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教材古文

初中语文教材古文

发布时间:2021-02-13 05:22:36

1. 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哪些古文是重点

七年级上册:■(一)《论语十则》
1、积累文中几个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不耻下问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善而从
八年级上册:■(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
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 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三、课文分析: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陋室铭》(刘禹锡 唐)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四)《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理解背诵:
■(五)《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六)《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八、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九、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十、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八年级下册 ■(七)马说 韩愈
■(八)《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九)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①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②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③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④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⑤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Ⅰ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Ⅱ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十)岳阳楼记 范仲淹
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七、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
■(十一)醉翁亭记
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三、文章内容理解: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九年级上册:(十二)出师表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不利的客观条件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8、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九年级下册(十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中心: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问题设计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曾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十四)《鱼我所欲也》 《孟子》
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诵:(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 向与今天比较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5、联系。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应用。(1)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十五)《曹刿论战》 《左传》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
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2.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处是什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明万历年间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林嗣环先生所著文章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怎样搜集资料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8、杨修之死(罗冠中)
19、范进中举(吴敬梓)
20、香菱学诗(曹雪芹)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第二单元

5 兰亭集序 王羲之

6 赤壁赋 苏 轼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第二册

第二单元

诗经二首……………卫风·氓………小雅·采薇
离骚……………屈 原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白马篇………………………曹 植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 朓

第三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鸿门宴………………………司马迁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赤壁之战……………………《资治通鉴》

第三册
第一单元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第二单元

蜀道难……………李 白

琵琶行……………白居易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登高
李商隐诗二首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马嵬(其二)
陆游诗二首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孟 子
劝学……………………荀 子
过秦论…………………贾 谊
师说……………………韩 愈
六国论…………………苏 洵

第四册

第一单元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长亭送别……………王实甫

第二单元

李煜词两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姜夔词一首
《扬州慢》(淮左名都)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苏武传…………………………………班 固
张衡传…………………………………范 晔
李贺小传………………………………李商隐
马伶传…………………………………侯方域

第五册

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滕王阁序……………………王勃
阿房宫赋……………………杜牧
逍遥游(节选)……………《庄子》
陈情表………………………李密

3. 初中语文的古文

童趣,伤仲永,木兰诗,《论语》十则,陋室铭,爱莲说,桃花源记,核舟记,大道之行也,石壕吏,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只记得这些了,希望有帮助!

4. 初中语文教科书里共有几篇文言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代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一剪梅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三峡》
《古代诗词四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西江月
秋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古诗四首》
迢迢牵牛星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赵普》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古诗三首》

孤雁
鹧鸪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
观刈麦
破阵子
《古诗二首》
黄鹤楼
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人琴俱亡》
《古诗三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夜雨寄北
己亥杂诗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古诗三首》
望岳
钱塘湖春行
登飞来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古诗三首》
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
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竹溪记》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
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活板》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核舟记》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送东阳马生序》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
16.陈涉世家(司马迁)
17.桃花源记(陶渊明)
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21.醉翁亭记(欧阳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9.曹刿论战
10.愚公移山
11.出师表
12.观潮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孟子》二章 1 2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墨池记 桃花源记

5. 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几篇古文,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参考资料:中国作文网

6. 初中语文古文

高中课文里倒是有些: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版类女郎也?”——权归有光《项脊轩志》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

字典的释义举例如下:
来访;相互往来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处

网络知道
人教版初高中古文
初高中中人教版教材中所有古文及作者出处
一个清单就好,能帮我回忆起来就行,谢各位了,没有人教版有初高中必背古诗文啥的也可以
展开
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
lz665
2018-03-27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明万历年间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林嗣环先生所著文章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怎样搜集资料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8、杨修之死(罗冠中)
19、范进中举(吴敬梓)
20、香菱学诗(曹雪芹)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第二单元
5 兰亭集序 王羲之
6 赤壁赋 苏 轼
7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 维
8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第二册
第二单元

8. 中学语文课本出现过的所有古文的名录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
10 《论语》十则
15 古代诗歌五首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
5.《天净沙秋思》
20 山市
25 《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
30 寓言四则
3.《智子疑邻》
4.《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5 伤仲永
10 木兰诗
15 孙权劝学
20 口技
25 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
2.《两小儿辩日》
30 狼

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1.《陋室铭》
2.《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5 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赤壁
3.过零丁洋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山坡羊潼关怀古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1.饮酒(其五)
2.行路难(其一)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己亥杂诗

九年级上册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1.关雎
2.蒹葭

语文第一册
17 烛之武退秦师
18 勾践灭吴(节选)
19 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触龙说赵太后
2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 寡人之于国也
23 劝学
24 秋水(节选)

语文第二册
17 过秦论
18 鸿门宴
19 兰亭集序
20 归去来兮辞
21 师说
22 阿房宫赋
23 谏太宗十思疏
24 种树郭橐驼传

第三册
1 《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登 高
蜀 相
石 头 城
锦 瑟
书 愤
8 词七首
虞美人
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
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21 项脊轩志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语文第四册
5 林黛玉进府
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7 失街亭
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3 窦娥冤
14 长亭送别
15 闺塾
16 哀江南
17 陈情表
18 祭十二郎文
19 愚溪诗序
20 赤壁赋
21 逍遥游
22 滕王阁序
23 柳毅传(节选)
24 促织

语文第五册
14 蜀道难
15 将进酒
16 兵车行
17 杜甫诗五首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18 齐桓晋文之事
19 庄暴见孟子
20 孟子见梁囊王
21 短文两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弈 秋

语文第六册
9 诉肺腑
10 宝玉挨打
11 香菱学诗
12 抄检大观园
13 报任安书(节选)
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5 屈原列传(节选)
16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9. 语文版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古诗词有哪些

孔子语录
鱼,我所复欲也
生于忧制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教材古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