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互动阅读读书节

初中语文互动阅读读书节

发布时间:2021-02-09 19:07:39

❶ 如何形成师生互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此《纲要》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基本的教学方向.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在分享彼此之间的思维、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之问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感受、欣赏以至热爱上语言文化的魅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学习的引路者.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阅读的界定是:“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理解是:“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两者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新理念突出表现在“对话”上.“对话”这一理念,是以交流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在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领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其二,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每个学生因为受诸如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因素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异很大,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话题的理解常常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对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以“标准答案”判分,强求结论统一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其,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尊循学习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交流,而作为主体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其生理、心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地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接下来将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本中的课文为例,阐述具体做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控制在一个基准上,可能会导致“课堂非常热闹,效果却不理想”的尴尬境地.
因此,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紧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则.
凡是被选人新课标下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精挑细选,并且结构严密.对文内的语言进行了修辞炼句,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作出了独具匠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师生都应从作者的心理出发,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终体验作者的情感.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时被安排在课本第二单元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样是两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于法与语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第二,遵循“联系上下文”和“首尾呼应”的通用原则.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与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把握该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们在素质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正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指出的那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以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出发点,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这种“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只有使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会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才会得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三、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思考,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英国哲学家宾沙夫茨伯里说过:“在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变化莫测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关系.”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同时,老师、学生又都由文本而联系起来,老师既启发学生加深对文体的理解,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而达到教学相长.体验之思,就是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虽然各学段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这四者中,感受与欣赏、体验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与评价,则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体验与探究可以有些侧重,但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既使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感受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赏,甚至是评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人教版的低年级语文修订教材中,编者就力图体现这一点,如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要求“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原来为什么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脚步》中“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这一题,就含有欣赏的意思.《狐狸和乌鸦》中"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这一题在对乌鸦上当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评价的意思.“乌鸦喜欢听奉承话”,既是对乌鸦上当原因的分析,也是对它的评价.将来,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本中,对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有机结合一定会体现得更充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结合中引导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期待后提出问题和进行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和对大胆假设进行小心求证.阅读反思,就是对上述的阅读过程进行再思考,看求证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谓“批判”,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之思,它是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体验之思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中进行,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和写作中,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1).你养过猫吗
(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
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
(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初一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学生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每次出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每次出书,都有一份无尽的期待;每次出书,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出书的心情.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还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学生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这只是第一步.
把阅读教学放在语文教学中考察,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在新的文化、经济背景下,两种语文素质尤为重要:a、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这样一个相对落后和弱小的民族,若要求得独立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需要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b、语文创新意识和能力.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创新,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种把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阅读课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课、记忆课、训练课的做法,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索然;那种把学生独立、自主、主动的发展,化解成为一切为了应试的做法,必然阻断学生的创新之路.把阅读教学放在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它必须符合培养新时代个人主体性的要求.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整体变革需要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需要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高度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个人主体.而阅读教学的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是从根本上忽视和压抑的个人的主体意识,这种外部强加的训练模式,目标化的客观教学过程,必将践踏学生的个性、自由、责任.
因此我们要建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论,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

❷ 《初中语文互动阅读》精美手抄报纸图片》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答案:日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版出来从下权照,人人都说味道好。答案:香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答案:立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答案:曼
5、一个人站在大树下。答案:休
6、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答案:斗
7、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①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答案:林
②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答案:杜
③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答案:刘
④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答案:孟

❸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评鉴阶段

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中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具备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作评价的能力,能写成一点一议的小论文。讨论之后,再进行欣赏,如朗涌、品味,在评鉴欣赏中越觉其妙,学生则愈益喜爱该读物,有的学生甚至能在笔记中主动写评论文,抒发己见。

因此,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1]李国栋:《阅读教学的理论困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
[2]郝毅:《探析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月下
[3]王忠:《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总第455期
[4]存少辉:《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月
[5]赵年秀:《<普通高中语文标准>评析——以叶圣陶阅读课程理论为视点》,《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6月
[6]冯文达:《谈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8月
[7]王爱娣:《美国初中学生应掌握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
[8]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提升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9]张磊磊:《“前见”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现代语文》2007年第4期
[10]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11]孙建平:《有效阅读,本色语文的价值追寻》,《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
[12]陈艺真:《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教学与管理》2007年5月
[13]张贤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个性化施教策略浅探》,《语文学刊》2007年5月
[14]武永明:《关于个性化阅读相关问题的思考》,《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
[15]王传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意义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07年2月
[16]屈伟忠:《强化阅读教学的原文意识》,《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
[17]王兆平:《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的“距离”美》,《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
[18]余映潮:《阅读教学“主问题”研究与实践笔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
[19]陈晓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
[20]任新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8月
[21]李志清:《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
[22]秦昌利 周永红:《运用线索 牵动全文——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几种手法》,《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
[23]韩克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初探》,《考试》2007年第2期
[24]余贻贻:《技能训练:阅读课的主题》,《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10月
[25]张正君:《阅读教学语言特点论析》,《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
[26]周秀芳:《例说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位》,《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4期
[27]廖贤枢:《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品位》,《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9月
[28]王永红:《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6期
[29]孔爱玲:《读书会: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建设》2007年第1期
[30]朱从国:《把考材当教材用——高三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一点做法》,《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
[31]沈坚:《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课堂阅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3期
[32]汪卫兵:《文言文信息化阅读教学的优势》,《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5月
[33]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科技资讯》2007年第9期
[34]高兴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初探》,《考试》2007年第8期
[35]贝学问:《阅读教学,蕴含生命的教学——从散文《绿》的课堂教学说开去》,《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
[36] 余映潮等:《系列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
[37]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
[38]李英杰:《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及对策》,《语文建设》2007年第9期
[39]苗歌:《阅读教学的误区》,《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7年第5期
[40]褚兴中:《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现状反思》,《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期
[41]林亚大 朱于新:《高中阅读教学深刻性摭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3月
[42]刘帅:《令人担忧的阅读公式化》,《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1期
[43]何建英:《阅读课,读耶,说耶?》,《新语文学习》2007年第2期

❺ 读书节可以开展哪些活动(100字)

记者从市图书馆获悉,为了响应浙江省第六届未成年人读书节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台州各地图书馆专门为小读者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本报为小读者挑选推荐了一些活动。

玉环图书馆

1、百张家庭合影照展览

地点:图书馆 时间:5月19日-6月25日

2、为西南五省抗旱义卖捐款诗歌朗诵活动 地点:图书馆 时间:5月19日下午3:00

3、榴岛第三届少儿山水画现场作画活动

地点:图书馆 时间:6月1日下午2:30

4、图书馆信息资源与未成年人共享互动活动

时间:5月25日-6月10日

5、百家齐放风筝

地点:坎门后沙滩 时间:5月30日下午

温岭图书馆

1、城乡同读(结合开展和谐村居建设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图书馆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计划开放石桥头、滨海等分馆)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2、图书展销(全部收益将捐献给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图书室、农村流动点)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三门图书馆

1、阅读故事发现会

时间:5月27日

2、首届“花儿朵朵”少儿才艺展示表演会

时间:5月30日

3、发放“阳光少年读书卡”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4、文化讲座

时间:6月13日下午2:30

椒江图书馆

1、未成年人读书节启动仪式。(5月19日)

2、枫山书院人文大讲堂讲座。(5月底)

3、图片展览。(5月19日-6月16日)

路桥图书馆

南官人文大展坛系列展览。

地点:路桥老街乔家里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仙居图书馆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1、举办 2000多人参加的“仙居县职业中专花灯艺术节暨仙居县未成年人读书节启动仪式”

2、利用图书流动车送书、送电影给民工子弟学校

3、在永安公园、文化公园播放共享工程影片

4、在该馆少儿室举办未成年人读书知识竞赛

临海图书馆

1、送书下乡支援山区学校建设

地点:山区学校 时间:5月25日-26日 2、少儿演讲比赛

地点:图书馆 时间:5月29日

3、有奖猜迷活动

地点:图书馆 时间:6月1日

黄岩图书馆

时间:5月19日-6月16日

1、举办以“我喜欢的一本书”为主题内容的征文

2、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朱棣云女士来黄作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

》》》》相关链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示精神,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自2005年开始举办,每年举办一届。未成年人读书节倡导“我读书,我成长,我智慧”,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读书行为,增强未成年人图书馆意识,重视传统读书文化和现代读书文化的结合。

❻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为这些活动设计一些广告语吗"全民阅读"读书节:

阅读经典,感受文明。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❼ 如何引导学生做好初中语文阅读学习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至少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今年上半年,我在本校做了一项关于阅读的调查,结果表明:43.9%学生认为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主要是依靠“认真听课”,31.0%的学生认为主要依靠“多做练习”,而认为要“多看课外书”仅占23.6%。很明显,在读书与做题的选择上,更多的学生是选择了做题,因为做题确实在短时间内可拿到好分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广大的课外书才是他们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营养,多读书少做题才是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在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阅读,阅读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因此,我着手对“如何引导初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究。
近一年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
1.在时间上“放”,教师每节课讲课时间最多为20分钟,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自主阅读,养成良好学习心理。如,学习一篇课文,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都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凡是学生能自己读懂的,教师不讲。有了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有基本的保障。
2.在空间上“放”,教师把空间还给学生。如语文课上,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探索未知,让学生自己先学后教,主动提出问题,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培养良好学习心理,学会迁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学习方法上“放”。英国著名生物家达尔文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学习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心理,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以情励学,以趣激学。注重培养学生饱满热烈的情绪,真诚、持久、细腻、深厚、健康的情感,高尚纯洁的情操。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目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距离目标太远,会因高不可攀而使学生失去信心。因此,确立阅读目标,要切实可行。首先让学生明确《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由教师推荐值得阅读的书目;再次由全体学生推荐值得阅读的书目;最后由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确定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目。每一位学生确定了阅读书目以后,必须制订一份阅读计划。保证每天至少应有1个小时时间进行课外自由阅读。这样既可以降低学生阅读名著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三,要解决好阅读资源问题。
1、利用好学校藏书。
据我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除了在父母的帮助下购买外,其他来源并不很充足。而学生自行购买图书毕竟有限,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课外阅读读物,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无从谈起。现在学校基本都有图书阅览室,但未必都开放。如果能够要求学校定期开放阅览室、定期配购课外读物,让学生能随时查阅解读各种图书,这就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个储粮丰富的“仓库”。
2、建立班级图书角。
我的经验是可以采取让家里有藏书的同学自愿捐书的形式来共建图书角。图书角藏书由专人管理。一段时间后,图书由捐书者领回,再组织学生捐书,这样既保证了图书的新颖性,也使学生的个人藏书得到了流通。
3、鼓励学生多订报刊杂志。
今年,我鼓励我的学生及家长征订了《语文报》、《作文评点报》、《少年文摘报》、《读者》、《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杂志。这样,学生能从这些“窗口”了解到学校外面的大千世界,能让学生进一步去贴近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汲取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第四,榜样激励,活动激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首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其次,在班中树立读书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快乐的阅读气氛,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其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知识、能力及品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平时我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今年我班有五位同学在县级征文、演讲活动中获奖。
第五,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阅读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促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每天积累,可以是摘抄也可以是读书感悟和心得体会。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文本与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层面的的融通,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写下课外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指点,并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六,注重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可以专门设置了有关表格,请家长填写。
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可以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
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认为这一观点,无论从理论的角度,或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依旧新鲜有效。

❽ 初中读书节主题班会串词!!急急急~

男主持人: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读书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正像俄国作家普希金所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女主持人:历史从远古走来,走出洞穴,走出山林,走向平原,走向现代化的高度文明。无论从盘古开天、苍颌造字算起,还是以甲骨篆文,金石成篇开始,书籍似乎已经成了我们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男主持人:古往今来,无数优秀的篇章滋润、教益着后人。那些先辈、英烈、伟人、学者之所以走过璀璨的人生之路,都得益于他们的广蓄博收,孜孜以读。
下面请几名同学向大家介绍几位名人读书的故事。1)马克思读书的故事。(略。)2)毛泽东读书的故事。(略。)3)高尔基读书的故事。(略。)
女主持人:同学们,我们正处在长知识的时候,为了将来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马克思、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书。男主持人:同学们,每当你完成老师留的作业的时候,每当你在数理化的演算中感到枯燥疲倦的时候,你一定会想到45分钟的课堂之外,还有一片属于我们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天地。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读过课外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过启发教育,有过深切的体会。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谈一下他们的体会,并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同学发言略。)
女主持人:的确,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应该多读书,苦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知识。但并不是“开卷”都有益。男主持人:我们对大家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团支书公布调查结果略)团支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同学们课外阅列巳阅读格调普遍不高,课外阅读的兴趣集中在言情、武侠小说上,而对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高的,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却很少有人问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男主持人:下面,我们请语文老师给我们谈谈如何选读名著。(语文老师发言略。)女主持人:语文老师刚才的介绍,我想一定给大家很多有益的启示,希望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点,调整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层次和结构,让书籍真正成为我们的朋友,让书籍点燃我们智慧的明灯!男主持人:请听演讲《点燃智慧的明灯》;点燃智慧的明灯培根曾经说过:‘如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在于它是一盏启迪智慧、驱逐蒙昧、开阔眼界、把人引向光明的明灯。而书籍,恰如点燃明灯的火种!高尔基自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处于各种腐败、黑暗势力的包围之中。沙皇暴政。贪赃枉法、民不聊生的情景,几乎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但是,强烈的求知欲终于使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老师——书籍。他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刻苦读书,而每一本书都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看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新世界。他说:“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没。”而“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从而鞭策他不断地为使人间走向幸福,而与黑暗的势力奋斗不息。而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青年,则由于无知终于被旧世界吞噬了。
四川成都有个叫王治林的初中毕业生,在“四害”横行期间,面对严酷的现实探索真理而不得。就在他苦心焦虑、彷徨迷惘的时候,一位正直的老人给他打开了通向智慧的大门,每天冒着风险让他到早已查封的藏书楼读书。在那座人类智慧的宝库里,王治林天天与几十万册图书为伍,他的灵魂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历史的长河中,飞翔在辽阔的山野、丘谷、海洋、莽林和人类智慧的浩瀚大海上。从史前时代到20世纪,从爱琴海流域到黄河之滨,他每天都在目睹一首首大气磅碑的乐章,每天都在和哲人志士们交谈着思想。就这样,丰富的知识使他透彻地理解曲折的人生,使他在那艰难的岁月中变得坚强起来,终于写出了《日本帝国兴亡史》等历史、哲学和文艺著作。这就是书籍的神奇威力!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得好:“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确实,知识浅薄或者毫无知识的人,展现在他面前的只能是一片混沌模糊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青年,或者恣意纵欲,醉生梦死;或者百无聊赖,精神空虚;或者粗鲁野蛮,胡作非为;或者学业荒废,不思进取,难道不都与他们孤陋寡闻,胸无点墨,缺少最起码的政治、文化、科学、自然、艺术、哲学等基础知识有关吗?
而如果你求助于知识,那正如雨果所说的那样,“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你就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使生活变得充实和有意义,不至于再干蠢事或错事。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蓬勃发展的时代。以电子枝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把生产设备变成了一个自动化的体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把对知识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斗争中越来越趋向于知识化。读书对我们来说,愈加重要。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向知识进军,用书籍点燃智慧的明灯,这,就是我们的心声!

❾ 在学校的悦读经典阅读人生读书节活动中九年级的小童在自修课上看语文老师要求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❿ 读书节宣传语及寓意

读书节宣传标语
1、生命因阅读而精彩,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吧
2、营造书香社会,共建和谐新郑
3、阅读提升城市品味,求知丰富精彩人生
4、读好书增长才干,创新业勇攀高峰
5、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6、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7、人人爱读书,读书乐无穷
8、汲取知识的力量,建设美好的新郑
9、倡导读书风尚,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10、青春奉献社会,读书改变未来
11、捐献一本书,奉献一份爱
1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3、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1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5、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16、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17、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18、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
19、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20、感觉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1、倡导全民读书,享受阅读快乐
树立良好读书风尚促进文明校园建设。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留一点时间给读书、多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忱给学习。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倡导读书风尚,争做文明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1)读书让理想展翅学习让生命飞翔
(2)读书成就梦想 知识照亮人生
(3)读书放飞梦想 拼搏成就未来
(4)品读经典,传承文明;欣赏美文,淘诒情操
(5)做充满书卷气学生 创飘溢书香的校园
(6)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览群书 拓宽视野
(7)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 和书本拥抱 与大师交流
(8)攀登书山与知识同行 遨游学海 以真理为伴
(9)读书点燃智慧 知识照耀人生
(10)阅读经典传承民族书卷气 欣赏美文领略智者书韵味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互动阅读读书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