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村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1、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留守儿童教育延伸到了农村社会。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作为农村弱势群体,可能是最有风险成为未来贫困成人的群体。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教育关爱问题,必须多主体承担起各自责任,打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组合拳。
由于随迁子女在城镇接受教育,农村教育延伸到城镇。城镇必须承担起随迁子女的教育责任,城镇政府要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三统一”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在城镇入学机会上实现全员纳入、就读学校上体现质量公平、学习过程中表现关爱关心,不让一个随迁子女掉队。
2、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解决贫困儿童教育问题,要系统解决饮食营养、日常生活环境与家庭教育投入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贫困家庭进行经济和创业就业能力帮扶,对帮扶资金支出进行指导与监控,必须有一定数额用于日常生活环境改善,确保用于儿童饮食营养改善与教育支出,坚决杜绝用于家长的不良嗜好消费。
3、农村学校规模小,在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
在人、财、物配置上,应该关注农村学校规模小的情况,基于学校规模特征进行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在专任教师分配方面,建立以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为原则的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政策。
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的师资配置政策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合理分类,基于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原则建构师资配置模型。国家或地区可以根据基于校际教师教学工作量均等原则所建构的师资配置模型,定期对城市、县镇、农村编制政策与校际分配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4、单一按学生数量核拨教育经费。
细化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标准,这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
一是从学校层面计算学校作为一个单位与其他学校同等承担的费用。
二是从班级层面计算课堂教学产生的费用,这些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费用不会因为班级人数多少而变化,如教师上课的耗费品(如粉笔)、教师用教学辅助设备等。
三是以学生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产生的费用,如学生上机产生的电费、学生实验的材料消耗。
5、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相对弱势。
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在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内部条件劣势,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条件劣势,使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更具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从改进教育系统内外部同时发力,才能有效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
B. 农村中学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我们的义务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由普九攻坚向巩固提高转变,由基础设施建设向重管理、抓质量的内涵发展转变。可是由于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成了摆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课题。
造成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农村中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投入严重不够,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也仅仅只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的问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等客观现实,也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农村中学条件相对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工作的实力和条件,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起重担了,却又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农村中学只好干瞪眼。从而导致教师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
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较为落后,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由于家长外出打工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导致很多农村孩子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从而缺乏学习内动力。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得不到家长、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能好起来吗?
很多家长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丢在年迈的老人身边。很多祖辈家长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们起不了应有的监护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环境的严重缺失,导致了孩子很多心理问题,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的困难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也难于实现,久而久之,问题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这样的孩子对学习还有什么兴趣,其学习成绩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学校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办学条件年年前往农村小学抢收优秀学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长生均被他们挖走。一些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也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到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这样一来,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就一降再降。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现实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提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思路及对策
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落后面貌,首先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花大力气从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
其次,农村中学自身必须更新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要发展,提高质量是关键,只有逐步革除体制管理诸多弊端,不将工作复杂化,将工作的重心真正回归到立足学生的成长上来,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谈,一切努力均为白干。教学成绩上不去,家长会放心?社会会满意?谁愿意将孩子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办学效益的学校身上?学校修得再漂亮,教学设施搞得再理想,没有教师们的尽责尽职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这样的学校还有什么意思?从上到下必须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领导要重视,校长要重视,班主任、科任教师均要重视。制度上严格要求,管理上严格要求,工作上严格要求。有什么样的管理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质量意识。
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讨论,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确立校级领导亲自督导制,校级领导蹲点各年级,以身作则,带动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观点。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教学成绩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质量意识,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在“质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树立质量就是需要的意识。我们的教育真正让社会满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质量。要树立教育追求就是将教育教学工作做到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抓质量就是要从基础抓起。沙滩上建不起高楼大厦。低年级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着高年级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还得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的研究,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上。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少有明星,这样的二流汉队伍就更要靠科学合理的管理带动。从校长的管理到学校的办学制度确立都应该立足在教学质量责任上。在绩效工资上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落实奖惩制和责任制,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办学成效方可见到成效。
C. 农村初中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农村初中的师资队伍状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内。由于大环容境的影响,很多农村中学骨干教师或被高中学校拔高录用,或被相邻城镇学校挖走,致使学校很多科目人才短缺。为保障教育质量,有的学科一人带多班的现象便急剧增多,过重的教学负担和压力让任课教师劳累不堪,其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骨干教师的流失必然导致优质生源的流失,从而导致了农村学校教育的整体衰落,也更进一步加深了城乡间的教育不公平程度。(2)新生力量补充不够。现在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而新分配的、支教的能下到农村基层学校的教师,不仅数量不足,且多是学历不高、专业不对口的,这样跨学科教学、教非所学的现象也就越来越普遍了。所以,当前农村学校缺乏真正的"新鲜血液",就如久旱的禾苗需要甘霖的滋润一般。(3)班级结构配备不合理。优质师源集中在高年级的做法导致了低年级轻松高年级苦、低年级漏洞高年级被的现状。
D. 农村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有哪些
2
enough
是修饰形容词
big
,但必须放在
big
之后。本句应该是
“
The
room
is
big
enough.I
singing
a
song
now.
”
现在进行时
构成应是
be
+
v
+
ing
形式,学生往往缺少谓语
be
,本句应是
“
I
am
singing
a
song
now.
”
所以平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
识引导学生用
英文
思维模式来思考。
2.
一个主语多个谓语。英语句型大多是“一个主语
+
一个
谓
语
”
,
其
它
动
词
往
往
以
非
谓
语
动
词
形
式
出
现
。
如
“
I
went
home
watched
TV
yesterday
”
应把
“
watch
TV
”
改为不定式
短语,本句应是“
I
went
home
to
watch
TV yesterday.
”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使用不定式、动名
词、过去分词等非谓语形式。
3.
一逗到底。逗号连接句也是中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受母语
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造句方式。
学生写英语作文时也总感到一个句
子还没有表达完,
便不自觉地一逗到底,
这样就造成句子关系含
混,主次不明,重点不突出,影响表达效果。
4.
用词不当。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
表达某种含义首先要选择
合适的词,学生词汇不足,导致作文中词不达意。
5.
语篇布局能力弱,文章主题不突出。英语中的语篇联结
手段相当丰富,有的用在句子层次,
有的用在语篇层次,但学生
在书面表达中较少利用这些手段,
这使得文章的跳跃性很大,
文
中的主题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没有明显的照应等,
而且废话连
篇,主题没有突出。
其他类错误,如标点符号、大小写等错误,在农村中学生
书面表达中也普遍存在。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平时指导书面
作文时,应有意识注意以上错误。
二、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作文能力的具体对策
3
(一)阶梯性训练,逐步提高
“词—句—篇”的关系就好象是“砖—瓦—房”的关系,有
了砖瓦才能盖好房子。英语书面表达也一样,要坚持由浅到深、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训练。
笔者在多年的农村初
中英语教学中,
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
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阶梯性的写作训练,
从遣词造
句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1.
词汇的训练
词是构成句子的最小单位,
地位非常重要。
本人主要通过以
下方式进行训练:一是每天坚持听写单词、
短语。二是每周利用
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单词游戏,
诸如单词接龙
、
单词归类
、
单词
填空
、
默写竞赛等。
使学生的词汇量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地增加。
为书面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句子的训练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
“五种基本句
型”的扩展与延伸。书面表达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词、短
句、
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的合理组合能力。
因此,
训练学生的
“写”
就要从“五种基本句型”入手。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是:
(
1
)
S + V
(主语
+
及物动词)(
2
)
S + V + O
(主语
+
及物
动词
+
宾语)(
3
)
S + V + P
(主语
+
联系动词
+
表语)(
4
)
S
+
V
+
IO
+
DO
(主语
+
及物动词
+
直接宾语
+
间接宾语)(
5
)
S + V + O +C
(主语
+
及物动词
+
宾语
+
宾语补足语)。如果能
熟练运用各种常用句型,
每个句子清楚无误,
那么整篇文章就没
什么大的毛病了。
E.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将新的事物引入课堂,让学生用学到的东西去形容、去叙述、去思考。农村语文教学受基础设备和人员组成影响,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模式过于脱节,达不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F.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新课程实施已有六年。 这六年我到不少区县听了课,看到了中学语文课堂发生的变化,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和我的同仁对我市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这些问题主要是:
1.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3.在一些地方,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4.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5.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6.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7.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困难。一些教师只是片面的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和考试成绩的角度看课改,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形成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
为保证新课程的健康进行,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这对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要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统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课程理论的语言主要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才能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
光转变教学观念还不行,教师还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标还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推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增强课标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
增强课标意识,首先应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统一到课程标准的观点上来,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课程标准说,“语
G.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这一般要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具结,比如说自己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遇版到了哪些问题,自权己是怎样去处理的,常见的问题,比如说学生上课没有学习兴趣或者是在写作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对于诗歌鉴赏,文言文不太能够理解这一问题。
H. 农村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有哪些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心理因素。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写作难。2.写作基础薄弱。写作基础主要指遣词造句的基本功。
3.写作内容贫乏。从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写的作文内容贫乏,思路不开阔。4.写作逻辑紊乱。5.写作缺少衔接。6.写作审题不清
7.忽略修改环节。
按照语言学习规律,英语写作教学的次序应是:词一句一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篇”是目的。整个训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这三个阶段彼此衔接,教会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词句,从而在书面表达教学中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养成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区别英汉行文中的不同习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及早注意区别英汉行文中的不同习惯,英语不能完全与汉语字字对应,其词序、句序的排列或侧重会有所不同。3.在加强字、词、句、篇的基础上提高写作。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单词到造句到改写课文或简单的记事,然后再过渡到各种文体的训练,要做到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4.在加强听、说、读的基础上提高写作。学习语言的途径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