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将这篇童话故事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课文进行大胆的改变,可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或删除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争议的内容,并找老师求证,高质量地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的;为了表演好节目,小组同学人人主动、热心地参与讨论、改编和排练,提出改进意见,收到了合作学习的高效。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环环相扣的过程,从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使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成效最大。
二、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辅工具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通过黑板上文字和书本上的图片来向学生传递知识。因此,教师的板书非常重要,必须工整、清晰。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文字、图象等动态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信息传递,现在已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优美,质量坚固,工艺精巧,就要分析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制作特征。课本上虽有一幅插图,却无法与其他石拱桥比较,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于是巧妙借用《中国石拱桥》的课件,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有名的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融画文于一体,并附以一些思考题。这样,学生对中国石拱桥有了了解,课文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实现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能只着眼于结果,还应该着眼于过程,着眼于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特别是学生有创意的回答。我们在教学夏完淳的《别云间》后提出了“联系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夏完淳的评价。”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爱国”、“有民族自尊心”。而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我承认夏完淳爱国、有民族自尊心,可是我认为他的举动并不值得我欣赏。因为他的举动在当时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明朝在当时已经灭亡,他不应当去反清复明,应该看清历史发展的形势,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在为国为民作贡献上,真正地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对这样的回答许多同学都感到很意外,这时要及时对这种有一定新意的回答进行了鼓励,希望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比较合理的、有一定创意的答案,其他的学生也学着从多角度去思索一些问题。这种成功的激励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导演”和“主持人”,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过去课堂的“主演”,一讲到底。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作为“主持人”,要给学生思考提供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备知识”,充分占有资料,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能是孤立静态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师的丰厚底蕴以及备课深入挖掘,可以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这种辐射式甚至有点漫谈式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提高语文课的品位,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让学生们在求学的欲望中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实践,教师要做好课堂“主持人”。
总之,语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教师教学的生命力,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过程,是课堂艺术的发挥,是课堂效果的很好体现。这就取决于教者的情、趣、理的挖掘。但教者必须立足于本课堂学生的实际,把教学的经验,实践反思,不断充实,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有效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我们一定能拥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2.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针对农村中学的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克服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我认为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模糊,随意。备课的时候没有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现成的教案里的目标照抄照搬,备课只是背下人家的教学程序,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我的学生能否接受,目标和上课内容脱节,到上课时也就无的放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前些日子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苏东坡的《后赤壁赋》,上课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一是由一个海外记者采访学者余秋雨,问余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喜欢的人是谁,由余的回答引出作者苏东坡,又问余最喜欢苏的什么作品,余回答是苏在黄洲时的三篇著作,由此引出课题《后赤壁赋》,然后全班齐诵《前赤壁赋》。这样的导入很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支撑点,符合教学规律(用时6分钟);二是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强调读音句义断句等,将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用时11分钟);三是引导学生看课文后面金圣叹等对《赤壁赋》评价的链接内容,老师边翻译边讲解(用时16分钟);四是前后《赤壁赋》的比较,教师分别从景、目的游程、结构情感、意象对象等方面画表板书(没有讲完下课时间就到了)。初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前后《赤壁赋》的比较上,虽然中间讲链接的环节花时过多,似乎影响了突出重点,也还可以。但是在后面的评课活动中,这位老师却展示了他这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后赤壁赋》中“鹤”象征意义的阐释。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脱节了,怎么来衡量这节课的有效性呢?所以我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学目标的随意。如果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他对教材处理和上课环节的安排就不会这样。可以把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改为就是以探究《后赤壁赋》中“鹤”的象征意义展开,并且结合他课前发给学生的古人关于“鹤”的诗文的材料,将是一节更精彩而有效的课。
其次强烈的目标意识还体现在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也就是说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尤其重要,农村中学的生源状况前面已讲到,如果我们不进行研究而照抄照搬别人的,目标面面俱到,上课无度拓展,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面面俱到的目标,实现不了,等于面面不到,过于超出学生水平的拓展,除了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外,毫无意义,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听了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课《浑沌之死》,这是《庄子》里的一篇寓言。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这节课的目标重点应该是通过朗读和讲解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理解寓言的含义。可是这位老师却舍本,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庄子和背景,后面讲寓意时又花了很多时间讲庄子的思想,进行无度拓展,一节课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云里雾里。备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想到要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生什么变化,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所以虽然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但我们要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不必面面俱到而至“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三强烈的目标意识还要体现在: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这样老师教学有的放矢,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环节中有没有脱离目标,学生学习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中检测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总结。这样一节课下来,重点就会很明确,教有得,学有获,每课有得,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干劲就大,课堂效率就高。当然,向学生展示目标,不必象有的老师那样,在多媒体上把三围目标都写出来。有时就一句话就行:比如我听黄老师在上曹植的《白马篇》,他就这样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读”展开,也就是怎么通过朗读读懂课文。然后一节课就是围绕指导朗读,让学生不停的读,不停的悟,在读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读熟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于永正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书不读熟不开讲。这点农村中学尤其重要。我们平常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或听别的老师上阅读课中,常常会发现,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怪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让学生读熟文本。试想,对于一篇课文都没有读熟,他怎么去积极参与,怎么去互动合作,怎么去思考探究?怎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2014-10-15 手机版
关于教学的有效性,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有一个很形象生动的故事,他以企业竞争为例,他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而这三者也正是考量有效教学的三个指标:速度指教学时间投入的长短(投入);收益可看作教学目标的达成即学生的收获(产出);安全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体验特别是学生学习的体验是苦还是乐(体验)。用这三个指标来衡量现在农村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课堂其有效性都是值得商榷的。
我所任教的是个农村中学,学校生源情况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关私立中学的兴办和农村进城务工做生意人口的增加,成绩好的学生或者家里有点钱的学生小学一毕业甚至没毕业就到城关就读了,不仅学生量少了,更谈不上质了,留下来的学生被喻为是“米筛下的”,问题学生不少,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加大了,也因此,有的老师教学随意性增强。针对农村中学的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克服教师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我认为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模糊,随意。备课的时候没有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现成的教案里的目标照抄照搬,备课只是背下人家的教学程序,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我的学生能否接受,目标和上课内容脱节,到上课时也就无的放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前些日子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苏东坡的《后赤壁赋》,上课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一是由一个海外记者采访学者余秋雨,问余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喜欢的人是谁,由余的回答引出作者苏东坡,又问余最喜欢苏的什么作品,余回答是苏在黄洲时的三篇著作,由此引出课题《后赤壁赋》,然后全班齐诵《前赤壁赋》。这样的导入很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支撑点,符合教学规律(用时6分钟);二是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强调读音句义断句等,将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用时11分钟);三是引导学生看课文后面金圣叹等对《赤壁赋》评价的链接内容,老师边翻译边讲解(用时16分钟);四是前后《赤壁赋》的比较,教师分别从景、目的游程、结构情感、意象对象等方面画表板书(没有讲完下课时间就到了)。初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前后《赤壁赋》的比较上,虽然中间讲链接的环节花时过多,似乎影响了突出重点,也还可以。但是在后面的评课活动中,这位老师却展示了他这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后赤壁赋》中“鹤”象征意义的阐释。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脱节了,怎么来衡量这节课的有效性呢?所以我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学目标的随意。如果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他对教材处理和上课环节的安排就不会这样。可以把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改为就是以探究《后赤壁赋》中“鹤”的象征意义展开,并且结合他课前发给学生的古人关于“鹤”的诗文的材料,将是一节更精彩而有效的课。
其次强烈的目标意识还体现在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也就是说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尤其重要,农村中学的生源状况前面已讲到,如果我们不进行研究而照抄照搬别人的,目标面面俱到,上课无度拓展,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面面俱到的目标,实现不了,等于面面不到,过于超出学生水平的拓展,除了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外,毫无意义,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听了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课《浑沌之死》,这是《庄子》里的一篇寓言。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这节课的目标重点应该是通过朗读和讲解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理解寓言的含义。可是这位老师却舍本,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庄子和背景,后面讲寓意时又花了很多时间讲庄子的思想,进行无度拓展,一节课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云里雾里。备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想到要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生什么变化,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所以虽然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但我们要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不必面面俱到而至“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三强烈的目标意识还要体现在: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这样老师教学有的放矢,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环节中有没有脱离目标,学生学习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中检测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总结。这样一节课下来,重点就会很明确,教有得,学有获,每课有得,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干劲就大,课堂效率就高。当然,向学生展示目标,不必象有的老师那样,在多媒体上把三围目标都写出来。有时就一句话就行:比如我听黄老师在上曹植的《白马篇》,他就这样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读”展开,也就是怎么通过朗读读懂课文。然后一节课就是围绕指导朗读,让学生不停的读,不停的悟,在读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读熟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于永正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书不读熟不开讲。这点农村中学尤其重要。我们平常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或听别的老师上阅读课中,常常会发现,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怪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让学生读熟文本。试想,对于一篇课文都没有读熟,他怎么去积极参与,怎么去互动合作,怎么去思考探究?怎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想象,不但学生和文本很难发生交流,更谈不上交流的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了。所以课堂上只剩下老师和文本的对话,老师在教教案,没有学生的学习生成,只有偶尔几个好的学生附和老师几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谈不上。因此,学生的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所以说读熟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因此,我觉得对于长的文章我们一定要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看书的时间,自渎、讨论等环节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我们学校的马老师以及我听了民中的一位老师的课,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讲授前先提问预习情况,如果发现还有同学没读课文,就不惜停下来让学生再看书,课堂上让学生自读的时,也都会问读完了没有,有没有读完的,继续让他们读。这是磨刀不负砍柴功。
三、加强课堂心理管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我们常讲“心动不如行动”,但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是“行动不如心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心动”起来了,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苦学”变“乐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农村中学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种种原因,厌学学生的面积相当大,课堂纪律普遍不很理想。因此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有效的管理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心理的管理,既加强对课堂心理的调控,来使师生达到心理相容,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心理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心理的调节
教师要尽量做到不把生活情绪带到课堂中,走进课堂精神一定要饱满,一定要充满激情,这样才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心动”起来,就比如我听了一中黄长虹老师的课,整节课教师情绪激昂,又很善于煽情,学生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掌声不时想起,整个课堂被带动的心潮涌动。学生总处于亢奋之中,思维火花不断喷射,课堂效率就高。
(二)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控
首先是上课伊始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抑制课间活动的兴奋心理,激活其参与心理。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因此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心理调控的核心所在。我们老师习惯于一上课就直奔主题讲授主要知识,这样不好,因为刚上课时,学生课间休息时所形成的兴奋中心还没有退去,注意力还无法集中,也不可能完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应先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形象、生动、饱含激情而又富有情趣性的导入法和创设问题情境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参与心理,又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同时,也可以借此时间和方法来抑制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而产生新的学习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尽快进入有效的学习活动中,保证上课效率。
其次是教学中注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每天面对山珍海味,也会让人生厌。我们读书时也一样,在课堂上学生都有一种期待心理:期待这节课有味道,能学到新内容,期待这节课老师有新方法,期待这节课老师多提问多表扬他,让他从学习的成功感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因此我们教师就必须注意满足学生的这些期待心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计教学“空白”,创造一个个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达到较长时间保持思维兴奋的状态。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每节课都在期待中度过。比如我们在上古文时,往往是最枯燥的,按传统的上法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的,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陈成龙老师讲到了上诗歌《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设计的问题:(1)作者的理想是什么?既作者想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学生找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怎么建立功业?(学生找诗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是不是现实情景?(学生找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功业建成了吗?( 学生找诗句:可怜白发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字词教学和诗歌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融合在一起,更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是教学中还要注意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学认为中等强度的焦虑才是对学习最有利的。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对思维的兴奋产生破坏作用,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控恰当的焦虑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焦虑心理过弱。教师要抑制学生的依赖心理,少讲多启发,多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学生焦虑程度过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敏感、自尊心强,注重形象,渴求别人认同与肯定。这种心理表现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害怕发言,这就是焦虑心理过度的表现,它会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抑制学生思维,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调控,比如保证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倾听”,鼓励学生发言,进行积极课堂评价等,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自尊,营造融洽的学习心理环境,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是对课堂纪律的隐性管理
当学生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时,我们往往会采用体罚、讽刺挖苦、以赶出教室威胁学生等“以恶制恶”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效应,既师生情感对立,关系紧张,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有时也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尴尬,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同时,“一人害病,全班吃药”,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师生情绪因此对立,课堂心理难以相容,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为了克服这种负效应,教师对于课堂中的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犯了课堂常规学生的管理,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心理,还要顾及班上其他同学的心理,要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采取针对违规学生,隐含在教学活动中非公开的隐性管理手段,从而保证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当然,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诸多的因素,本人只是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些看法。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先生说过:有效的课堂不一定是理想的课堂,但理想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课堂。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源于网络分享。。。。。。
3. 浅谈怎样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讲座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 王莉 张平
一、教学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明确,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要明确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对教材及学生的研究,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二是熟悉教材,三是熟悉学生。其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紧紧扣住这一点。我认为语文综合素质应该包括: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我们常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厚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谈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灵活处理教材,达到“减负增效”
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呢?
(一)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
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在浦口作者与父亲惜别时父亲的背影的刻画来表现父爱这个主题的。处理教材时应突出本文的重点:文章为什么以“背影”做标题,文中哪几处写到背影,最让作者感动的背影是什么地方的背影?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样一来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有效地处理了教材。
(二)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
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三)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
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作者是通过珍珠鸟开始“怕人”到后来的“不怕人”来表现动物对人的信赖,关键在于人对动物的友善,从而揭示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根据这个构思,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处理教材:①珍珠鸟怕人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出?文中哪些句子、词语表现珍珠鸟渐渐不怕人,尤其是小珍珠鸟越来越不怕人的?为什么不怕人?②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它呢?③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想不想知道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吗?这样整篇文章的教学思路非常地清晰,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
如初一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童趣》时,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读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童趣。在朗朗读书声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能否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学习方法得当,提高学习效果
学科不同,其学习方法有别,把握其语文学科的性质,给以引导,掌握其规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切实可行的。关于语文的学习常见的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有哪些工作要做呢?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整体的感知了。
(二)学会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文章的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会使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主要是字词的音形义问题,这就要借助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生字难词、成语典故,都不要轻易放过。教学如“丧”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如何记着并理解它。《新华字典》注明:①与死人相关。因此,奔丧、丧事、丧葬等词皆应该读“sānɡ”。②丢掉,失去。因此,丧失、丧胆、丧权辱国、丧尽天良等词皆读“sàng”。这样学生就在今后的多音字学习中做到音形义三者结合记忆理解。又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如果追问一下,什么是“墨守”呢?我们查阅《汉语成语词典》我们就会明白,原来这个词义和战国时的墨翟有关系,因为他以善于守城著名,所以后来称善守者为“墨守”。学生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并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词典,将会受益不浅。
(四)学会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
(五)学会在文章中批注
就是在文中做上标记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问号(?)标注,重点之处用着重号标注(…),深刻含义的句子用双横线标注等,形成一套独特的约定。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注的可用红色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做好批注,以便课后随时查阅,课后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六)学会质疑
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节选的某些片段,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七)学会记录
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可以记在书本上,有的可记在语文学习笔记本上,课后随时能够查阅,巩固,加深理解。
四、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方式有效
语文老师在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时要重视其有效性,而不能搞形式主义。
(一)要提高启发式的效率
启发式不能只是老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学习后生成问题的环节,要有预设和生成结合的准备,让学生有生成问题提出讨论的空间;同时教师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要关注讨论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这样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耗,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小组的组长要轮换,不能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唱独脚戏;讨论的问题一定是要有思考深度和难度的。
(三)要适时中恳的评价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要尊重学生有距离,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五、使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但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只是为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如果整堂课充斥着图片,声音,影视片段,甚至把整篇文章都制作在课件上,抛开课本,忽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只追求热热闹闹,则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把握教学内容呈现时机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为了让学生对石拱桥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识,这时候呈现有关石拱桥的图片、效果图,会很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石拱桥的效果图,相信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现代技术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导入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时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另外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明确要求和适时监督之下通过网络进行与本课学习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同时,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平时收录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下载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六、提高教师素质,引领学生发展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品格、修养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课堂语言抑扬顿挫,体态大方,板书思路清晰,爱好广泛,品格高尚,为人正派,内涵丰富,善于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这就为课前、课堂、课后的教学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总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充分挖掘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最有效的。当然要实现有效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个体不断的提高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
我相信国家通过对教师有计划的专业化培训,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学习,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初中的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而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与现实距离太遥远,里面的内容又是五花八门的,众多的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和历史地名,都让他们看了眼花缭乱,上课时难以把握,有时甚至会产生厌恶的现象。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授《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秦始皇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在位时,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种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他苦心经营、期望能够延续万世的秦王朝,却在十几年后就迅速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在秦朝,当时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又是为什么呢?”设置这样的悬念,使得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笔者又通过两段凤阳花鼓词的对比:“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姑娘进凤阳。”“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然后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使得安徽凤阳县有了如此大的变化?”以此导入新课,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悬念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很好的作用,但这种导入方式,并不是每一课都适用,它需要老师能够充分挖掘教材,找到矛盾冲突点,并恰当地运用。导入激趣的方式除“设置悬念”以外,还有“故事激趣”、“谜语激趣”、
“歌曲激趣”等等。如果用得恰当,用得巧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都是很不错的。
2、情景激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再现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景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景非常重要。现代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使教师告别了只靠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扩大了视觉和听觉,使他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当中。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电影《甲午大海战》的经典片段,在加上笔者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将学生带到了19世纪末期的中国,看到了当时日本的侵略野心,中日海军的较量,清政府腐败无能等等。学生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和分析,很快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的道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情感激趣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师适当地运用风趣、幽默、合乎逻辑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当这种情感和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师生共鸣时,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饱满的热情将历史中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优美动听的历史故事讲给学生们听,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从中感知历史。
4、竞争激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笔者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又能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学困生都不甘示弱。我的具体实施办法是:把全班按学生现有的座位分成四大组,然后每一个组一个固定的代号,无论座位怎样移动,每个组员只要记住自己所在组第一次分组时的代号就可以了,这样就避免了奖励加分时加错组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如始终贯穿课堂的提问包括复习提问和巩固性提问),并制定竞赛规则,当任何一位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正确时,则由该同学自己上讲台为自己加分(这其实对于学生也是一种精神奖励)。当然,为了避免争吵和保证课堂纪律,实施纪律扣分。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了乐趣,且使他们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我还规定了诸如不交作业者扣小组分、不订正者扣小组分、作业批改为A的同学加分、小组总体情况完成较好加分等规则。这样,学生为了使小组优胜,就会出现优生帮差生共进的良好现象,并且自已课前会主动地去预习,课堂主动地去参与,争先恐后地去抢答问题,课后主动地去完成作业的良性循环。在每学期末对各组分数进行统计,优胜小组每位组员发一份小奖品以示奖励。
二、创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是的,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这就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要放下以前那副居高临下的领导式作风。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氛围,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尽管现在许多教师都在尽可能地适应学生,努力改善师生关系,但教学中的非民主现象总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如许多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听话”的学生培养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满足,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在学生表现出“越轨”、“异端”倾向时,或暴露出缺点时,常常得到的是斥责、讥讽、赶出教室,甚至是极不人道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遭受践踏,民主意识的萌芽早在这种没有个性的教育中扼杀了,这样的氛围就不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师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化的学习氛围是激励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保证。这种情感化氛围的营造,主要取决于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浓厚的民主意识,善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包办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杜绝一切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强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讲台变为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既要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要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对他本人或同龄群体是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就是创新,教师就应该予以鼓励,即使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也不要轻易否定或妄加评论,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历史史实,积极思维,让他们最终自我否定和改正原来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精神乐园,才能为学生营造探索历史的时空,从而造就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多样性的学生群体。进一步说,这种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资源”,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主体,在分析同一历史现象时,往往会受其自身历史知识水平、观察的角度、理解的层次、分析问题的重点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历史结论,在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这种历史思维的多样性往往会带来智慧的互补与共享,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尊重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在无拘无束的宽松情景中,师生共同开拓了思路,丰富了联想,发展了思维,反之,课堂教学只能成为历史智慧之化凋谢、灵感之光失色、思维之源枯竭的一潭死水。
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竟争的学习机制已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平等和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富有挑战和竟争的教学机制,确立正常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是时下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勇于参与教学,乐于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以体现。
三、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历史学科,学生长期形成了一种事事依赖教师的习惯,致使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感到课堂难以操纵,教学流程不畅,效果不佳。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课改中遇到的这个实际问题。那么,应让学生怎样学习历史呢?
1、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
学生现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科书等文字资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把握文字资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必须把握好“读”这一关,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和效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做到:拿到教科书时,先阅读目录和说明部分,了解本册书的主要内容,分清单元,宏观把握教材,建立粗略的知识框架。对于课文,则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首先,全面浏览课文,搞清有几目内容,有哪些专栏,有哪些图片、史料和表格;其次,细读每段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找出基本的历史知识要点,并向全班介绍;再次,精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注释,加深理解,解答疑问。经过一学期的培养,学生能比较迅速地统揽教材,把握到知识要点,从而为课堂节约了大量时间,使师生可以充分地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
7
2、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有些教师认为现在根本就不需要学生去记忆历史知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新课程摒弃的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并不反对知识的记忆。试想,如果学生连新中国于何时成立都说不上来,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博闻强记,在脑海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就是教会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坚决避免死记硬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如我们熟知的谐音法、图表法、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例如在教《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这一课时,记忆方法是把年代、人物、事件列出来简化,教学生这样记:三三三即三个历史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三件历史大事。三个历史年代:1207年、1271年、1276年;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件历史大事:蒙古国建立、元朝建立、行省制设立。这些做法都短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使学生不再为记忆而苦恼。
3、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彼此孤立。教师要注意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横”的线索,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如学习唐朝,应注意把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在小专题下再进一步细分,如手工业下的纺织、陶瓷、冶铸等;二是掌握“纵”的历史线索,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下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纵”的专题线索,如一个朝代的兴亡(建立、巩固、发展、衰落、灭亡),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和演变,不同时期的经济状况等。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纵”“横”交错。如果学生能像教师那样把教材分析透彻,既做到宏观把握,又做到微观细研,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
4、让学生学会联系现实和“学以致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建起一座桥梁,拉近二者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大大得到激发,使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为此,在教学中作了以下方面探索:备课时,先到网上去浏览相关的网页,搜寻最新的考古发现、时事热点、历史评论、精美的图片等等,然后整理筛选,做成电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如学习三星堆文化时,笔者就下载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最新图片和考古推测,学生学习时兴趣十足;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注意联系了台湾的有关时事,让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处在大陆中央政权的管辖下,从而有力地批驳了台独论;对于电视台新上演的历史剧,则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历史情况进行评点;利用学校组织春游的机会,对参观地点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述等等。以上做法,充分拓展和利用了网络、古迹遗址、影视等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结合现实学习历史,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让学生敢于质疑
随着历史学科研究的不断突破创新,一些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的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因此,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判断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有关参考资料、练习题、教师的结论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有理有据地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权威”。对教材中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等。通过这些做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面对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和新课程不断改革和深化的今天。各地相应对原来的课堂模式进行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但是,作为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看到农村里的学生生源差、学校设备差,城市里学校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校学生的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努力钻研教材,认真设计教案,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努力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97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我认为影响语文教学有效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目标的模糊,随意。备课的时候没有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只是对现成的教案里的目标照抄照搬,备课只是背下人家的教学程序,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我的学生能否接受,目标和上课内容脱节,到上课时也就无的放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前些日子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苏东坡的《后赤壁赋》,上课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一是由一个海外记者采访学者余秋雨,问余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最喜欢的人是谁,由余的回答引出作者苏东坡,又问余最喜欢苏的什么作品,余回答是苏在黄洲时的三篇著作,由此引出课题《后赤壁赋》,然后全班齐诵《前赤壁赋》。这样的导入很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支撑点,符合教学规律(用时6分钟);二是教师范读课文,边读边强调读音句义断句等,将课文内容梳理了一遍(用时11分钟);三是引导学生看课文后面金圣叹等对《赤壁赋》评价的链接内容,老师边翻译边讲解(用时16分钟);四是前后《赤壁赋》的比较,教师分别从景、目的游程、结构情感、意象对象等方面画表板书(没有讲完下课时间就到了)。初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前后《赤壁赋》的比较上,虽然中间讲链接的环节花时过多,似乎影响了突出重点,也还可以。但是在后面的评课活动中,这位老师却展示了他这节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后赤壁赋》中“鹤”象征意义的阐释。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脱节了,怎么来衡量这节课的有效性呢?所以我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教学目标的随意。如果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他对教材处理和上课环节的安排就不会这样。可以把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改为就是以探究《后赤壁赋》中“鹤”的象征意义展开,并且结合他课前发给学生的古人关于“鹤”的诗文的材料,将是一节更精彩而有效的课。
其次强烈的目标意识还体现在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也就是说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这一点对于农村中学尤其重要,农村中学的生源状况前面已讲到,如果我们不进行研究而照抄照搬别人的,目标面面俱到,上课无度拓展,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面面俱到的目标,实现不了,等于面面不到,过于超出学生水平的拓展,除了让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外,毫无意义,肯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我听了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课《浑沌之死》,这是《庄子》里的一篇寓言。对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于农村学生,这节课的目标重点应该是通过朗读和讲解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理解寓言的含义。可是这位老师却舍本,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庄子和背景,后面讲寓意时又花了很多时间讲庄子的思想,进行无度拓展,一节课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而学生却云里雾里。备课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想到要学生通过这节课发生什么变化,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
所以虽然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但我们要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分清主次,合理分配。不必面面俱到而至“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三强烈的目标意识还要体现在: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向学生展示这节课的目标,这样老师教学有的放矢,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环节中有没有脱离目标,学生学习也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中检测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总结。这样一节课下来,重点就会很明确,教有得,学有获,每课有得,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干劲就大,课堂效率就高。当然,向学生展示目标,不必象有的老师那样,在多媒体上把三围目标都写出来。有时就一句话就行:比如我听黄老师在上曹植的《白马篇》,他就这样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读”展开,也就是怎么通过朗读读懂课文。然后一节课就是围绕指导朗读,让学生不停的读,不停的悟,在读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读熟文本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于永正老师曾经讲过一句话:书不读熟不开讲。这点农村中学尤其重要。我们平常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或听别的老师上阅读课中,常常会发现,总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学生情绪低迷,一问三不知,课堂参与度差,思维活跃不起来。老师只能很无奈的自问自答自擂自唱满堂灌。总是怪学生基础差,素质低,不配合。其实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让学生读熟文本。试想,对于一篇课文都没有读熟,他怎么去积极参与,怎么去互动合作,怎么去思考探究?怎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效率高不高,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如果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想象,不但学生和文本很难发生交流,更谈不上交流的亲密、深刻、流畅和完整了。所以课堂上只剩下老师和文本的对话,老师在教教案,没有学生的学习生成,只有偶尔几个好的学生附和老师几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谈不上。因此,学生的参与情况,思维状态,情感体验,学习效果,课堂气氛都不好,教学效果当然就不好。所以说读熟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因此,我觉得对于长的文章我们一定要布置学生预习,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看书的时间,自渎、讨论等环节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我们学校的马老师以及我听了民中的一位老师的课,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讲授前先提问预习情况,如果发现还有同学没读课文,就不惜停下来让学生再看书,课堂上让学生自读的时,也都会问读完了没有,有没有读完的,继续让他们读。这是磨刀不负砍柴功。
三、加强课堂心理管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我们常讲“心动不如行动”,但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是“行动不如心动”,教学中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心动”起来了,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苦学”变“乐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农村中学正如我前面所说,由于种种原因,厌学学生的面积相当大,课堂纪律普遍不很理想。因此要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有效的管理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而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心理的管理,既加强对课堂心理的调控,来使师生达到心理相容,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心理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心理的调节
教师要尽量做到不把生活情绪带到课堂中,走进课堂精神一定要饱满,一定要充满激情,这样才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心动”起来,就比如我听了一中黄长虹老师的课,整节课教师情绪激昂,又很善于煽情,学生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掌声不时想起,整个课堂被带动的心潮涌动。学生总处于亢奋之中,思维火花不断喷射,课堂效率就高。
(二)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控
首先是上课伊始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抑制课间活动的兴奋心理,激活其参与心理。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因此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是课堂心理调控的核心所在。我们老师习惯于一上课就直奔主题讲授主要知识,这样不好,因为刚上课时,学生课间休息时所形成的兴奋中心还没有退去,注意力还无法集中,也不可能完全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因此应先采用各种手段,比如形象、生动、饱含激情而又富有情趣性的导入法和创设问题情境等,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参与心理,又自然过渡到教学主题,同时,也可以借此时间和方法来抑制学生课间休息所形成的兴奋中心,而产生新的学习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尽快进入有效的学习活动中,保证上课效率。
其次是教学中注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每天面对山珍海味,也会让人生厌。我们读书时也一样,在课堂上学生都有一种期待心理:期待这节课有味道,能学到新内容,期待这节课老师有新方法,期待这节课老师多提问多表扬他,让他从学习的成功感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因此我们教师就必须注意满足学生的这些期待心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计教学“空白”,创造一个个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达到较长时间保持思维兴奋的状态。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每节课都在期待中度过。比如我们在上古文时,往往是最枯燥的,按传统的上法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的,在一次教研活动中陈成龙老师讲到了上诗歌《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设计的问题:(1)作者的理想是什么?既作者想建什么功,立什么业?(学生找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怎么建立功业?(学生找诗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是不是现实情景?(学生找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功业建成了吗?( 学生找诗句:可怜白发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将诗歌的字词教学和诗歌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融合在一起,更能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是教学中还要注意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学认为中等强度的焦虑才是对学习最有利的。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对思维的兴奋产生破坏作用,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控恰当的焦虑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焦虑心理过弱。教师要抑制学生的依赖心理,少讲多启发,多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学生焦虑程度过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敏感、自尊心强,注重形象,渴求别人认同与肯定。这种心理表现在课堂上就会出现害怕发言,这就是焦虑心理过度的表现,它会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抑制学生思维,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调控,比如保证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倾听”,鼓励学生发言,进行积极课堂评价等,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自尊,营造融洽的学习心理环境,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是对课堂纪律的隐性管理
当学生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时,我们往往会采用体罚、讽刺挖苦、以赶出教室威胁学生等“以恶制恶”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达到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效应,既师生情感对立,关系紧张,使问题行为更加严重,有时也可能造成教师自身的尴尬,出现“下不了台”的现象。同时,“一人害病,全班吃药”,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导致学生知识输入过程受阻与中断,严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因此有可能导致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师生情绪因此对立,课堂心理难以相容,就直接影响了教学效率。因此为了克服这种负效应,教师对于课堂中的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犯了课堂常规学生的管理,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心理,还要顾及班上其他同学的心理,要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采取针对违规学生,隐含在教学活动中非公开的隐性管理手段,从而保证课堂学习的心理环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障。
当然,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诸多的因素,本人只是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些看法。翔宇教育集团卢志文先生说过:有效的课堂不一定是理想的课堂,但理想的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课堂。我们必须努力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5. 怎样提高农村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明确,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要明确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对教材及学生的研究,做到三个熟悉:一是熟悉《课程标准》,二是熟悉教材,三是熟悉学生。其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紧紧扣住这一点。我认为语文综合素质应该包括: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我们常说厚积而薄发,没有厚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根本无从谈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灵活处理教材,达到“减负增效”
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呢?
(一)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
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在浦口作者与父亲惜别时父亲的背影的刻画来表现父爱这个主题的。处理教材时应突出本文的重点:文章为什么以“背影”做标题,文中哪几处写到背影,最让作者感动的背影是什么地方的背影?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这样一来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有效地处理了教材。
(二)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
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三)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
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作者是通过珍珠鸟开始“怕人”到后来的“不怕人”来表现动物对人的信赖,关键在于人对动物的友善,从而揭示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根据这个构思,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处理教材:①珍珠鸟怕人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出?文中哪些句子、词语表现珍珠鸟渐渐不怕人,尤其是小珍珠鸟越来越不怕人的?为什么不怕人?②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它呢?③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想不想知道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吗?这样整篇文章的教学思路非常地清晰,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四)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处理
如初一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童趣》时,完全可以围绕着“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读音,读准节奏,读懂意思,读出童趣。在朗朗读书声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能否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学习方法得当,提高学习效果
学科不同,其学习方法有别,把握其语文学科的性质,给以引导,掌握其规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切实可行的。关于语文的学习常见的方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有哪些工作要做呢?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整体的感知了。
(二)学会查阅相关的背景知识
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文章的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会使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主要是字词的音形义问题,这就要借助于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生字难词、成语典故,都不要轻易放过。教学如“丧”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如何记着并理解它。《新华字典》注明:①与死人相关。因此,奔丧、丧事、丧葬等词皆应该读“sānɡ”。②丢掉,失去。因此,丧失、丧胆、丧权辱国、丧尽天良等词皆读“sàng”。这样学生就在今后的多音字学习中做到音形义三者结合记忆理解。又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如果追问一下,什么是“墨守”呢?我们查阅《汉语成语词典》我们就会明白,原来这个词义和战国时的墨翟有关系,因为他以善于守城著名,所以后来称善守者为“墨守”。学生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并懂得如何使用字典、词典,将会受益不浅。
(四)学会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
(五)学会在文章中批注
就是在文中做上标记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问号(?)标注,重点之处用着重号标注(…),深刻含义的句子用双横线标注等,形成一套独特的约定。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注的可用红色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做好批注,以便课后随时查阅,课后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六)学会质疑
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节选的某些片段,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七)学会记录
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可以记在书本上,有的可记在语文学习笔记本上,课后随时能够查阅,巩固,加深理解。
四、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方式有效
语文老师在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时要重视其有效性,而不能搞形式主义。
(一)要提高启发式的效率
启发式不能只是老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学习后生成问题的环节,要有预设和生成结合的准备,让学生有生成问题提出讨论的空间;同时教师提问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来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不能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更要把机会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要关注讨论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这样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耗,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在安排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事先留有时间让个人独立思考;小组的组长要轮换,不能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唱独脚戏;讨论的问题一定是要有思考深度和难度的。
(三)要适时中恳的评价
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提倡阅读的多元化,要尊重学生有距离,甚至是错误的感悟,但不是一味地夸好,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组织其他学生对此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这样既起到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思想成果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获得更好地发现,体悟。
五、使用现代技术,充实课堂内涵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现代技术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可以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但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只是为更好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发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取审美知识,陶冶爱美情趣。如果整堂课充斥着图片,声音,影视片段,甚至把整篇文章都制作在课件上,抛开课本,忽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只追求热热闹闹,则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把握教学内容呈现时机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为了让学生对石拱桥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识,这时候呈现有关石拱桥的图片、效果图,会很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文中石拱桥的效果图,相信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有更清晰明了的理解。现代技术的使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很重要。一般导入新课时,可以配合导入语使用;突出重点、难点,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旨时可以适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另外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明确要求和适时监督之下通过网络进行与本课学习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同时,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教师可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平时收录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下载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制作出优秀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六、提高教师素质,引领学生发展
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及个人的特长、爱好、品格、修养等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课堂语言抑扬顿挫,体态大方,板书思路清晰,爱好广泛,品格高尚,为人正派,内涵丰富,善于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同时也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这就为课前、课堂、课后的教学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益。
总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充分挖掘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最有效的。当然要实现有效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个体不断的提高专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
我相信国家通过对教师有计划的专业化培训,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学习,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6. 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
1、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养成文明交际习惯,即提高学生倾听、口头表达和应对能力。锻炼学生的胆量,训练学生大方、礼貌、文明、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别人说话时不插话,善于用委婉的语言说话。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交际的素养。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清楚、简洁、流畅,能流利地用普通话交谈及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全面发展。 2、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觉实践口语交际教学,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口语交际教学氛围,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敢说,敢于表达独特的感想,会说,对答如流,或娓娓动听,或滔滔不绝,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策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相互及时评课,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探讨研究,相互促进,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3、摸索出适合我校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农村学校基础薄弱,我们重视学生口语交际基本功训练,如能讲普通话,有敢说的胆量,说话时能注意情态,在具体情境中说符合情境的话等。结合学校处于明月山风景区这一特定环境,我们还着重训练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讲传奇故事,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写山水风光,让学生具备面对游客做到能说会道,吸引游客的口语表达能力。
7.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存在什么问题
新课程实施已有六年。 这六年我到不少区县听了课,看到了中学语文课堂发生的变化,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和我的同仁对我市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这些问题主要是:
1.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2.新教材的灵活性大,给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很大的空间,但一些教师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对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3.在一些地方,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4.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教师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5.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6.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7.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还不能很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不够,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困难。一些教师只是片面的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和考试成绩的角度看课改,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形成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整体的思考。
为保证新课程的健康进行,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首先必须树立课程意识,这对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树立课程意识,就是要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统率自己的教学活动,用课程理论的语言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所谓课程理论的语言主要指课程纲要、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等),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视野,才能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
光转变教学观念还不行,教师还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这次课改的目标之一,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课标还倡导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要求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推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增强课标意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中,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
增强课标意识,首先应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统一到课程标准的观点上来,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课程标准说,“语
8. 浅谈如何打造农村中学语文高效课堂
近几年,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涌现出诸多课改出名的学校。课改名校的名利双收吸引了很多学校加入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霎时,各个学校纷纷学习模仿,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争放的美好景象,各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就拿我们涟水县来说,近两年,我县组织了“十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比,全县中小学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
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要达到高效课堂,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内容简约实用
语文浩如烟海,无处不在。语文教学在教材版本、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流派等方面都有着诸多分类,常常使入行者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往往无法取舍,充实了大量内容,结果是高耗低效。从农村初中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力求简约实用的语文课堂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实在。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一堂课的灵魂。高效的课堂必须目标明确、简明、实在。语文老师在备课之前应该对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宜简单实在,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课本的单元目标;适应农村初中学生的水平和需求,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当然,目标简单不代表学习过程单调枯燥,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教师要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丰富性,力争使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二)教学内容要简化。语文课堂要传授的内容实在有很多,精选内容是关键,过多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变差。教师的条分缕析、口如悬河往往造成蜻蜓点水、面面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好的境界是“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研究目标、研究学情。考虑学生可学什么、学习困惑、学习兴趣点,以此制定教学重难点。
其次,问题要精简。语文课堂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重点还是要通过“读写听说”使学生有感悟。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构建“大问题”,由“大问题”统领整个课堂,保持课堂的完整性。
再次,教学环节要简化。从“板块式教学”的角度,可以根据文本特点设置2-3个教学板块,要重点体现积累、品析、运用等板块的作用。只有思路清晰、环节简化、过渡自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方式要简便。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但也带来了诸多弊病。但丰满的语文课堂并不排斥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要“用在当用时,止于当止时”。
二、教学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本身不感兴趣,如果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那绝对是一件“功能无量”的善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的艺术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容忍老师的不学无术。”语文老师一定要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才能在备课时才思如涌,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在课后与学生连成一片。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适时开展受农村学生欢迎的语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改编成课本剧;背诗歌比赛;手抄报比赛。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可以查找资料,潜心研究,互相协作,学习提高,逐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可不必担忧这样会影响学生的语文上课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付出必有回报的。
(三)控制作业考试难度,增加学生成功的信心。对于农村初中生的作业和考试,教师要控制难度,过深或过浅都不行。教师要由浅入深,小心翼翼地培养学生成功的信心。有了小小的成功喜悦,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增加成功率;好的习惯可以让学习更轻松;好的习惯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笔者在开学第一天就要求所有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备有《新华字典》,最好还要有《成语词典》《汉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
(二)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现时的多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突出了自主预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朗读时语文的基本功,是理解感悟文章、培养语流语感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根据一个学生读文章的好坏就可以来判定他语文成绩的好坏。指导农村初中生朗读,第一是要读准,第二是要读流利甚至熟读成诵,第三要读出感情。从笔者的实践效果来看,农村初中的学生朗读效果整体不佳,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善于朗读,通过自身的示范和熏陶来带动学生。
语文浩如烟海,是门很宽泛、很深奥的学科。语文教学也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语文教学各种理论思想千变万化、此起彼伏。一眼看去,都很
9.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将新的事物引入课堂,让学生用学到的东西去形容、去叙述、去思考。农村语文教学受基础设备和人员组成影响,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模式过于脱节,达不到活学活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