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发布时间:2021-02-12 12:19:23

六年级奥数题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每道题都要写出详细解答过程)

1. 三个数的和是,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

2. 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

3. 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

1,2,4,7,…

3,5,8,…

6,9,…

10,…



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

(1) 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2) 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3) 2004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4. 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

5. 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

6.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7. 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

8. 求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9. 有一列数:1,999,998,1,997,996,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2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从第1个数起到999个数这999个数之和。

10. 从200到180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有多少个?

11. 在下图中,有左右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都是100,分别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两个小正方形,请你求一下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并比较大小。

12. 甲说:“我和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三人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连30元都不到。”问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13. 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14.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15. 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❷ 六年级奥数试卷

成都外国语学校2008“小升初”测试题
数 学 试 卷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甲乙两杯水的含糖率为25和30,甲杯水中的糖比乙杯水中的糖少。 ( )
2、a-b=b(a、b不为0),a与b成正比。 ( )
3、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几何体,一定是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 )
4、把一个不为零的数扩大100倍,只需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 ( )
5、把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扩大3倍,它的高也扩大3倍。 ( )
二.填空(每题3分共33分)
1、.从甲地到乙地骑车去,步行返回共用30分钟,往返都骑车只要18分钟,那么往返都步行要 ( )分钟。
2.、一次竞赛的参赛人数在120至130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4:3,参加这次比赛的男生有 ( )人。
3、.底层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栋大楼各有12层,新楼每层高2.80m,旧楼每层高3.20m,新楼的第 ( )层天花板 和旧楼的第 ( ) 层天花板奇平。(楼板厚度不计)
4、.数对 (2,2), (5,2) (3,4) (6,4)是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这个四边形绕点(6,4)顺时针旋转90度后,其他三个顶点用数对 ( , ), ( , ), ( , )表示。
5、.一个六面体的棱长和为36厘米,这个六面体表面积最大为 ( )平方厘米。
6、.用自然数n去除63,91,129,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为25,那么 n = ( )。
7、路,每天比计划少铺10米,结果时间比计划多用,计划每天铺路 ( )米。
8.李明画了许多个长一样、宽一样的长方形,量出了它们的长,宽,计算出了它们的面积。然后把宽和面积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当他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后,他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是:( )。
9.某校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比男生的少20人,男生有 ( )人。
10.如下图1,在长、宽、高分别为2dm,2dm,4dm的长方体上有一只蚂蚁从顶点A
出发,要爬到顶点D,这只蚂蚁爬过的线路正好最短并经过B点,则BC长 ( )dm。
D

A
11、如下图所示,用一张斜边长为17厘米的红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斜边长为29厘米的黄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蓝色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红、 黄两张三角形纸片面积之和是多少?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3分,共15分)
1、.口袋中装着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1个白球,甲乙两人蒙眼任意各摸1个球,甲先摸(不放回去),比较两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 )
①. .甲大 ②. 乙大 ③. 同样大 ④. 无法比较。
2、.一长方体盒子,从里面量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12厘米、7厘米,在盒子里最多可以放 ( )块长、宽、高为5厘米、4厘米、3厘米的小长方体。
①.60 ②. 56 ③. 100 ④. 48
3、.两个三角形,最多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割成 ( )块。
①.15 ②..13 ③..10 ④. .9
4、把1到2008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起来,每隔3个数字点一个“,”,如123,456,789,……,那么,第100个逗号点前的数字是 ( )。
①、 4 ②、 5 ③、 6 ④、 7
5、将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比为 ( )。
①、 2:π ②、 3:π ③、 3:4 ④、 2:3
四、计算,写出必要过程。(每题3分,共12分)
1、
2、
2008×-225×+×
4.1+2-3+4+5-6+7+8-9+……+601+602-603+604+605-606

五、 (如下图),将一个圆锥从顶点沿底面直径切成两半后的截面是一个等腰直角 三角形,如果圆锥的高是6厘米,求此圆锥的体积。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某学校合唱队与舞蹈队的人数之比为3:2,如果将合唱队队员调10人到舞蹈队,则人 数比为7:8,原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件工作,甲乙合作6天完成,乙丙合作10天完成,甲丙合作3天,乙再做12天也可以完成,乙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小华从A到B,先下坡再上坡共用小时,如果两地相距 24千米,下坡每小时行4千米,上坡每小时行3千米,那么原路返回要多少小时?

4、次考试共有5道题,考试结果统计如下:做对第一道题的占总人数的80%,做对第二道题的占总人数的95%,做对第三道题的占总人数的85%,做对第四道题的占总人数的79%,做对第五道题的占总人数的74%,如果做对三道以上(包括三道)题目为及格,那么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百分之几?

5、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度在长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向同地出发,每当甲追上一次,甲速就减少,乙速就增加,在两车速度正好相等的时后,甲车行了多少千米?

6、如下图, 用四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拚成图3的形状,现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小圆紧靠此图形内侧滚动一圈后回到出发点,求圆心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提示,注意转角处是扇形 )

❸ 小学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1)因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设第一小组有5x 人,则专第二小组有3x 人
调动后第属一小组有5x-14 人,第二小组有3x+14
此时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人数比变成了1:2
所以(5x-14)/(3x+14 )=1/2
所以2(5x-14)=3x+14
解得x=6
所以第一小组原来有30人,第二小组原来有18人
(2)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则甲每天完成的工程为1/20,乙每天完成的工程为1/24,丙每天完成的工程为1/30.设甲工作了x天后撤出,则得方程
(1/20+1/24+1/30)x+(1/24+1/30)(12-x)=1
解得x=2
所以甲撤出后,乙和丙又合作了10天完成了这项工程

❹ 六年级奥数题(简单一点比较好)

“中国剩余定理”算理及其应用:(可以让你学会并考别人)

为什么这样解呢?因为70是5和7的公倍数,且除以3余1。21是3和7的公倍数,且除以5余1。15是3和5的公倍数,且除以7余1。(任何一个一次同余式组,只要根据这个规律求出那几个关键数字,那么这个一次同余式组就不难解出了。)把70、21、15这三个数分别乘以它们的余数,再把三个积加起来是233,符合题意,但不是最小,而105又是3、5、7的最小公倍数,去掉105的倍数,剩下的差就是最小的一个答案。

用歌诀解题容易记忆,但有它的局限性,只能限于用3、5、7三个数去除,用其它的数去除就不行了。后来我国数学家又研究了这个问题,运用了像上面分析的方法那样进行解答。

例1:一个数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5除余4,这个数最小是几?

题中3、4、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4,5〕=20;〔3,5〕=15;〔3,4〕=12;〔3,4,5〕=60。

为了使20被3除余1,用20×2=40;

使15被4除余1,用15×3=45;

使12被5除余1,用12×3=36。

然后,40×1+45×2+36×4=274,

因为,274>60,所以,274-60×4=34,就是所求的数。

例2:一个数被3除余2,被7除余4,被8除余5,这个数最小是几?

题中3、7、8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8〕=56;〔3,8〕=24;〔3,7〕=21;〔3,7,8〕=168。

为了使56被3除余1,用56×2=112;

使24被7除余1,用24×5=120。

使21被8除余1,用21×5=105;

然后,112×2+120×4+105×5=1229,

因为,1229>168,所以,1229-168×7=53,就是所求的数。

例3:一个数除以5余4,除以8余3,除以11余2,求满足条件的最小的自然数。

题中5、8、11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8,11〕=88;〔5,11〕=55;〔5,8〕=40;〔5,8,11〕=440。

为了使88被5除余1,用88×2=176;

使55被8除余1,用55×7=385;

使40被11除余1,用40×8=320。

然后,176×4+385×3+320×2=2499,

因为,2499>440,所以,2499-440×5=299,就是所求的数。

例4: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5人,每7人一排多1人,每5人一排多2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幸福123老师问的题目)

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5〕=35;〔9,5〕=45;〔9,7〕=63;〔9,7,5〕=315。

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

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

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

然后,280×5+225×1+126×2=1877,

因为,1877>315,所以,1877-315×5=302,就是所求的数。

例5:有一个年级的同学,每9人一排多6人,每7人一排多2人,每5人一排多3人,问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人?(泽林老师的题目)

题中9、7、5三个数两两互质。

则〔7,5〕=35;〔9,5〕=45;〔9,7〕=63;〔9,7,5〕=315。

为了使35被9除余1,用35×8=280;

使45被7除余1,用45×5=225;

使63被5除余1,用63×2=126。

然后,280×6+225×2+126×3=2508,

因为,2508>315,所以,2508-315×7=303,就是所求的数。

(例5与例4的除数相同,那么各个余数要乘的“数”也分别相同,所不同的就是最后两步。)

“中国剩余定理”简介: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批物品,三个三个地数余二个,五个五个地数余三个,七个七个地数余二个,问这批物品最少有多少个。”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被称为“孙子问题”、“鬼谷算”、“隔墙算”、“韩信点兵”等等。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呢?明朝数学家程大位把这一解法编成四句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70)稀,

五树梅花廿一(21)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15),

除百零五(105)便得知。

歌诀中每一句话都是一步解法:第一句指除以3的余数用70去乘;第二句指除以5的余数用21去乘;第三句指除以7的余数用15去乘;第四句指上面乘得的三个积相加的和如超过105,就减去105的倍数,就得到答案了。即:

70×2+21×3+15×2-105×2=23

《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由于题目比较简单,甚至用试猜的方法也能求得,所以尚没有上升到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的高度。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秦九韶于公元1247年写成的《数书九章》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数学方法“大衍求一术”,系统地论述了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

从《孙子算经》到秦九韶《数书九章》对一次同余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在19世纪中期开始受到西方数学界的重视。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向欧洲介绍了《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和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1876年,德国人马蒂生指出,中国的这一解法与西方19世纪高斯《算术探究》中关于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完全一致。从此,中国古代数学的这一创造逐渐受到世界学者的瞩目,并在西方数学史著作中正式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

还有一些测试题

六年级奥数测试题

(每道题都要写出详细解答过程)

1. 三个数的和是555,这三个数分别能被3,5,7整除,而且商都相同,求这三个数。

2. 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它是15的倍数,并且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种,问A最小是几?

3. 把自然数依次排成以下数阵:

1,2,4,7,…

3,5,8,…

6,9,…

10,…



现规定横为行,纵为列。求

(1) 第10行第5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2) 第5行第10列排的是哪一个数?

(3) 2004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4. 三个质数的乘积恰好等于它们的和的11倍,求这三个质数。

5. 有两个整数,它们的和恰好是两个数字相同的两位数,它们的乘积恰好是三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求这两个整数。

6. 在800米的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完后发现,一共有4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7. 13511,13903,14589被自然数m除所得余数相同,问m最大值是多少?

8. 求1到200的自然数中不能被2、3、5中任何一个数整除的数有多少个?

9. 有一列数:1,999,998,1,997,996,1,…从第3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2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求从第1个数起到999个数这999个数之和。

10. 从200到1800的自然数中有奇数个约数的数有多少个?

11. 在下图中,有左右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面积都是100,分别沿着图中的虚线剪下两个小正方形,请你求一下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并比较大小。

12. 甲说:“我和乙、丙共有100元。”乙说:“如果甲的钱是现有的6倍,我的钱是现有的1/3,丙的钱不变,我们三人仍有钱100元。”丙说:“我的钱连30元都不到。”问三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13. B两人要到沙漠中探险,他们每天向沙漠深处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携带一个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准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问其中一个人最远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要求最后两人返回出发点)?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呢?

14.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15. 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奥数测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