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课文草原全文
六年级课文草原全文如下: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文章出自老舍先生的《内蒙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1)六年级上册草原扩展阅读:
一、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二、作者影响
1、文化影响
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2、政治影响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3、文学奖项
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于1999年创立了老舍文学奖,该奖项主要奖励北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
❷ 六年级草原这一课的主旨是什么
六年级草原这一课的主旨是什么
答:主旨是-----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专族的大团结
《草原》通过作属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中心思想就是为了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
❸ 六年级上册草原内容简介
《草原》分为三大段,一是写草原秀美的景色(草原风光图),二写草原迎客(草原迎客图),三是草原联欢(主客联欢图)。
如有疑问请留言,
❹ 六年级上册 《草原》的主要内容
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专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属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种,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
草原由大气、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气温度、降水量占主导地位,草原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为家畜、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 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如果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划一条斜线,也就是从东北的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为止,可以把中国分为两大地理区。
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离海洋较近,气候温湿,大部分为农业区,西北部分多为高山峻岭,离海洋远,气候干旱,风沙较多,是主要的草原区。
❺ 六年级上册16课草原的段意
第一段写来草原美丽的景色以及给自人带来的乐趣。
第二段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受到蒙古人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
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5)六年级上册草原扩展阅读
原文节选: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❻ 六年级草原
《草原》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
❼ 六年级上册 《草原》的主要内容
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❽ 六年级草原四字成语解释
《草原》一课中的成语有:翠色欲流、一碧千里、襟飘带舞
1、翠色欲流
解释: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读音:cuì sè yù liú。
引证:老舍《草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例句:你看那杨树刚长出嫩叶,翠色欲流,惹人喜爱。
2、一碧千里
解释: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读音:yí bì qiān lǐ。
引证:老舍《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例句:看着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3、襟飘带舞
解释: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读音:jīn piāo dài wǔ。
引证:老舍《草原》:“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例句:海风吹过岸边,婆娑的绿树迎风摇曳,海边的人襟飘带舞。
(8)六年级上册草原扩展阅读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写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大草原十分美丽,作者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部分(2~4自然段),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快要离开了,大家十分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