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有哪些
[yǔ wén]
语文 (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编辑
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贰』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7题33分)
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
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被)重用、任用。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4.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⑵结构意识:
⑶句位意识:
(4)呼应意识:
(5)语气意识:
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
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⑤
(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②表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⑶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5.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②词义扩大。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如下:
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
9其实10春秋11结束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
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
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
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
6.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强加因果关系
7.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备查知识1: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B>表态度、方式,C.表工具,D.表处所E.表趋向,。F.表频率,
(2)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
备查知识2: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3)“被”((4)意念被动(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2)省略宾语(3)省略介词”。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五)定语后置:
(1)者(3)……之……者:“(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备查知识3:常见固定结构(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吗?)
⑧……非……欤?(……不是……吗?)
⑨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③惟…耳!(只……罢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②得无(微)……乎?(该不……吧?))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六,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乃尔:竟然如此,这样。然而:这样却;但是。,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谓:所说的,所认为。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谓:说的就是¬¬――。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
第二板块:语言知识与运用(27分)
高分口诀:审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审题文回应暗含要求
1、字音字形辨析题:(注意:语音不考虑声调,错别字今年不单独命题。)
字音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
【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②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道。
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一).把握词义
(1)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局面”和“场面
(3)从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保护”与“庇护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5)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
(二).辨析用法
(1)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和“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虚”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体会,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后者则往往与表示“实”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场地,交换物品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创见”和“创建”、“品位”和“品味”三组同义词,前者为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后者为动词,主要做谓语。
(三)体悟语境
词语的运用与语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词语有其基本意义,但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又往往有语境义,即产生的特写意义和临时意义。
3.成语辨析题
【答题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A.谦敬成语:
『叁』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
1. 鲁 迅:
l 《记念刘和珍君》,作于1926年,悼念刘和珍,针对三·一八惨案,抨击段祺瑞执政府。选自《华盖集续编》。
l 《为了忘却的记念》,作于1933年,悼念1931年被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柔石、白莽、冯铿、胡也频、李伟森。抨击国民党政府。选自《南腔北调集》。
l 《祝福》,选自《彷徨》,作于1924年。
l 《药》选自《呐喊》,作于1919年4月。
l 《中国小说史略》,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
l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l 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文言小说《怀旧》。
l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l 散文集:《朝花夕拾》。
l 散文诗集:《野草》。
2. 金圣叹:(1608—1661),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3. 刘 勰:
l (约466—约539),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l 《文心雕龙》,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
4. 汪曾祺:
l (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
l 《胡同文化》,散文。
l 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5. 茨威格:
l (1881—1942),奥地利作家。
l 《世间最美的坟墓》,散文。
6. 列夫·托尔斯泰:
l (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
l 三大小说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7. 乔治·桑:
l (1804—1876),法国女作家。
l 《冬天之美》,散文。
l 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8. 《左传》:
l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l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l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
l 《左传》善写战争,写了400多次战争。
l 《左传》善于刻画人物。
l 《左传》对司马迁写作《史记》,对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有直接影响。
l 《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
9. 《国语》:
l 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l 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等八国史实。以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
l 《国语》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l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上》。
10. 《战国策》:
l 记载西周、东周、秦、齐等国历史的著作,以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或辞说。
l 国别体。
l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l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
11. 《论(lún)语》:
l 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l 第一部语录体。
l 作者:是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写下来的。
l 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l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l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12. 孟 子:
l 孟子:(前372—前289),山东邹县人。
l 《孟子》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
l 第一部对话体。
l 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l 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
l 后世常“孔孟”并称,也被称为“亚圣”。
l 《寡人之于国也》《齐恒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l 《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l 另选有:《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
13.荀 子:
l 荀况:(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
l 《荀子》,荀况著,一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l 《劝学》,节选自《荀子·劝学》。
14.庄 子:
l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道家思想家。
l 《庄子》,庄周及其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l 《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
l 《逍遥游》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是《庄子》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15. 贾 谊:
l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l 《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l 《过秦论》:政论文。
16.司马迁与《史记》:
l 《史记》的撰写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l 《史记》内容:叙写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
l 体例:纪传体通史。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l 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开创了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l 《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l 鲁迅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l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l 《报任安书》,节选自《昭明文选》。
l 《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
17. 王羲之:
l (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人(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
l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作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l 《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选自《晋书·五羲之传》。
18.陶 潜:
l (365—427),东晋末年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
l 《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第二册
19.裴多菲:
l (1823—1849),匈牙利著名爱国诗人。
l 《自由与爱情》《我愿意是急流》。
20. 钱钟书:
l 学术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
l 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主人公是一些归国留学生)。
21.卢 梭:
l (1712—1778),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l 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
22. 孙 犁:
l 散文《黄鹂》,选自《晚华集》。
l 短篇小说《荷花淀》(与短篇小说《嘱咐》并称为姊妹篇),选自《白洋淀纪事》。主人公: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体形象。
l 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齐名。
23.王 勃:
l (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l 初唐文学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首。
l 《滕王阁序》,选自《王子安集》(字命名)。
24.韩 愈:
l (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
l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l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l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以祖籍命名)。
l 《祭十二郎文》,选自《全唐文》。
25.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26.杜 牧:
l (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西安)人。
l 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l 《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以住地命名)。
l 《过华清宫》,选自《樊川诗集》。
27.苏 洵:
l (1009—1066),字明允,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散文家。自号“老泉”。
l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年号命名)。
28.王安石:
l (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
l 《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l 《桂枝香·金陵怀古》,选自《宋词三百首笺注》。
29. 欧阳修:
l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文学家、史学家。
l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主张文道合一。
l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谥号命名),《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
l 《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
l 《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30.苏 轼:
l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l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l 与江西诗派宗主黄庭坚同为北宋影响最大的诗人。
l 《石钟山记》,选自《苏东坡全集》。
l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选自《东坡乐府》(词集)。
l 《赤壁赋》,又称“前赤壁赋”。
31.归有光:
l (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的文学家。
l 《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以号命名)。
32.张 溥:
l (1602—1641),字天如,明代太仓(现在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先后组织过应社、复社。
l 《五人墓碑记》,选自《七录斋集》(以书斋命名)。
33.姚 鼐:
l (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桐城(现在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
l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书斋命名)。
34.桐城派:
l 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l 创始人是方苞。
l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35.龚自珍:
l (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浙江杭州)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l 《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
第三册
36.徐志摩:
l (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l 《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编》。
37. 闻一多:《死水》,选自《闻一多全集》。
38. 艾 青:《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39.穆 旦:
l (1918—1977),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
l 《赞美》,选自《穆旦诗全集》。
40. 臧克家:《老马》。
41. 舒 婷:当代女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2. 梁小斌:当代诗人。《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43. 韩 东:当代诗人。《山民》。
44. 海 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5.普希金:
l (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l 《致大海》,选自《普希金抒情诗全集》。
46.华兹华斯:
l (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
l 《孤独的收割人》,选自《世界抒情诗选》。
47.狄金森:
l (1830—1886),美国女诗人。
l 《篱笆那边》,选自《狄金森名诗精选》。
48.《诗经》:
l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l 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l 数量:305篇。
l 内容:分为“风”(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l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l 手法:赋、比、兴。
l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l 句式:以四言为主。
l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l 《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49. 屈 原:
l (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
l 《离骚》:《楚辞》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l 《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传统。
l 《九章》《九歌》《天问》《湘夫人》。
50. 《楚辞》:
l 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编辑。
l 特点: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深厚的地方色彩。
l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l 多用“兮”字。
51.《孔雀东南飞》:
l 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l 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l 与北朝的《木兰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并称“乐府双璧”。
52.《古诗十九首》:
l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l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53. 曹 植:
l (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
l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l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54. 《长歌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55. 曹 操:
l (155—220),字孟德。
l 《短歌行》。
56.古体诗:
l 唐代以前的全是古体诗。
l 又称古诗、古风。
l 多数是五言或七言句,也有杂长短句者。
l 平仄、用韵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
l 诗题常有“歌”“行” “吟” “引”标志。
57.近体诗:
l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
l 绝句和格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l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l 律诗每联第二、四、六字平仄从严。
l 押韵:偶句末字都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l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
58.李 白:
l 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诗派代表作家。
l 《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选自《李太白全集》。
l 杜甫评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l 韩愈评李白和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l 《越中览古》,选自《李太白集》。
l 《蜀道难》《将进酒》,古体诗。
59.杜 甫:
l 诗圣。诗史。号少陵野老。杜工部。
l 大李杜:李白、杜甫。
l 《登高》《蜀相》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以号命名)。
l 前人评《登高》:“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旷代之作”。
l 《兵车行》: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l 《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三吏》《三别》《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60.白居易:
l 香山居士。
l 《琵琶行》,古体诗,叙事诗。选自《白氏长庆集》。行,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l 与元稹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l 《长恨歌》。
61. 刘禹锡:
中唐诗人。《石头城》,选自《唐诗别裁》。
62. 李商隐:
l (约813—约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l 《锦瑟》,选自《唐诗三百首》。
l 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
63. 陆 游:
l 号放翁。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
l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选自《剑南诗稿》。
64. 王 维:《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
65. 词:
l 唐、五代时已出现,宋代流行。
l 别名:曲、杂曲、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
l 词有词牌(曲谱),篇幅上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l 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
l 代表人物: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
66. 《花间集》: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收录了晚唐温庭筠和西蜀词人的词作。
67. 李 煜:
l (937—978),史称南唐后主。
l 《虞美人》《浪淘沙》。
68. 柳 永:
l (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崇安(现在福建崇安)人。
l 《雨霖铃》,也写作《雨淋铃》,选自《全宋词》。
69. 秦 观:《鹊桥仙》,选自《词综》。
70.李清照:
l (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l 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
l 《一剪梅》《声声慢》选自《漱玉词》。
71.辛弃疾:
l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现在山东历城)人。
l 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
l 苏辛:苏轼、辛弃疾。
l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选自《稼轩长短句》。
72. 姜 夔:
l (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l 婉约派词人。
l 《扬州慢》选自《全宋词》。
73. 柳宗元:
l 柳柳州,柳河东。
l 《渔翁》《愚溪诗序》。
74. 元 稹:
l (779—831),字微之,中唐诗人。
l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选自《唐诗别裁》。
75. 李 贺:
l (790—816),字长吉,中唐诗人。
l 《李凭箜篌引》,选自《李贺诗歌集注》。
76.温庭筠:
l (812—870),字飞卿,太原人。
l 花间派的创始人。
l 《菩萨蛮》选自《花间集》。
77. 周邦彦:
l (1057—1121),北宋词人。婉约派。
l 《苏幕遮》,选自《词综》。
78. 郁达夫:
l (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l 《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文集》。
79. 巴 金:
l 《灯》,选自《巴金选集》。
l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l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l 《家》主人公觉慧。
80. 二十四史:清高宗乾隆四年(1739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等24部史书 定为“正史”,合称二十四史。
81.雨 果:
l (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l 三大巨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82.巴尔扎克:
l (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l 《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网络全书”,共91部小说。
l 《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83.屠格涅夫:
l (1818—1883),俄国作家。
l 《门槛》选自《屠格涅夫选集·散文诗、文论》。
84. 李 密:《陈情表》,选自《文选》。
85. 赋: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有古赋、俳赋、律赋、文赋等。
第四册
86.契诃夫:
l 俄国小说家。
l 《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集》。主人公别里科夫。
l 世界三大短篇巨匠: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87.沈从文:
l (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l 《边城》,选自《沈从文选集》。主人公:翠翠。
88.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89. 张承志:当代作家,《北方的河》。
90. 茅 盾:《子夜》,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命运。主人公吴荪甫。
91. 梁 斌:《红旗谱》。
92. 茹志鹃:《百合花》。
93. 王 蒙:《说客赢门》。
94. 陆文夫:《围墙》。
95. 阿 城:《棋王》。
96. 莫泊桑:
l (1850—1893),法国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l 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
l 《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
l 成名作《羊脂球》。
97.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98.中国小说简史:
l 起源于神话传说。
l 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志怪志人小说。
l 唐代发展为传奇。
l 宋代发展为话本(民间)。
l 明代发展为拟话本(文人创作)和演义小说。
99. 《金甁梅》: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
100. 《红楼梦》: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顶点。
101.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
102.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103. 罗贯中:
l (约1330—约1400),名本,元末明初小说家。
l 《失街亭》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九十六回。
l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后人评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104. 冯梦龙:
l (1574—1646),字犹龙,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
l 冯梦龙增补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平妖传》,改作过《列国志》。
l 编撰“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集40篇,共120篇。
l “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l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明代拟话本。
105. 凌蒙初:
l (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浙江吴兴)人。
l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l “二拍”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106. 唐传奇:《柳毅传》(李朝威)《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
107. 章回小说:“回”,就是说书艺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108. 话本: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
109. 拟话本:如果有人摹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110. 《错斩崔宁》:宋元话本。
111. 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鲁迅评曰“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112. 曹 禺:
l (1910—1996),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
l 《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主人公鲁侍萍、周朴园。
l 《日出》《北京人》。
113. 老 舍:
l 原名舒庆春。
l 《茶馆》,选自《老舍文集》,主人公王利发。
l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剧本《龙须沟》。
114. 莎士比亚:
l (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l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l 喜剧:《威尼斯商人》,主人公夏洛克。
l 《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五幕悲剧。
115. 丁西林:剧作家、物理学家,《三块钱国币》,独幕讽刺喜剧,主人公杨长雄与吴太太。
116. 戏剧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
117. 中国古代戏曲:
l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与明清传奇。
l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l 传奇是明清时代的主要戏曲样式。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18. 关汉卿:
l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
l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l “正宫”:宫调之一。
l “滚绣球”:曲牌名。
119. 王实甫:
l 名德信,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
l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主人公张珙、崔莺莺。
l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120. 汤显祖:
l (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
l 《闺塾》选自《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春香、陈最良。
l 《牡丹亭》原名《牡丹亭还魂记》,主人公杜丽娘、柳梦梅。
121. 孔尚任:
l (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l 《哀江南》选自《桃花扇》全剧结尾的一套曲子。
l 《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主人公李香君和侯方域。
122. 高明(则诚):明,南戏《琵琶记》。
123. 戏剧组成:
l 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l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l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l 科介: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124. 袁宏道:
l (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公安)人。
l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派”。
l 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l 《虎丘记》选自《袁中郎全集》(以字命名)。
125. 蒲松龄:
l (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l 《促织》选自《聊斋志异》,主人公成名。
l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491篇。
126. 李朝威:《柳毅传》唐传奇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柳毅、龙女、钱塘君。
127. 干 宝:《搜神记》,志怪小说。
128. 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小说、轶事小说、笔记小说。
129. 盛唐两大诗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130.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鄂《老残游记》。
第五册
131. 伏尔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132.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后人习称为《昭明文选》。
133. 弗兰茨·卡夫卡:
l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和大师。
l 《变形记》: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
l 表现主义: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134. 弗吉尼亚·伍尔夫:
l (1882—1941),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
l 《墙上的斑点》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l 意识流:认为人的思想意识是变幻无端、纷繁复杂的流动体,他们摒弃情节,让笔触始终追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通过象征、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人的“内心真实”。
135. 萨缪尔·贝克特:
l (1906—1989),生于爱尔兰,定居巴黎,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l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l 荒诞派: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非理性”成为他们戏剧表现的核心内容。他们的作品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136. 加西亚·马尔克斯:
l 生于哥伦比亚,《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l 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137. 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主要标志。
138.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夫、法国的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139. 存在主义代表作家:萨特、加缪、波伏瓦、海勒
『肆』 高一语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第一册知识梳理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 攒射(cuán) 沓 拖沓(tà)
积攒(zǎn) 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 便 便宜(pián)
数 数见不鲜(shuò) 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 菲薄(fěi)
弄 弄堂(lòng)芳菲(fēi)
弄潮(nòng)给 给予(jǐ)
脉 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ò)孱 孱头(càn)
豁 豁然开朗(huò)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 颤抖(chàn)
参加(cān) 颤栗(zhàn)
参 人参(shēn) 参差(cēn) 抹杀(mǒ) 抹 抹布(mā) 倔 倔强(jué) 拐弯抹角(mò) 倔头倔脑(juè)擂 大吹大擂(léi) 栅 栅极(shān)擂台(lèi) 栅栏(zhà)俩 俩人(liǎ) 期 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 期年期月(jī)没 没齿难忘(mò) 塞 款塞入朝(sài)没有(méi) 塞住(sāi) 不塞不流(sè)屏 屏风(píng)屏息(bǐng) 单 单于(chán) 姓单(shàn) 处 处罚(chǔ) 骑 胡服骑射(qí) 怔 怔住(zhèng)处所(chù) 铁骑( jì) 怔忡(zhēng) 2形近字的分辨 荫庇(bì) 惴惴(zhuì) 瑕疵(cī) 揣摩(chuǎi)端详(ān) 刚愎自用(bì) 相悖(bèì) 心腹(fù) 脖颈(bó) 崎岖(qí) 众口铄金,矍铄(shuò) 倚马可待(yǐ) 闪烁(shuò) 骑兵(qí) 瓦砾(lì) 绮丽(qǐ)一诺千金(nuò) 淆乱乾坤(xiáo) 偌大(ruò) 肴馔(yáo)喏喏连声(nuò)半晌(shǎng) 不容置喙(huì) 响遏行云(xiǎng) 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 ) 缘木求鱼(yuán) 掾吏(yuàn) 绵亘(gèn)城垣(yuán) 气馁(něi)永恒(héng) 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 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 持久(chí)邯郸(dān) 侍奉(shì)弹药(dàn) 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 汩汩(gǔ)枯槁(gǎo) 汨罗江(mì)缟素(gǎo) 频频(pín)稿酬(gǎo) 濒临(bīn)诅咒(zǔ) 沮丧(jǔ)狙击(jū) 咀嚼(jǔ 楔子(xiē) 朗照(lǎng)锲而不舍(qiè) 琅琅(láng)自诩(xǔ) 残羹冷炙(zhì)栩栩如生(xǔ) 针灸(jiǔ)翌日(yì) 一番(fān) 踱着(ó)藩篱(fān) 忖度(ó)蕃衍(fán)惦念(diàn) 蹩进(bié)掂量(diān) 一瞥(piē)踮脚(diǎn) 撇捺(piě)悼词(dào) 估量(gū)棹桨(zhào) 沽酒(gū)泥淖(nào) 怙恶不悛(hù)
二.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敞(敞)开 僻(僻静) 缀(点缀)敝(敝帚自珍) 避(躲避) 辍(辍学)蔽(遮蔽) 啜(啜泣) 弊(针砭时弊) 掇(拾掇)铄(众口铄金) 泻(倾泻) 倩(倩影)烁(闪烁) 泄(发泄) 靖(绥靖)砾(瓦砾). 躁(烦躁) 靓(靓丽) 谐(和谐)燥(枯燥、干燥) 婧(婧女) 楷(正楷)噪(噪音)辨(辨别) 采(神采) 髓(脑髓)辩(辩论) 彩(彩色) 隋(隋朝)蹩(蹩进、蹩脚 ) 镂(镂空) 晤(晤见)瞥(瞥见) 褛(褴褛) 梧(梧桐)缕(丝缕) 芜(芜杂) 嫉(嫉恨) 竟(竟然)怃(怃然) 疾(疾病) 竞(竞争)频(频繁) 嬉(嬉戏) 嘉(嘉宾)濒(濒临) 嘻(嘻嘻哈哈) 佳(佳丽)驿(驿站) 砺(砥砺) 遐(遐想) 绎(演绎) 厉(严厉) 暇(闲暇)怿(不怿) 寥(寂寥) 蔼(和蔼) 喋(喋血)廖(姓廖) 霭(暮霭) 谍(间谍) 牒(通牒)污(玷污) 黯(黯然) 囿(苑囿)诬(诬陷) 暗(暗淡) 宥(宽宥)殒(殒命) 弦(弦歌) 怯(怯懦)陨(陨落) 舷(舷窗) 祛(祛除)销(积毁销骨) 侍(侍奉) 宵(宵衣旰食)消(消化) 恃(恃才傲物) 霄(霄壤之别)悚(毛骨悚然)竦(竦身一摇)
三.词语解释
1.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2.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3.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4.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5. 跫音:脚步声。 6. 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7. 深邃:深的;幽深。 8. 幽僻:形容环境偏远、幽静。 9.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10. 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11. 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12. 倩影:美丽的影子。 13.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14. 婀娜:轻盈柔美貌。 15. 宁谧:安静,安宁。 16. 沧桑: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17. 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 18. 隽永:(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如胜。 19. 邂逅:不期而遇。 20. 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21. 嫉恨:憎恨。 22. 诽谤:造谣污蔑,恶意中伤。 23. 诅咒:咒骂。 24.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25. 豁然开朗:豁然,宽敞的样子。形容由昏暗、窄小一变而为明亮宽敞;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 26. 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27.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 28. 民不聊生:人民没法生活。聊,依赖。 29. 藏蛰(zhé):躲藏,蛰伏。 30. 端倪:①事物的眉目;头绪。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 31. 永葆生机:永远保持生机。 32. 奚落:讥诮;讽刺。 33. 不名一钱: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34. 慰藉:安慰,抚慰。 35.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不肯轻易迁移。 36. 亵渎:轻慢,冒犯。 37. 杀一儆百:儆,警戒。杀一个人而使许多人引以为戒。 38. 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四.词语辨析 1. 均匀•和谐原句: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饿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均匀”是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多指时间或空间间隔。“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合 2 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原句: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重在说明没有根基,脱离实际,根本不可能,它是幻想,可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海市蜃楼”是幻景,可比喻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等。 3.意图.企图原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我与地坛〉〉) “意图”,指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名词;企图,指图谋、打算,动词,如: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企图表现的主题并不突出。 4.领域.范畴原句: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二者都是名词,都可以指一定的范围. “领域”,可以指认识的范围,也可以用于一般的社会活动,使用范围较大. “范畴”,哲学术语,只能用在思维逻辑等方面,使用范围教小.如:本质和现象是唯物主义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5.摸索.探索原句: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探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多为方向.门径.经验等.有“ 试探” 的意思.。“探索”,侧重进行深入的探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书面语言色彩更为严浓厚。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6.历程.里程原句: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里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的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上的讲话》) “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7.喧闹•喧哗•喧嚷•喧扰.•喧腾原句: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胡同文化》)喧闹:喧哗且热闹,如:喧闹的城市。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如:笑语喧哗。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如:人声喧嚷。喧腾:喧闹沸腾,如:工地一片喧腾。 8.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原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大不愿意搬家。(《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9.微薄•浅薄原句: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宽容>序言》 “微薄”,微小单薄,数量少;浅薄,指缺乏学识或修养,或指思想轻浮。
文言文知识网络
一. 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若不阙秦皇岛 阙,通“缺”,损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节选)》 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 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三月释其政 政,通“征”。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亿有三千 有,通“又”。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魔厉,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炼。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歠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歠,通“啜”,给人水喝。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必勿使反 反,通“返”。 5.《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涂有饿莩 涂,通“途”,道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6.《劝学》 虽有槁暴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古义: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医生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今义: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义: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田地或疆域。 10.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 11.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2.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cān,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14.假舆马者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5.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蟹脚。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16.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
三.常见实词归类
1.〈〈烛之武退秦师〉〉 则名微而众寡(低微)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隐隐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疆,以…….为边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喜欢,高兴)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 2.〈〈勾践灭吴(节选)〉〉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知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繁复) 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自杀未遂(实现,成功)遂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就)遂使之行成于吴(最终) 3.〈〈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刚、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善良,善事) 王曰:“善。”(好,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副词,确实,实在)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夹杂) 4.〈触龙说赵太后〉 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甚 目似瞑,意暇甚(很)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及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以及)徐公何能及君也(赶得上)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少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shòo)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异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质(质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抵押品,做人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询问) 5.〈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兵器,代指武力)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部队)草木皆兵(士兵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弯”相对)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直也(只,不过)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失去)夺 喧宾夺主(压倒) 6.〈劝学〉用心一也(因,由)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用途,用处)用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财用)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皇上欲大用康先生(任用) 虽有槁暴(pù,晒) 暴 暴殄(tiǎn)天物(bào,糟蹋) 性情暴躁(bào,急噪)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 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圣心备焉(具备) 备 有备无患(准备) 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qiáng,强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主强(qiáng,强壮,强大,健壮) 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有余,有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强迫)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佛印绝类弥勒(极,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军)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与郑人盟(结盟)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宦,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无不bù之(给….食物吃)老臣病足(患病)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髭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填然鼓之(敲起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夜间)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必庙礼之(在庙堂上)朝服衣冠(在早上)暮寝而思之(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也(当面)日饮食得无衰乎(每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向上;下,向下。均作状语。) ⒉动词活用 今寡人不能。(才能。)其继有在者乎。(继承人。)若不阙秦。(使……阕。)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使……归顺。)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 ⒊形容词活用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国家。)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以待乏也。(物质匮乏的时候。)吊有忧,贺有喜。(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虽无四方之忧。(忧愁的事,指外患。)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羞恶之心。)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削弱。)然后卑事夫差。(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羞辱,侮辱。)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美,使…..美。)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胜过。)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作动词。) 五特殊句式 ⒈判断句 ① 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 ②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 ③ 是社稷之臣也。 ④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⑤ 非我也,岁也。 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 ⑦ 南冥者,天池也。 ⑧ 《齐谐》者,志怪者也。 ⒉省略句 ① 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② 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③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省略介词“于”。) ④ 不得见(太后)久矣(省略宾语。) ⑤ (老臣)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省略主语与兼语。) ⑥ (太后)不及今令(之)有功于国(省略主语与兼语。) ⑦ 以(之)告(之)〔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⑧ róu以(之)为轮。 ⒊倒装句 ⑴宾语前置 ①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于(在)赵托自(a.“以何”,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b.“自托”动宾短语宾语前置。) ② 何后之有?——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3)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 ② 且贰于楚-----于(对)楚贰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 ④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 ⑤ 乃号令三军曰-----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⑥ ……贤于长安君 --------于(比)长安君贤(胜过) ⑦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而以膏腴之地封之 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从)蓝取之,而于 (比)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比)水寒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五.固定句式
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译为:该不会``````吧。)六.常见虚词用法 ①辍耕之垄上 ②聚之咸阳 ③所之既卷(到,动词。)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 ③极视听之娱(的,结构动词)之 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 ②夫人之相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赏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子犯请击之(他们,代词。)以之兴怀(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述”,代词。)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既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①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作为,读wéi) 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②为击破沛公军(替,给,读wèi)恐为操所先(介词,被)为其来也(wèi,介词,在)为 客何为者也(做,干,读wéi)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读wéi)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读wéi)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为,读wèi)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读wèi)吾属今为之虏矣(被,读wèi)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读wéi)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却,表示转折)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 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军惊而坏都舍(好象,表示比喻) 因遗策(沿袭,动词)因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焉 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之,到您这里来归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文学常识网络
1.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
2. 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闻一多的“三美” 主张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 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另外还有长诗〈〈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
4.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的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茨冈〉〉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5. 彼得菲:匈牙利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等。
6.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9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 作有〈〈朱自清全集〉〉。
7. 〈〈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绎著。
8. 〈〈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9.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著作编为<<鲁迅全集>>出版. 10.<<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字彦和)著.全书10卷,50 篇,分上下编.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11.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2.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弯>><<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13.<<宽容>>:作者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在这部著作中,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1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5.<<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失实.
16.<<战国策>>是记载西周、 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共33篇。
17.《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8 〈〈孟子〉〉是记载战国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9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伍』 高中语文知识点
中语文第一册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11.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2.乔治·桑: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
1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14.《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史实。
15.《战国策》是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共33篇。
16.《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7.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见第五册)
18.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19.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
20.贾谊:西汉洛阳人,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著作有《新书》、《吊屈原赋》等。
2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关于《史记》见第六册)
22.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玡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人。他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王羲之胸怀旷达,喜好自然山水,他的散文疏朗简净,韵味悠长,显示了他的文学功底。因他作过右军将军,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兰亭集序》即兰亭会诗集的序言。
高中语文第二册
23.《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余篇。
24.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代表作品有:两部著名的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
25.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爱弥儿》《忏悔录》等。
26.孙犁: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集为《白洋淀纪事》,其中《荷花淀》等作品是广为流传的名篇。散文《黄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27.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2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29.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30.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著有《樊川文集》。
31.苏洵:字明允,别号老泉。北宋文学家。著有《嘉佑集》。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3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36.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3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该书。
3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辞官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高中语文第三册
第一单元:
39.徐志摩(1896-1931)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康桥:剑桥
40.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重要诗集《红烛》《死水》,“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41.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险者》《九叶集》
42.舒婷: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代表作《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3.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国斯文学奠基人,著名的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又叫《欧根·奥涅金》)
44.华兹华斯:英国“湖畔诗派”代表诗人。
45.裴多菲:匈牙利爱国诗人,代表诗歌《自由与爱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第二单元:
46.《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4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通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48.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49.《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注意:《木兰辞》不属汉乐府民歌) 。《玉台新咏》南朝徐陵编辑。
50.《孔雀东南飞》中的文化知识:
槌床便大怒:“床”当作“坐具”讲,不作“卧具”。
初七及下九: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上九:二十九日;初九:中九
奄奄黄昏后: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19时至21时)
寂寂人定初:人定:十二时辰之一,是亥时(相当于21时至23时)
51.《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三单元:唐诗和宋词
53.唐诗
①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②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
③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称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
⑤王维: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孟浩然为同一流派诗人。
补充: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
⑥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中学课本作品《陋室铭》《石头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区别于李贺)
54.词
①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
②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③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
④苏轼:字子赡,号东坡居士,与其文苏洵、苏辙、今称“三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词上,扩大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先河,词风与辛弃疾相近,合称“苏辛”。苏轼的散文也非常出色,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⑤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⑥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伟大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代表,词集《稼轩长短句》
⑦姜夔:南宋词人,号白石道人。(千岩老人为萧德藻)代表作品《扬州慢》(“禾黍”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⑧陆游:号放翁,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古诗最多一个诗人。
第四单元:
55.郁达夫:原文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故都的秋》
56.巴金:原名李芾甘,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灭亡》,中篇小说《寒夜》,《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代表作《灯》。
第五单元:
57.《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第24部史书定为“正史”,今称二十四史。(注:无《资治通鉴》)
58.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人间喜剧》(小说总称,共91部),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网络全书”,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59.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60.其他作家代表作品:
博马舍(法) 《费加罗的婚礼》
拉伯雷(法) 《巨人传》
莫里哀(法) 代表作《伪君子》(又作《达尔丢弗》,主人公达尔丢弗),《吝啬鬼》(又作《悭吝人》,主人公阿巴贡)
补充,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屠格列夫:俄国作家,著名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猎人笔记》
高中语文第四册
61.鲁迅,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前五部小说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收入《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杂文集16部;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课文《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62.契诃夫,俄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剧本《樱桃园》。
63.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
64.孙 犁,“白洋淀派”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另见26条)
65.赵树理,当代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等。
66.茅 盾,现代文学旗手之一,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
67.莫泊桑,19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短篇小说《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68.高晓声,江苏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等。
69.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说《水浒传》。《智取生辰纲》选入课文。
70.罗贯中,元末明初人,著有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失街亭》选入课文。
71.冯梦龙,明末小说家,编印过“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
72.凌蒙初,明末小说家,编著过“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73.唐代传奇,有《柳毅传》(李朝威著)《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
74.吴敬梓,清代小说家,著有《儒林外史》。
75.蒲松龄,清代小说家,著有《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
76.李汝珍,清代小说家,著有《镜花缘》
77.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78.曹 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79.老 舍,“人民艺术家”,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80.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著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早期创作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81.关汉卿,元代戏剧作家,著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单刀会》等。
82.王实甫,元代戏剧作家,著有《西厢记》。该剧同《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最高成就。
83.汤显祖,明代戏剧作家,著有《牡丹亭》。
84.孔尚任,清代戏剧作家,著有《桃花扇》。
85.洪 升,清代戏剧作家,著有《长生殿》。
86.传 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并持续到清代,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87.袁宏道,明代散文家,创立了“公安派”,与袁宗道、袁中道均以文学见长,时称“三袁”。
文学体裁
88.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89.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90.元杂剧,是一种把歌唱、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分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角色有末(男角)、外末(老年男子)、旦(女角)、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净(花脸)、丑(小花脸)等。
91.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9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安、传奇、武侠、言情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高中语文第五册
93.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影响甚大的儒者。《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中很多重要的思想,如“仁政”论、“性善”论以及“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孟子》与《论语》《中庸》《大学》四部儒家经典合称“四书”。(见17条)
94.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见53条)
95.元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96.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其中《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振聋发聩;作者所概括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见5和61条)
97.现代派或现代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
意识流小说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小说《墙上的斑点》,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表现化合物的“内心真实”。
表现主义 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夫卡 小说《变形记》 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存在主义 萨特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萨特的名剧《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写成,《苍蝇》有浓厚的象征色彩,《恶心》在很多地方运用意识流技巧。
荒诞派戏剧 作家贝克特的戏剧——《等待多戈》是荒诞派代表作。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形成热潮。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第六单元:
98.韩愈:唐代文学家、诗人,“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99.柳宗元:唐代文学家,诗人,世称“柳河东”
100.根据课本P164 增补:
胡适《尝试集》 郭沫若《女神》 张爱玲《金锁记》 戴望舒《雨巷》 丁玲《沙菲女士日记》
当代: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邓友梅《在悬崖上》 宗璞《红豆》
陆文夫《小巷深处》 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戴厚英《人啊,人》 古华《芙蓉镇》
路遥《人生》 汪曾祺《受戒》 谌容《人到中年》
张贤亮《灵与肉》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阿城《棋王》
高中语文第六册
101.梁思成: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
102.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有《时间简史》。
103.王力、吕叔湘、张志公:中国现当代语言学家。
104.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用十年时间创作了不朽名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著。《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人情小说的集大成者,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与总结,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在艺术上,它既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书中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憎恶“仕途经济”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精细处不让凤姐”的探春,“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薛宝钗,“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晴雯,被人贩子卖给薛蟠作妾的灵秀而薄命的女子香菱等。
105.起承转合:旧体诗文常用的行文顺序。起:开端。承:承接上文进一步加以申述。转:转折,从另一方面论述主题。合:全文结语。
10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古希腊的普鲁塔克曾被称为“世界传记之王”,其作品《列传》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不过,《史记》比它还早产生几乎达两个世纪。
10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人物著作。其中人物与先秦时的文学人物相比,明显具有鲜明的个性。此外,它的主观色彩与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作者自述写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四点上:其一是表现了进步的文学观;其二是表现了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是表现了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其四是表现了豪迈的人生观历史观价值观。
108.《报任安书》是我们了解司马迁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还为战国四君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立过传。
『陆』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第一册知识梳理
一、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 攒射(cuán) 沓 拖沓(tà)
积攒(zǎn) 一沓(dá)
难以数计(shǔ) 便 便宜(pián)
数 数见不鲜(shuò) 方便(biàn)
数量(shù)芳 菲薄(fěi)
弄 弄堂(lòng)芳菲(fēi)
弄潮(nòng)给 给予(jǐ)
脉 脉搏(mài)给以(gěi)
脉脉含情(mò)孱 孱头(càn)
豁 豁然开朗(huò)孱弱(chán)
豁出去(huō)颤 颤抖(chàn)
参加(cān) 颤栗(zhàn)
参 人参(shēn) 参差(cēn) 抹杀(mǒ) 抹 抹布(mā) 倔 倔强(jué) 拐弯抹角(mò) 倔头倔脑(juè)擂 大吹大擂(léi) 栅 栅极(shān)擂台(lèi) 栅栏(zhà)俩 俩人(liǎ) 期 不期而遇(qī)伎俩(liǎng) 期年期月(jī)没 没齿难忘(mò) 塞 款塞入朝(sài)没有(méi) 塞住(sāi) 不塞不流(sè)屏 屏风(píng)屏息(bǐng) 单 单于(chán) 姓单(shàn) 处 处罚(chǔ) 骑 胡服骑射(qí) 怔 怔住(zhèng)处所(chù) 铁骑( jì) 怔忡(zhēng) 2形近字的分辨 荫庇(bì) 惴惴(zhuì) 瑕疵(cī) 揣摩(chuǎi)端详(ān) 刚愎自用(bì) 相悖(bèì) 心腹(fù) 脖颈(bó) 崎岖(qí) 众口铄金,矍铄(shuò) 倚马可待(yǐ) 闪烁(shuò) 骑兵(qí) 瓦砾(lì) 绮丽(qǐ)一诺千金(nuò) 淆乱乾坤(xiáo) 偌大(ruò) 肴馔(yáo)喏喏连声(nuò)半晌(shǎng) 不容置喙(huì) 响遏行云(xiǎng) 如椽大笔(chuán)军饷(xiǎng ) 缘木求鱼(yuán) 掾吏(yuàn) 绵亘(gèn)城垣(yuán) 气馁(něi)永恒(héng) 绥靖(suí)齐桓公(huán)肆无忌惮(dàn) 耸峙(zhì)殚精竭虑(dān) 持久(chí)邯郸(dān) 侍奉(shì)弹药(dàn) 恃才傲物(shì)箪食壶浆(dān)长篙(gāo) 汩汩(gǔ)枯槁(gǎo) 汨罗江(mì)缟素(gǎo) 频频(pín)稿酬(gǎo) 濒临(bīn)诅咒(zǔ) 沮丧(jǔ)狙击(jū) 咀嚼(jǔ 楔子(xiē) 朗照(lǎng)锲而不舍(qiè) 琅琅(láng)自诩(xǔ) 残羹冷炙(zhì)栩栩如生(xǔ) 针灸(jiǔ)翌日(yì) 一番(fān) 踱着(ó)藩篱(fān) 忖度(ó)蕃衍(fán)惦念(diàn) 蹩进(bié)掂量(diān) 一瞥(piē)踮脚(diǎn) 撇捺(piě)悼词(dào) 估量(gū)棹桨(zhào) 沽酒(gū)泥淖(nào) 怙恶不悛(hù)
二.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
敞(敞)开 僻(僻静) 缀(点缀)敝(敝帚自珍) 避(躲避) 辍(辍学)蔽(遮蔽) 啜(啜泣) 弊(针砭时弊) 掇(拾掇)铄(众口铄金) 泻(倾泻) 倩(倩影)烁(闪烁) 泄(发泄) 靖(绥靖)砾(瓦砾). 躁(烦躁) 靓(靓丽) 谐(和谐)燥(枯燥、干燥) 婧(婧女) 楷(正楷)噪(噪音)辨(辨别) 采(神采) 髓(脑髓)辩(辩论) 彩(彩色) 隋(隋朝)蹩(蹩进、蹩脚 ) 镂(镂空) 晤(晤见)瞥(瞥见) 褛(褴褛) 梧(梧桐)缕(丝缕) 芜(芜杂) 嫉(嫉恨) 竟(竟然)怃(怃然) 疾(疾病) 竞(竞争)频(频繁) 嬉(嬉戏) 嘉(嘉宾)濒(濒临) 嘻(嘻嘻哈哈) 佳(佳丽)驿(驿站) 砺(砥砺) 遐(遐想) 绎(演绎) 厉(严厉) 暇(闲暇)怿(不怿) 寥(寂寥) 蔼(和蔼) 喋(喋血)廖(姓廖) 霭(暮霭) 谍(间谍) 牒(通牒)污(玷污) 黯(黯然) 囿(苑囿)诬(诬陷) 暗(暗淡) 宥(宽宥)殒(殒命) 弦(弦歌) 怯(怯懦)陨(陨落) 舷(舷窗) 祛(祛除)销(积毁销骨) 侍(侍奉) 宵(宵衣旰食)消(消化) 恃(恃才傲物) 霄(霄壤之别)悚(毛骨悚然)竦(竦身一摇)
三.词语解释
1.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2.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3.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4.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5. 跫音:脚步声。 6. 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7. 深邃:深的;幽深。 8. 幽僻:形容环境偏远、幽静。 9.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10. 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11. 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12. 倩影:美丽的影子。 13.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14. 婀娜:轻盈柔美貌。 15. 宁谧:安静,安宁。 16. 沧桑: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17. 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 18. 隽永:(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如胜。 19. 邂逅:不期而遇。 20. 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21. 嫉恨:憎恨。 22. 诽谤:造谣污蔑,恶意中伤。 23. 诅咒:咒骂。 24.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25. 豁然开朗:豁然,宽敞的样子。形容由昏暗、窄小一变而为明亮宽敞;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 26. 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27.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 28. 民不聊生:人民没法生活。聊,依赖。 29. 藏蛰(zhé):躲藏,蛰伏。 30. 端倪:①事物的眉目;头绪。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 31. 永葆生机:永远保持生机。 32. 奚落:讥诮;讽刺。 33. 不名一钱: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34. 慰藉:安慰,抚慰。 35.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不肯轻易迁移。 36. 亵渎:轻慢,冒犯。 37. 杀一儆百:儆,警戒。杀一个人而使许多人引以为戒。 38. 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四.词语辨析 1. 均匀•和谐原句: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饿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均匀”是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多指时间或空间间隔。“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合 2 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原句: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我的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重在说明没有根基,脱离实际,根本不可能,它是幻想,可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海市蜃楼”是幻景,可比喻易幻灭的“希望”“虚幻”的前景等。 3.意图.企图原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我与地坛〉〉) “意图”,指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打算,名词;企图,指图谋、打算,动词,如: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企图表现的主题并不突出。 4.领域.范畴原句: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二者都是名词,都可以指一定的范围. “领域”,可以指认识的范围,也可以用于一般的社会活动,使用范围较大. “范畴”,哲学术语,只能用在思维逻辑等方面,使用范围教小.如:本质和现象是唯物主义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5.摸索.探索原句: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探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摸索”,指在不明方向.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多为方向.门径.经验等.有“ 试探” 的意思.。“探索”,侧重进行深入的探究,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对象多为本质.根源.奥秘.规律等。书面语言色彩更为严浓厚。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6.历程.里程原句: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里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的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上的讲话》) “历程”指经历的过程。“里程”指发展的过程。 7.喧闹•喧哗•喧嚷•喧扰.•喧腾原句: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胡同文化》)喧闹:喧哗且热闹,如:喧闹的城市。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如:笑语喧哗。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如:人声喧嚷。喧腾:喧闹沸腾,如:工地一片喧腾。 8.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原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大不愿意搬家。(《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9.微薄•浅薄原句: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宽容>序言》 “微薄”,微小单薄,数量少;浅薄,指缺乏学识或修养,或指思想轻浮。
文言文知识网络
一. 通假字
1.《烛之武退秦师》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若不阙秦皇岛 阙,通“缺”,损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勾践灭吴(节选)》 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 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三月释其政 政,通“征”。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亿有三千 有,通“又”。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魔厉,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炼。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歠也铺,通“哺”,给人食物吃。歠,通“啜”,给人水喝。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必勿使反 反,通“返”。 5.《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不过。 涂有饿莩 涂,通“途”,道路。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6.《劝学》 虽有槁暴 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古今异义
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的妻子。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古义: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医生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今义: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古义:原野。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古义:男子。今义:男女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9.今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田地或疆域。 10.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 11.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12.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cān,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14.假舆马者古义: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5.蟹六跪而二螯古义:腿,蟹脚。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16.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属
三.常见实词归类
1.〈〈烛之武退秦师〉〉 则名微而众寡(低微)微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隐隐地)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鄙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疆,以…….为边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喜欢,高兴)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辞 停数日,辞去(告别)不辞劳苦(推托) 2.〈〈勾践灭吴(节选)〉〉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知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繁复) 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果行,国人皆劝(鼓励)劝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自杀未遂(实现,成功)遂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就)遂使之行成于吴(最终) 3.〈〈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刚、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善良,善事) 王曰:“善。”(好,表示同意的应答词)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副词,确实,实在)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朝济而夕设版焉(早晨)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夹杂) 4.〈触龙说赵太后〉 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甚 目似瞑,意暇甚(很)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 及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以及)徐公何能及君也(赶得上)少时,一狼径去(短时间)少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龄小,shòo)太后笑曰:妇人异甚(特别) 异 渔人甚异之(以`````为异,对```````感到诧异)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另外的)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质(质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抵押品,做人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询问) 5.〈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兵器,代指武力)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部队)草木皆兵(士兵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弯”相对)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直也(只,不过)理直气壮(公正的,正义的)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钱)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失去)夺 喧宾夺主(压倒) 6.〈劝学〉用心一也(因,由)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用途,用处)用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财用)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皇上欲大用康先生(任用) 虽有槁暴(pù,晒) 暴 暴殄(tiǎn)天物(bào,糟蹋) 性情暴躁(bào,急噪)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 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圣心备焉(具备) 备 有备无患(准备) 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qiáng,强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主强(qiáng,强壮,强大,健壮) 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有余,有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强迫)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佛印绝类弥勒(极,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晋军函陵(驻扎,驻军)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与郑人盟(结盟)宦士三百人于吴(使….做宦,帝王的仆隶)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以礼相待)无不bù之(给….食物吃)老臣病足(患病)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王无罪岁(归罪,归咎)狗髭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填然鼓之(敲起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2)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夜间)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在晚上)既东封郑(向东)必庙礼之(在庙堂上)朝服衣冠(在早上)暮寝而思之(在晚上)能面刺寡人之过也(当面)日饮食得无衰乎(每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事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向上;下,向下。均作状语。) ⒉动词活用 今寡人不能。(才能。)其继有在者乎。(继承人。)若不阙秦。(使……阕。)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使……归顺。)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 ⒊形容词活用越国以鄙远。(远方的国家。)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以待乏也。(物质匮乏的时候。)吊有忧,贺有喜。(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虽无四方之忧。(忧愁的事,指外患。)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羞恶之心。)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削弱。)然后卑事夫差。(降低身份)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羞辱,侮辱。)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美,使…..美。)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胜过。)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作动词。) 五特殊句式 ⒈判断句 ① 此寡人之罪也——这是我的过错。 ②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几个人的过错。 ③ 是社稷之臣也。 ④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⑤ 非我也,岁也。 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ou使之然也。 ⑦ 南冥者,天池也。 ⑧ 《齐谐》者,志怪者也。 ⒉省略句 ① 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② 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③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省略介词“于”。) ④ 不得见(太后)久矣(省略宾语。) ⑤ (老臣)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省略主语与兼语。) ⑥ (太后)不及今令(之)有功于国(省略主语与兼语。) ⑦ 以(之)告(之)〔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⑧ róu以(之)为轮。 ⒊倒装句 ⑴宾语前置 ①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于(在)赵托自(a.“以何”,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b.“自托”动宾短语宾语前置。) ② 何后之有?——有何后?(在疑问句中,宾语靠“之”的帮助可以前置。) ③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3)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 ② 且贰于楚-----于(对)楚贰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 ④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昔者夫差于(在)诸侯之国耻吾君 ⑤ 乃号令三军曰-----乃于(向)三军号令曰 ⑥ ……贤于长安君 --------于(比)长安君贤(胜过) ⑦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而以膏腴之地封之 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于(从)蓝取之,而于 (比)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比)水寒 4.被动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五.固定句式
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译为:该不会``````吧。)六.常见虚词用法 ①辍耕之垄上 ②聚之咸阳 ③所之既卷(到,动词。) 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 ③极视听之娱(的,结构动词)之 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 ②夫人之相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赏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子犯请击之(他们,代词。)以之兴怀(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述”,代词。)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既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①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作为,读wéi) ②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②为击破沛公军(替,给,读wèi)恐为操所先(介词,被)为其来也(wèi,介词,在)为 客何为者也(做,干,读wéi)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读wéi)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读wéi)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为,读wèi)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为了,读wèi)吾属今为之虏矣(被,读wèi)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读wéi)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却,表示转折)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 ①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军惊而坏都舍(好象,表示比喻) 因遗策(沿袭,动词)因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焉 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之,到您这里来归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象)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文学常识网络
1.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诗集。
2. 闻一多: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闻一多的“三美” 主张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 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另外还有长诗〈〈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
4.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著名的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茨冈〉〉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5. 彼得菲:匈牙利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勇敢的约翰〉〉等。
6.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1929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 作有〈〈朱自清全集〉〉。
7. 〈〈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绎著。
8. 〈〈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9.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著作编为<<鲁迅全集>>出版. 10.<<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南朝梁刘勰(字彦和)著.全书10卷,50 篇,分上下编.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代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巨著. 11.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12.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弯>><<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13.<<宽容>>:作者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在这部著作中,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14.<<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5.<<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的失实.
16.<<战国策>>是记载西周、 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经西汉刘向整理,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共33篇。
17.《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18 〈〈孟子〉〉是记载战国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9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被誉为“乐府双壁”的古代诗歌是南朝的《孔雀东南飞》 北朝的《木兰辞》。《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1.被誉为“乐府双壁”的古代诗歌是南朝的《孔雀东南飞》 北朝的《木兰辞》。《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3.《战国策》由汉学者刘向编著的。《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柒』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总结
基础知识建议去找相关书籍,至于答题技巧,有如下:
1.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
2.做题目前,先看看分数设置,分数越多答得小点就要求越多。
3.阅读类题目,必须紧扣文章内容,不能太发挥。
希望继续和你交流。
『捌』 高中各科基本知识点总结
数学的: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玖』 求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版块:古诗文阅读与鉴赏(题33分)
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
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
(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
(3)要求“一字不差”。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 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
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5题,21分)口诀:务求甚解,又不求甚解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3.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对称词语和句子中处于对称位置的词语意思相近或相反。
如: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被)重用、任用。如:2追亡逐北,北:逃跑的人。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利用音形关系,通假推测。高考题:此除蝗虫谊(通“意”,意思)也。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4.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⑵结构意识:
⑶句位意识:
(4)呼应意识:
(5)语气意识:
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
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表期盼,“可要”、“要”。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⑤
(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②表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⑶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5.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②词义扩大。③词义的转移。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如下:
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
9其实10春秋11结束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
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
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
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
6.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
⑴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
⑶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
⑷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强加因果关系
7.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1)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译题:
方法:做好“换、留、删、补、调“。一定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赋分点:
1.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
2.译准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3.译准句子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
备查知识1:常见文言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成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把----当作---”的意思,(4)名词活用做状语:A.表特征状态,”。B>表态度、方式,C.表工具,D.表处所E.表趋向,。F.表频率,
(2)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四美具,二难并”。②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形容词使动用法:“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使――明显);
(3)动词的活用:①动词的使动用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②动词活用为名词,
备查知识2: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
(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
(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二)被动句:
(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3)“被”((4)意念被动(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2)省略宾语(3)省略介词”。
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
(四)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五)定语后置:
(1)者(3)……之……者:“(六)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备查知识3:常见固定结构(一、表示疑问
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怎样呢?)⑤孰与……?(与……比,哪个更…?)⑥独……耶?(难道……吗?)
二、表示反问
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②何……为?(……干什么呢?)
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
⑥安……哉(乎)?(哪里……呢?)
⑦不亦……乎?(不是……吗?)
⑧……非……欤?(……不是……吗?)
⑨宁……耶?(哪里……呢?)
(10)顾……哉?(难道……吗?)
(11)独……哉?(难道……吗?)
三、表示感叹
①何其……也!(怎么那么……啊!)
②直……耳!(只不过……罢了!)
③惟…耳!(只……罢了!)
④一何……(多么……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四、表揣度
①无乃……乎(欤)(恐怕……吧?);
②得无(微)……乎?(该不……吧?))
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④庶几……欤?(或许……吧?)
五、表示选择
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
③其……?其……?(是……呢?还是……呢?)
六,其它
否则:如果不……就……。何乃:岂只是;为什么竟。、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乃尔:竟然如此,这样。然而:这样却;但是。,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但所谓:所说的,所认为。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无(有)以:没有(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向使:假使,如果。之谓:说的就是¬¬――。之于:对……的态度,同……相比
第二板块:语言知识与运用(27分)
高分口诀:审题干,明确答题方向审题文回应暗含要求
1、字音字形辨析题:(注意:语音不考虑声调,错别字今年不单独命题。)
字音题:【答题技巧】(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ie”与“uè”难度很大,必须矫正。(3)善用排除法。
【答题知识】①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屣xi、狰zhen;记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谄chan、陷xian、焰yan、旖yi、嗔chen。②注意区别形近字,如:“刺”与“剌”、“陡”与“徙”、“赢”与“羸”。③注意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多音多义的读音是考查的重点。多音常常是因为“多义”,所以因义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译语素时读ka,卡车、卡宾枪,取和“不畅通”有关义项时,读qia,关卡、发卡、卡壳。④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读音区别,如“哈”,书面语中读ha,在方言或口语中读ha或ha;“露”,书面语中读lu,口语中常读lou。⑤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区别,如:街谈巷xian议、巷han道。
字形题【答题技巧】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一).把握词义
(1)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局面”和“场面
(3)从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保护”与“庇护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5)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
(二).辨析用法
(1)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和“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虚”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体会,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后者则往往与表示“实”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场地,交换物品等。
(2)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创见”和“创建”、“品位”和“品味”三组同义词,前者为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后者为动词,主要做谓语。
(三)体悟语境
词语的运用与语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词语有其基本意义,但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又往往有语境义,即产生的特写意义和临时意义。
3.成语辨析题
【答题经验】(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答题知识】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A.谦敬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