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1-01-30 13:34:00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怎样设计教学设计

一。主题语
二。开场白
三。活动步骤
四。活动方案(内容)
五。相关知识
六。所受启示

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喜欢读书。
①谈谈你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情况。(2分)
答:
②请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份开展“读书报告会”的活动方案。(4分)
答:
( ① 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
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除上述6
项外,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完成情况:写出完成的数量或结果即可。(酌情给分)
② 方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准备、举行报告会、活动总结。各项内容符合)

综合实践活动和探究。(8分)
(1)同学们在“我爱文学”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了文学书刊进行了广泛的阅读。现语文老师请你策划一次有关“我爱文学”的班级交流、评价活动,你拟采用的活动主题是什么?你所准备的活动方案是什么?(4分)

(2)胡萝卜、鸡蛋、碾成粉状的咖啡豆,这三样东西同样面临逆境——煮沸的开水。下锅进入开水煮后,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外壳里面的液体变成硬硬的固体了,碾碎的咖啡豆成了一杯香浓的咖啡。这三个结局其实正代表着人在面临逆境时的态度,你能说出这三个结局的意义吗?如果让你选择,你会学三样东西中的哪一个?请说出你的想法。(4分)

(5.(1)示例:向你介绍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我的影响。(1分)①各小组推选2~3名代表准备参加班级交流、评价活动。②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规定交流顺序,确定活动的评委。 ③各小组代表交流 ④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⑤语文老师或主持人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第1问:在逆境面前屈服、妥协;在逆境面前灰心丧气或趋于崩溃;面对逆境不懈奋斗,最终走向成功。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4分,一问2分)

6.某企业车间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将梯子移到拐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工作人员在梯子旁写了一个条幅:注意安全。不久,来厂考察的一位专家建议厂长将条幅内容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请你比较一下条幅修改前后的效果有何不同,说说理由。(3分)

⑶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于环保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急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镜头一:

镜头二:

(活动二:资料搜集)下图是某同学本次活动中搜集来的绿色食品标志(图一)与中国环境标志(图二)图,请任选一幅图并根据画面内容指出这幅标志图的构图创意。

构图创意:

构图创意:

(活动三: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

我的计策一:

我的计策二:

(活动四:环保行动)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一位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你打算为保护当地的环境做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然后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我的环保行动:

解析;本题综合性很强,围绕保护环境这一中心,设计了四项活动------有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描述环境现状,有依据图标写出构图创意,有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计献策,还有为保护环境提出自己设计的环保行动。(活动一)考查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示例:镜头一:学校旁边的池塘到处散满垃圾,杂草丛生,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水变得污浊不堪;镜头二:学校旁边的菜场,到处是废弃的塑料袋与垃圾,连空气里也弥漫着各种“怪味”。

(活动二)考查学生看图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示例:图一:绿色食品标志图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圆形,意为保护。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图二: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活动三)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示例:计策一:多植树造林,还大地一片绿色生机。计策二: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计策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活动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办法可行,且叙述清晰即可

⑷ 如何利用农村教学资源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如何利用农村教学资源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在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学习环境的扩大性等方面都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尤其对广大农村中学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不过,农村中学优劣势是辨证的、统一的,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城市中学不可代替的优势。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向深入,积极地挖掘和整合身边有效资源,才能让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
关键词:农村初中;资源;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开掘语文课程资源的途径,使我们的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同时,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下面,笔者谈谈对农村初中如何利用教学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加强实践体验
农村地区虽然各种条件落后,尤其是目前使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方面更显贫弱,但相对城镇来说,农村也有独特的资源,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又明显优于城市学校。只要我们用心挖掘,也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足迹”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要求对活动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将学生分成三组:人物组、动物组、植物组。各组要在上课前两周内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呢,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制作成幻灯片或者编写日志。具体如动物组:可选择农村中常见的两三种动物作为观察对象。记录记录它们在春天到来时分别有着怎样的活动变化,或是记录它们的声音。植物组:可到自家的菜园或每天上学途中的田埂上,选择选择一两种小草、蔬菜或花朵,每天用图片的形式记录其成长的过程。人物组:春天到来时人的活动也是有变化的,如衣着、活动场地、精神面貌以及在田间劳动的项目等。组员需要随时随地加以记录,有的还需要跟踪记录。然后,成果展示,主要由学生利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切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而且在搜集、记录、整理有关春的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分享了春的知识、春的信息,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
再如八下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实践条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活动主题。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五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风味小吃、民谣集锦、农谚精选。然后上课前几周,学生制定计划并分组“采风”。这一点农村学生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在时间和地点上比较自由。大家都来自农村,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实践活动。其次,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记录工作。最后,课堂展示,共享采风成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文化,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学生虽然长年生活在农村本地,但并不一定对它很了解。当他们深入到其间的时候,突然发现本地的乡俗风情竟然也如此意蕴丰富。正是活动贴近生活实际,才让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栖居地的热爱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扬长避短,拓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性学习的教材已不再是课本上的材料,学习的空间也从课堂扩大到了家庭、社会、自然。然而农村中学由于实际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综合性学习障碍重重。教师要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应以教材为依据扬长避短寻找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契合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学资源加以符合实际的整合与开发。比如七下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因为距离我们较远,我认为开展这个活动,大部分学生只能借助有限的资料积累相关知识,学生的体会也不会很深。于是我在让学生了解必要的黄河知识之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我们离长江比较近,就将综合性学习拓展为《长江,我亲爱的长江》。活动分为:1.分小组搜集与长江有关的地=地理知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然后将搜集的信息加以整合,设计成竞赛题,组织学生进行长江知识竞答。2.调查长江(家乡所在地域段)水质情况,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初次学习写调查报告。3.收集关于长江的名篇佳作,或自己直接创作,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画或音频文件,然后进行朗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长江的感情。4.保护长江,保护水资源。学生写宣传标语、设计公益广告画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性认识,同时还能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再如九年级下册“关注我们的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基本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许多村落还没设立社区。我将此次活动分为两项内容:“看看我们的村庄”、“我为村庄做贡献”。第一项活动,主要让学生调查、考察自己所在村庄的环境现状。第二项活动可以在第一项活动的基础上展开或独立展开。如寻找身边的不文明现象,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学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为消除不文明现象而努力。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实地调查后,写一份倡议书。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农村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在图文、影视、会议、场馆、街道等资源方面明显劣于城市,尤其是目前使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方面更显贫弱;但农村学校在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又明显优于城市学校。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如七上第三单元“探索月球奥秘”,这项活动对信息量相对闭塞的农村学生来说较难开展,因此可以在不改变单元内容主题的前提下改为“农民如何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七下“戏曲大舞台”改为“家乡戏欣赏”;七下“马的世界”改为“身边的动物”八上“说不尽的桥”改为“家乡的桥”等等。
当然乡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开发与利用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还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要求。如必须遵循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宗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变通,才能把可能性的乡土资源转化成为我所用、现实可行的课程资源,然后再结合课标要求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总之,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农村中学受到实施综合性学习所需的基础设施与教学资源等条件制约,但只要能根据本地区的优势与特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也一定能把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得很精彩。

⑸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新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教学中,综合性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解决好放开与收拢这对矛盾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放开体现在:学习方式、实施模式、材料搜集途径、成果展示方式等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收拢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最终要汇聚在语文性上,致力于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提高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放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学习方式的放开:走出课堂,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在综合性学习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应该在开学初级开始着手准备,分阶段完成六次学习,让学生根据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活动小组,让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分工合作搜集与活动主题有关的资料,注重探究和研究的过程。这种设计,既可以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尝试探究的方法,经历了研究的过程,探究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实施模式放开
可以根据综合性学习主题、类型的不同可以采取适宜的模式:活动组织、观察体验、调查分析、问题解决、研究学习等多种模式。我们可以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归为以下几个专题:自然风情类如《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等;体验成长类:如《这就是我》、《成长的烦恼》、等;语言文学类如《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等;历史文化类如《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等;时事热点专题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注我们的社区》等;科技生活类:《探索月球的奥秘》、《科海泛舟》等;学习技巧类:如《怎样搜集资料》等。
根据综合性学习专题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模式,如语言文字类、学习技巧类采用活动组织模式;体验成长类采用观察体验模式:时事热点专题类采用问题解决模式;历史文化类采用研究学习模式等。
三、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历史文化等教育资源,拓宽语文课程视野,培养发现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眼力。以发现美的眼睛,从自然中获取资源。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走进自然,《寻觅春天的足迹》:花草树木,风云雨雪,亭台楼阁,山川湖海,鱼虫飞鸟等进入我们实现的时候,素材随之而来。以机敏的触觉,从社会中获取资源。
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给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材料。如 “海湾战争”,“日本的核泄漏事件”“利比亚硝烟不断”等热点问题,都成为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资源。用心去感悟.从生活中获取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涉猎教材以外的广阔领域,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语文学习的契机,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听、想、感悟、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放开
展示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方式有很多,如:课堂交流展示图片式展示,课件式展示,写作心得式展示,演讲式展示,也可以编册子,出墙报,编剧本,录制成音像作品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收拢,体现在学习过程始终围绕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如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倾听雨的足音: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二)感受雨的诗意: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感受雨的情丝,朗诵写雨的诗词;(三)说说雨的功过: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并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四)抒写雨的情怀: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施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能够坚持“语文性”这一主导,相信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将永远充满语文的芳香。

⑹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你提的问题范围过于宽泛,无法全面回答,但我可以范举一例:曹刿论战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衷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齐鲁长勺之战就是其中的典型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谈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解题:
1、《左传》
2、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

3、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 又何间焉 (jiàn) 鄙(bì) 弗敢专也(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轼(shì)
旗靡(mǐ)
2、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
3、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明确:依两条线索概括:
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奋战——胜战——评战)
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四、合作交流,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小组合作,研讨探究下列问题: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鲁庄公认为战前能作那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如何评价的?
-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揭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曹刿是如何帮助庄供选择战机的呢?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急于出战;鲁军刚刚获胜,庄公又急于追求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5、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曹刿的解释分哪几层意思?
明确:分两层意思,以江供给的缘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战机;二讲追击的缘故,表现他考虑周全,行动谨慎。

五、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
1、关于人物塑造
①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②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给予攻击,说明他军事上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与曹刿的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加大战,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见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2、关于对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政治热情。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与庄公的急躁冒进,反衬曹刿的从容谨慎,一个出身卑微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3、关于详略
课文剪裁详略得当。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六、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七、作业
背诵课文

⑺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单)

最佳答案
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
第二颗原子弹使长崎死亡35000人,受伤60000人,失踪5000人

8月2日,509大队的B-Z9型轰炸机在美国的提尼安岛载着组装好了的原子弹,等待合适的天气。2日、3日和4日,天气一直不好,阴云密布,有时还下着雨,使得飞机无法起飞。美军最高司令部为此十分恼火和着急,天天派遣气象侦察飞机起飞观测。8月5日美军气象部门通过对大量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预报6日广岛地区阴雨过去,天气放晴。空勤和地勤人员都提前做好了准备。果然,6日凌晨,气象侦察飞机报告,广岛地区天气晴朗,云量很少,能见度很好。于是,临近凌晨3点时,装载原子弹的飞机和其它飞机在夜色中从基地起飞。在晴好少云的气象条件下,美机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人员伤亡惨重。据美日资料,第一颗原子弹使广岛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所有的工业机器都遭破坏。空袭之所以得手,气象的作用非常突出。据美方声称,由于大气能见度较好,重达五吨的原子弹,投掷偏差仅240米。

第一颗原子弹突袭得手时,由于日本没有立即投降,美国又计划投掷第二颗原子弹,目标是小仓。突袭日期原定于8月11日,但是根据美军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只有9日这天是晴天,随后连续5天都将是恶劣天气,无法投掷原子弹。8月8日,前苏联向日本宣战。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美军最高司令部决定把轰炸日期提前到9日。9日,临近凌晨4点,两架气象侦察机和两架轰炸机从美军的空军基地起飞,向小仓飞去。到达小仓上空后,天气条件却并不像军事气象部门预报得那样晴好,整个天空阴云翻滚,烟雾浓密,飞行员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目标。据当时指挥轰炸的阿什沃斯将军回忆,当时轰炸机用了45分钟连续5次降低飞行高度,试图投掷,但都因能见度太差而未能寻找到目标,飞机只好按照预备方案飞向长崎。

不利的气象条件,使得小仓躲过一场灾难。

当载弹飞机到达长崎上空时,才发现长崎也被厚厚的云层遮盖住了,气象条件比预报的要坏得多,同样无法进行目视投弹。但这时飞机燃料已经不多,加之还有一些没能来得及排除的油箱油泵不畅等故障,飞机不可能携弹返航。飞行员接到的命令是必须投弹,于是就临时决定采用雷达测物辨别和寻找目标的方法投弹。盘旋了10分钟左右,投弹手已做好了投弹准备,这时,覆盖长崎上空的云层忽然出现了空隙,透过云缝隙勉强看到了山谷中一条跑道。于是在当地时间10点58分,第二颗原子弹投到了长崎。由于长崎地处山谷,当时的气象条件也不好,能见度很差,使投弹偏离了目标约2000米,加上当天又没有风,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比广岛小。据日本方面提供的资料,原子弹使长崎死亡35000人,受伤60000人,失踪5000人,68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