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4文言文的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性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都包括.
(1)通假字(例) 1)举酒属客 (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 3)山川相缪 (通“缭”) 4)?,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5)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例)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 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 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 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 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从前 今义 朝
故为之文以志 古义 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 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3)一词多义(例)
1)如
A 纵一苇之所如 (往) B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好象)
C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比得上) D 如期完成 (按照)
2)属
A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D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亲属)
E 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F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3)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 yao函之固,自若也(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4)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5)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6)曾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7)苟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8)虽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9)异
A 始指异之 (称奇)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独特)
10)特
A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特别)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11)为
A 余自为像人 (成为) B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12)而
A 觉而起,起而归 (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B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译为“地”、“着”)
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13)乎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B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C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用于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4)词类活用(例)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5)特殊句式(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3)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Ⅱ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四易考字,词,音及课内文言文重点词,字,句翻译
你将高一四册现代文的拼音抄一遍,有大用。
而文言文的单个注释抄一遍,你就会明白,考试时,也就是考这些东西。
如果我给你一个电子版,没有用的,你不会背,背了也记不住,自己抄一遍最好。
Ⅲ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分类
等等
Ⅳ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重点字词、原文及翻译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Ⅳ 语文必修四基础知识整理急急急
第一、三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绣tà (闼) 汗cén(涔涔) qiāng(戕)害 残gēng(羹)冷zhì(炙) 国cuì(粹)
cuàn(篡)夺 万恶不shè(赦) 羽扇guān(纶)巾 qiáng(樯)橹
二、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 当垆(lú )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徘徊(pái) 捻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
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时候 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折合,抵偿
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随时 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大概,就要
5)女孩儿早晚呆痴:有时候 6)读尽缥缃万卷书:书籍
7)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有时候 8)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一段时间以来
9)前合后偃:跌跌撞撞,站不稳 10)当骂呵,则处分几句:数落,责备
11)你道是暑气暄:炎热 12)孱头:懦弱无能的人
13)恓惶:烦恼不安的样子。 14)错勘:错误地判断。
15)大度:大方,气量宽宏 16)冠冕堂皇:很体面,有气派
17)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本义指天下太平,这里是光天化日之下的意思。
18)灭罪修因:消除掉今生的罪孽,修得来世的福分。
19)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黄金是世俗所宝贵的,从小相交到白头的朋友是少有的。
20)押付市曹典刑:市曹,热闹街市。典刑,按法行刑。
2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同“糊涂”,这里是混淆的意思。
22)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大概是,莫不是
2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连,介词
2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清醒
25)蟊贼: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比喻危害国家、民众的坏人。
26)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四 根据解释填成语
1)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 ”(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的仪节,说道:拿来!
2)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
(吃剩的饭菜,这里借指权贵的施舍)做奖赏。
五、文学常识
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2)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3)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4)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
5)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
6)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7)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8)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9) 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
10)《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11)《张衡传》选自《后汉书》。范晔,南朝人,历史学家。
六、默写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 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 ②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 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 )( 使者 )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 ② 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 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 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 ④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 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 启窗而观(看)
征:①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② 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④ 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 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 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 …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 )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用 )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 凭 )
乃:① 十年乃成(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 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②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
③ 唇吻拿辟仁开,打开) ④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 辟邪说(排除,驳斥) 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 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 吴起… …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古今异义词
三、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 拜为上卿 (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 … 看)
5、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 (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 (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不应荐)
词类活用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 (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 (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 (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 (完:使动用法,使… …完整)
6、秦王恐其破璧 (破:使动用法,使… … 破碎)
7、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 … 承担)
8、毕礼而归之 (归:使动用法,使… … 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以… … 为羞耻)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 …为先;后:以… … 为后)
11、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Ⅵ 求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的文言文知识归纳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归纳
14.孔孟两章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
实词
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从,在)
固而近于费 (和,同,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在)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夫 夫颛臾 (那)
夫如是 (发语词)
相 则焉用彼相矣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名词)
相夫子 (辅佐,动词)
而 危而不持 (却,表转折)
固而近于费 (又,表并列)
安 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使…生活安定)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作 今:认为
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 今:表判断
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国的封地叫“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家”
今:国,国家;家,家庭,人家
陈力就列 古:就,充任;列,职位 今:到队列去
或百步而后止 古:有人 今:或者
词类活用
无乃尔是过与 过,名词 动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动
养生丧死无憾 生,死,名词 动词,生者,死者
树之以桑 树,名词 动词栽种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 动词重视
衣帛食肉 衣,名词 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 动词统一天下
王无罪岁 罪,名词 动词,归罪
15.劝学
通假字
輮以为轮 “輮”通“糅”,使…弯曲
虽有槁暴 “有”通“又” “暴”通“曝”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本性,这里指天生的资质
虚词
而 而青于蓝 (表转折,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递进,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修饰,可译为“地”)
而见者远 (表转折,但)
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就,于是)
锲而不舍 (表转折,但)
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并且)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比)
善假于物也 (对)
焉 风雨兴焉 (于之,从…)
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于)
以 輮以为轮
无以至千里 (用来…的办法)
实词
劝学 (劝勉,勉励)
木直中绳 (符合)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干)(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反省)
吾尝跂而望矣 (提起脚后跟站着)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强)(清楚)
假舆马者 (借)(车)
而致千里 (到达)
而绝江河 (横渡)
不积跬步 (半步,古人把跨出一只脚叫“跬”)
驽马十驾 (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雕刻)
用心一也 (专一)
用心躁也 (浮躁)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验,对照检查;反省 今:探究并领会
蟹六跪而二螯 古:腿,蟹脚 今:下跪动作
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这里指刀斧之类的金属砍削器
今:一种贵重的金属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托身,安身
今: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
而绝江河 古:特指长江、黄河 今:泛指一切河流
蚓无爪牙之利 古:鸟兽的爪和牙
今:多指供驱使而帮助作恶的人
词类活用
其曲中规 曲,形容词 名词曲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 状,每天
非能水也 水,名词 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词 状,在地面上,在地下
用心一也 一,数词 形容词专一
輮使之然也 輮,动词 名词弯曲的办法
积善成德 善,形容词 名词善行
16.过秦论
通假字
孝公既没 “没”通“殁”,死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从”通“纵” “举”通“与”,帮助,支持
秦有余力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不堪
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锄耰棘矝 “棘”通“戟”
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多义词
之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朋制其兵 (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 (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 (它们,代词)
因 因遗策 (沿袭)
因利乘便 (趁着)
因河为池 (凭借)
制 制其兵 (统帅)
秦有余力制其弊 (制服)
履至尊而制六合 (统治)
兵 制其兵 (军队)
收天下之兵 (兵器)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追亡逐北 (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
势 致万乘之势 (势力)
攻守之势异也 (形势)
利 因利乘便 (便利的机会)
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
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 (遗留下来的)
古今异义
当是时也 古:这,此 今:判断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内 古:黄河 今:指一般江流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吝惜 今:喜爱
于是六国之士 古:在这时 今:连词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血流漂橹 古:大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奋六世之余烈 古:功业 今:猛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古:举起 今:振动
因河为池 古:护城河 今:水池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古:深不可测 今:指意外情况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词类活用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包,囊,名词 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
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动
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动
合从缔交 交,动词 名词 联盟
尊贤而重士 重,形容词 动词 尊重
追亡逐北 亡,北,动词 名词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动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词 动词 登上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使动
以愚黔首 愚,使动
子孙万代帝王之业也 帝王,名词 动词称帝为王
瓮牖绳枢 瓮,绳,名词 动词以…为…
将数百之众 将,名词 动词率领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形容词 动词,缩小,减弱(国力)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词 动词安置次序 朝,使动
17.师说
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句读之不知 “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多义词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他)
其出人也远矣 (人称代词,他们)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
爱其子 (人称代词,自己)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指示代词,那)
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中助词,舒缓语气)
吾师道也 (助词,表陈述语气)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助词,表停顿)
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
而耻学于师 (向)
不拘于时 (受,被)
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自,从)
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介词,于比)
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词,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语气词,表疑问)
生乎吾前 (于,在)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惑不焉 (请教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乐师)
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余嘉其能行古道 (做法)
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
惑矣 (糊涂)
贤 其贤不及孔子 (才能)
师不必贤于弟子 (高明)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跟随(而) 今:表因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 古:普通人 今:大家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对少儿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不需要
词类活用
惑而不从师 惑,名词 动词有疑难问题
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以…为师
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 名词,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 卑,形容词 名词卑贱的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使动,使…学习
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 名词,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好古文 好,形容词 动词,喜爱
18.晏子治东阿
通假字
属托不行 “属”通“嘱”
并曾内敛 “曾”通“增”,增加
仓库少内 “内”通“纳”,缴纳,纳税
再拜便辟 “辟”通“避”,退避
实词
景公召而数之曰 (责备)
寡人将大诛于子 (惩罚)
景公许之 (答应)
于是明年上计 (向上级述职)
货赂不至 (钱财。赂,财物)
愿乞骸骨 (请求退休)
子强复治东阿 (勉强)
寡人无复与焉 (参与,干预)
古今异义
子退而自察也 古:自我反省 今:亲自考察
属托不行 古:不执行 今:不可以
于是明年上计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便事左右 古:君主身边的近臣 今:方位名词
词类活用
臣请死之 死,为动,为…而死
以利贫民 利,使动,使…获利
反以罪臣 罪,名词 动词,怪罪
19.谏太宗十思疏
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震慑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无”通“毋”,不要
实词
长 臣闻木之长者 (生长)
固 必先固其根本 (使…牢固)
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稳固)
安 思国之安者 (安定)
信 信者效其忠 (诚实)
当 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
董 虽董之以严惩 (监督)
虚词
以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来)
虽董之以严惩 (介词,用)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来)
古今异义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古:“以之为”的简略,即“把它当作”
今:认为
凡百元首 古:帝王 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 今:走路
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的部分
则纵情以傲物 古:放纵情思,放纵感情 今:尽情
词类活用
君人者 君,名词 动词
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下,方位名词 动词居于…之下
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使…牢固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使…安定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动
惧馋邪 馋邪,形容词 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动
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 名词,好的建议
何必劳神苦思 劳,使动,使…疲倦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形容词 名词重大地位
不念居安思危 安,危,形容词 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
简能任之 能,形容词 名词有才能的人
乐盘游 乐,意动,以…为乐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使动,使虚心
Ⅶ 求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总结 以课为单位 重点字词注音
苏教版必修三必修四文言文知识梳理
必修三文言文梳理
《五人墓碑记》
【一词多义】
盛:
呜呼,亦盛也哉!(盛大)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盛)
请其矢,盛之锦囊(装chéng)
发:
又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fà)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类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仅仅,只有)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私见张良(暗地里)
【词类活用】
为旌其所为(名词作动词,表彰)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缇骑按剑而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地方)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亦以明死生之大(形容词作动词,阐明;形容词作名词,大义)
【古今异义】:
慷慨得志之徒(意气激昂的;大方)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动作为;动作)
吴之民方痛心焉(哀痛)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头颅,指代生命;带头的人)
视五人之死(比较;看)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不同寻常;副词,表示程度)
【虚词整理】
于:
士大夫请于当道(向)且立石于其室之门(在)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对于)
之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取消句子独立性)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代词)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代词)四海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
以旌其所为(用来,表目的)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相当于而,表修饰)
敛资财以送其行(来)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因为)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有的人脱身逃跑,不能被远近地方的人所容纳。)
谁为哀者?(为谁悲哀呢? )
《廉蔺列传》
【一词多义】
负:
均之二策,宁赋以负秦曲(使…背负) 秦贪,负其强(依仗)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顾: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 三顾臣于茅庐之中(拜访)
莫我肯顾(顾惜) 顾野有麦场(回头)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扯)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君子引而不发(拉)
【词类活用】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动词做名词,规章制度) 大王必欲急臣(使…急)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动词,在朝廷上) 相如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名词作动词,祝寿)
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作动词,侍奉)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先)
【古今异义】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给…看) 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扬 扬言)
【虚词整理】
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因为)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表目的,来)
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因拔刀前奏案(就)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 使不辱于诸侯(出使不被诸侯侮辱)
《鸿门宴》
【一词多义】
举:
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孙叔敖举于海(被推举)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 杀人如不能举(完,尽)
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的)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谢
樊哙拜谢,起(道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乃令张良留谢(谢罪)
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称王) 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连夜)
我得以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意身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张开翅膀那样)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剑项王(使…跟从,率领)
古今异义
山东(崤山以东;现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婚姻(儿女亲家;因为结婚而产生的关系)
出入(偏义词,指入;有偏差) 非常(不同寻常;副词,表示程度)
河北(黄河以北; 现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虚词整理】
为: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想) 约为婚姻(作为)
若属皆为所虏(被动形式) 何辞为?(语气词)
而: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承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修饰)
樊哙拜谢,立而饮之(表修饰) 拔剑切而啖之(表承接)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表转折)
【特殊句式】
解释下列句子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暗地里取见张良,把事情全部都告诉了他)
客何为者(你失做什么的?) 沛公安在?(沛公在哪儿呢?)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了)
《烛之武退秦师》
【一词多义】:
鄙: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境) 肉食者鄙(目光浅薄) 蜀之鄙有二僧(边缘地区)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扎) 越国以鄙远(见上)
既东封郑(名词作动词,以…为边境)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受损失)
古今异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主方)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出远门时带的包裹)
虚词整理
解释下列虚词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他) 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表语气,商量,还是)
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 将焉取之(哪里)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夫晋,何厌之有?(晋,有什么可以满足他的呢?)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他(曾经)对晋无礼)
《指南录后序》
【一词多义】
及
战守迁皆不及施(赶上)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道其几矣(到达,至,动词)
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使北营(出使) 使来者读之(让)
辞
于是辞相印不受(推辞) 抗辞慷慨(言语)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间以诗记所遭(有时候)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 扁鹊立有间(一会)
如
如扬州(去,到) 劳苦功高如此(像)
固不如也(比得上) 杀人如不能举(恐怕)
词类活用
北虽貌敬(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在露水中) 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名词作状语,每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名曰《指南录》(名词作动词,命名) 则前诟虏帅失信(名词作动词,上前)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古今异义】
是年夏(这;表示判断) 以至于永嘉(到达了;表语意上的转折)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无依无靠;表示没什么可做) 抗辞慷慨(意气激昂;大方)
【虚词整理】,
为
将以有为也(做) 为巡船所物色(表示被动) 为一卷(作为)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予羁縻不得还(我被软禁不能够回国) 意北亦可以以口舌动也(猜想元也可以用言语来打动的)
《谏太宗十思疏》
【一词多义】
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让)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不求闻达于诸侯(谋求,追求)
信
信者效其忠(诚实)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忌不自信(相信)
安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安定) 不念居安思危(安定的处境) 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治罪)
【词类活用】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乐盘游(以…为乐)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古今异义】
承天景命(大,风景) 必固其根本(树根,最基本的)
【重要词语】
人君当神器之重(承担) 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虽董之以严刑(监督,督促) 简能而任之(挑选)
【虚词整理】
以
无以怒而滥刑(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来,表示目的)
【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即使用严酷的刑法来督促他们,用威风和怒气震吓他们)
《秋水》《非攻》
一词多义
语
野语有言曰(谚语)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告诉)
穷
今我睹子之无穷也(穷尽,尽头) 日暮途穷(处境困窘)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
殆
则殆矣(危险) 思而不学则殆(迷惘) 殆例送死(几乎)
见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被动)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看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同现)
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照时节)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以…为少)
轻伯夷之义者(以…为轻) 以其亏人愈多(形容词作动词,亏损)
古今异义
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在这个时候;表示承接) 河伯始旋其面目(面部,脸;脸面或者面貌)
野语有言曰(俗;不受约束的) 从而誉之(跟从并且;表示顺承或者引出结果)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多学识的;和小气相对)
【虚词整理】
焉
于是焉河伯欣然而喜(语气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为什么,表疑问) 且焉置土石(哪里)
以
以亏人自利也(因为) 作《师说》以贻之(来,用来)
【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
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非…则,如果不是到达你的门口,那么我就危险了)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的被有学识的人耻笑)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听了很多道理,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
文言文必修四梳理
季氏将伐颛臾
一、实词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用兵)
2、无乃尔是过与(责备)且尔言过矣(错)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过错)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这,语气词)
4、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施展才能担任)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为什么)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托词)
7、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使—来,使—安定)
二、虚词
1、而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却)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并列)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却)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并列)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却)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却)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
2、于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对)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从,在)
固而近于费(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_在)
3、为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成为) 何以伐为。(语气词)
4、之
既来之,则安之。(代词)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的)
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2、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呢?)
3、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寡人之于国也
一实词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谷物收成不好/黄河)
2、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3、弃甲曳兵而走。(逃跑)
4、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5、直不百步耳(只)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 遗憾)
7、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道路, 赈济)
8、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9、树之以桑(种植)
10、或百步而后止
1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归罪,责备)
二、虚词
1、于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到)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2、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词) 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词)
3、之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的) 填然鼓之(音节助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 音节助词)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 的)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取独)
4、以
请以战喻(用) 以五十步笑百步(拿,凭)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5、而
弃甲曳兵而走(修饰) 或百步而后止(承接)
然而不王者(却)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并列)
6、其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代词)
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
1、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从事学校的教化,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义反复告诉学生,头发花白的人不啊在道路上负担东西。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称王的,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和刺人把他杀死,说不是我,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一 实词
1、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使—哭泣) 2、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但是,始建)
3、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看,正,旺盛) 4、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
5、滋可痛已!(更加) 6、视清季有加(比清末)
7、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倡)
8、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发扬光大,只)
二 虚词
1、以
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凭借) 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因为)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因而)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把)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来)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拿,用)
2、其
其损失可谓大矣 (那)
3、所
怨愤所积 (所字结构)
4、之
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的) 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取独)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的)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的)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的标志)
5、则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那么)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那么)
6、于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向) 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比)
7、为
草木为之含悲(替) 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被) 余为斯序(写)
三 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
1、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而我三十年前就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曾经被先烈不惜牺牲生命来争取的,但象如今并没有实行。
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我写下这篇序,来痛掉逝世的人们,并希望能够勉励读到这本书的国人。
滕王阁序
一 实词
1襟三江而带五湖 (以—为襟带,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象云雾,象星星) 4宾主尽东南之美(才俊)
5家君作宰 (县令) 6披绣闼 (推开)
7 舸舰迷津 (满) 8云销雨霁(停止)
9声断衡阳之浦 (止) 10逸兴遄飞 (急速)
11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运数) 1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13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同情) 14 一介书生(微末)
15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相当) 16盛筵难再 (第二次)
17他日趋庭(小步快走) 18恭疏短引(写作)
1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 20所赖君子见机(几,征兆)
21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最。)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完了、没有。)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动词,死、灭。)
22胜
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形容词,尽、完。)
23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 响穷彭蠡之滨(副词,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
24序
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次序、秩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动词,安排次序。)
25怀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揣着。
26舍
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退三舍而避之(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二、虚词
1何 童子何知 什么
2于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在
3而 潦水尽而寒潭清 并列 怀帝阍而不见 转折 处涸辙而相欢 转折
4其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秋声赋
一实词
1欧阳子方夜读书 正 2街枚疾走 快速
3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只 4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用来---的
5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结果 6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内心
7黟然黑者为星星 点点白发 8 物过盛而当杀 必然衰败
9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为何 10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怨恨
11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没有 只
二虚词
1以
初淅沥以萧飒 而
2而
悚然而听之 修饰 忽奔腾而砰拜 并列
草绿缛而争茂 并列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承接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修饰
3之
但闻人马之行声 的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代词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 的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句中助词
4为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 发出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是
三常见文言句式翻译
1 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听到有来到西南方向的声音
Ⅷ 谁有语文必修四的所有文言文整合,包括实词,虚词,一词多意,古今异议等,谢谢
1.王石不仅来是房地产业一个举足源轻重的人物,还是万科的形象代言人,因此,【不管】他采用怎样的举措来应对当前形势,都会对房地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走进新建的师范学院的实验大楼,【】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来学习。
3.厂长采纳了两个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种做法】大大激发了全厂职工出谋划策的积极性。
其他的随后跟上
Ⅸ 求粤教版高一语文四册书的文言文知识归纳
就一册的就超字数了,其他的给不了:
必修二:
阿房宫赋 〔唐〕杜牧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六王毕,四海一(灭亡,统一)
2.蜀山兀,阿房出(山高而秃)
3.直走咸阳(趋向)
4.矗不知其几干万落(相当于“座”或“所”)
5.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往)
6.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姿态的美好;美丽)
7.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连续不断)
8.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
9.可怜焦土(可惜)
10.族秦者秦也(灭族)
11.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
二、实词
(一)古今异义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 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合起来 指宫室建筑精巧。
今义:比喻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指天气。
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特征。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
今义:指行业中做 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4.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收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同情。
(二)一词多义
1.使
①使负栋之柱(动词,让)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 (连词,假使)
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名词,使者)
2.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副词,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名词,一体)
3.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动词,喜欢)
4.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动词,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动词,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动词,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无义)
5.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动词,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名词,类)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
三、虚词
1.焉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或师焉,或不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③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是)
2.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②不敢言而敢怒(却,连词,表转折)
③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且,连词,表递进)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且,连词,表递进)
⑥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罢了,助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未云何龙 (出现龙)
②不霁何虹 (出现虹)
③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④朝歌夜弦 (唱歌,弹琴)
⑤楚人一炬 (放火)
⑥可怜焦土 (化作焦土)
⑦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2)名词用作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②廊腰缦回 (像人腰)
③檐牙高啄 (像鸟嘴)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做)
②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借鉴)
(4)数词的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 (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五、句式
1.判断句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六、难句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成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翻译:(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人宫墙。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翻译:(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
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翻译: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七、名句积累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赤壁赋 苏轼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少焉:不多一会儿)
3.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4.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5.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御:驾)
6.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
7.渺渺兮予怀 (予怀:我的心)
8.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9.方其破荆州 (方:当;破:占领)
10.下江陵 (下:攻下)
11.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江边)
12.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消长:消减和增长)
1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受)
14.杯盘狼藉 (狼藉:凌乱)
15.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亮)
二、实词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缪:通“缭”,环绕、盘绕)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侮。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 (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 (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动词)
3.白:
①白露横江 (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现出白色,形容词作动词)
4.歌:
①歌窈窕之章 (唱,动词)
②歌曰 (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 (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5.和
①倚歌而和之 (唱和,动词)
②泪珠和笔墨齐下 (搀和、混和,动词)
③八千里云和月 (与、和,连词)
6.如:纵一苇之所如(到,动词)
约使人如河上 (到、往,动词)
怪不如约 (按照,动词)
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像,动词)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连词)
海内晏如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7.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围困,动词)
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困窘、困难,名词)
岁饥民困 (贫乏、贫困,形容词)
8.卒:而卒莫消长也(最后、最终,副词)
猛将必发于卒伍(古代军队编制,一百人为卒)
公子季友卒 (死,动词)
有始有卒者 (终,完毕,结束,动词)
军旅卒发 (通“猝”,猝然,副词)
三、虚词
1.然:
①其声呜呜然 (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 (这样,代词)
2.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四、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名词作动词,唱)
2.羽化而登仙(名词作状语,像长了翅膀似的)
3.舞幽壑之潜蛟 (使动用法,使……起舞)
4.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哭泣)
5.正襟危坐 (使动用法,整理、端正)
6.东望武昌 (名词作状语,向东)
7.顺流而东也 (名词作动词,东下)
8.乌鹊南飞……西望夏口 (名词作状语,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9.下江陵 (名词作动词,攻下)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
11.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2.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现出白色)
五.句式
1.判断句
①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2.倒装句
①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宾短语后置)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⑤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⑥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⑦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⑨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⑩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3.省略句
①(余)举酒属客。
②(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③(曲)何为其然也。
④(吾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4.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六、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翻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翻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翻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翻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翻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七、名句积累
1.名句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
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⑤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成语
凭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要断了。多用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微弱。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谨的样子。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或将毕时的情景。
逝者如斯: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旌旗蔽空:旌旗蔽了太阳,形容军容或队伍壮盛。
项脊轩志 归有光
一、掌握下列重要词语
1.余稍为修葺 (葺:维修。)
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偃仰:指悠然安居。)
3.迨诸父异爨(迨:及、等到。爨:起灶做饭。)
4.客逾庖而宴 (庖:厨房。)
5.久不见若影 (若:你的。)
6.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7.令人长号不自禁 (禁:忍住,自控。)
二、实词
(一)通假字
1.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2.比去,以手阖门 (阖,通“合”,关闭。)
(二)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主持。
2.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时常,经常。
3.先大母
古义:去世的。
今义:常指“在前边”,与“后”相对。
4.凡再变矣
古义:两次或第二次。
今义:常作“又”讲。
(三)一词多义
1.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动词)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勒草庐之中 (拜访,动词)
③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看,动词)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看,动词)
⑤顾安所得酒乎? (可是、但是,副词)
⑥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反而,副词)
2.置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安放,动词)
②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③沛公则置车骑 (放弃、丢下,动词)
3.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
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动词)
③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去、归隐,动词),
4.先: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前,副词)
②先*抚之甚厚 (去世的,形容词)
5.为:
①轩东故尝为厨 (做过,动词)
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6.过:
①日过午已昏 (偏过,动词)
②大母过余 (看望,动词)
③从轩前过 (经过,动词)
④故山殊可过 (过访、游览,动词)
⑤求,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动词)
7.当:
①他日汝当用之 (应当,动词)
②以当南日 (挡住,动词)
三、虚词
1.而
①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连词,表修饰关系)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某所,而母立于兹。 (代词,你的)
⑤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关系)
⑥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连词,表修饰关系)
2.之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的,结构助词)
②先*抚之甚厚。 (她,代词)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取独,助词)
④顷之,持一象笏至。 (补充音节,助词)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问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它, 代词)
⑥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补充音节,助词)
⑦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那,代词)
3.于: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介词)
②其制稍异于前(比,介词)
③室西连于中闺 (和,介词)
四、词类活用
1.雨泽下注 (向下,方位名词作状语)
2.使不上漏 (从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3.前辟四窗(在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4.垣墙周庭(垣墙:砌上墙,名词用如动词)
5.东犬西吠(对着西面,名词用如状语)
6.乳二世(喂奶,名词用如动词)
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名词用如状语)
五、句式
1.判断句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比去,(大母)以手阖门,自语日
六、名句积累
三五之夜,明日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与妻书 林觉民
一、掌握下列重要词语
1.意映卿卿如晤(如晤:旧时书信中的常用语,用在书信的开头,对方的称呼之后,意思是“如同当面相见”。多用在平 辈之间的书信中。)
2.虽不谓吾言为是(是:合理,对)
3.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双栖:本指雌雄双鸟同栖,后常用来比喻夫妻同居。)
4.汝泣告我(告:是“请求”的意思。)
5.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寸管:毛笔的代称)
6.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但)
7.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语:告诉)
8.是吾不是处(前“是”,判断动词;后“是”,形容词,“对”“正确”的意思。)
9.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
二、实词
(一)通假字
1.几家能彀 (“彀”通“够”)
2.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
3.念六夜四鼓 (“念”通“廿”)
(二)一词多义
1.语:集诸将而语之曰(告诉,动词)
何事不语 (说,动词)
2.卒: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终于,副词)
旦日飨士卒 (兵,名词)
鲁肃闻刘表卒 (死,动词)
五万兵难卒合 (仓猝,副词)
3.竞:竞日不出门 (全、终,形容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完毕,动词)
4.书: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信,名词)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写,动词)
5.身: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自身.代词)
且以汝之有身也 (身孕,名词)
6.禁: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经受,动词)
重刑罚以禁之 (禁止,动词)
三、虚词
其: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他,人称代词)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人称代词)
吾亦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今则又望其真有 (它,代词)
汝其勿悲 (可,语气副词)
四、词类活用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个“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前一个“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
词用作名词,孩子。)
2.必不能禁失吾之悲(悲,悲痛,形容词作名词)
3.卒不忍独善其身。(善,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4.意洞手书(手,亲手,名词作状语)
五、难句翻译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翻译:然而遍地是腥血、满街是狼犬,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他讨日子呢?
2.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翻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和自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3.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翻译: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4.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
翻译:(写信的)方巾短而(我的)衷情长,,(还)未(写)完的,还有万万千千,你可以想象到我的万千衷情。
六、名句积累
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2.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逍遥游 庄子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而飞(怒:奋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夭阏:阻塞。)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朝菌不知晦朔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云气(绝:超越、穿越。)
二、实词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冥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能耐)
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7.而御六气之辩 (辩,通“变”,变化)
(二)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是两个词。
今义:是一个连词。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今义: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斛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称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指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①指农历腊月小建的年份。②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 天送灶。
7.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①丰收年。②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③指春节。
(三)一词多义
1.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2.志
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名词,志向)
《齐谐》者,志怪者也 (动词,记载、记录)
忘其所志,遂迷 (动词,标记)
此矢所以志也(动词,标志、标识,通“识”)
聊以志吾志 (动词,表明、表达)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名词,一种文体)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词,名字)
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4.置:
毋置之,吾计已决矣 (动词,放弃)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动词,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 (动词,购置)
5.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形容词, 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穷岛屿之萦回 (动词,穷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6.苍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深蓝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灰白色)
三、虚词
1.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主谓之间,取独)
②之二虫又何知! (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 (助词,的)
2.其:
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代词,代鹏)
②其正色邪?(连词,表选择)
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代词,他们)
3.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 (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 (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作动词,南行)
3.彼于致福者(致:使动用法,使……到来)
4.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向南。)
5.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动用法,使……满意。征:使动用法,使……信任。)
五、句式: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众人匹(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