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发布时间:2021-02-08 15:59:21

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

  1.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望海潮 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 苏轼(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zān)螺髻(jì)。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醉花阴 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声声慢 李清照(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别忘采纳!

Ⅱ 高一语文必修4《师说》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为( )
A.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师说》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C.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应,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D.韩愈的创作实践了其倡导的理论,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说》《原道》《原毁》等。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蟠(fán) 句读(dú) 针砭时弊(bì)
B.谀(yú) 苌弘(chánɡ) 六艺经传(zhuàn)
C.郯(tǎn) 谄(xiàn)媚 不拘时(jū)
D.聃(dān) 严谨(jǐn) 以资切磋(chā)
3.下列“道”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C.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方法)
D.余嘉其能行古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4.下列句子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王鼓乐于此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将军身披坚执锐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下列句中加粗字与“而耻学于师”中“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成以其小,劣之
7.下列译句有误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蠢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蠢人之所以成为蠢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和他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样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阿谀奉承。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没有地位高低年龄大小之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8.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2)古之圣人……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人行,_______________。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4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而来)。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 )
①仆道不笃 ②被南越中数州
A.①深厚 dù ②同“披” pī
B.①深厚 dǔ ②覆盖 bèi
C.①忠诚 dǔ ②覆盖 pī
D.①忠诚 dù ②同“披” bèi
10.与下列两句中加粗的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群怪聚骂 ②指目牵引
A.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非能水也
B.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②吾得兄事之
C.①必复之全之
②沛公军霸上
D.①不耻相师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
11.对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犯笑侮
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
B.因抗颜而为师
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
C.而增与为言辞
增与:诬加。
D.余以为过言
过:过失、错过。
12.句子翻译正确的分别是( )
(1)辱书云,欲相师。
A.承蒙您来信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B.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想拜我为老师。
C.承蒙您来信说,想拜我为师。
D.您在一封令我感到羞愧的信里说,希望能互相学习。
(2)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
A.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B.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您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C.韩愈既然自认为是蜀的太阳,而我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D.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又想让自己充当越州的雪。
13.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
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
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
14.以下四句话中,不属于作者“不敢为人师”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B.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C.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D.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再次扩展:
《师说》练习

1、从下列各题的加点词中,分别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词。
①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从华容道步走 D. 道中迷雾冰滑
答:〔 〕与〔 〕
②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此世所以不传也
答:〔 〕与〔 〕
③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圣益圣,愚益愚 C.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D.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答:〔 〕与〔 〕
2、文言中,名词和形容词在句子里活用作动词,除使动用法外,还有一种常见用法。如“吾从而师之”的“师”,就有“以……为师”的意思。这叫做“意动用法”。说说下边句子里加点的词用作什么词类,作何解释。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耻: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羞: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小:
⑤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

宾客: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粪土: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古之学者 古: ;今:

②句读之不知 古: ;今:

③小学而大遗 古: ;今:

4、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

②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译文:

5、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答:



6、与《捕蛇者说》比较,指出它们运用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不同?

答:



7、背诵全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

8、文中括号处应填的文言虚词依次是

/ / /

9、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 或师焉,或否焉 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C其出人也远矣 蜀山兀,阿房出

农不出则乏其食 公拆袄,出珠授之

.D. 犹且从师而问焉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恣其所为不问 朝夕遣人候问武

犹且从师而问焉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恣其所为不问

朝夕遣人候问武

D

10、翻译下列语句。

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

② 其可怪也( )! 译文:

拓展创新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5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②”。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③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④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⑤。二年⑥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⑦者早暮咈⑧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⑨,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庭,荐笏⑩,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 ①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柳宗元又有《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称“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后于元和十四年(819)中进士第。 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语见《孟子,离娄上》。 ③挈(qiè切)挈:急切貌。 ④屈子赋:指《九章·怀沙》。 ⑤仆来南: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中途又贬为永州司马,故说来南。 ⑥二年: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⑦呶(náo挠)呶:哗闹貌。 ⑧咈:乖戾。 ⑨冠礼:周代二十岁行冠礼。 ⑩荐笏:古代作官者,插笏于绅带。荐,插。11、下面句子加点的字,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辱书云欲相师 相:xiāng,互相
B.好为人师 好:hǎo,美好
C.虽常好言论,为文章 为:wéi,写作
D.如是者数矣 数:shù,几次
12、下列虚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独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B、而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世果群怪聚骂……,而增与为言辞
C、以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余……作《师说》以贻之
D、则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3、下列词语的语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C、 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D、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4、柳宗元不愿意“为师”的原因主要是
①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②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③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④增脚气病,渐不喜闹 ⑤今之世,不闻有师 ⑥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翻译下列语句。

①辱书云,欲相师。 译文:

②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译文:



★研究型学习方案(任选一题)

16、搜集整理唐宋八大家的经典作品,编辑一册《唐宋八大家经典文集》,并在文集后写一篇议论性的后记。

17、结合有关史料,研究一下韩愈在唐宋八大家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古文创作的作用及其影响。

18、结合现实实际,写一篇新版《师说》。

[参考答案] 1、①C、D ②A、D ③A、C 2、①耻,用作动词,是“以……为耻”的意思。②师,用作动词,是“以……为师”的意思。③羞,用作动词,是“以……为羞”的意思。④小,用作动词,是“以……为小”的意思。⑤奇,用作动词,是“以……为奇”的意思。宾客,用作动词,是“以……为宾客”的意思。⑥粪土,用作动词,是“以……为粪土”的意思。 3、①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②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③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①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②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 5、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6、从上文分析,本文是用三种人进行并列对比的,而《捕蛇者说》是用一种情况反复对比:①以剧毒之蛇与愿以捕蛇抵赋的人之多相比;②以蒋氏一家三代的遭遇与同村其他人家的遭遇相比;③以蒋氏一岁犯死者两次,其余时间则熙熙而乐,与乡人每天担惊受怕相比。 8、矣/乎/也/也欤 9、A 10、①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下来已经很久了。②岂不太奇怪了吗? 11、C 12、D 13、B 14、A 15、①承蒙你来信,想拜我为老师。②韩愈已经自己充当了蜀的太阳,而你又想让我充当越州的雪

Ⅲ 必修四语文理解性默写

关于2016届高考全国卷语文必备篇目64篇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词篇目(高中14篇,初中50篇)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前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睢》诗经 18《蒹葭》诗经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间欢》李虞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二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高中14篇) 1.《劝学》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氓》诗经 7.《离骚》屈原 8.《蜀道难》李白 9.《登高》杜甫 10.《琵琶行》白居易 11.《锦瑟》李商隐 12.《虞美人》李煜 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4.《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Ⅳ 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知识树

《柳永词两首》《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裁减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有唐朝干谒诗的遗风。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 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积累运用
1、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 ( )
A.东南 / 形胜,三吴 / 都会,钱塘 / 自古 / 繁华。 B.有 / 三秋 / 桂子,十里 / 荷花。
C.寒蝉/凄切,对 / 长亭 / 晚,骤雨 / 初歇。 D.便纵有 / 千种风情,更 / 与何人 / 说。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华fán 帘幕mù 参差cī 叠巘清嘉xiàn B.罗绮qǐ 钓叟sǒu 箫鼓xiāo 吟赏烟霞yín
C.寒蝉chán 骤雨zhòu 暮霭ǎi 良辰美景chén D.凝噎yē 经年jīng 甘霖lín 兰舟催发cuī
3、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今日的钱塘江岸,一派繁荣景象,大厦拨地而起,长桥飞跨而过,只感觉钱塘江畔繁华中更多了一份宁静。
B.“夕阳萧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明清早已流传。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首次将其改变为丝竹合奏。
C.黄庭坚在《东坡先生真赞》里写道:“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见其对苏东坡的赞美和敬仰。
D.在傍晚的最后一线余晖从窗前消隐时,我正趴在桌边,透过窗台,庸懒地望着天际的尽头,俨然沉溺于一幅水墨山水。
4.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 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C.慢词就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D.词牌一般是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望海潮》写的就是杭州胜景等。

苏轼词两首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赤壁”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痛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有苦闷消极的愁绪,但是作者渗透更多的是特有的豪放旷达的精神。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情调 首先表现在描写赤壁景物上。词作开篇“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思人,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思维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和壮阔景象,用词刚劲,笔墨雄健。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小乔初嫁了”,表现了周瑜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英姿飒爽的形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从容淡定,沉着应战的儒将风采。最后,表现在对与感情的抒发上。收笔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流露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也有祭洒江天的豪放旷达的一面。
3.《定风波》的象征手法 作者借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个性,更以此表现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而无所畏惧的愤懑和故作旷达的思想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境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宠辱偕忘的超然心境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遥想公瑾当年( ) ②羽扇纶巾( ) ③多情应笑我( )
④一尊还酹江月( ) ⑤料峭春风吹酒醒( ) ⑥一蓑烟雨任平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
(1)乱石穿空, , 。江山如画, !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3)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 。
4.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仁宗嘉佑三年,与弟辙同试礼部,苏轼兄弟才华出众,同科进士及第。
B.苏轼在诗、词、文、书法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如诗歌《崇惠春江晚景》,散文《赤壁赋》。他的书法在宋代书苑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C.苏轼的词一洗绮丽柔靡之风,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D.苏轼与其父苏辙、其弟苏洵合称“三苏”。其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辛弃疾词两首
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两首词作于不同时期。《水龙吟》是早期作品,作者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词中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景象来陪衬、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鸿hóng 水龙吟yín 遥岑远目cén 玉簪螺髻zān
B.拍遍piàn 倩何人qiàn 鲈鱼堪脍guì 季鹰归未wèi
C.元嘉jiā 永遇乐lè 舞榭歌台xiè 寻常巷陌mò
D.仓皇huáng 佛狸祠cí 神鸦社鼓gǔ 尚能饭否fǒu
2、下面对词作中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鹰------作者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
B.寄奴------刘裕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南朝刘宋王朝。作者借英雄人物,表达自己虽年事已老仍然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C.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志庆。作者借以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业绩。
D.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3、对下面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眺望远处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B.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如果不能买田置屋,建立功业,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4.默写
(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 , 。
(2)可惜流年, , 。 ,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4) ,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清照词两首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以“薄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其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可以想像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确又像打在作者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地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1)瑞脑销金兽( )(2)有暗香盈袖( )(3)乍暖还寒时候( )(4)凄凄惨惨戚戚( )
2.下面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在经济条件优裕、文学氛围浓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加上她勤奋好学,善长诗、文、词,兼善于书法、绘画、音乐 ,才高学博,堪称一代才女。
B.“薄雾浓云愁永昼”即写天气和季节导致人们身体的凉意,也含蓄地表达作者因为思夫而不能相见的痛苦导致内心的“愁”和“凉”。
C.作者写《声声慢》时已是孤身飘零,生活从幸福的峰颠跌入痛苦的深渊,这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只有借酒浇愁而已。
D.作者的哀愁不是闺怨闲愁,是在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时代依托,有了社会意义。
3.默写
(1)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 , 。
(2)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 。 ,

Ⅳ 高中语文成绩分析模式

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只是微调了题型示例。主要体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和部分题型变化(详见下表)。因此,研读近年来命题特点,探究命题规律,会有助于科学备考。综观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试卷结构、命题的内容范围基本稳定,体现出语文学科侧重阅读和表达的特点。

论述文阅读:注重考察文本阅读能力多练主观题

选材上侧重于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教育等社会学科领域。命题方式上连续三年设置了三道“四选一”的客观题。考点设置上侧重考查语言信息的理解、筛选、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能读懂文章,理解和整合与题目有关的语言信息,尤其注重对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2015年应该和去年保持一致,有的省市模拟卷第三题考查的形式是主观题,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考查的常规题型,可适当引导学生做练习。

文言文阅读:掌握两种形式的断句重视“内容解说”题型

2015年,在文言文阅读备考中,考生需注意两个地方,第一,2015年应该延续去年继续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形式上分两种,一是对原语段中的句子进行断句;二是另选一个语段进行断句。后者在一些省市的模拟题中已出现过。第二,2015年新增了“内容解说”的题型,从《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来看,本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相关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以前考试中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查不尽相同。因此本题型会是未来考试中常考的题型,应在复习时引起重视。
古诗词鉴赏:比较阅读出题可能性高
高考的古诗词鉴赏均考查古典诗歌,选材名家和非名家并重。单篇阅读、比较阅读均有,灵活多样。考点基本上围绕“写什么”(内容)和“怎样写”(手法)两个方面展开。
古诗词鉴赏估计会继续考查比较阅读。在考点上应该是以比较典型的手法运用为主。注重探究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态度。
名篇名句默写:或根据语境内容补写
近三年来,我省高考的名篇名句默写均是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考查的范围稳定,共64篇段。2014年的默写与往年略有不同,题目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改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给出了一定的语境,考生须根据语境要求补写。2015年应该延续这一命题方式。
文学作品阅读:主要特点、一般特点均应重视
近几年我省高考的文学作品阅读考查都是小说阅读。考点设置上既注意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又注意到文学作品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因此,对文本本身的阅理解显得至关重要。
前几年,小说阅读侧重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2014年,小说阅读侧重考查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另外,近几年也有散文阅读的考题,考查作品出现“陌生化”现象,以及难度加大倾向。
因此,2015年复习过程中应全面夯实基础,主要特点和一般特点均应重视,训练题设置应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深阅读”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增新闻类文章取消五选二题型
近几年,我省高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考查人物传记阅读。从2013年开始,本题型有了两方面变化。
如何学好语文:语文要学得好对一生都会影响很大,而要学得好就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语感。一般得高分的时候并不像老师们所说的得基础分者得天下,不该错的照样会错,这主要是平时并不是跟着老师们的脚步不停地背了默默了背,而是自由地学。一份语文卷子要想考高分,一定是在阅读部分,这是普遍容易丢分的地方,格式的不公整,理解得不透彻,都是容易失分的地方,但当别人都丢分时,拿到了那就容易考高分了。这样其他几部分,比如基础,开放性题目你可以不必限制性地要求自己不能错,而是尽量少错。当然,文言文和古诗鉴赏这些是一定要对自己严格与苛刻的,一些同学课外积累得多,他们通常都会得高分,如果想要提高,也不必一味地像他们一样去课外猛补,适当的积累有益处,但治标不治本,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那两个字,语感。语感从很多方面培养,平时的为人处事,书籍的阅读,文化的底蕴等等,有了预感,做任何语文题目你会发现自己都会很有想法,当写一张语文卷子时都会觉得一点不紧张,是一个完全忘我的状态。

Ⅵ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选择题、理解性默写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诗歌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

(6)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扩展阅读

《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而此刻的我,身着单薄衣衫,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Ⅶ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望海潮》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5.归去凤池夸。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必修四理解性默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