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语文课本有哪些抒情散文啊
1、《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文学教育家孙绍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
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2、《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
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3、《泪珠与珍珠》
《泪珠与珍珠》是现当代中国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名篇,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高品位的人生追求,旷达的生活情致,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感情真挚细腻,文笔清秀柔婉。
4、《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
这篇文章,一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
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对鲁迅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叹为观止。
这篇文章被选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四》等课本中。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
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Ⅱ 请帮我列出高中语文课本的文章中出现过的人物(含古文和现代文)拜托啦!
烛之武,李密,廉颇,蔺相如,刘邦,刘备,项羽,诸葛亮,范增,嬴政,岳飞,。。。
Ⅲ 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哪些鲁迅的文章
小学课本:《少年闰土》
初中课本:
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三册《社戏》、《故乡》
第四册《孔乙己》
第五册《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六册《藤野先生》
高中课本:
第一册《呐喊》自序
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
第三册《纪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
第四册《药》
第五册《阿Q正传》
高中语文读本:
第一册《孤愤》《未有天才之前》《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第二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隔膜》、《一点比喻》、《捣鬼心传》
第三册《为了忘却的纪念》、《春末闲谈》
第四册《狂人日记》
第五册《阿Q正传》的成因、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示众》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
(3)高中语文课本文章角色分读扩展阅读:
鲁迅的人物评价:
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学评论家):“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Ⅳ 人教的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文章中有提到关于人生关的三个境界,请问有人记得文章的名字吗
应该就是《人生的境界》这篇文章吧。在以前人教版的第六册有。
Ⅳ 高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有哪些
高中教材的版本不同,选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同。人教版的新课标现在有三篇:
必修一
第一专册属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必修二 第三册
第一单元
2、《祝福》
第四册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Ⅵ 以高中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人物为论据的高考高分议论文
圆润锋芒
朝阳与落日总是更能令人感动,只因那一刻它正午的锋芒熔成了圆润的辉光。
——题记
历史的演进一如浪潮,总有新生的力量站到风口浪尖,擎起前进的大旗,同时,老迈陈旧地慢慢没入时间的深渊。然而在涌动的浪花背后是广阔深沉的海洋,这一动一静的转换结合,构成了历史和人生完整的美感。
“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吴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范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而有才华横溢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
然而,花总是会谢的。渔阳鼙鼓终于让大唐盛世成为了历史。锋芒地绽放常常是一种能量迅速耗散,当潮水涨起时潮落也就成为必然。余秋雨说,唯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长久。我想,这便是历史的法则。火烧岛上的柏杨遭到长期的囚禁和妻子的抛弃,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并最终从一个愤青成长为一个热情却不偏激的思考者。锋芒毕露没有错,然而我们要找到一种更持久的方式。路途是遥远的,若一路狂奔而去,我们很可能如古希腊马拉松英雄一样,在冲过终点后倒下;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虽然慢,但终会到达。这就是年少轻狂之后的思考和成长。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当我们年少时,要有绽放锋芒,展现自我的胆略;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要学会慢慢使自己圆满,丰盈起来。成长,便是如是的一个充实的过程,当我们完成了这样一个渐变,我们便能如朗月朝阳般,向世间投射出圆润的光芒,我们便是历史的大海中最纯粹与丰满的一滴水珠。
晶莹雪 寂寞林
曾不止一次为黛玉含恨而死泪雨满面,又曾不止一次因为宝钗不得幸福而感慨不公,不知道雪芹先生为什么要让这两个同为日月之精华的奇女子,在大观园中悲惨地结束一生。
记得曾看过很多关于钗黛二人孰是孰非的评论,觉得颇为愤慨。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
,她们同是世间最美丽的女子。我怜黛玉,也惜宝钗,因为她们让我看到了女性特有的美丽与气质。
一、大家闺秀篇
或许这个标题是百年来人们对这位商贩小姐统一的评价吧。不错,宝钗是一位恪守封建礼教、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小姐,可正是她的沉稳与规范才让她令人刮目相看。小小年纪就能够处理好上下关系。老夫人喜欢,丫头们乐意,这样的好小姐上哪儿去找啊。
宝钗处事能力强却从不外露,仅是在凤姐儿生病的时候,她推辞不过,只好帮忙处理一些家事。可是从这对事情的处理中,便能看出她的睿智与过人之处。
其次,在大观园中要比的便是美貌与才能,这两样她都具备,此乃天下奇女子。
其实宝钗是规矩的,宽容的,她不介意一得一失。她有宽广的心胸,她敢于承担生活所有的不幸。宝钗啊,你就像是一个圆,毫无棱角可言,从不刺痛别人,又善于帮助别人,你的心胸是那么宽,你为人是那么好。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特有的温和。
二、泪水长流篇
也许黛玉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那双哭肿得像桃核一样的眼睛了,不知道这玉儿的眼泪为什么如此的多,哭得让人断肠。
在大观园中,这位恐怕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了吧。由于家庭变故,从小寄居外祖母家的她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耻笑了去,正是这样,才使得她多疑、猜忌。然而在骨子里,黛玉有的是水一样的柔情。
对待自己的爱情,黛玉敢于追求,她愿意表露出来,希望宝玉能了解。在这一点上,她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打破了这些规矩。尽管她最后含恨而死,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爱敢恨,敢突破,敢创新的奇女子。
虽然黛玉有时会有一些小性子,小心眼,但这始终无法抹去遮住和她独有的光辉。黛玉啊,你就像是一颗星,虽锋芒毕露,难免刺痛他人,可你是那么特别,与众不同。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女人特有的气质。
三、合篇
无论宝钗,还是黛玉,无论是圆,还是星,她们各有各的光辉,各有各的美丽。宝钗的规矩——像圆;黛玉的新颖——像星。
我们看宝钗,也看黛玉;我们爱宝钗,也爱黛玉。我们要学做圆,也要学做星,闪耀独特的美丽光环。
棱角
浩浩历史长河,多少英雄豪杰,金龙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多少帝王将相,稳坐龙椅,挥指江山社稷。有的人挥剑沙场,战功赫赫,却只能屈居人臣,甚至身陷囹圄;有的人垂拱而治,食言谏诫,广施良田,福仁惠于百姓,却能位及人王。
犹如棱角多变的星形与浑厚稳实的圆形,新颖多变的却面积小,规范稳定的空间却大,古今圣贤能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的无非是星与圆的极端之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于是古人渐渐觉悟,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方能成就大业,包举宇内。
汉世家族在其基业初定时便谨记历史的训诫,堂而皇之地“休养生息”,分封良田,轻役减赋。大汉天下物阜民丰,刘氏家族便稳坐高堂,但自身力量的弱小却也使刘邦忧心忡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也正突显了他对怀柔政策下的忧患。“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后人欧阳修深中肯綮地揭示了这一自然之理。在这一圆滑的蜜罐中或许正孕育着种种危机,只要凿开这道弧线,沉溺于安详的汉氏子孙,是无力反抗也只能沦为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历史在我们的前方总会摆道岔口,虽然人性的弱点总让我们去追寻安逸的生活,让自己游弋于蜜罐中乐不思蜀,让自己圆滑地为人处世,无憾地“行走”。虽然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何等逍遥自在,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此轻逸无谓,但风华正茂的我宁愿如锋芒毕露的苏东坡饮酒赋诗,大放厥词,尽管早生华发却也乐得自在,深居高堂又几度罢黜,人生的酸甜苦辣一一尽染,如此才子方能让后人在其名言佳句中醒悟真谛。无独有偶的岳飞,以他“精忠报国”之志,将铁蹄踏遍敌穴,“靖康耻,犹未雪”,在十二道金牌的威逼下仍挥剑勇猛,果敢决然,虽惨死于小人之手,却也换来西子湖畔后人的景仰。
别让生活磨平了你的棱角,别让现实消融你的斗志,圆骨谨慎之辈只能获取片刻的安逸,让你的光芒更耀眼些,更夺人些。历史便会在你的脚下铺开。“古来圣贤皆寂寞,只有‘勇’者留其名。”
我是真的懂你
鱼说:“没有人知道我在流泪,因为我活在水里。”水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活在我心里。”
我循梦远航,“一夜飞渡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正当我“迷花倚石忽已暝”时,一位白衣飘飘,端坐在白鹿之上的俊才缓缓而至。噢,是他,诗仙李白!他面色苍白,满脸的抑郁,饮酒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懂,我真的懂。李白一生爱国爱民,满腔抱负,满心希望自己能谋官为民做主,却受到小人的奸害,皇帝昏庸听信谗言,贬谪李白疏远了他,疏远了一个伟大杰出的爱国诗人。圣上啊!你不分清白,受人蒙蔽,造成了何等错误的认识,枉害了一代风流……
我的心里默默流着泪,我能够感受到李白的凄苦。我无言,只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逆流而下,一位老者在水一方。他那爬满皱纹的额头,那微微弓着的瘦弱身躯,那沉吟江边满脸的迷茫……我忆起了,他!“长太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他在江边徘徊着……突然,仰天长嗟:“天啊!奈何你这般对待我?!圣上啊?!你为何听信谗言,疏远我啊?!天下之大,无人明吾心意也!”纵身一跃,投入了滚滚奔流的江水之中……
我欲哭无泪,欲助无能。只能对着江心,对着屈原呼喊道:“我懂!我真的懂!”
屈原为国为民捐躯,这份真挚强烈的感情铭记在后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小人当道,统治者无能。屈原满腔热血和报国之心,换来的却是“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悲哉!哀哉!
屈原被迫无奈,愤恨至极,大吼一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以死表达了对国对民的忠诚。
遥想当年,小人谗言,君主昏庸,造成了疏圣贤,亲小人,造成了圣上的错误认识,也造成了李白、屈原等的悲惨命运……呜呼噫嘻!
而他们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后代人永不会忘记!……“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试卷,失向来之李、屈……梦一场……
[点评]作者以梦游者的身份,跨越时空限域分别“拜会”了徘徊在长江边的李白和徘徊在汨罗江边的屈原,他们均因君主听信小人谗言遭到遗弃和疏远,而投江自尽。文章认为,正是由于当时皇上感情的亲疏,才导致了两名伟大诗人的相继罹难。切合题意,材料引用恰当,得体。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篇,不过,可以参考
不朽的昭君
你的人生本是宽阔的直道,不甘平庸的你更是拐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弯道。从此,你的人生焕发异样光彩。———题记
或许是上天的无意安排,或许是上天有意要考验你,将你出生在群山万壑之中。那,又何妨?你天生丽质、智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学,样样通,为的就是要不同凡人,为的就是拐好人生的每一弯道。于是,我们看到绝世才貌的你,小小年龄就美名远扬。
当别人还在家中研习女红的时候,你已拐出了人生第一个弯口:登上雕花龙凤船,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来到长安。
当别人争先贿赂画工毛延寿时,你已拐出了人生第二个弯口:绝不贿赂画工,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禀性。尽管画布上的你平添了几颗黑痣。
面对和亲,当后宫嫔妃争着躲避时,你又一次拐出了人生第三个弯道:挺身而出,甘愿当和亲的使者。
三个弯道,你已将同时期,同时代的女子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三个弯道,你的人生已达到了新的境界。
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不知不觉,浩浩荡荡的和亲队伍已驶过了塞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情怀抒发心中澎湃。凛冽的寒风吹乱了你的秀发,更吹乱了你绵长的思绪。抱起心爱的琵琶,一曲思念,离别之歌悠远响起。大雁低飞,聆听你的心语;明月高照,欢送你的离去。诗人用“千载琵琶作胡语,奉命怨恨曲中论”来写你。我想你不会是这样的,除去淡淡的离别之苦,更多的则是会心一笑,因为你看到了“城门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场景。
塞外的风不再凛冽,征夫不再抱怨,怨妇不再流泪,他们破涕而笑,无数的家庭结束了不眠之夜。塞外的草长得更茂盛,塞外的羊群长得更加肥壮,塞外的天更高,大雁飞得更高,叫的更响……
昭君,你用智慧拐好了自己人生,更拐好了大汉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
美哉,那绝世的容貌;惊哉,那柔弱的双肩竟能扛住一个王朝的兴旺。
不朽的昭君。
[简评]:读过2002年优秀高考作文《昭君的选择》,差点抹煞了今年的这篇好作文。同样以“昭君出塞”为底子,但所不同的是这篇作文是通过第二人称形式,围绕作文材料中的“弯道超越”,仿佛在和“昭君”探讨人生,赞美昭君的超人智慧和抓住的历史机遇的超凡能力,走好了人生中几个重要的关键点。
文章不仅仅是扣题准确巧妙,联想丰富自然,内容别开生面,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一道道绚丽的风景,在凄美的意境中任我们去体验,去感悟。更不必说语言生动优美,结构完整,细节生动的渲染,仿佛作者对着这千古美人的面仰慕、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又仿佛是自己最亲密的家人一般,带着无比的骄傲在向别人夸耀。尤其是作者行文的张弛有度的驾驭能力,牵引着读者和他一样仰慕赞美的心。
文章化用典故及古诗文名句,信手拈来而又巧妙融会,充分展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文采和文化积淀的厚实,堪称一篇美文。当然,稍显不足的是结尾的文字似乎有点匆忙了些。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
“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三顾茅庐的故事人们已经耳熟能详。?
刘备屈尊三顾寻访卧龙,孔明隆中对策纵谈天下。此后,刘备从亡命将军变为了一方枭雄,诸葛亮也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从占据荆、益二州到白帝托孤,两人肝胆相照,心神无二,被后世视为君臣信赖的典范。?
《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之为“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人炎盛轨。”也许是因为历来英雄相惜,千古同慨,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感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然而,时至今日,每每读到《三国演义》中那段精彩的“三顾茅庐”,在慨叹的同时,又想到了另外一点——求贤之道。?
求贤的方式很多,燕昭王广罗贤士,借的是物质条件,曹孟德召纳能臣,凭的是三次颁布《求贤令》……这些虽然都是求贤,但“三顾茅庐”却技高一筹。刘备三顾,获得了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便后主刘禅如何昏庸,诸葛亮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其让大贤大德之士怀着“试一试”的心理主动上门,不如像刘备,深谋远虑地选择亲自访贤,求贤。?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善于发现人才,寻求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中国古代,不乏这样的智谋之士。周文王为了消灭残暴的商纣王,到处访贤求能,他在渭水南岸遇到了直钩钓鱼的姜尚,听了他对治国安邦的一番见解,心悦诚服,马上请他到王宫,这位姜太公在文王死后,辅佐武王伐纣,一举灭商,文王靠他的远见卓识访求到了出类拔萃的贤才。?
八百年后,楚汉相争,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而离开刘邦,萧何亲自连夜追赶,并建议刘邦以韩信为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帮助刘邦出蜀中,得天下,萧何月下追韩信,靠他的一片诚心追回了难得一见的将才。?
任何时代,任何范围内,总会有一些贤能的人,这些贤才如果能拥有合适的舞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会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事情。?
求贤,将有一定才能的人寻找出来,招至身边或让其在原有的地方施展才华,最终加快社会发展的进程。重视人才,求贤若渴,懂得运用“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的人是开明的,也一定会得到贤才的诚心,有所作为。?
[名师点评]?
事实胜于雄辩,“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甚是开明:诸葛亮、姜太公、韩信……他们的成功不能说明吗?大量的举例论证令人信服;燕昭王、曹操……他们的求贤之道能比刘备的吗?类比论证令人折服。本文道理论证少,摆脱一味地理论说教,以事实说话,是本文的一大优点。?
引经据典选材得当,语句简洁而有力,过渡自然而论证严密,论据典型而说理透彻,内容充实而主题深刻。详略得当,以“三顾茅庐”为主要事例。“三顾茅庐”的典故妇孺皆知,选择这一典故,成功有二:一是选择大家熟悉的写,无疑是极具说服力的;二是“求贤”仍然是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热门话题,颇有新意。?
熟悉历史典故,古为今用,把握时代脉搏,思想积极进步是本文的一大亮点。(陈江华)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Ⅶ 如果让你编写初中或者高中语文教材,你会选择哪些文章
我在初中用自然、科学、人物等各类事物的兴趣型文章,发展爱好;高中则以引导学生自身独立思想及人生、世界观的思考型文章,充实心智。
Ⅷ 高中语文课本中小说的人物形象解析
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并刻画有血有肉的、独具个性特色而又有一定专社会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属。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就课本人选的名家名篇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培养青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进而引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这个网站上有详细的解答-www.cnki.com.cn,也比较全面,不错的。
Ⅸ 应该是高中语文课本(也可能是课后阅读之类的)一篇文章,描写的是故宫
《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我国建筑的特征》?中学教材上有故宫建筑的这三课。都没有这个印象。
Ⅹ 翻开高中语文教材,一位位作者、一个个人物如在眼前,请任选一位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
没有坚韧的意志,司抄马迁就不会忍辱负重,不忍辱负重,史册何时载史记? 没有坚贞的节操,陶潜就不会辞官归隐,不辞官归隐,文坛谁敢称靖节? 与高中语文课本文章角色分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