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级科学毕业复习资料
三上: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 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淀粉加碘酒会变成(蓝黑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 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 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 。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上: 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 )、(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同特点。 3、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4、每片绿色叶子的背面有一些(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5、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由(哺乳类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5、(食盐)、(高锰酸钾 )、(白糖)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子 )、( 面粉)、(食用油)等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 6、我们可以用(搅拌)、(切碎 )、( 加热)等方法让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8、(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8)个方位来记录。(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9、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云)、(雨)、(风)等。 10、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头做成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1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1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 );当物体慢速运动时,声音就(低)。 四下: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36)V以下的电是安全的。 2、电路就是由(电源)、(用电器)、电线组成的环路。 3、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作(导体),如:(铁)、(铜)、(铝)等;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如:(塑料)、(橡胶)、(干木条)等。 4、大多数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4个花瓣,跟它结构相似的花属于十字花科。 5、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6、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7、植物种子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种子就开始萌发了。 8、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胚芽发育后变成(茎 )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9、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肉类)、(鸡蛋)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玉米)、(马铃薯)、(米饭)等食物含有糖;(花生)、(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萝卜)、(香蕉)、(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1、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如:面包发霉的(霉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温度)。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 12、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3、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15、铅笔是用(石墨)做成的;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石英);花岗岩是雕塑大好材料;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五上: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 2.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3.鱼的鳃盖张嘴时(闭合),闭嘴时(张开),它是在呼吸。 4.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吸收)和(反射)。 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6.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7.十八世纪初,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吸热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关。 9、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 10、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食物)、(空气)、(一定的环境)等。 11、深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 12、水棱镜是用(水)和(玻璃镜)来分解阳光的。 13、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6000 ℃。 14、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300000 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 沿着 直线 传播的。 15、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高 。 16、把一枚铁钉分别种在干燥与湿润的两个花盆里,埋得同样深,两周后挖 出来,湿润 花盆里的铁钉生锈得厉害。 17、人体里面大约含水占70%-80%。 五下: 1、(同种材料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体积体积体积))))相同,((((重重重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重量重量重量))))相同,((((体体体体积小积小积小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上浮物体上浮物体上浮物体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浮力浮力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测测测力计力计力计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3、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和((((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4、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5、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6(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7、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 8、日心说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相反相反相反。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1年)。 六上: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 。
❷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3、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发酵成酸奶。
4、细菌有杆菌、球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有的细菌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5、霉的生长条件有温度、水分、空气、营养等。
6、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7、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8、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月食时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海边船只离开港口,船身逐渐隐没,只看到船帆,说明海面是弯曲的。
10、地球赤道周长4009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510067866平方千米。
11、地球表面的形态有高原、平原、山地、峡谷、海洋和岛屿等。
12、描绘地表形态的方法有沙盘模型、地图和摄影。
13、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可以探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14、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几部分组成。
15、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6、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17、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科学家在山体岩石中采集到了鱼龙、鱼、海藻和海螺的化石,说明远古时代这里是海洋。
18、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侵蚀。
1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0、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21、铁锈的特点是红褐色、松软、容易吸收水分。
22、铁生锈的条件是需要水和空气。
23、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酸性物质;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碱性物质。
24、像紫甘蓝水这样,遇酸变红、遇碱变绿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25、常用的洗涤用品是肥皂、洗衣粉。
26、用肥皂洗衣服时,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衣服就可以洗干净了。
27、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环形山、高地和“月海”;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乘坐“阿波罗号”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28、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摄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摄氏度;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29、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处于冬季。
30、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太阳系中已知有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1、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每个星座中的恒星可以连成不同的图形,古代人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3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33、望远镜分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34、我国“神州5号”宇航员杨利伟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神州6号”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35、金星表面温度很高,火星表面温度很低,没有发现生命存在。
36、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其中一个带着我们人类的照片和地图等信息。
37、有根据的猜测也叫假设,科学史上,很多重要的结论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科学家们寻找了很多证据,证明了这个假设是正确的。
39、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模拟实验。
40、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的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❸ 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所有知识点
【科学】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精神是虚无的,没有个性,在浮浅无知的层面上自我构成,以绝妙的组合与大自然的节奏和谐。
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2里的非绝对对立性。
战略是寻找连续正理○17、科学的文明实体。
战术是达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质。
一个人懂得了文化进程,就走进了产生智慧、文明、科学的发源地。人类在文化进程中,通过自由的激情,在真理之前不可能达到完整性,因为包含了错误行为的那一部分,任何人从未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每一个人都有权让自己变得愚蠢,有权犯错,寻找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人是一个神秘的怪物,每时每刻都在矛盾的对立中期待着什么,一旦有了机会,便信口开河地胡说,想创造独有的理论,看似有着健全的理智,其实搀进了主观无知的闹剧成分,异想天开,任意发挥,荒谬之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文化、文明、科学、哲学,只是想证明自己,却忽略了正在表现的正是一个低级文化的残缺过程。
❹ 小学科学课程3到6年级的所有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人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
2、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3、经常运动的好处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
4、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份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有: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
6、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7、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
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9、没有一种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吃食物要多样化和全面化。
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气
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如果空气中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中国古代人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
3、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们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止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少开小汽车,改进汽车燃料、禁烧秸杆、使用无氟冰箱等。
4、用手搧一下空气、把空气装在塑料袋里等都可以感到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气体。
5、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为什么?(水不能流进瓶子,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面,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7、空气能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有弹性,在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为什么不能充得太足?(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季由于气温太高,轮胎内的空气受到高温,其体积必然很快增大,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轮胎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时,就会被胀裂。)
天文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的产生现象,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看起来就是东升、西落
2、太阳位置在东,物体影子在西,太阳位置在南,物体影子在北,太阳位置在西,物体影子在东。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形成太阳钟,故宫博物院的太阳钟叫日晷,它属于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
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见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阳刚落地平线,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朝着太阳的。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时,看到的月相同样是向着太阳的。
5、日落时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发现: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间偏东,满月在东方。可见月亮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6、日出时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发现十六的月亮在西头,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残月在中间偏东处,蛾眉月在东头。
7、一天中月亮是东升西落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一个月。
运动和力
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车轮在做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2、一辆载重汽车行驶得快慢与自重、拉力、路面这些因素有关。
3、力的单位是牛顿。
4、使用测力计时,要使指针在0处,不能超过最大测量范围。
5、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这种力叫弹力。
6、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个力是因为地球引力。
7、判断: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对)
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错)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对)
8、摩擦能产生热量,流星的形成就与摩擦有关,在在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轮胎会发烫;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轮胎上的花纹、车把手上的花纹)和减少有害摩擦(在机械运动部位加润滑油,加滚珠轴承)的例子。
9、物体的形状与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如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大小就有关。
水
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云、雾、雨、露、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的。
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对不了解的物体千万别随便闻、随便尝。鉴别杯子中水、盐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么?
3、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4、铁块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钢铁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钢铁轮船的空间大,与同体积有水相比较,它反而轻,因此浮在水上。)
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大部分淡水只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层里的水可供人类使用。而可供人类使用的这一点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人类如果不注意保护水资源,地球上将无干净水可用。
6、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固体的分离,例如把豆子和米分开,把粗沙和细沙分开,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小。例如黄豆与米混合后体积变小了,但重量不变,液体与水混合,有些溶于水,有些不溶于水。有些浮在水上,有些沉在水下,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于水。
生物
1、种子的构造:子叶、胚根、胚芽。胚芽将来长大成茎和叶,胚根将来长大成根。
2、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养料。
3、一朵花,例如油菜花有:花瓣、萼片、雌蕊、雄蕊。
蜜蜂和一些昆虫可以为一些花传粉。果实里面都有种子,“无籽瓜”是人工培育的,它仍然是果实,萝卜不是果实。
4、土壤的主要成份有:沙、黏土、腐殖质等。
5、蚕、蜻蜓、蚂蚁、蟋蟀、等都属于昆虫类。它们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蚕一生要经过蚕卵、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6、鱼终生生活在水里,鱼有各种形状,鱼体表面有鳞,有些鱼如鳝鱼、黏鱼等鱼无鳞。鱼鳞的花纹像树木的年轮,鱼也有耳朵,只不过藏在头骨里头,鱼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鱼通过调节体内鳔中气体多少可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调节比重,得到不同浮力。而快速运动的鲨鱼就无鳔。鱼的运动前进都要靠鱼尾,慢慢前进靠腹鳍,或腮排水,胸鳍撑开可使运动的鱼停下来,体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温。
7、要善待动物,爱护动物,要保护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如牛、蜜蜂、吃虫子的鸟。还要保护珍稀动物。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做起?(对我们长期生活在城区的中学来说,爱护鸟类,爱护树木,保护小动物生活的环境。要保护水中的动物,就要保护水源。在鸟类繁殖的季节和家长一起共同为鸟儿做“人工鸟巢”,在动物园,也要做文明观众,爱护各种动物。)
8、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以捕食鼠类为主,老鼠喜在夜间活动,所以猫头鹰也在夜间活动。从早晨到下午是它的睡觉时间,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它的活动时间也是夜间。
热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热总是从高处向低处传递。
2、固体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液体、气体的传热方式是靠对流,太阳上的热是辐射到地球上的。
3、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4、因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易于吸收辐射热,所以我们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喜欢穿深色衣服。
5、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夏天电线伸长、严寒的冬季水管冻裂等。)
6、加热和冷却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时酱菜瓶盖拧不开,可用热毛巾包住瓶盖,瓶盖受热膨胀就能很轻松在拧开了。还有塑料水管的连接、炼钢、制棒冰、蜡烛的制作等。)
7、为什么锅把手用塑料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塑料不善于传热,用塑料做的锅把手不会烫手。因为金属善于传热,所以锅身用金属制作。)
8、画出热在水锅中传递的图示。(略)
声音
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2、人耳构造: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❺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最好多一些,快一点!
你和我上小学一样,到最后才复习,不过也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 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 ),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 杠杆 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 轮 ,刀杆是 轴 。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省 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 费 力。 3.轮轴可以 省 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 省 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 粗 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 轮轴 ,这时整个扳手是 轮 ,螺帽部分是 轴 。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能 省力 。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 省力 ,但不能 改变用力方向 。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 改变用力方向 。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 最简单的滑轮组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 省力 。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4. ①名称:定滑轮_ ②名称:动滑轮 ③名称:滑轮组 ④名称: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 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 既能省力 既能省力 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 ④ ),其次是( ② 、③ ),不省力的是( ① )。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 。 2.斜面能 省 力,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坡度越 大 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省力 。 5.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 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 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 、 轮轴 (如:把手、脚蹬) 、 斜面(如:螺丝钉)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慢 。 * 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 轮轴 杠杆 滑轮 螺丝刀 镊子 螺丝钉 水龙头 起重机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变的量有: 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 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线圈20圈 2.线圈40圈 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电池1节 2.电池2节 3.电池3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 能 电饭锅 热能 电风扇 动能 电视机 光能和声能 电 灯 光能 电 炉 热能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电能的来源 转化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光能 水电站 动能 热电厂 热能 核电站 核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 、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 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功能 金鱼 水中 鳃 水中呼吸 鳍 水中游泳 纺锤形 减少水对它的阻力 鸽子 空中 羽毛 保温,防水 骨骼中空 身体轻,便于飞行 长有翅膀 空中飞行 七、谁选择了它们 1.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4.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5.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4.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5.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6.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7.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❻ 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上期所有知识点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
2、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关节,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3、经常运动的好处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老;身体匀称。
4、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份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有: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吃得最少的应该是油盐糖。
6、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7、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
8、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9、没有一种食品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们吃食物要多样化和全面化。
10、水果不可替代蔬菜。
空气
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如果空气中增加了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中国古代人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一定的温度。
3、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可是人们的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止空气污染的一些措施有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少开小汽车,改进汽车燃料、禁烧秸杆、使用无氟冰箱等。
4、用手搧一下空气、把空气装在塑料袋里等都可以感到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的透明气体。
5、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
为什么?(水不能流进瓶子,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面,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7、空气能被压缩,压缩了的空气有弹性,在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为什么不能充得太足?(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季由于气温太高,轮胎内的空气受到高温,其体积必然很快增大,产生很大的压力,当轮胎承受不住这样大的压力时,就会被胀裂。)
天文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用方向和高度来表示,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昼夜的产生现象,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只不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以地球为参照物,所以看起来就是东升、西落
2、太阳位置在东,物体影子在西,太阳位置在南,物体影子在北,太阳位置在西,物体影子在东。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变化的规律形成太阳钟,故宫博物院的太阳钟叫日晷,它属于赤道日晷,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有的日晷叫地平日晷,
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看不见的月亮。月初的蛾眉月,是指太阳刚落地平线,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朝着太阳的。而月底的蛾眉月是指快要日出时,看到的月相同样是向着太阳的。
5、日落时看到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发现:蛾眉月在西方,上弦月在南方天空,凸月在中间偏东,满月在东方。可见月亮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6、日出时看十六到月底的月亮,发现十六的月亮在西头,下弦月在南方天空,残月在中间偏东处,蛾眉月在东头。
7、一天中月亮是东升西落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一个月。
运动和力
1、我们在骑自行车时车轮在做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2、一辆载重汽车行驶得快慢与自重、拉力、路面这些因素有关。
3、力的单位是牛顿。
4、使用测力计时,要使指针在0处,不能超过最大测量范围。
5、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还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弹性,这种力叫弹力。
6、地球上的万物都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个力是因为地球引力。
7、判断: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对)
物体的弹性是无限的(错)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对)
8、摩擦能产生热量,流星的形成就与摩擦有关,在在炎热的夏天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轮胎会发烫;生活中有好多增大有益摩擦(例如:如轮胎上的花纹、车把手上的花纹)和减少有害摩擦(在机械运动部位加润滑油,加滚珠轴承)的例子。
9、物体的形状与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关,如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的大小就有关。
水
1、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云、雾、雨、露、霜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的。
2、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对不了解的物体千万别随便闻、随便尝。鉴别杯子中水、盐水、糖水、牛奶、白醋的方法是什么?
3、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4、铁块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可钢铁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钢铁轮船的空间大,与同体积有水相比较,它反而轻,因此浮在水上。)
5、地球上大部分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大部分淡水只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河流湖泊和浅层地层里的水可供人类使用。而可供人类使用的这一点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人类如果不注意保护水资源,地球上将无干净水可用。
6、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固体的分离,例如把豆子和米分开,把粗沙和细沙分开,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小。例如黄豆与米混合后体积变小了,但重量不变,液体与水混合,有些溶于水,有些不溶于水。有些浮在水上,有些沉在水下,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于水。
生物
1、种子的构造:子叶、胚根、胚芽。胚芽将来长大成茎和叶,胚根将来长大成根。
2、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土壤、适宜的温度、养料。
3、一朵花,例如油菜花有:花瓣、萼片、雌蕊、雄蕊。
蜜蜂和一些昆虫可以为一些花传粉。果实里面都有种子,“无籽瓜”是人工培育的,它仍然是果实,萝卜不是果实。
4、土壤的主要成份有:沙、黏土、腐殖质等。
5、蚕、蜻蜓、蚂蚁、蟋蟀、等都属于昆虫类。它们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蚕蛾的触角是羽毛状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蚕一生要经过蚕卵、蚕、蚕蛹、蚕蛾四个阶段。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6、鱼终生生活在水里,鱼有各种形状,鱼体表面有鳞,有些鱼如鳝鱼、黏鱼等鱼无鳞。鱼鳞的花纹像树木的年轮,鱼也有耳朵,只不过藏在头骨里头,鱼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鱼通过调节体内鳔中气体多少可改变自身体积,从而调节比重,得到不同浮力。而快速运动的鲨鱼就无鳔。鱼的运动前进都要靠鱼尾,慢慢前进靠腹鳍,或腮排水,胸鳍撑开可使运动的鱼停下来,体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温。
7、要善待动物,爱护动物,要保护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如牛、蜜蜂、吃虫子的鸟。还要保护珍稀动物。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做起?(对我们长期生活在城区的中学来说,爱护鸟类,爱护树木,保护小动物生活的环境。要保护水中的动物,就要保护水源。在鸟类繁殖的季节和家长一起共同为鸟儿做“人工鸟巢”,在动物园,也要做文明观众,爱护各种动物。)
8、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以捕食鼠类为主,老鼠喜在夜间活动,所以猫头鹰也在夜间活动。从早晨到下午是它的睡觉时间,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它的活动时间也是夜间。
热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热总是从高处向低处传递。
2、固体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液体、气体的传热方式是靠对流,太阳上的热是辐射到地球上的。
3、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4、因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易于吸收辐射热,所以我们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喜欢穿深色衣服。
5、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夏天电线伸长、严寒的冬季水管冻裂等。)
6、加热和冷却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时酱菜瓶盖拧不开,可用热毛巾包住瓶盖,瓶盖受热膨胀就能很轻松在拧开了。还有塑料水管的连接、炼钢、制棒冰、蜡烛的制作等。)
7、为什么锅把手用塑料制作?锅身用金属制作?(塑料不善于传热,用塑料做的锅把手不会烫手。因为金属善于传热,所以锅身用金属制作。)
8、画出热在水锅中传递的图示。(略)
声音
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
2、人耳构造: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❼ 求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的重点复习资料。
●《沉浮》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0、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1、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2、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3、(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4、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观察实验
1. 不同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同一物体的沉浮受什么影响。。
简答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动热》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科学实验:
1、三种状态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2、制作保温杯的材料以及他们的作用。
●《时间的测量》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科学实验:
1、摆的研究实验。
2、水钟实验,尤其是影响水钟记时准确的因素有那些?
3、关于摆长的研究。
●《地球的运动》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5、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16、(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7、(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8、(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9、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0、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1、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2、(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