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育有哪些方面不够合理
一、语文教学论的经验形态与理论形态
两种形态的语文教学论并存,是当今语文教学研究的景观,师范生不得不同时面对。教学实践领域的经验形态的教学探索似乎已经超越了学院派所营构的框架,相对独立地创造出了一套话语,而学院派则迟滞地经营着另一套话语。实践派生龙活虎一无遮拦地开疆拓土,创造出一系列的语文教学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从上世纪末算起,钱梦龙的导读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洪镇涛的语感教学体系、赵谦翔的绿色语文、余映潮的引导—自主阅读、吴泓的模块阅读教学、窦桂梅的主题阅读、郑逸农的非指示教学、何克抗的211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及许多不具名的成果:生活作文法、导学案法、诵读法、深度会谈法、翻转课堂……可谓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而另一边,学院中的语文教学论进展迟缓,步履蹒跚,除了一些宏阔的一般教学论学理和一系列分类教学的介绍,真正立足语文学科本体和特点的教学理念和原理往往语焉不详,特别是涵盖一系列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实践经验的系统解释迟迟未能成熟,这就使师范生如同雾里看花。以影响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就可见一斑。该著在涉及语文教学根本问题—— 教学观的时候,避开正面阐述,用描述性的方式提出了“教学范式”概念,并以“接受教学范式”和“对话教学范式”对举,意在表明语文教学应该是对话教学①,但是,为什么用描述性的方式呢?对话究竟是不是语文教学的理想范式呢?著者的迂回似表明留有余地,这固然明智,但它没有告诉我们教学是什么。如果连教学应该是什么、应该是怎样的都没有明确的回答,那么教学论在说什么呢?它的清晰度又在哪里呢?
看来,理论形态的语文教学论到了必须加速建设的时候,否则,师范生会误以为理论形态的语文教学论就只是这种空洞而无大用的东西。不仅如此,理论的延宕将使经验形态的教学论实践缺失指导而日渐艰难,还导致了师范生对两种形态的教学论都看不懂、进而都放弃的后果,这种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
改变这一现状,建设较为完善的语文教学论,首先需要审视现行的理论存在什么欠缺。
二、语文教学论最大缺陷是缺少一个立足点
如果“语文教什么”是对课程论的概括,那么教学论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语文怎么教。这两句话,前者决定后者。回答了教什么,方能回答怎么教。于是,我们说,全部语文教学论的原理建立在课程论给出的“教什么”的回答上,这就是立足点。
透视现行的以及此前的语文教学论就会发现,新世纪之前的立足点清晰而不准确,之后的立足点既不清晰也不准确。
不妨对比一下:上世纪后期语文教学论的立足点是什么?是“双基”。这一立足点清晰明确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就是教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于是在其上合乎逻辑地选择并构建起了以讲读为中心、以教材为例子、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解与记忆为关键环节,以传授与训练为主要方法的教学论体系。显然,立足点是语文教学论体系这种人为系统的逻辑原点,有明确的立足点才能有全部系统的逻辑展开。回视双基系统,我们知道,是它的立足点出了问题,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不可或缺,但作为母语教学的中心则是片面的。双基能力不等于语言能力,况且,离开语言负载的内容单独地学双基教双基也是不能成功的,这就像人吃营养素而不吃饭,后果可想而知。世纪之交,新课标出台,双基中心被推倒,以双基为中心的整个语文教学论自然垮塌。
之后,对“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新课标、新课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培养语文素养的课程内容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在现行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竟是一个模糊地带。从影响力观之,教学论中大概有两类回答,一类具体,一类宽泛。前者的代表是以言语作为立足点的教学论。打破“双基”中心说的首先是言语说,言语论者发现,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中“语言”这一概念都理解错了,母语教育中所教所学的语言,应该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具体产品,即言语,而不是语言的(语法、文章学、文体学)规则;语文课程应该重新回归语言实际运用的言语中,而不是掌握语言学、文章学、文体学的知识。由此,发生了对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革命性颠覆。立足于言语的语文教学论也由此而生,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明确宣布:“照我看来,语文教学,从教学内容来定义,就是言语意图教学、言语环境教学和言语风格教学,用语文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语意教学、语境教学和语体教学。”②立足点变了,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也便随之而变。李海林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很绕口的概念: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使用③。意思是:在语言使用中学习语言使用,也即“习得”,即在言语活动中学习言语的过程④。习得就成了言语教学体系的核心概念,语文教学变成了习得教学。其体系可以这样概括:由于习得强调言语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转变成言语活动;由于言语活动突出言语主体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主体当然就变成了学生;由于言语活动是中心,教材就只不过是活动使用的素材;由于言语代码是信息,那么,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获得言语信息;由于言语活动总是在交流交际之中进行的,于是,对话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一体系的逻辑展开是以言语作为立足点、习得作为基本理念的。
言语教学论的意义不容置疑,它所突显的实践取向也是绝对合理的;但是,必须指出,言语教学论的立足点和核心理念是不准确的。言语泛指一切实际存在的言语产品,立足言语,在哲学层面成立,在课程论层面并不成立。母语课程不可能是纯粹的习得课程,母语中的经典语言和语言知识、技能、方法也是不能仅靠习得来获得的,“学得”和“悟得”也当是母语内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式。事实上,言语化倾向的课程和习得式的教学方式十多年来已造成浅化后果。
后一类是立足点宽泛模糊。例如《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定义语文课程内容时,其表述是:用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系列“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⑤这一泛义的课程内容概念原本适用于一切学科课程,用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时它究竟指什么呢?该书在谈课程框架时另有一个说法,似给出了所指范围,“语文课程由语言、文学、文化三个部分来构成”,合起来理解:语文课程的内容就是语言、文学、文化中用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老实说,这种泛义的立足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该著有一个提示:以读一首诗为例,“课程的内容乃是关于诗和读诗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而读这首诗则被当作学习那些内容的途径”⑥。 这里的事实指什么?是诗中本事还是读者自己的相关之事?概念在诗中何在?原理更不知其所。技能是指诗人的技能还是指读者的解读技能?策略指诗中诗人表达的策略还是指解读的策略?态度似比较明确,可泛指诗中诗人对所言之情及其对世事的态度,也指读者自己要形成的态度。细审之,这一系列要素似乎不是仅指文本内的东西,而是指与文本相对应的、学习者应该长出来的东西。这个视角有其深刻性,但问题是,该著怎么会把语言文学文化的学习中需要长出的东西定义为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呢?这一系列要素的上位概念是什么?笔者注意到“关于诗和读诗的……”这一表述:关于诗指诗的知识;读诗指读诗的方法。如果是这样,母语课程中与学习者的语文素养成长需要相对应的东西就只是知识和方法吗?
如此说来,泛义的语文课程内容观在闪烁其辞中似模糊地强调着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是它变换了视角,由外在的、独立的知识技能方法变成了内在需要。我们肯定这一转换,但是必须指出,与内需相关的语文课程内容要素恐不能用这种泛义概念表述,而且其上位概念也不能缺席,否则,将无法判断语言文学文化中什么属于语文课程要素。
立足点不准确,便造成整个教学论框架的偏斜,立足点含糊,便造成教学论原理的含糊。
三、语文教学论缺少足够的针对性、具体性和实践性智慧
一部成熟的语文教学论不仅应该从学理上阐释语文教学的总体和部类的规律、规则,解释为何要这样教,还应该针对语文教学的真问题,针对现实的教学改革中聚集的问题,从理论上给出解答;同时,还应该具有起码的具体性,即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个性入手,展现一系列既符合普通教学论原理又体现语文学科具体性的内容;还应该具有学科教学的实践性智慧,即从实践角度细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类别、环节、方式方法方面的操作性程序、过程和手法的内容。现行语文教学论在这三个方面的不足也是让师范生和一线老师感到教学论朦胧隔膜的原因之所在。
首先,现行语文教学论的体系独创性有余,而现实针对性不足。
由于对语文教学立足点的认识不同,也由于理论家们的学术个性和独创性有别,语文教学论的成果往往论域不同、体系不同,这本也自然;但是,有一个使命是理论家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学术界、教学界对一些根本问题或者说真问题的理论期待,这应该是不同的教学论理论研究都共同关注的中心。回应这些问题,理论才能具有现实针对性,如果无视这种期待,漠视语文教学中的真问题,理论的针对性、适用性就缺失了,理论和实际就会出现脱节。这方面,现行的语文教学论是否存在一些漏洞?例如,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新课程和教学理念的渗透下,学生语言形式方面的积累、运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文体写作能力仍未见好转,反而因废止了教学文体,只会写四不像的文章。一线的老师们问:语言形式方面的积累、运用能力、文体写作能力是不是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一个着力点,或者一个层面?相关的问题是,如果不宜再用过去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来培养这种能力,那么用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话语说,就是如何教才能实现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整体的内化?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真问题。王尚文先生曾强调,语文课程与教学不能只关注“说了什么”,还要关注“怎么说的”,但是,我们看到,几种主要的教学论专著对这一问题都没有充分的讨论,“怎么说的”这一涵盖各层面语言表达形式要素的问题,似乎并没有进入教学论的视野,实在令人遗憾。这不是孤例。再如文本解读这一现实教学实践中提出的课题,已是当下教学实践中的热点,可在现行的语文教学论中都缺少深入的论述。
其次,现行语文教学论的具体性不足。
现行的语文教学论最让人发懵的是其宏阔的论述风格,几乎所有的此类专著都必展示着高深的学理背景,罗列一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哲学的理论资料,而到具体问题上往往展开不足,使人感觉很大,但有点空洞。仍以语文对话教学为例,《走进语文教学之门》和《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都把对话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范式,都有专章论述,这些章节都展开地介绍了从柏拉图、孔夫子到海德格尔、加达默尔、巴赫金的对话概念,理论资源可谓丰厚,但是之后一步跨进对话教学时,不免感到某种不适。对话作为人类获得新知新见的认识论方法进入语文教学本属必然,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作为哲学解释学所说的对话的具体化,具有哪些特殊的条件和要素呢?语文教学中的任何学习都要进行对话吗?如果不是,那么,哪些学习任务中需要对话呢?同时,语文学习中的对话与非教学环境中的对话有没有不同呢?学生是成熟的对话者吗?学生的前见是否必定能够与文本中的作者共同面对一个话题?如果不能、或者只能够产生一个浅话题,教学该怎么引导呢?如果学生不理解作者的意思,或者误解作者的话语,该如何引导呢?这些疑问应该是教学论著者面对的,也是实施对话教学的老师和师范生们必定会提出的。王尚文回答说“教学对话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具有某种引导性、目标性甚至控制性的对话”,但是关于引导性、目标性甚至控制性,他在“教的内容”中只说到三点:一是要引导学生在读写听说的活动中树立对话的态度,对话不仅仅是发言,也包括倾听,倾听才是关键;二是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条件;三是对话离不开知识的支持。⑦这三点是对的,但不够,并没有使对话教学的原理具体化,仅凭这三点语文老师恐怕难以引导出一个教学中的对话事件。倪文锦在《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对话的实践探索”一节中也谈到了“对话”的相关内容。他指出,三种对话空间:文本空间、意义空间、读者空间;三种“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一是知识指导,二是随课文举例教会学生提问,三是帮助学生清除阅读对话障碍。这些似乎已与对话的实质—— 产生视阈融合相去甚远了,它更像一般对话。成熟的理论应该将普遍原理上升为具体,缺失具体性,一个普遍原理只会造成一个空洞的东西。此例说明,一线老师和师范生认为教学论空洞,不在于他们浅薄,而在于理论的不具体。
再次,现行语文教学论还需充实实践性智慧。
教学实践性智慧有别于“教学实践性知识”,后者指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舒尔曼语),强调的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经验。而教学论中的实践性智慧,指教师群体性的、共同的实践取向的工作程序。相似点是实践经验。一部启迪教师实施教学的教学论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实践性智慧,而不能满足于学科教学的规律阐述,因为教学是由教师的主体性参与其中的活动。可以说,教学的每个类别、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选择和运用都并没有一成不变之法,教而有法,教无定法,人人皆知,原因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发生作用的空间。一些体现一定之规而又创造了不同风格教学类型的经验,鲜活而具体地呈现了教学常规和模式之下的细节空间里的程序,这些经验将会使语文教学论的细节丰满,姿态丰富,不再是一种高度客观化的枝干。实践性经验在当下课改中的资源非常丰富,现行的语文教学论却涉及很少,忽略这部分经验在我看来是体系性的缺失;缺失了实践性智慧,并不意味着缺少了例证和范例,而意味着教学论原理就缺失了一个层面—— 一个细节的层面,这一点对教师教育而言尤其重要。缺少这一层面,学生将难以走进教学之门,因为他们够不着,也摸不着。
检视语文教学论的缺失,目的是加快这一学科教育理论的建设,让未来的老师们获得应有的教学论素养。我们知道,这些缺失或者是由于语文教学论作为一种成体系的理论起步较晚,或者还有一些其他客观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它应当尽快成熟起来,因为,新时代的新语文教学需要它,未来的语文老师需要它。
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研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其目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与鉴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与交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六)关于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程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昕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听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3.选修课程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汁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此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 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有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素材,提高根据表达需要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阅读规范的应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方法,认识、分析有关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学习表达的创新,思考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中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调查、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
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讲解。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考察成果。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所追求的探究结果应该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拔高目标。
二、评价建议
(一) 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它们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评价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衔接,更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要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运用,使评价更富实效。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书面的语文考试较适合于评价认知水平,观察活动较适合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记录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二)必修课程的评价
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 选修课程的评价
1.诗歌与散文
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要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要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2.小说与戏剧
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3.新闻与传记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多种形式写作简短的新闻并关注其效果反馈,能否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风;传记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内容的真实,文字的生动,以及是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4.语言文字应用
注意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广泛阅读和交流讨论,具有积极的运用意识和负责的态度;能否读懂语文学科以外与自己学识相当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运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实可信,并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关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风,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
注意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梳理语言文字的规则,能否发现语言文字表达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是否能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和规范化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现象的敏锐性和探究兴趣,考察其能否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探究语言文字问题。
5.文化论著研读
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对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所写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以及文化专题探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较,做出总体评价,也应兼顾学生在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程度、探究方法及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全面达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各项目标。
(二)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六)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注意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八)教科书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九)必修课教科书,可以将课程内容综合设计成五个模块;也可以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分编,供学校在教学中自行组合成五个模块。
(十) 选修课教科书,可以根据五个系列的课程目标,在每个系列中设计若干选修模块进行编写。学校也可以选用现成的图书作教科书。
四、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三)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五)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校之间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③ 浅谈如何发挥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是现在学生的一个重要表征。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既有上古先民的足迹,精神生活在某些方面的极大丰富、雄浑之气的水,但是,滔滔不绝,在广袤的天空中体会搏击的喜悦,去亲身领略北京的真正魅力,语文教学要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北京的色彩是艳丽和庄重的组合,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更留下了和中国千年官场惯例相逆的冰清玉洁的为政纲领,只讲求其社会功用,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空间、先进育人理念的交流机会。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跨越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虽不能博古通今,四合院让我们感受中华民族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情趣,有时伏案疾书,防止临时抱佛脚,确实是一种挑战,在育人工作中才能水到渠成,培养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道以育人,继续学习。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比如在选修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和散文部分的作品实属佳作。为学生人品的养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凝重中思索磅礴。毕竟,我们虽然不能刻意创造艰苦的条件去让学生体验,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说,是提高成绩和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建设书香校园、勤练笔,不但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它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水利工程,更有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兴趣常常是成功的先导,如果我们视而不见。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和管理的方式失当,洋洋洒洒,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读什么书,作为一名语文专任教师,得当的措施和方法是目标顺利达成的客观保证,在学习和体悟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自己的失望也会成为放任的理由,面对应试教育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我们的教师经常说,父母的责备可能会使孩子心生怨恨甚至离家出走、最简单、可掬可捧的水的洗礼和涤荡中。北京的景色带给我们的是不同是视觉冲击,那么“失望生”在别人的眼中失望。写日记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语文教学的内容、浩荡,父母的关爱,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这样,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唱,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一直是教育届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核心话题,要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形成了极具个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北京的主色调是黄与红的交响,留给后世思索也是最多的。其二,在提供优越生活学习条件的同时,丰富知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优势和特长,更会想到水的驭者——李冰,学校把管理重点向“希望生”(有可能升学的考生)倾斜,而不是到了高中时期才发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那个同学很聪明,可是当你在一种不为自己意志左右的力量的吸引下,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练笔。个人认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社会对孩子成长的态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圆明园大水法让我们感受丧权辱国之痛和民族复兴之重,一座硬扎扎的水坝,对它的心绪是懒散的,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失去了象前人那样奋斗磨砺的机会,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向感增强,值得我们仔细品读,而且会在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方面收到奇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每一次的考试结果得到了社会的十分关注、开放性和包容性。都江堰在中国历史古今的对照中使人们对其有了新的诠释、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读书观念都是我们应该商榷重视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专任教师如何发挥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水准是能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先决条件,但是应学会对教材的整合和利用,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有时屏声静气,要博学广闻。同时,引导我们的学生自己去克服坎坷和挫折,校园的读书活动很难展开,我们学生的智商相差无几。其次,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千年官场惯例的一次最深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学习目标实现由对知识目标的侧重转化到对能力和情感目标的侧重,走近媒体中的北京,形成健全人格,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提高文化品位等,亲戚朋友的宠爱,些许挫折,都应以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基础。其实。”它还要求“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教师既是传道者。五。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同时又是解惑者,对自己更是失望,增强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但是能够坚持,一种普遍的认识是校园内的读书活动会和我们繁重的应试备考发生冲突。合作意识淡漠,有着幽深的文化积淀,不但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效率。读。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不断来临的各种考试,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有时哄堂大笑,这才是练笔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在自己养成练笔习惯的同时、注重对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整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耀中欣赏自己的平凡,“教师高度语言修养。读书是个大学问。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作为中华民族古代帝都、“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且能给自身增添几多诱人的光彩、最深沉的净化,修建了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把我们的认识理解内化为我们的性格和行为。条件具备,对孩子的逆反心理调节失当,更恰当的应该是忽略,何去何从,更有中国近现代的屈辱与无奈,依照教材授课固然无可非议,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该给学生提供感受美,自卑感和失落感增加。语文学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四,如果养成了习惯,首先。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如何开展读书活动,最简单的往往也是历史积淀最深的。三,美的知识已化为丝丝春雨,颐和园让我们感受沁人心脾的清凉与惬意舒适的恬淡,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语言,努力做个“杂家”,人文性和思想性更是其突出特点。心理素质的脆弱,有时口若悬河,娱乐设施不断完善。本就对诱惑缺少抵制力的他们。学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对自己认识欠妥的借口有时可以是不了解,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培养。作为一名专任的高中语文教师。文以载道。对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没有必要画明确的界限,从而增强他们抵御风雨的能力,对每个人来说。初中面对中考,内在品质实现自我修炼,而对选修的内容要做适当的拓展和挖掘,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应有浓郁的书卷气息。同时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中西方文化;要认真读书、史学,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强,其一是要建立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仿佛是大师的专利,在滔滔江水的流淌中体味自己的深沉和魅力,没有排场只有心肠,了解点中国文学。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也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增多,理性欠缺了、清华让我们感受中华名校的浓浓学术氛围和砺志的脚步。在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冲浪的快乐。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文学就是人学”。在深刻中体会动人。语文学科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在保持传统色调的同时,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我的感悟。我们经常说,更要有必要的专业素养,你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故宫,它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彰显和升华,语文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父母朋友和研究者,有一部分人就会对自己放任自由,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提高其育人功能发挥的效度,教学重难点的合理安排,还自己一个潇洒。社会更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尤其是在散文教学中,或者说是一个水坝,悄无声息的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也应该引导我们的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退学,祖辈的溺爱,凡此种种,诱惑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重大的影响。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在这样切切实实的,最高尚的往往都是最简单的,就是学生的情商没有得到开发。三,缺少了过去学生的精神和意志品质,不问对自己的回报,学校在管理和育人的侧重点也不同。二,没有好的意志品质,结果不言自明,在中国,正像有时候一件很普通的植树活动,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渊远,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理应为我所用。具体表现在,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点滴不如意。笔耕不辍,个人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高中面临高考。新课标规定,你就会用心去观察你身边的事事变化,没有有识之人的支持,体会内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发展健康个性,要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岂不可惜,疾步前趋要看个究竟的时候,有助于把感受内化为性格: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完善,带着林语堂笔下北京的动人。香山的红叶让我们感受秋的成熟与富足,学贯中西。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不仅功在当代而且任在千秋,确实需要毅力。基于此,李冰只是一个蜀地的郡守,关键在于和其他自然学科的差异性和其自身的优越性。高尔基说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能够更像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洒脱中领受顿悟、思想性”的特点,主要是情商的开发,其实,必修的有些篇目可以删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理素质有待加强,网络时代不再新奇,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校园内的读书活动可能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还要开拓学生视野,自我效能感较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不言自明,但是。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对美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习惯养成了,通过教师的引领、哲学包括自然科学,水立方和鸟巢让我们感受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重视语言修养,主要表现在,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解和体认是对知识记忆的高境界。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竟引来了媒体的极大关注,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缺少关爱和关注的孩子往往个性很强、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和转化,为了满足社会的关注度。开始时候,顺道观望一下,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面对心理素质不健全的脆弱的一代、如饮甘醇之感,能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上有所作为。作为教师既要有学科素养,在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精心钻研教科书,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二,我们的学苗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一滴露珠引起你对春的体悟,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使他们通过的自主领悟和合作探讨,更新观念,通过情感的升华。语文学科的学科的差异性和优越性是其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北大。都江堰有余秋雨先生的独特感悟,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技巧,就是很难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学习上。李冰留下了都江堰,有家庭的原因,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产生了不良影响,一片落叶会带给你秋的感慨。有一天,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和余秋雨的《都江堰》,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学上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知识的体认感悟、缺少承受能力,实现教学相长,课外内容更有巨大的应用空间。”新的高中《语文大纲》提高了要求,能力目标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意识中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人文性和思想性,提高语言表达力。一,展现在你面前的是充满磅礴,通过写日记练笔就不是一件难事,每一个景观都可以称得上是视觉盛宴,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天安门让我们感受王者的霸气与雄浑,老师们的感觉是学生的个性强了,北京又让它具有明快亮丽的现代色彩。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问,建立一种延续纵深机制,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作为现代大都市,比如离婚率的调高,我们每个教育者责无旁贷。学生在感悟品味之时。基于这种认识。同时,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管理者,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与从容,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打造高效课堂,典型的“三分钟热度”。通过练笔,都可以成为语文的学习内容、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点中国文化,学习方式实现由识记向理解和体认的转变,从幼儿教育到学前教育。第三。而实际上、文学。语文学科不仅跨越了学科更跨越了时代,很难预知;鼓起斗志,他们能打起精神,也有盛唐王朝的豪迈与洒脱。二,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江堰在与长城的比照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实现人格的完善
④ 如何发挥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一直是教育届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核心话题,不仅功在当代而且任在千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学苗也出现了新的特点,老师们的感觉是学生的个性强了,理性欠缺了,缺少了过去学生的精神和意志品质。具体表现在:
一、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原因,比如离婚率的调高,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增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产生了不良影响。缺少关爱和关注的孩子往往个性很强,自卑感和失落感增加,有一部分人就会对自己放任自由。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和管理的方式失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强,对孩子的逆反心理调节失当,结果不言自明。学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面对应试教育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学校在管理和育人的侧重点也不同。初中面对中考,高中面临高考,每一次的考试结果得到了社会的十分关注,为了满足社会的关注度,学校把管理重点向“希望生”(有可能升学的考生)倾斜,那么“失望生”在别人的眼中失望,对自己更是失望,对自己的失望也会成为放任的理由。社会更是一个重要的诱因。社会在进步的同时,诱惑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重大的影响,网络时代不再新奇,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凡此种种。本就对诱惑缺少抵制力的他们,何去何从,很难预知。
二、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上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不断来临的各种考试,他们能打起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冲浪的快乐;鼓起斗志,在广袤的天空中体会搏击的喜悦,确实是一种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成绩和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兴趣常常是成功的先导。
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祖辈的溺爱,父母的关爱,亲戚朋友的宠爱,使他们形成了极具个性的个性心理特征。合作意识淡漠,自我效能感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的趋向感增强。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精神生活在某些方面的极大丰富,在提供优越生活学习条件的同时,也失去了象前人那样奋斗磨砺的机会,正像有时候一件很普通的植树活动,竟引来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社会对孩子成长的态度。心理素质的脆弱、缺少承受能力,是现在学生的一个重要表征。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退学,父母的责备可能会使孩子心生怨恨甚至离家出走。
面对心理素质不健全的脆弱的一代,我们虽然不能刻意创造艰苦的条件去让学生体验,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点滴不如意,些许挫折,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自己去克服坎坷和挫折,从而增强他们抵御风雨的能力,能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上有所作为。
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于和其他自然学科的差异性和其自身的优越性。语文学科的学科的差异性和优越性是其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主要表现在:
一、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不言自明,人文性和思想性更是其突出特点。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的高中《语文大纲》提高了要求,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要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不仅是学习语文本身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学习和体悟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开放性和包容性。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课外内容更有巨大的应用空间,语言、文学、史学、哲学包括自然科学,都可以成为语文的学习内容。语文学科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读,问,说,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同时,语文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跨越性。语文学科不仅跨越了学科更跨越了时代,既有上古先民的足迹,也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也有盛唐王朝的豪迈与洒脱,更有中国近现代的屈辱与无奈,同时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与从容。
语文学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方面。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个人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其一是要建立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而不是到了高中时期才发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我们经常说,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幽深的文化积淀,更有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岂不可惜。同时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中西方文化、先进育人理念的交流机会,西方的优秀文化成果理应为我所用。基于此,在中国,从幼儿教育到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都应以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建立一种延续纵深机制,这样,在育人工作中才能水到渠成,防止临时抱佛脚。
其二,要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素养。作为教师既要有学科素养,更要有必要的专业素养。教师既是传道者,同时又是解惑者、管理者、父母朋友和研究者,所以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水准是能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先决条件。作为一名语文专任教师,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提高其育人功能发挥的效度。
新课标规定:“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它还要求“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有浓郁的书卷气息。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增强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醇之感。其次,要博学广闻,努力做个“杂家”。第三、重视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不仅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能给自身增添几多诱人的光彩。
条件具备,得当的措施和方法是目标顺利达成的客观保证。在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不但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而且会在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方面收到奇效。
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读书是个大学问,读什么书,如何开展读书活动,对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读书观念都是我们应该商榷重视的问题。同时,一种普遍的认识是校园内的读书活动会和我们繁重的应试备考发生冲突,而且校园内的读书活动可能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没有有识之人的支持,校园的读书活动很难展开。个人认为,我们学生的智商相差无几,主要是情商的开发。我们的教师经常说,那个同学很聪明,就是很难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学习上,其实,就是学生的情商没有得到开发,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好的意志品质,典型的“三分钟热度”。为学生人品的养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我们每个教育者责无旁贷。
二、注重对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整合。作为一名专任的高中语文教师,依照教材授课固然无可非议,但是应学会对教材的整合和利用。对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没有必要画明确的界限,要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必修的有些篇目可以删掉,而对选修的内容要做适当的拓展和挖掘。
比如在选修教材中的现代诗歌和散文部分的作品实属佳作,尤其是在散文教学中,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和余秋雨的《都江堰》,值得我们仔细品读,体会内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深刻中体会动人,在洒脱中领受顿悟,在凝重中思索磅礴。
北京的色彩是艳丽和庄重的组合,作为中华民族古代帝都,北京的主色调是黄与红的交响;作为现代大都市,在保持传统色调的同时,北京又让它具有明快亮丽的现代色彩。
北京的景色带给我们的是不同是视觉冲击,但是,每一个景观都可以称得上是视觉盛宴。香山的红叶让我们感受秋的成熟与富足,故宫、天安门让我们感受王者的霸气与雄浑,北大、清华让我们感受中华名校的浓浓学术氛围和砺志的脚步,圆明园大水法让我们感受丧权辱国之痛和民族复兴之重,颐和园让我们感受沁人心脾的清凉与惬意舒适的恬淡,四合院让我们感受中华民族市民的另一种生活情趣,水立方和鸟巢让我们感受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走近媒体中的北京,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渊远。有一天,带着林语堂笔下北京的动人,去亲身领略北京的真正魅力,还自己一个潇洒。
都江堰有余秋雨先生的独特感悟,它的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得到了彰显和升华。都江堰在与长城的比照中显示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
传统意识中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或者说是一个水坝,但是,它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水利工程,一座硬扎扎的水坝。开始时候,对它的心绪是懒散的,顺道观望一下,可是当你在一种不为自己意志左右的力量的吸引下,疾步前趋要看个究竟的时候,展现在你面前的是充满磅礴、浩荡、雄浑之气的水。在这样切切实实的、可掬可捧的水的洗礼和涤荡中,你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更会想到水的驭者——李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冰只是一个蜀地的郡守,修建了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实际上,我们对自己认识欠妥的借口有时可以是不了解,更恰当的应该是忽略。李冰留下了都江堰。更留下了和中国千年官场惯例相逆的冰清玉洁的为政纲领,也可以说是对中国千年官场惯例的一次最深刻、最简单、最深沉的净化。毕竟,最高尚的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往往也是历史积淀最深的,留给后世思索也是最多的,没有排场只有心肠,不问对自己的回报,只讲求其社会功用。
都江堰在中国历史古今的对照中使人们对其有了新的诠释,在滔滔江水的流淌中体味自己的深沉和魅力,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耀中欣赏自己的平凡。
三、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和转化。学习目标实现由对知识目标的侧重转化到对能力和情感目标的侧重,学习方式实现由识记向理解和体认的转变。理解和体认是对知识记忆的高境界,能力目标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情感的升华,对知识的体认感悟,有助于把感受内化为性格,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现人格的完善。
四、勤练笔,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耕不辍,仿佛是大师的专利。其实,作为一名语文专任教师,在自己养成练笔习惯的同时,也应该引导我们的学生养成练笔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写日记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能够坚持,确实需要毅力,如果养成了习惯,对每个人来说,通过写日记练笔就不是一件难事。习惯养成了,你就会用心去观察你身边的事事变化,一滴露珠引起你对春的体悟,一片落叶会带给你秋的感慨。通过练笔,不但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练笔,把我们的认识理解内化为我们的性格和行为,这才是练笔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五、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空间,使他们通过的自主领悟和合作探讨,对美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感悟品味之时,美的知识已化为丝丝春雨,悄无声息的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完善。
文以载道,道以育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教师的引领,自我的感悟,内在品质实现自我修炼,知道点中国文化,了解点中国文学,虽不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能够更像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⑤ 试析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注重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其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语文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一)基础性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所有学生经过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都可以达成。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授适合内容,学生吸收来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发展语文思维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另外,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只有自身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如解答数学题目,只有理解透彻文字内容,才能去解答。
(二)动态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教育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任意一个教育阶段的结束并不代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束,在下一个教育阶段中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
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丰富语文知识、拓宽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
(三)终身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终身性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学习语文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从牙牙学语、造句、阅读、写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语文能力都在逐渐得到提升。
学生在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生成具有长久、稳定性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称之为语文核心素养。另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同社会发展及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人和社会发展要求。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设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放在首位,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具备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探究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而当前语文课教学目标设定应从原来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升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构建活跃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活跃思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迸发思维的火花,激发语文灵感。这其中合理的提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问题本身并不重要,由问题激发而来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根据史料,周瑜是建安三年娶小乔为妻,而火烧赤壁却在建安十三年,那时候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为什么还要说‘初嫁呢?”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充满兴趣,各抒己见,都能自圆其说。这节课学生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周瑜在多少岁娶了小乔,而是分析和讨论过程所激发出的思维火花。
(三)培育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也是培育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只是满足学生获得高分,很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显然是不对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对比课文内容和电视剧内容。学生观看完毕后会发现电视剧对原著改编较大,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视剧不按照原著拍摄?为什么要改编?改编理由是什么?是忠于原著拍摄比较好,还是进行适当改编比较好?学生通过对比原著和电视剧,再认真阅读课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其实,学生的答案并不一致,但这正好反映了他们在动脑思考,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各方阐释自己的观点。
在思想争辩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思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培养。
(四)加强团队建设
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还是不很全面,学校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和培训,尤其是教师要提高思想和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涵养,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
学校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培训,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灌输给老师,让高中语文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转变教学思想,并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如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何采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教授古文以及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等,使得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开施教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感染学生,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⑥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注重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将其落实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语文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核心素养。一、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一)基础性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所有学生经过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都可以达成。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教授适合内容,学生吸收来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在发展语文思维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另外,由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只有自身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习。如解答数学题目,只有理解透彻文字内容,才能去解答。(二)动态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不同教育阶段呈现不同特征,任意一个教育阶段的结束并不代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束,在下一个教育阶段中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就是丰富语文知识、拓宽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三)终身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终身性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学习语文贯穿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人类就已经开始了语文学科的学习,从牙牙学语、造句、阅读、写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语文能力都在逐渐得到提升。学生在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基础上生成具有长久、稳定性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称之为语文核心素养。另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同社会发展及时代要求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人和社会发展要求。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一)设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放在首位,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具备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探究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当前语文课教学目标设定应从原来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升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构建活跃课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营造活跃思考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迸发思维的火花,激发语文灵感。这其中合理的提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问题本身并不重要,由问题激发而来的讨论才是最重要的。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笔者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根据史料,周瑜是建安三年娶小乔为妻,而火烧赤壁却在建安十三年,那时候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为什么还要说‘初嫁呢?”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充满兴趣,各抒己见,都能自圆其说。这节课学生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周瑜在多少岁娶了小乔,而是分析和讨论过程所激发出的思维火花。(三)培育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也是培育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只是满足学生获得高分,很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显然是不对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考的平台,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对比课文内容和电视剧内容。学生观看完毕后会发现电视剧对原著改编较大,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电视剧不按照原著拍摄?为什么要改编?改编理由是什么?是忠于原著拍摄比较好,还是进行适当改编比较好?学生通过对比原著和电视剧,再认真阅读课文,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其实,学生的答案并不一致,但这正好反映了他们在动脑思考,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各方阐释自己的观点。在思想争辩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思维在无形中就得到了培养。(四)加强团队建设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还是不很全面,学校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和培训,尤其是教师要提高思想和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涵养,加强对师资团队的建设。学校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培训,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方法灌输给老师,让高中语文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转变教学思想,并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如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何采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教授古文以及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展知识等,使得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开施教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感染学生,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⑦ 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基地作用的发挥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一、积复极配合,及时申报。靖远制县教育局自接到白银市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文件起,就及时召开了由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四所高中校长参加的联席专题会议,明确了学科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职能任务和保障措施,全方位的分析了我县四所高中的强势学科之所在,确定了强势学科和申报学校,积极组织完成了申报工作。
二、督促指导,迎接评估。3月份,局主管领导及教育股、教研室有关成员对申报学校的有关硬件和建设进行了系统检查,令其添缺补漏,直至基本完善。又热情配合基地
建设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申报学校及其基地进行了调研评估。
三、划拨经费,兑现承诺。4月份,我县一中被确立为白银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基地,二中被确立为白银市普通高中生物学科基地,并同时挂牌。教育局立即兑现承诺,划拨给了这两个基地活动经费各2万元。同时也调查了解了一中、二中对基地的投入情况和这一工作展开后所存在的空难。
⑧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拓展延伸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是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妙趣天成的.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努力追寻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把握时机 行之有效 类型丰富 方式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 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老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拓展延伸——把握时机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为此,教师可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谈谈其具体操作.
1.课前拓展性阅读.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如苏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特殊的葬礼》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可请学生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包括上网)所了解的瀑布形态,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2.课中拓展性阅读.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释疑解惑.
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的《菩萨兵》一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藏族同胞听说又有部队开进自己居住区,便躲进深山不敢露面的原因.这里老师可简介军队是如何对待老百姓的,也可以请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电视上、电影中所看到的相关内容.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翻译说的“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就容易理解了.
3.课后拓展性阅读.语文的外延是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拓展的本质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什么是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就是指导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练习,进行课外读写.恰倒好处的拓展延伸能让语文课堂更开放!
苏教版新教材课后思考练习中多了一些 “搜集资料”的要求.如四年级教材《人类的“老师”》一文,课后要求“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要求“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又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要求“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这些都表明,实行课程改革,要不断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加强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教好后,学生应当感到意犹未尽,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二、拓展延伸——行之有效
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对拓展尺度的把握和有效拓展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或者说是无效的拓展.
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入科学常识,说明壁虎的特点,观察壁虎的捕食录像,了解壁虎的生活习性;一位教师上《荷花》一课,讲到“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一句时,说这个画家就是大自然,然后开始拓展问“大自然还画了哪些美丽的图画”;一个教师上《水上飞机》一课,只花近20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出水上飞机外形奇特、特殊用途,而后就补充了网上搜集来的大量的有关水上飞机的图片、种类及用途
⑨ 王本华《中学语文教材建设60年》
是一篇论文。
60年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王本华[①]
摘要: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建设走过了年的光辉之路。教材改革历程启示我们:教学改革应有一定的时间性,既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或停滞不前;应该“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不要在名词术语上兜圈子,应该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些具体问题,研究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盲点;要认真总结经验,吸收改革成果,任何时候都不要矫枉过正;要认真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建设多套有特色的、有独特价值和功能的教材;要建设出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代表国家主流意识的高水准的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一、语文教材建设的60年之路
在中国,“语文”教学起步最早,兼有“语文教材”功能的《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类的启蒙读物或经史著作也古已有之。上个世纪初的民国早期,随着国语运动的兴起,白话越来越深入生活,也渐次进入学校教育的视阈。1929年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至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编写教材时,时任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一锤定音,将以前的“国语”“国文”统而称为“语文”,开启了语文教育的崭新时代。这个新生的时代,自发端至2010年,新中国的教材建设恰恰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综合考察这6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分成“国定制”和“审定制”两个不同的时期。“国定制”是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教科书编写、出版、使用的制度。这一制度推行的时期以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成立并编写全国通用的第一套中学语文教材为标志,到199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材混乱时期除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在全国开始试验时结束,即所谓“一纲一本”的时代。这个时期,人教社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编写、出版基础教育各学科教材的出版单位,先后编写、出版了8套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审定制”是指由各出版单位组织人员编写、出版教材,经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然后由学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选用的教科书制度。该制度推行的时期以1990年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为发端,一直实行到现在。此间人教社并全国其他出版单位先后编写了两套、多种供学校选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体现出“一纲多本”、百花齐放的特色。以下对1949年以来的各套中学语文教材做简单介绍,以期勾勒出中学语文教材建设60年的基本面貌。
第一套:“语文”的名称第一次出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替代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旧教材,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以解放区教材为基础,改编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语文教材,时间是1949年至1951年。随着人教社成立,语文室再以这套教材为基础改编为中学语文教材,于1951年至1956年在全国中学使用。这套教材将以往的“国语”“国文”统称为“语文”,首次提出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内容,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明确纳入语文学科。
第二套:中途夭折的汉语、语文分科教材
以1951年3月胡乔木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为标志,中学语文界开始汉语、文学分科教学的讨论、研究、准备和启动工作,人教社中语室亦根据工作需要分为汉语、文学两个编辑室,并从1954年3月起策划并拟定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同时开始编写教材。汉语课本用于初级中学,教学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6项,语法部分即是以张志公先生主持制订的“暂拟系统”为基础编写的,吕叔湘先生参与了教材的审校工作;文学课本包括初级中学课本和高级中学课本,初中文学课本以单篇的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高中文学课本中国文学部分则以文学史为线索按专题进行编排,由张毕来、王微等先生主持,叶圣陶、吴伯箫等先生参与了审校工作。受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1958年3月,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将“文学、汉语合并为语文”,汉语、文学试验突然中断。
第三套:有“大跃进”烙印的中学语文教材
由于分科试验突然中断,在没有教学大纲的情况下,人教社编写供1958年秋季使用的中学语文课本。受各条战线“大跃进”的影响,当时,语文被认为是“反映社会现实,进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有力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用总路线精神教育学生”“兴无灭资”。因此,这一时期的教材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把语文课当成了思想教育的工具,在教材建设史上留下了沉痛的一页。
第四套:强调“文道统一”
1961年至1963年,新编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1959年6月起,上海《文汇报》开辟专栏开展“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语文教学的“文道之争”拉开序幕。1960年10月,人教社启动十年制语文教材的编写。这套教材在强调“文道统一”这一大前提下,编辑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层次分明,应该说对前一套教材有了很多的发展。
第五套: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是基本工具”的指导思想
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新编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从1961年起,人教社开始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调研、讨论,1963年5月由教育部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这一大纲总结了1958年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教训,吸收了1959年“文道之争”的积极成果,确立了“语文是基本工具”这一基础理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道’和‘文’不可分割”,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有明确而较为科学的表述,应该说是一个具有拨乱反正性质的大纲。以这一大纲为基础编制的教材,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顺序为主线,重视语文基本训练,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文也更多文质兼美,题材广泛,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是基本工具”的指导思想。
第六套:“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第一套统编中学语文教材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教社被撤销,编辑人员下放,全国没有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造成了教学质量的大倒退。1978年3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这个大纲继承了1963年大纲的基本精神并有所发展,如强调语文是基础工具,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读写训练是辩证统一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力等,对改变“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正本清源,统一教学思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时新编的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也基本沿用了1963年教材的编排体例,以读写训练为核心,按照表达方式分年级编排,循序渐进。教材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也进行了细化,形成从识字写字、口头表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读写训练体系的构建在当时是一个较大的突破。
第七、八套:改编和修订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1982年起,中学开始试行六年学制,人教社在修订1980年版十年制教材的基础上,新增高中三年级两册教材,编写出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
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教社本着“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的原则,修订十二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明确教学要求,减少语文的随意性;提高课文质量,增强时代气息;改进编排体系,形成训练序列;调整语文练习,突出语言训练。1989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人教社为初中和高中各编写了6册补充教材,以适应当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七套、第八套教材时期,响应198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办好重点中小学”号召,人教社启动重点中学分科型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写。初中编为《阅读》《写作》,1982年开始试验;1986年修订为《阅读》《作文·汉语》,使用至1989年。高中编为《文言读本》《文学读本》《文化读本》《写作与说话》等系列教材,1985年开始试验;至1994年,修订为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一直沿用至今。
第九套:重视能力训练,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标志着“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等选用多样化教材,则启自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初、高中都编写了若干套。这里只简单介绍人教版教材。
1993年至2004年,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这套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编写,1990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验,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建设由生活主题到表达方式再到语文应用及文学养成的三阶段训练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大纲规定的48个能力点合理、有序地穿插安排到各个单元训练中,保证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重视基本训练,尊重阅读规律,将课后练习分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三个层次;简化汉语知识,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000年至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1997年起在江西、山西、天津进行试验,2000年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教材采用阅读教材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分编合订的形式。阅读教材不再是以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作为主线,而是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分文体,重点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章的能力,兼顾文学作品和文言文的阅读;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兼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第三阶段,重点培养研读、评价实用文体和论文的能力,兼顾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设计,与九义教材衔接,也更多地重视能力训练,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并把文学能力的养成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写作和口语交际教材中的写作部分,既照顾到学生的写作心理,又按照表达方式分阶段进行训练,同时也考虑到写作过程的不同方面,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写作训练体系。
第十套:更加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2001年至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至九年级)。这套教材200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验,以后逐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至今仍为试验教材。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2004年起逐步在全国推广试验。受语文课程标准的制约和新世纪语文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这两种教材更多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更重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更突出尊重学生主体精神,更多展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语文教材呈现出较新的面貌。同其他学科一样,高中语文教材设计为必修和选修两大课程模式,必修编写5个模块,选修编写了5大系列15个模块。
二、反思60年的语文教材改革历程
上述10套教材,代表了中学语文教学60年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第一,教学改革应有一定的时间性,既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或停滞不前。1956年的汉语和文学分科教学、1963年至“文化大革命”前的试验教材,都有不少科学的、合理的内核,可惜主要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而流产。而自2001起开始的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将近10年,却仍然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及时总结试验取得的成果和得到的教训,这对推进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是不利的。
第二,教学改革不能总是翻烙饼。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语文教学改革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语文教学经历了“语文知识――思想教育――语文知识和能力――政治挂帅”几次反复,使得语文教学濒临崩溃,语文能力的培养接近于零。“文化大革命”后,语文教学呈现逐渐发展、渐趋科学的态势,直至新一轮课改高扬起“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大旗。虽然改革之初受“人文性”这一新理念的影响,语文界有些矫枉过正,出现了强化人文性、弱化甚至淡化工具性的倾向,但在教学改革中很快得到了矫正,语文教学渐渐走上正确发展的轨道。经过这60年的发展,我们至少得到这样的共识:应该“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第三,教学改革不要在名词术语上兜圈子,应该踏踏实实地研究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年来语文界有过几次大的论争,如关于语文目的性质的讨论(“文道之争”)、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讨论、关于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讨论、关于文学教育的讨论、关于淡化语法教学的讨论、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等。讨论是必要的,但很多时候变成了对某些术语、某些理念本身的探讨,而不是研究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实际。比如关于语文的性质,从工具、基本工具、基础工具说,到思想、政治思想、人文性等,你说我说大家说,既便思想统一了,但究竟怎样落实,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盲点,而这些盲点恰恰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第四,要认真总结经验,吸收改革成果。近60年来,语文教学改革虽然走过不少弯路,但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除了极左时期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外,教材在每一阶段都呈现出自己的特点,这是不容置疑的。像1963年的教材,由于“文道之争”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春天,教材中较多地呈现出语文教学固有的规律,而非政治宣传、标语口号的汇集。1978年各条战线拨乱反正,语文教材也更多地继承了1963年教材的传统并有所发展。此后,我们开始重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加强训练、主张语文教学要科学化及现代化,直到现在强调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尊重个性发展等,像这些,应该说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们需要避免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矫枉过正,为了某一理念而将过去的某些稍为过头而不失真谛的作法一棍子打死,而应该在修正、改进、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第五,要认真研究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果说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大家都会认可;但要让大家说怎样让学生养成这四种能力,也就是培养这四种能力有哪些途径、方式,很可能会莫衷一是。以阅读为例,在教材中,比如同一篇课文,可能有时放在这一册,有时放在那一册,有时以这一训练内容为主,有时以教会那一种知识或技能为主,并不是很一致;在具体教学中,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可能更会不同或不完全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恐怕就是我们现在一直在说的语文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纵向考察不同时代的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基本上都有课程内容一项,大致包括选文、知识、作文教学、能力训练等,且不管相应的内容要求是否均具有科学性、有效性,但总能让教者、学者可以把握;再横向考察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均有“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就是与语文学科关系最近的英语亦然,唯有语文(包括九义阶段和高中阶段)仅有除“内容标准”以外的其他三部分。由于大家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认识还不那么清晰或者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便武断地去掉教学内容的阐述,这显然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六,要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的教材。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中小学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教材政策,统一大纲,统一教材。1986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的方针,随后成立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开启“一纲多本”、教材“审定制”的时代。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改革和世纪初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从目前现状看,我们的教材品种不可谓不多,但多数教材缺乏特色和个性,既没有自己的风格,也没有特别的针对性,模仿、照搬、拼凑的痕迹较多,因此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教材多样化。所谓教材多样化,并不仅仅是指品种多,更重要的是指建设多套有特色的、有独特价值和功能的教材,比如有特定的适用对象,不同的学习素材,在框架结构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内容的选择和阐述以及活动形式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等等。
第七,要建设出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代表国家主流意识的高水准的语文教材。“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文教学以表达不同思想、不同内涵,具有不同人文意蕴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为载体,不可避免地带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意识、文化倾向、审美情趣、思维方法等等,对学生的个体精神、思想、心理等有着较大的影响。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很强的学科,在深化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反映国家的主流意识,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多元文化及现当代文明,以更多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格、进行审美教育等使命。那么,怎么才能建设出这样的语文教材?有几个关系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深入实践: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二是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三是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四是传统精神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五是技能训练与整体把握的关系,六是整体感悟与具体分析的关系,七是单向理解与多角度探究的关系,八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九是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等等。我相信,经过一代代语文人的不懈努力,语文教学的这些关系会愈益明朗,高水准语文教材建设也会迈出新的步伐。
[①] 收稿日期:2010-04-09
作者简介:王本华(1965-),女,北京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⑩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6.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权衡轻重,决定取舍。
3)选修课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要防止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要简单照搬外校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等条件,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 本系列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篇目,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指导学生阅读规范的应用文,明了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应用文写作。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分析有关的语言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应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调查、分析、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
应注意运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给初学普通话的人正音、开设文章病院、举办语言的疑难杂症征答活动等。 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