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诗答题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3、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6.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8.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9.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1.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1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16.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18.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粉身碎骨全不顾 ,要留清白在人间。
20.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22.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25.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27.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31.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3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3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34.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3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3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39.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4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41.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43.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44.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4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4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47.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48.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4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50.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❷ 语文古诗答题技巧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❸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中考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天为同学们整理了诗歌鉴赏的11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去轻松应对考试......
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
❹ 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回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答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❺ 语文古诗文怎么答题
(一)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的几点:
1、要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如: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2、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
《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
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 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这么—首以古讽今的杰出之作。
4、要分析写法。
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二)边塞征战诗
1、边塞征战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因此首先要注意时代背景:
①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②中晚唐时期:虽然诗人们仍保持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③宋代: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如: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2、把握每首诗歌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每一首征战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不一相同,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而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3、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征战诗所反映的矛盾主要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4、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
每一位边塞诗人的艺术风格都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三、树立典范,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对于新的诗歌鉴赏题,要拿到好的分数,就要规范答题。规范答题,就要懂得运用有关的术语,学会准确的表达。诗歌鉴赏题的考查重点之一是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实际上考查考生对一些文学表现手法的认识与理解。这些术语分成叙述、说明、议论三大类,每类中有许多具体词语,如叙述类中的描写、烘托、映衬、渲染、豪放、委婉含蓄等;议论类中的议论、直抒胸臆等。
利用网上资源,“网上语文课堂”上赵卫平老师的《诗词鉴赏需知的术语及运用》很适合学生备考的需要,它介绍了各种表达方式和多种修辞手法在诗词鉴赏中具体运用,并附有例子,为诗歌鉴赏的规范答题上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将资料印发给学生,堂上让学生熟悉并学习运用术语。
另外,学生在平时的诗歌鉴赏阅读中学习规范、准确的表达。
四、课外扩大阅读,兼收并蓄。
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光靠堂上讲和练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多读多品味一些好诗,用一颗诗眼去看诗,用一颗诗心去品诗,不断去领略诗的语言美,情韵美,才能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同时还需要读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书,从别人的解说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那么,课外怎样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
1、每节课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介绍一首诗。学生课前准备好一首诗,用自己的话来向其他同学介绍,要求语言要规范。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一举两得。
2、向学生介绍有关诗歌鉴赏的书籍,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如介绍《唐诗鉴赏词典》、《唐诗宋词鉴赏》、《宋词鉴赏词典》、《中学生诗词鉴赏》等。
3、利用网上资源。网上阅读课让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有关诗歌鉴赏的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诗词阅读和鉴赏的积累。
4、邀请“南海诗社”的社长开设“诗歌鉴赏”讲座。抓住“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的大好时机,通过“诗歌鉴赏”讲座,从创作的角度,吸收借鉴老一辈鉴赏诗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编印《唐诗宋词一百首》作为早读资料。让学生在早读时诵读、领悟、鉴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堂上画龙点睛,讲授方法;课外扩大阅读,兼收并蓄,对诗歌鉴赏的复习有一定成效。当然,随着高考试题的不断改革,复习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作为语文教师更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尝试。
古诗鉴赏口诀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叙描议论与抒情。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