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语文老师地位尴尬、存在感不强
在初中和小学,语文老师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群体。虽然语文学科中考分值最高(我们这里已提高到130分),但仍然地位尴尬。
一、家长不重视。
“老师,我的孩子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要不要送他去补习?”
相信,这是家长对班主任老师说过最多的话。
老师当然不建议,只能告诉他,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行了。
可是老师还有句话没说:你的孩子数学、英语不好,其实和语文成绩不好有很大关系,还是先把最基础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吧!
因为就算说了,家长也不认同:语文还是比较简单吧,我自己也能辅导他。
我儿子读小学一年级,有一回,我在他的班级群里看见一位家长这样说:老师,“画时圆、写时方、冬时长、夏时短”是个什么东西啊?连我都不知道呢,你出的题有问题吧?
看到没有,“连我都不知道呢”,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是:他的语文水平很好,是老师出了错。
很多人觉得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碾压语文老师。也就觉得语文这门学科,实在是无足轻重了。
二、学校不重视。
“某某数学老师所带班级成绩年年倒数第一,明年安排他带语文课吧。”
这是有些学校惯常的做法。
“为了冲刺即将到来的一中奥赛班招生考试,八年级必须调整课程安排,数学和英语各增加一节课,语文??就算了。”
某学校在临近一场重要考试前,作出了这样的安排。
当然,语文老师们对此安排欢欣鼓舞,毕竟,没有人喜欢负担和压力。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语文学科在学校里同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中小学校带语文的都是女老师都。什么原因?并非女老师的语文水平都比男老师高,而是因为男老师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当理科老师或者行政干部。
三、社会不重视。
社会上的人谈起来肃然起敬的当地“名师”,多数是理科老师,鲜少有语文老师。
社会上各种培训班,也鲜少开设语文课程,除了因为学科特点,语文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进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没人认为语文有多重要。
“学了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老掉牙的话,如今却还很有市场。很多家长,明明孩子文科成绩比较好,却在孩子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听从一大群热心亲友的建议,让孩子选择读理科,结果读得吃力,最后还考不出理想的成绩。
自改开以来,语文的学科地位江河日下,因而国民的语文素养也越来越差,听说读写能力,皆有明显退化。“听”的时候不专注,“说”的时候没条理,“读”的时候无韵律,写的时候少文采。更兼书写方式的变革,如今能写出漂亮手书的人越来越少。
若语文学科长期得不到重视,则语文老师难免地位尴尬,没有存在感。而优秀的人才如果都不选择当语文老师,中华文化的传承亦将面临问题。
分享教育资讯、观察教育动态、关注教师群体。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
⑵ 高中女班主任的尴尬经历,女班主任:老师什么没见过
这个是青春期的表现,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你也不要总拿着当回事回。谁都有个青春的经历。答只要我们把心情放在学习上。利用课外的时间多参加娱乐活动。不要自己闷着,那样的心里就会产生不好的健康。利用好时间,让自己不断的上进奋斗。
⑶ 高中时候,老师做过的最尴尬的事情是什么
记得有时候经常上课老师就会躲在窗户后边来看望我们。那时候就特别烦他,因为会打扰到睡觉,所以那时候就在门框上面画了一个乌龟的壳,老师的头一冒出来的时候就会跟那个壳对上。现在想起来还非常的搞笑。
⑷ 语文教师的尴尬何时了
语文老师没有什么稀奇的。只要上不来英语,上不来数理化,就可以往语文靠。不会回读,查字典;不会写,会答逼迫学生写就行;不会讲照着参考书念。只要学生管得紧,成绩照样出得来,说不定学汉语言文学的不如半道出家的。
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语文老师的作用当然不能说没有,但更多的看学生的悟性、记忆和课外阅读量。教师只是在系统传授语文知识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需要下较大功夫。考试成绩还与题目的难易、发挥是否正常等因素有关。讲课好的老师不一定能保证学生成绩一定好。
⑸ 高中语文究竟该如何教学处于何种尴尬境地
高中语文重点在阅读和作文拉分吧 阅读一定要找技巧 很多问题都是有固定的答案专模板 刚开始没有头属绪的时候可以多研究一下标准答案 找各种题的规律 一些套话 比如什么深化中心 形象生动表达什么思想啦 自己去总结归类 日子久了 自然看见问题心中便有思路
至于作文 如果你真的不愿意自己去写 不如买本实例警句的作文书 用到什么主题了直接找例子 写得多例子就铭记于心了
⑹ 在上学的时,老师发生的最尴尬的事情是
尴尬无非自导自演,一个人唱独角戏。路上跟同学打招呼,结果人家看都回不看你一眼直径走答过,留下自己哪只停在半空的手。
大部分时候,提问等于自己找没趣,自己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很多老师经历过几次之后就不会在选择提问了,因为即使提问了,大多时候都是没人回答的。讲台下的学生对于上星期学的内容早以抛之脑后了。大学,一个学科一个星期只上一节课,如果下来不复习的话,大多时候到下一个星期已经忘的七七八八了。
⑺ 学生时代老师有哪些尴尬的事情
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历史老师,他有一次来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忘记拉拉链了,那个尴尬呀。
⑻ 在初高中有哪些与老师之间的尴尬瞬间
在初高中我们有些事情该懂的也都懂了,然后我们又是住宿,有些时候我们是个女老师会去转男生宿舍,然后就很尴尬。
⑼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的困惑
老师确实有点像养老的工作,但是现在的你对于老师这个行业来说还太年轻,要职专称没职称,要经验属没经验,其实每种工作都一样,都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我们看到的都是当量变成为质变的时候。你能当老师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先处好人际关系吧,等以后有了更高的职称才会有更多的工资。再说老师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养老什么的。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就能随便闯,说实话,我不认为有父母的年轻人能够凭借一腔热血在几年之内干出点什么好的事业。如果你想家教,干嘛非要找高中的,难道小学或者初中不行吗?小学和初中无论哪科对你一个本科生都应该没问题吧。
⑽ 一位高中教师的困惑和苦恼:语文真的不重要吗
文中还说“中文的命运日见逼仄,几乎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深思的是,中文逼仄的场所,倒不是海外,而是内地。”作者还谈及许多此类现象,表现出了深刻的忧患意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接触中国文字,眼见着学生对待语文学科的态度,我深有同感,更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学生重理轻文的观念根深蒂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数年前盛行一时的名言,虽然曾被“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的“读书无用论”冲击过,但事实胜于雄辩,特别是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人才的作用凸现,尤其那些高级技术人员更是好单位大集团的抢手货,高薪水,高地位,受器重,学生自然心驰神往;学文就不行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皓首穷经,多留笑柄。于是在课堂上当老师正声情并茂地讲“窦娥屈招处斩,临刑前指斥天地鬼神,发下三桩誓愿。后来誓愿一一应验,作官的父亲为她洗雪冤情”的时候,一个男生接了句“有啥用啊,人都死啦”,老师极力营造起来的课堂氛围荡然无存。当我把这种现象反映给班主任时,他则说:“你管那个干啥,只要他能上清华北大就行呗。”我无言以对。
其次,许多大学招生的方式也对学生轻视语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中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考大学。一些重点院校有权自主招生,或者可以给某些考生适当加分进而特招,而取得这种资格的条件就是竞赛成绩,包括省级的、国家级的。然而能够参加知识竞赛并获得有效证书的是数、理、生、化以及外语,甚至体育特长都能为考生加上若干分,独独语文什么都没有。学生很务实,毕竟上大学才是当务之急,所以怎样做能上大学我就怎样做。再说学好语文又是个慢功夫,有时候学生铆足劲儿学了好几天,成绩未见提高,这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再就是社会的舆论导向对语文学科本身影响巨大。数年前社会上曾兴起对语文教学的批判,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甚至说“误尽苍生”。专家学者们侃侃而谈,学生家长们怨声载道,整个社会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一线教师:上课不知灵活变通,作业不重能力培养,作文净是空话假话和套话……结果呢,百家争鸣后不了了之,苦了的是背负着非难的语文教师。
还有些人爱说风凉话,一位数学老师就当众说“语文这科是个人就能教,谁还不会说中国话?”,甚至个别领导也抱有这种态度。这会让语文老师们怀疑自己的付出值不值得。本来语文作业批改就费事,在批阅随笔日记的时候我们总能接触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困惑、烦恼、不满和无奈都会引发教师的深思,无形之中会使语文老师觉得自己有义务正确引导他们,所以学生的随笔作业本上时常见得到老师大段大段甚至成篇成篇的批语,而这些是没有人承认的额外的工作。
现在有一些同学干脆把语文课称作“放松课”、“休息课”、“睡觉课”……,课堂上打盹、说小话、做理科题的人总有,当你批评他们时还振振有辞:马上就数学竞赛了,我还指着它上大学呢。你还能强迫他们吗?“语文天生重要”,我想提醒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它不仅帮你读书识字,走入知识殿堂;它也在不断地培养着你的情感和意志。作为有情感、意志和理性的人,光有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人文道德的残缺终究会影响到你的心态甚至生存质量,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长春市十一高中语文组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