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的数学题.难!!!--------单位"1"的转换
上楼那位同学给错了几个答案!
先纠正
第一题题目有问题!若说有450人的话,一车回间90人,二车间60人,三车间300人,那答二车间就不是三车间的2/3了!
第四题给出的数据有错!若共有25个的话,篮球15个,排球4个,那足球是6个,足球都比排球多了,怎么还是他的2/3??
1。(小同学你是否把题打错了?/根据你的条件,2车间的人应该比1车间的多才对。如果说题目是2车间比1车间多30人的话解法如下)
设总人数为“1”,则
一车间:1/5(5/25)
二车间:8/25
三车间:12/25
30
/(8/25-5/25)=
250(人)
2。
设梨为“1”,则
苹果:4/3
橘子:1又2/3
90
/
(4/3+1又2/3)=
30(个)
3。
设牛,羊,猪总数为“1”,则
牛:1/3
羊:2/7
猪:8/21
42
/
(8/21
-
1/3)X
1/3
=
294(头)
4。
设总数为“1”,则
篮球:3/5
排球:6/25
足球:4/25
11
/
(3/5
-
6/25)
=
?(除不尽,是不是题给错了?)
5。(应该是问各有几人吧。。。)
设美术组有X人,则电脑组有(102-X)人
2X/9=(102
-
X)/4
X=54
102-54=48(人)
答:美术组有54人,电脑组有48人
2. 小学六年级数学求六种单位“1”的方法,条件一样 (连线题)
你没有问题,如何回答呀!
3. 六年级数学怎么看单位‘1’
抓住单位“1”。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要分清以哪个数作为标准数。一般情况下,凡是“占它的几分之几”、“是它的几分之几”、“相当于它的几分之几”,这里的“几分之几”都是对“它”来讲的,这个“它”所表示的数就是单位“1”,从汉语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看,在“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中,紧靠几分之几前面的“谁”总是表示单位勺”。如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就是以乙数为“标准数”,计算时把乙数作为分母。如求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是以乙数作为标准数,用甲、乙两数的差除以乙数,求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则是以甲数作为标准数,用甲、乙两数的差除以甲数。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般来说,求哪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要把哪一个数作为单位“1”。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教学生画简单的线段图表示题意,画线段图时,一般的题里两个量是包含的,用一条线段图表示;两个量是并列的,用两条线段图表示。
3、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关键也是找出单位“l”来列式。
4. 六年级数学不会找“单位1”该怎么办
单位“1”,是小学分数应用题永远绕不开的一个知识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基石。由于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只知其义,不知其理,甚至一做分数应用题就头大。如何找单位“1”,如何利用单位“1”解决问题,就本人教学经验简单谈谈。
一、单位“1”怎么来的?因为有分率,所以有了单位“1”。分率占谁,谁就是单位“1”。通常在题目中为“比”后面的量或分率前面的量。
二、单位“1”是个标准量,被其它量比较。引导的时候可从低年级所学的“倍”入手,逐渐转入把“倍”换成分率,其做题的思路是一样的。例:甲是100,是乙的5倍,乙是多少?
甲是100,是乙的5/6,乙是多少?
三、对于“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的理解:就是在单位“1”的基础上多(少)几分之几,必须看成两个量的关系为(1±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已知就用单位“1”去乘(1±几分之几);未知就用已知量÷(1±几分之几)=单位“1”。明白其原理之后再强化生活用语“增长了”“节约了”“降价了”……等等的理解。
四、画线段图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画线段图是学生对复杂题目再次理解的过程,更容易在图中明确单位“1”,明确已知量和对应分率。最常用的公式是:已知量÷对应分率=单位“1”。
总之,找出单位“1”,才能明确每一步求出来的量是谁,做到心中有数,步步为营。
5. 六年级数学题!!都要找单位1!!!
1.单位一是1桶油,已知量是12kg,对应分率是3/10
2.单位一是一桶油漆,已知量是1.2kg,对应分率是1/5
6. 六年级数学,单位一的重点是什么
答:在一道数学题里,通常有几个量,有的是变量,有的是不变量,我们在设单位“1”时,一定要是一个不变的量!
7. 小学六年级 数学 单位“1”的转换
单位一是“比”字后面那个数。也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后面那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同样,说谁是谁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单位一是“是”字后面那个数。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此类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8. 1-6年级各个数学单位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bc 长方形周长:c=2(ab)正方形周长:s=4a 圆的周长:s=a派r 长方形面积:s=ab 正方形面积:a的平方平行四边形面积:s=ah 圆形面积:s=派r的平方长方形体积:v=abc 表面积:S=(ab+ac+bc)2 正方形体积:v=a3 表面积:S=6A的平方圆柱体体积:v=派R的平方 表面积:s=2派rh+2派r的平方 1分=60秒1时=3600秒
9. 小学六年级的知识,“单位1”的详细解答,和记忆口诀。谢谢!
单位1也称整体“1”。目前没有形式化定义,只有广泛存在于分数教学实践中的描述内性定义。
把一个完容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并赋予自然数1的特性,可记为“1”。
记忆口诀:单位一在是、比占、相当于、超过等词语后面。
性质:
1、原有量的单位,(组成原有量的更小量,如一段路程3个小时走完,平均每个小时走的路程就是一段路程的单位。)或数的单位能转换成比“1”更小的单位,于是有分数定义:把单位一(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2、 可以以“1”为单位重新定义一个与原有量同单位的其它量,并用分数表示。这个分数也常常被称为那个其它量的对应分率。
3、通常把①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切分法,把②产生分数的方法称为量比法。切分法中“1”处于分子位置,量比法中“1”处于分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