表的声音,你们来听一听。
2/4 滴答 滴答 | 滴答 滴答 | 当0 当0 | 当 — ||
请同学们也来模仿。
四、学习歌曲、陶冶情操:
1、猜谜语导入:师:老师今天让大家猜个谜语,看你行不行,“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猜一件物品。如果你猜不出,请听一首歌,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
2、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并重复多次,学生与教师律动。
3、学唱歌曲,感受表现音乐形象。
4、请你拍手为歌曲伴奏好吗?
5、播放课件歌词部分,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1)以交替的形式朗读歌词。
(2)随钢琴完整朗读歌词。
6、模唱:(用 lu 、 la)
7、听听闹钟走的声音(嘀哒嘀哒),提示学生要用轻松而弹性的声音来读唱,并用合适的动作来进行配合。
8、听听闹钟的闹铃声(当当当—),提示应该用相对稍强,连贯的声音。进行两声部的节奏练习
9、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处理歌曲,创编节奏:
1、表演《这是什么》
2、编创与活动
教师:请你说一说钟表的作用。
学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上学、下课、吃饭、起床、睡觉……
教师:还记得我们学过一首关于时间的歌吗?
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转动唱起来吧。(音乐《时间象小马车》)
学生:自觉围成圆圈扬鞭跳跃,欢快地唱起来。
教师:谁能模拟时间的脚步,表现钟表的走动,展示一下双休日的生活呢?
学生(甲):在圆圈中间模拟钟表的指针——早九点、十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四点、晚上六点、九点……
学生(群):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起床、吃早饭、看书、练乐器、踢球、跑步、下棋、看电视……
教师:指导学生把动作表演得夸张一些(渗透艺术源于生活而要高于生活的道理),并不时地把每个人的表演介绍给大家。
教师:小闹钟日夜不停地辛勤工作,它病倒了,怎么办呢?
学生:再买一个新的…去商店退换…到厂家保修……
教师:小闹钟天天陪伴着我们,跟它有了感情,还真舍不得丢掉呢,让我们把它送到钟表店里去吧!
提示: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聆听并分辨各种音响,然后回答——有音乐盒的声音、上发条的声音、上弦的声音、闹铃的声音、大钟摆摇荡的声音、卡通表发出的报时声……
教师:经过钟表店里老爷爷的紧张工作,那些有问题的钟表都修好了吗?
学生:老爷爷看到自己把坏的钟表都修好了,高兴地笑了——
他在擦汗,他在喝水,
他在欣赏着钟表发出的各种声音,
钟表店里的音乐真是太丰富了。
九、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说钟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提醒我们要有时间观念,提示我们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上学了!那我们能不能离开它呀?(不能)
我们要做一个遵守时间,懂得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❸ 我的故乡在北京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阎妮的《我的故乡在北京》,梁衡的《美丽的晋祠》,鲁斯•坎贝尔的《可爱的地球》。
《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阎妮1972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大学教师之家,高中毕业后,她留学法国,虽远离故土,但始终不忘自己的故乡北京。文章描写了记忆中故乡北京的西山、昆明湖和八达岭长城秀美风光,作者语言准确、形象、生动,饱含深情,为我们营造出温婉、含蓄、如诗一般的氛围,抒发了强烈的思乡情结。
1、根据本组课文的特点,确定本单元的重点。
我们根据本组课文的特点,确定本单元的重点是:了解描述景物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2、课前搜集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为感悟文章奠定基础。
《我的故乡在北京》一文,在课前可引导学生阅读冰心、席慕容等作家关于故乡的作品,了解作者阎妮高中毕业后就远离故土赴法国留学的离乡经历,为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无比眷恋之情做好铺垫
3、优化教学结构,把握文本主线。
一篇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它可能是关键的词句、文眼、警句,过渡段,问题等,要抓住这个关键点,由点到面辐射全文,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如《我的故乡在北京》,文眼是“歌”,全文以“歌”起始以“歌”终,一个“歌”字,贯穿了全文的感情线索。西山因“绿”,所以西山的歌有绿色的翅膀;昆明湖水清澈明亮,因此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八达岭长城因有了野花的点缀,美得更丰富,所以长城的歌有了带花的翅膀。在作者笔下,这篇课文也如同一首歌,一首具有故乡独特风韵的歌,一首家乡的赞歌,一首思乡之歌。因此,在授课时紧扣住“歌”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就可以比较准确的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络
比如《我的故乡在北京》课后习题要求体会句子的深刻内涵把握课文思想感情,感悟段落鲜明的表达特点进而尝试仿写,也是学习语言的好方法。结合课文中大量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积累去感悟。如《我的故乡在北京》对昆明湖的描写,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表现出登高远望昆明湖的感受。“伸”、“拥抱”、“融”运用拟人的手法,要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表达效果,感悟暗含在这几个文字里的作者对昆明湖的依恋情怀。“我恋着西山,恋着昆明湖,恋着那雄伟绵延的长城”这个排比句表达效果怎么体会呢?还是通过读,边读边想,决不能只知道它是个排比句就足够了,这样的简单处理是无法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的。怎么读呢?可以这样。读到:我恋着西山,眼前可以出现一座绿色山峦的景象,这是一个点。再读:恋着昆明湖,这又是一个点。把前两个分句,我恋着西山,我恋着昆明湖,连起来读好像我们眼前的画面就丰富了,眼前就不仅有西山,不仅有昆明湖,甚至还出现北京的街道,北京的民宅,就读成了一条线,眼前的景物越来越丰富;再读第三个分句,恋着那雄伟绵延的长城,这三个点就形成了一个面,读着读着,眼前的景物也就扩展开了,原来作者通过这个排比句,要表达的是他爱着的、恋着的不仅是西山,不仅是昆明湖,不仅是长城,还有那北京的一草一木,所以这句话用排比句就充分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