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国高中语文竞赛
去你想报考的学校网站看招生简章,不同学校要求不同,有些学校甚至有自己举办的文史比赛来获取自主招生资格。但是纯粹的语文竞赛不多,多是文史比赛
Ⅱ 求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高中组样题
恩,呵呵,我第一个来回答了= =...
那个,等你上QQ,我把Doc文档发给你吧,里面还有图片
20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样题
(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一、倾听(20 分)
温馨提示:倾听语段朗读,完成信息判断(1—8 题,每小题1 分)、简答及选择(9—12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我”是个没日没夜工作的人。( )
2. “我”是一个厨师。( )
3. “我”喜欢打桌球,聊天儿,看录像。( )
4. “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
5. “我”在网吧工作。( )
6. “我”是南方人。( )
7. “我”总抽烟。( )
8. “我”已经结婚了。( )
9.根据录音推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答:
10.根据录音推断,“我”的工作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
答:
11.根据录音推断,“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4分)
答:
12.根据录音提供的信息,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 “我”一般下午六点去上班。
B.上个星期,“我”从四点就开始和长头发老外聊天儿。
C.“我”回家的时候,总带着一身烟味儿。
D.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罕见的书。
二、运用(26 分)
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根据所给语境,用《琵琶行(并序)》中的原句填空。(1分)
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景琦从济南返回
老家,父亲已经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号
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
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的烟袋静静地跪献灵前,
“ ”,这场戏很能表现人物
的性格。
2.屈原在《离骚》中不只是为
自己鸣不平,他以博大的胸
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同情
的语句是:“
, 。”(2 分)
3.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3分)
【例】水。 山。
湖水。
湖水无忧。
湖水无忧风皱面。
4.请调整下面画线句子的语序,使各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3 分)
尽管中央领导成员多次换届,但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好。不断振
兴的科技、政局的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经济、文艺的百花齐放、日益发展的教育,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使外商投资成倍增加。
答:
5.补写下面的句子,写出你对快乐的感悟。(3 分)
快乐是什么?快乐不是成名成家,是 ;
快乐不是 ,,是一种超然的淡泊心境,悠然自得又从容淡定;快乐不是安逸享受,是 。
6.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1)这吸管式的长嘴,卷做螺旋形,好像盘香,收藏在头部下面。
(2)凤蝶伸出吸管式的长嘴。
(3)凤蝶把长嘴插进花的深处,吸食那果子露似的花蜜。
。答:
。
7.对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A. “庭院深深深几许”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B.“玉勒雕鞍游冶处”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C.“泪眼问花花不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D. “乱红飞过秋千去”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8.下面是一组对高二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情况表,请按要求答题,要求表达合理、简明。(4分)
内容 认同率
武侠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认同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9.根据文意,为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6 分)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嚣张 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
(浮夸轻浮)的琉璃, 檐头(淡化淡褪)了
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破败散
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
也都(生长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
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
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
变往昔)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选自《我与地坛》)
三、放眼(34 分) 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闲读梧桐
文/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在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他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渴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枝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 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啊,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 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
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选自《读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 分)
韶华( ) 嬗传( ) 桑梓( )
2.请你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梧桐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精神特征。(4 分)
外形特征: (2分)
内在精神特征: (2分)
3.为什么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2 分)
答:
4.文章题为“闲读梧桐”,那么作者“读”出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答:
(二)
胡杨树
文/ 肖复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热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
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盖地摧枯拉朽的力量来。
这便是胡杨树!
这样的树只有在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
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
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
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作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里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
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林吗?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上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
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
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了腰肢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
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冷雪花的柠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岭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 —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
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
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凡•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
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
男子汉。
走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皴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
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风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挟雷的
奖章。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
绽的肌肉。每一棵树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
头,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
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
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节选自肖复兴《托克拉克赋》,有删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每空1分)
剽悍( ) 皴裂( ) 遒劲( )
2.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胡杨树的特点?(2 分)
答: 。
3.文章第六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
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3 分)
答
4.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
5.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树,但各有特点,请就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写作手法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
(三)
网络文明的童年
文/ 海克
网络正在经历自己的童年时代。从网络1969 年诞生于美国算起,至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如果以10 年换算为1岁,那么,网络年龄不过3 岁有余,完全是一个幼儿。俗话说,三岁看老。在这幼稚时期,网络显示出了自己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异特质,预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
报纸、刊物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经典的传统媒体。而电台、电影和电视是相继兴起的新型
电子媒体,诞生历史距今不过几十年上百年,但是,网络一旦出现,它们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这些媒体有共同的特征, 即传播方式是由少数精英来确定和提供选题,制作和传播内容,然后由大多数人来接收和观看。这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因为传统媒体的反馈功能很弱,受众的反应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更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这就给传统媒体控制、延宕乃至漠视大众意愿提供了借口与可能。
网络使人类远距离频繁交流互动第一次成为了可能。这一特性至关重要。它使单向传输即
灌输时代成为历史。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在任何事件上撒谎、隐瞒和欺骗都变得非常困
难,非常容易被揭穿,而且是即时被揭穿;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在任何观点上自说自话、
强加于人都变得非常困难,而随时面临来自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反驳与挑战;网络前所未有
的开放性,使一切单向的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样式,不是面临消亡,就是将退居边缘。这不仅使国
内传统媒体的权威,而且也使国际主流传统媒体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欧洲学者曾经惊呼,20世纪一大标志就是群众走上历史前台,他们将群众称为“乌合之
众”。即使在报刊、广播和电视被称为大众媒体的年代,群众也不曾拥有自由表达的媒体平台。
到了20世纪末,网络出现了。大众立刻涌向这廉价、开放而互动的媒体平台,纷纷发出自己的
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不再保持沉默。未来当网络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
分时,用沉默的大多数这一说法来表示大众,将不再成立。
网络正在经历一场自由言说的狂欢。人人都在说话。正如我们在集市上所看到的那样,人
人都在说话,最后得到的只是一片噪音。因此,在网络时代,必将会出现大众的代言人,也就是
说,网络时代也将产生自己的精英。但是,新的精英必须要表达最大多数人的意愿、观点和利
益,也就是说,要比印刷时代产生的精英更加平民化,更加大众化,才可能为“乌合之众”所接受与认同。印刷时代所产生的精英,尽管也号称平民化,但由于非常习惯传统媒体提供的特别权
威和地位,与网络时代所要求的新精英特性相比,他们的立场、观点乃至利益都在不知不觉间
日益变得小众化、贵族化起来,蜕化成了旧式精英。
中国老百姓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网络使民意获得充分表达成为可能,这一契合也许将
给中国文明带来无可限量的未来,就像印刷术曾带给欧洲不可限量的未来一样。当年中国造纸
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终结了中世纪教会垄断知识、教育的特权,使知识从羊皮纸上、教会图书
室中走出来,在社会上获得快速、广泛的复制与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启蒙时代的
到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最后是工业文明的到来。到了20世纪,网络时代出现,中国人
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历史也许再次轮回。未来最终能够真正把握网络时代特性并从中激发出巨
大创造力的,也许并不是西方文明,而很可能是中国文明。
我们今天还无法清楚地看到这一前景。但是,不论未来时代属于谁,将来有多少形态变化,
网络在童年时期所显示出来的自由、开放与互动这一特性,将成为一种最初的记忆,一种文明
的基因,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如果失去这一特性,网络文明就将死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它是指在网络出现后,对电台、电影和电视等新型电子媒体的总称。
B.“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共同特征是传播方式由少数精英来确定和提供选题,制
作和传播内容,然后由大多数人来接收和观看。
C.“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反馈功能很弱,受众的反应无法得到及时反馈,更不可能
得到充分表达。
D. “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传输过程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
2.不属于“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表现的一项是( )(2分)
A.使在任何事件上撒谎、隐瞒和欺骗都变得非常困难,非常容易被揭穿,而且是即时被揭
穿。
B.使在任何观点上自说自话、强加于人都变得非常困难。
C.使单向传输即灌输时代成为历史。
D.使一切单向的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样式面临消亡或者退居边缘。
3.关于网络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人类远距离频繁交流互动第一次成为了可能。
B.使国内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国际主流传统媒体的权威,退出历史舞台。
C.大众可以立刻凭借网络这一媒体平台,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D.使民意获得充分表达成为可能。
4.依据本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网络时代出现,中国人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因此未来最终能够真正把握网络时代特性并从中激发出巨大创造力的,并不是西方文明,而是中国文明。
B.网络的自由、开放与互动的特性,使群众走上历史前台成为20世纪一大标志。
C.必须要表达最大多数人的意愿、观点和利益,这是成为网络精英的必要条件。
D.网络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必须依赖于网络的自由、开放与互动的特性的发展与延续。
四、回眸(20分)
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伶官传序(节选)
欧阳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
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3分,每小题1 分
(1)而皆自于人欤 自
( 2)举天下之豪杰 举: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4分,每小题1 分)
(1)函梁君臣之首
(2)仓皇东出
(3)忧劳可以兴国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2分,每小题1分)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为天下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 分)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译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译文:
(二)
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刘氏性悍,方与诸臣争宠,常自耻其世家,
而特讳其事。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
省女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宫中以此为笑乐。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赋税!何不饥县汝民而空其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
诸伶共倡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2 分)
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2.你同意欧阳修对伶官的看法吗?请你结合《伶官传序(节选)》和本文给欧阳修写一段话,谈谈
你对伶官的看法。(不超过100字)(5分)
答:
五、益智(10 分)
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某商店被盗,警方掌控的线索如下:
(1)甲、乙、丙三人中最多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果甲是罪犯,乙肯定是同犯;
(3)盗窃案发生时,丙正在家里吃饭。
由此可推断( )(2 分)
A.甲、丙都不是罪犯 B.甲是罪犯
C.乙是罪犯 D.丙是罪犯
2.明朝第十二个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登基的时候,照例要改元纪年。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年号,来
象征吉利,便采取了向天下征集年号的办法。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都苦思冥想,争相进献,朱厚
熜一一看过,却觉得没有合适的。有一天上朝时,一个能迎合皇帝心理的大臣启奏,说他想出了
个好年号,请皇帝审定。他从袖中将写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呈献给皇帝,朱厚熜打开一看:
士本人间大丈夫,口称万岁旧山河。
一横永镇江山地,两点平分天下图。
加子加孙加爵禄,立天立地立皇都。
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满乾坤照五湖。
朱厚熜看着都是些吉利话,歌颂大明江山永固、帝业千秋,可是还看不明白究竟叫个什么
年号好。在亲信侍臣的帮助下,他才看出这是一首诗谜。他觉得这两个字也很祥瑞,于是就决定
采用,晓谕天下以此为年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猜出这两个字是什么吗?
谜底(打两字): (5分)
六、耕耘(40 分) 温馨提示:请将作文写在答题纸上
1.请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写一则300字左右的短消息,介绍一下你所在学校迎奥运的相关活动。(10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尝试从中提炼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议论文。(30 分)
一些人去山里玩,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
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
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
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
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有捷径可过河,却
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Ⅲ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
综合性实践题
试题的类型主要有:
(1)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
2)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3)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4)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解决问题的建议。
还有多种类型融为一体的,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像、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由于中考过程限于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应考策略]
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我们必须注意:
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的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其他类)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紧抓考点。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强化训练。选择典型试题,实战演练,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
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的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要作出简明的回答。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4.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了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这些事件,学生有所了解,解答起来就从容一些。
5.积累文化常识。尤其是我国传统礼仪、风俗风情、风景名胜、地域特产、地方名人等知识。
6.握实践方法,增强实践能力。平时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多参与、多探究,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议等。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践方法。如提出的建议一是要紧扣主题,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7.根据情境,恰当表达。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既往经验。二是内容要切合主题;三是语言要准确、凝练、生动。
Ⅳ 急急急:全国高中语文知识竞赛往届试题或者需要准备的知识点
2007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高二年级组样题
一、倾听
1. “我”是个没日没夜工作的人。( )
2. “我”是一个厨师。( )
3. “我”喜欢打桌球,聊天儿,看录像。( )
4. “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 )
5. “我”在网吧工作。( )
6. “我”是南方人。( )
7. “我”总抽烟。( )
8. “我”已经结婚了。( )
9.根据录音推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10.根据录音推断,“我”的工作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答:
11.根据录音推断,“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答:
12.根据录音提供的信息,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我”一般下午六点去上班。
B.上个星期,“我”从四点就开始和长头发老外聊天儿。
C.“我”回家的时候,总带着一身烟味儿。
D.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罕见的书。
二、运用
温馨提示:完成下列各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根据所给语境,用《琵琶行(并序)》中的原句填空。
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景琦从济南返回
老家,父亲已经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号
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
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的烟袋静静地跪献灵前,
“ ”,这场戏很能表现人物
的性格。
2.屈原在《离骚》中不只是为
自己鸣不平,他以博大的胸
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同情
的语句是:“
, 。”
3.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例】水。 山。
湖水。
湖水无忧。
湖水无忧风皱面。
4.请调整下面画线句子的语序,使各短语协调一致,对称匀整。(3 分)
尽管中央领导成员多次换届,但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未受影响,而且越来越好。不断振
兴的科技、政局的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经济、文艺的百花齐放、日益发展的教育,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使外商投资成倍增加。
答:
5.补写下面的句子,写出你对快乐的感悟。
快乐是什么?快乐不是成名成家,是 ;
快乐不是 ,,是一种超然的淡泊心境,悠然自得又从容淡定;快乐不是安逸享受,是 。
6.把下面的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这吸管式的长嘴,卷做螺旋形,好像盘香,收藏在头部下面。
(2)凤蝶伸出吸管式的长嘴。
(3)凤蝶把长嘴插进花的深处,吸食那果子露似的花蜜。
答:
7.对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A. “庭院深深深几许”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B.“玉勒雕鞍游冶处”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C.“泪眼问花花不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D. “乱红飞过秋千去”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8.下面是一组对高二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情况表,请按要求答题
内容 认同率
武侠言情 35.1%
娱乐休闲 32.5%
文学历史 15.0%
时事政治 17.4%
注:认同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9.为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嚣张 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浮夸轻浮)的琉璃, 檐头(淡化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破败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生长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往昔)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三、放眼
(一)
闲读梧桐
文/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在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他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渴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枝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 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啊,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 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
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韶华( ) 嬗传( ) 桑梓( )
2.请你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梧桐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精神特征。
3.为什么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
答: 4.文章题为“闲读梧桐”,那么作者“读”出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二)
胡杨树
文/ 肖复兴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热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
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盖地摧枯拉朽的力量来。
这便是胡杨树!
这样的树只有在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站在清冽
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
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
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作着动人心魄的对比。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里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
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林吗?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上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
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
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了腰肢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
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冷雪花的柠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
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岭出世,威风凛凛。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 —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
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它
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
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
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凡•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
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
男子汉。
走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皴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
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风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挟雷的
奖章。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
绽的肌肉。每一棵树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
头,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
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
的。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是的,北京没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剽悍( ) 皴裂( ) 遒劲( )
2.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胡杨树的特点?
答:3.文章第六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
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
答
4.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5.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树,但各有特点,请就这两篇文章的内容及写作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
(三)
网络文明的童年
文/ 海克
网络正在经历自己的童年时代。从网络1969 年诞生于美国算起,至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如果以10 年换算为1岁,那么,网络年龄不过3 岁有余,完全是一个幼儿。俗话说,三岁看老。在这幼稚时期,网络显示出了自己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异特质,预示了自己的远大前程。
报纸、刊物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经典的传统媒体。而电台、电影和电视是相继兴起的新型
电子媒体,诞生历史距今不过几十年上百年,但是,网络一旦出现,它们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这些媒体有共同的特征, 即传播方式是由少数精英来确定和提供选题,制作和传播内容,然后由大多数人来接收和观看。这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因为传统媒体的反馈功能很弱,受众的反应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更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这就给传统媒体控制、延宕乃至漠视大众意愿提供了借口与可能。
网络使人类远距离频繁交流互动第一次成为了可能。这一特性至关重要。它使单向传输即
灌输时代成为历史。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在任何事件上撒谎、隐瞒和欺骗都变得非常困
难,非常容易被揭穿,而且是即时被揭穿;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使在任何观点上自说自话、
强加于人都变得非常困难,而随时面临来自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反驳与挑战;网络前所未有
的开放性,使一切单向的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样式,不是面临消亡,就是将退居边缘。这不仅使国
内传统媒体的权威,而且也使国际主流传统媒体的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欧洲学者曾经惊呼,20世纪一大标志就是群众走上历史前台,他们将群众称为“乌合之
众”。即使在报刊、广播和电视被称为大众媒体的年代,群众也不曾拥有自由表达的媒体平台。
到了20世纪末,网络出现了。大众立刻涌向这廉价、开放而互动的媒体平台,纷纷发出自己的
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不再保持沉默。未来当网络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
分时,用沉默的大多数这一说法来表示大众,将不再成立。
网络正在经历一场自由言说的狂欢。人人都在说话。正如我们在集市上所看到的那样,人
人都在说话,最后得到的只是一片噪音。因此,在网络时代,必将会出现大众的代言人,也就是
说,网络时代也将产生自己的精英。但是,新的精英必须要表达最大多数人的意愿、观点和利
益,也就是说,要比印刷时代产生的精英更加平民化,更加大众化,才可能为“乌合之众”所接受与认同。印刷时代所产生的精英,尽管也号称平民化,但由于非常习惯传统媒体提供的特别权
威和地位,与网络时代所要求的新精英特性相比,他们的立场、观点乃至利益都在不知不觉间
日益变得小众化、贵族化起来,蜕化成了旧式精英。
中国老百姓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网络使民意获得充分表达成为可能,这一契合也许将
给中国文明带来无可限量的未来,就像印刷术曾带给欧洲不可限量的未来一样。当年中国造纸
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终结了中世纪教会垄断知识、教育的特权,使知识从羊皮纸上、教会图书
室中走出来,在社会上获得快速、广泛的复制与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启蒙时代的
到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最后是工业文明的到来。到了20世纪,网络时代出现,中国人
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历史也许再次轮回。未来最终能够真正把握网络时代特性并从中激发出巨
大创造力的,也许并不是西方文明,而很可能是中国文明。
我们今天还无法清楚地看到这一前景。但是,不论未来时代属于谁,将来有多少形态变化,
网络在童年时期所显示出来的自由、开放与互动这一特性,将成为一种最初的记忆,一种文明
的基因,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如果失去这一特性,网络文明就将死亡。
1.下列对“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指在网络出现后,对电台、电影和电视等新型电子媒体的总称。
B.“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共同特征是传播方式由少数精英来确定和提供选题,制
作和传播内容,然后由大多数人来接收和观看。
C.“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反馈功能很弱,受众的反应无法得到及时反馈,更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
D. “半传统的过渡样式的媒体”的传输过程是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
2.不属于“网络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表现的一项是( )
A.使在任何事件上撒谎、隐瞒和欺骗都变得非常困难,非常容易被揭穿,而且是即时被揭穿。
B.使在任何观点上自说自话、强加于人都变得非常困难。
C.使单向传输即灌输时代成为历史。
D.使一切单向的信息不对称的传播样式面临消亡或者退居边缘。
3.关于网络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使人类远距离频繁交流互动第一次成为了可能。
B.使国内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国际主流传统媒体的权威,退出历史舞台。
C.大众可以立刻凭借网络这一媒体平台,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D.使民意获得充分表达成为可能。
4.依据本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时代出现,中国人投入了巨大的激情。因此未来最终能够真正把握网络时代特性并从中激发出巨大创造力的,并不是西方文明,而是中国文明。
B.网络的自由、开放与互动的特性,使群众走上历史前台成为20世纪一大标志。
C.必须要表达最大多数人的意愿、观点和利益,这是成为网络精英的必要条件。
D.网络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必须依赖于网络的自由、开放与互动的特性的发展与延续。
四、回眸
(一)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
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而皆自于人欤 自
( 2)举天下之豪杰 举: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函梁君臣之首
(2)仓皇东出
(3)忧劳可以兴国
(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的文言句式。(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为天下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二)
皇后刘氏素微。其父刘叟,卖药善卜,号刘山人。刘氏性悍,方与诸臣争宠,常自耻其世家, 而特讳其事。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刘氏大怒,笞继岌而逐之,宫中以此为笑乐。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赋税!何不饥县汝民而空其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
诸伶共倡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2.你同意欧阳修对伶官的看法吗?请你结合《伶官传序》和本文给欧阳修写一段话,谈谈你对伶官的看法。
答:
五、益智
1.某商店被盗,警方掌控的线索如下:
(1)甲、乙、丙三人中最多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果甲是罪犯,乙肯定是同犯;
(3)盗窃案发生时,丙正在家里吃饭。
由此可推断( )
A.甲、丙都不是罪犯 B.甲是罪犯
C.乙是罪犯 D.丙是罪犯
2.明朝第十二个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登基的时候,照例要改元纪年。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年号,来象征吉利,便采取了向天下征集年号的办法。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都苦思冥想,争相进献,朱厚熜一一看过,却觉得没有合适的。有一天上朝时,一个能迎合皇帝心理的大臣启奏,说他想出了个好年号,请皇帝审定。他从袖中将写好的一首七言律诗呈献给皇帝,朱厚熜打开一看:
士本人间大丈夫,口称万岁旧山河。
一横永镇江山地,两点平分天下图。
加子加孙加爵禄,立天立地立皇都。
主人自有千秋福,月满乾坤照五湖。
朱厚熜看着都是些吉利话,歌颂大明江山永固、帝业千秋,可是还看不明白究竟叫个什么年号好。在亲信侍臣的帮助下,他才看出这是一首诗谜。他觉得这两个字也很祥瑞,于是就决定采用,晓谕天下以此为年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猜出这两个字是什么吗?
谜底(打两字):
六、耕耘(40 分) 温馨提示:请将作文写在答题纸上
1.请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写一则300字左右的短消息,介绍一下你所在学校迎奥运的相关活动。(10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尝试从中提炼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议论文。(30 分)
一些人去山里玩,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就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山民知道每一条捷径通向何方,他们走起来,就是捷径。而我们追求“捷径”的心态,一开始就是踏上弯路的前兆。有时,走捷径也是需要经验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有捷径可过河,却不知道那里有鳄鱼,这时的“捷径”,只怕比弯路更“弯”。
一、倾听
1.×
2.×
3.×
4.√
5.×
6.×
7. ×
8.√
9.开朗,合群,自信,有时也吹牛。
10.调酒师。因为录音中说“有些常客可就好品尝我给他们做的那一口”,并给老外“调”出“秋日海风”。
11.爱好:喜欢工作,喜欢夜生活,喜欢儿子,乐于琢磨。
不满:嘈杂的工作环境。
12.C
二、运用
1.此时无声胜有声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示例:山。/ 青山。/ 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雪白头。
4.不断振兴的科技、长期稳定的政局、快速增长的经济、百花齐放的文艺、日益发展的教育”或者“科技的不断振兴、政局的长期稳定、经济的快速增长、文艺的百花齐放、教育的日益发展。
5.示例:快乐不是成名成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热爱中去领悟和享受人生;快乐不是丰厚的回报,是一种超然的淡泊心境,悠然自得又从容淡定;快乐不是安逸享受,是一种身处逆境依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的博大胸襟。
6.凤蝶用卷做螺旋形好像盘香一样收藏在头部下面的吸管式的长嘴插进花的深处吸食那果子露似的花蜜。
7.A
8.(1)武侠言情和娱乐休闲的认同率超过三分之二,文学历史和时事政治的认同率不足三分之一。
(2)需要改变,因为青少年代表国家的希望,不能只顾轻松愉快,不注重学识修养,缺乏时代责任感。
9.狂妄 浮夸 淡褪 散落 茂盛 亘古不变
三、放眼
(一)1.
2外形: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身躯高大,树冠繁茂”亦可)。内在精神特征: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拥有从容淡泊的大度。
3因为外祖父与梧桐有相似的淡泊心境,又都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
4.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二)1.
2.它生命力顽强,性格坚定,情感深沉,淡泊宁静。(意思对即可)
3.胡杨树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的根雕般的姿态使作者感受到它的淡泊淳朴与宁静超然;于胡杨树抖动啸叫的狂放不羁使作者感觉到它的英雄气和阳刚之气;盂胡杨树粗糙的外形使作者感受到它的苍浑与凝重,遒劲与突兀的力量;榆胡杨树皴裂的树皮使作者感受到它饱经沧桑的经历和与风沙搏击的勇敢精神;虞胡杨树扭曲的树干使作者感受到它的勇敢剽悍;愚胡杨树旋风般直指天空的树枝使作者感受到它如火的激情、向上的力量。(答出以上三点即可)
4.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于用现代都市作反衬,突出胡杨树的坚定刚强、朴实淡定,暗含了对某些缺乏精神追求的城市人的委婉批评,深化了文章主旨。
5.《闲读梧桐》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梧桐与外祖父的对比,写出了梧桐顺从自然又抗衡自然, 从容淡泊的品质,而外祖父面对困难痛苦,表现了消极的人生态度。《胡杨树》中作者运用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赞扬了胡杨树顽强、勇敢、朴实淡定的品质,暗含了对某些缺乏精神追求的城市人的委婉批评。
(三)1.C 2.C 3.B 4.A
四、回眸
(一)1.(1)由,由于。(2)所有的。(3)困扰。
2.(1)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2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3 )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
(4)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智勇之士。
3.(1)倒装句(状语后置)(2)被动句
4.(1)《尚书》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到益处。”(2)(所以说)祸患常常是在细微小事上累积而成。
(二)1.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五、益智
1.A 2.前五句构成一个“嘉”字,后三句为一个“靖”字。3.按兵不动。
Ⅳ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决赛七年级(初一)组样题
一、倾听•交流(15分) (一)1. C (1分);2.D(2分);3.B(2分) (二)4.C(1分);5.D(2分);6.示例:二婶是一个勤劳肯干,善于学习、创新,虚心求教的人,但她在学习中有些盲目,有些做法不合时宜。(意近即可,2分) (三)7.依次为:BD(答对一项得1分,共2分);8.18(1分);9.民族团结教育将被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意近即可)(2分) 二、积累•运用(30分) 10.(1) ①搏 ②愧(每空1分,共2分);(2)A处应填:b;B处应填:a。 (答错一处者,该题不得分,1分) (3)B(1分)(4)答案示例:①旭日,经过与黑暗战斗之后才升起。②胜利,经过与失败斗争之后才会取得。(其他答案符合仿写要求,言之成理即可)(2分) 11.(1)蓝改为篮 (2)妆改为装 (3)城改为诚 (4)壁改为璧 (共4分,每小题1分,若每小题填错一处,该小题不得分) 12.(1) 三、五、二 (2)九九 (3)九、二 (4)十、九。(共4分,每小题1分) 13.(1)D (2)B (3)A (4)C。(每小题1分,共4分) 14.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分) 答案示例:夏——夏光——蓬蓬勃发的夏光——蓬蓬勃发的夏光正向收获的季节冲刺。 秋——秋色——无边的萧条的秋色——无边的萧条的秋色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冬——冬景——银装素裹的冬景——银装素裹的冬景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15.D(2分) 16. 本题共2分;只连对一条,该题不得分;连对两条,得1分。 李 白 香山居士 苏 轼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六一居士 欧阳修 易安居士 李清照 东坡居士 17.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示例:孙悟空,虽然顽皮冲动犯过天条,但他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搬弄是非,但他最通人性懂得爱恨情仇。(其他答案意近且言之成理即可。每小题1分,共2分) 18.(1)画中的“家”与“学校”就像两个鸟笼子,把孩子罩在其中;而孩子背着重重的书包,戴着厚厚的眼镜,边走路边看书,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意近即可,2分) (2)反映了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意近即可,2分) 三、阅读•鉴赏(45分) (一)(12分) 19. (1)大概、也许。(2)不要。(3)懂得、明白。(4)喜欢、爱好。(意近亦可,每小题1分,共4分) 20.人的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意近亦可,2分) 21. C(2分) 22.示例:应结交品德高尚,勤奋好学,重义轻利,团结同学,胸怀坦荡的人。(意近即可,3分) 《〈论语〉五则》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孔子说:“人的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二)(10分) 23. 中国“想象力”得分最低。(意近即可,2分) 24. (1)应试教育的影响;(1分)(2)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1分)(3)优秀科普作品的缺乏。(1分) 25.(1)激发儿童的想象力;(1分) (2)拓宽思维的渠道;(1分) (3)提供想象的典范。(1分) 26.言外之意是:中国迫切需要优秀的科普作家。(意近即可,2分) (三)(10分) 27.(1)自己不得不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练习演讲,让自己感到尴尬。(意近即可,1分) (2)当老师要求“我”投入感情时,作为一个11岁的男孩子,是不愿意去表达感情的。(意近即可,1分) 28.因为普里斯特利老先生给了“我”第一次表现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他让“我”去做了“我”之前从没做过的事,并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做。对“我”后来的成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近即可,2分) 29.教育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打开一扇门,向他们展示一个他们没有领略过的世界。(意近即可,2分) 3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敢于面对挑战。人的一生充满了挑战,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要脚踏实地地走,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持之以恒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意近即可,4分) (四)(13分) 31.①D ②B ③F ④H ⑤K ⑥J (共3分) 32.指的是好奇的天性。(1分)答案示例:(1)家长误认为这种天性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于是进行粗暴干涉。(1分) (2)孩子的这种天性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反感,于是遭到家长反对。(1分) 33.理解:要掌握这个世界的“奥秘”必须拼命学习自然科学,学习语言、艺术等其他知识。(意近即可,2分) 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打牢文化基础,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创造奇迹。(意近即可,2分) 34.提示:从刘谦的主观努力和母亲对刘谦的教育两方面来谈即可。(共3分) 四、运智•巧解(10分) 35.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每句1分,共4分) 36. 参考答案:聪明人让两位骑手将所骑的马互换后再骑着比,这样,两个骑手都想使自己骑的马(对方的马)跑得快些 。用“调换”的办法,把“比慢”变成了“比快”,所以比赛很快就结束了。(意近亦可,2分) 37.上联:一龙二虎望三山;下联:五湖四海会八仙(2分) 38.不是保密的吗?(1分)那你说是多少呢?(1分) 五、构思•表达(共50分) 39.评分标准:1.书信格式不正确者扣3分;2.没有写清事件者扣2分;3.字数太多或太少者扣1分;4.字迹工整者可酌情加1分(此题总得分不得超过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要扣1分;5.其他评分标准可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判。(总计10分) 40.评分标准:1.题目补充完整者得5分;2.字数少于500,扣3分;3.字迹工整者可酌情加1-3分(作文总得分不得超过4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要扣1-3分;5.其他评分标准可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来判。(总计40分) 【附倾听•交流部分录音材料】 本听力试题共分三大题。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录音内容将播放两遍,第三大题的录音内容将播放三遍。考生边听边作答。下面开始倾听: 第(一)大题:倾听下面的一首古诗朗诵,然后完成1—3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一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5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开始播放第2遍。(空出5秒) 第二遍朗读开始,请注意倾听…… 第二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15秒钟的作答时间。(空出15秒) 第(一)大题答题时间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倾听第(二)大题听力材料,然后完成4—6题。 二婶开店 二婶下岗后开了一家饭店,尽管她没日没夜地经营着,经济效益却一直不好。二婶反思后买了一套音响设备,每天不停地播放流行歌曲《嘻唰唰》。 一天二婶把我叫过去问:“大侄子,我实在搞不懂了,起初我总以为是饭店沉闷才吸引不了顾客,现在我播放起流行歌曲为何生意更糟(zhāo)糕?” 我说:“在饭店播放点歌曲未尝不可,但我不知你为啥老播放这一首?” 二婶说:“还不是为了那歌名?” 我问:“歌名怎么啦?” 二婶一本正经地说:“饭店讲卫生首先要从洗刷刷开始,我老播放它还不是让顾客觉得在这儿就餐放心。” 我哈哈一笑说:“二婶你搞错了,那歌名根本不是洗刷刷这三个字,而且里面有些歌词极有可能影响到饭店生意。” 二婶说:“歌词我一句也没听懂,你快跟我说说。” 我说:“其中有句歌词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你想想听了这歌词哪位顾客还敢来就餐?” 二婶点点头说:“还有呢?” 我说:“还有那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也不合适。” 二婶听后一拍大腿说:“你说的对呀,我总算弄明白为啥有些厨师和服务员走后就没再回来!” 第一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10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开始播放第2遍。(空出10秒) 第二遍朗读开始,请注意倾听…… 第二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15秒钟的作答时间。(空出15秒) 第(二)大题答题时间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倾听第(三)大题听力材料,然后完成7—9题。 中国教育部、国家民委日前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 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列入地方课程实施的重要专项教育,即: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在普通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理论常识》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课程。 根据会议纪要,学校的文本和音像教材等要按照少而精的要求,由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统一组织编写和制作,经审定后统一使用,未经审定的不得进入学校。将经国家审定的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地方课程教材使用规划予以落实。 第一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5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开始播放第二遍。(空出5秒) 第二遍朗读开始,请注意倾听…… 第二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10秒钟的思考时间。(空出10秒) 第三遍朗读开始,请注意倾听…… 第三遍朗读结束。下面将留给同学们15秒钟的作答时间。(空出15秒)
Ⅵ 求今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的初赛试题高二组
今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高二组的初赛试题,
不挂网公布的。
可询问学校教务处,
最直接的是问你的语文老师。
Ⅶ 有关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的试题吗(初二组)急需!!!!谢谢~~
2008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八年级(初二)组试题参考答案一、1.B
2.A.祈使句 B.反问句 C.感叹句 D.疑问句
3.(1)桃花 鳜鱼 白鹭(写出两个给1分,只写一个不给分) (2)竹 桃花 鸭 蒌蒿 芦芽(芦苇) 河豚(每三个给1分,不足三个不给分)
4.(1)A.健步如飞 B.取长补短(2)C(3)他们互相合作,盲人背起了跛子,所以他们是一个身影。(大意对即可得分)(4)示例:人和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信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能答出帮助1分,信任1分)
二、5.穿锦衣 披红花 叫一声 惊万家 谜底:公鸡
6.BD
三、7. (1)línxún ténɡluó(2)府-俯 器-气(3)树木高低的错落;树树的相间和花树的相间。(答出一点得1分)
8.示例:友谊是一盏明灯,照彻我们的灵魂;友谊是一泓清泉,润泽我们的生命;友谊是一座火炉,温暖我们的人生。(比喻恰当、句式整齐即可得分)
9.(1)将"厚重"改为"浓重"。(2)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3)不仅对提高让座率毫无帮助,相反还会成为一种额外的累赘,甚至于会让人陷于一种"想做好事又怕闲话"的两难境地。
10. (1)③①④(2)②③⑥
11.(1)望;高大雄伟(一个问1分)(2)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为它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只写句子不写原因不给分)
12.示例:冬--冬天--寒冷的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寒冷的冬天已不见了往日的勃勃生机。
13.(1)示例:在烈日下练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不能总让他依赖你们的帮助。(符合示例1分)
示例:在学习的路上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你要学会自己去克服,不能总依靠父母的帮助。(符合示例1分)(2)一是说孩子苦练武功,二是家长不顾烈日暴晒为孩子遮阴也是一种苦练。(一点给1分)
14.(1)略。(条理清晰1分,计划合理1分)(2)要有礼貌,以理服人。
四、(一)15. B L N A H E C G
(二)16.(1)前途渺茫。(2)幸福、快乐。
17.D
18.示例:遇到困难时,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意对即可得分)
19.示例:积极面对困难,冷静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去解决困难。(符合示例即可得分)
20.略。
(三)21.国家大剧院;空间顺序。(一个问1分)
22(1)列数字(2)打比方
23.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也是国家大剧院的中心建筑。(答出中心建筑即可得分)
24.不可以删掉,"国内"一词限定范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意对即可得分)
25.简单介绍鸟巢的外观、作用即可,字数不超过100字。说明语言准确、简洁、通俗得3分,字数少于30字扣2分)
(四)26.父亲以儿子的网名来称呼儿子,而儿子经常上网,网名也经常变换,所以父亲不知道儿子未来的网名。(大意对即可得分)
27.示例:从自身做起,不使用、不传播这类语言,在遇到这类语言时应主动抵制。(符合示例即可得分)
28.父亲和儿子之间有代沟,平时很少交流。父亲和母亲在冒充网友之后才能与儿子进行一次交流,没有代沟,没有隔阂,了解了儿子的想法,所以父亲很高兴。(大意对即可得分)
29.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积极去解决"代沟"即可。
30.略。(能答出善于利用网络帮助学习、扩展知识得1分,远离、拒绝有害信息等方面得1分)
(五)31.(1)出名。(2)调弄,这里指弹琴。(3)短处。(4)行动。
3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2)施恩于人不要总惦记,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3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一句1分)
34.D
35.言之成理即可。
Ⅷ 往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的试卷
一、听力点将台,请你秀风采。(20分)
答题提示:第1、2 小题的录音内容分别播放两遍,第3、4 小题的录音内容分别播放三遍,
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
1.听词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愧怍 锐不可当 B.虐待 长途跋涉 C.寒噤 重峦叠嶂 D.绥靖 销声匿迹
2.听诗句,朗读节奏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听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
(1)本届大会的年度主题是什么?(1 分)
(2)听读新闻要注意它的要素。请你从听到的这则新闻中提炼出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要素。(4 分)
4.听下面一段对话,完成后面的问题。(11 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对话的内容。(不超过30字)(3 分)
(2)听了这段对话,你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3)请你给对话中的这位母亲提一条意见或建议。(3 分)
(4)假如你是对话中的女儿,你将怎样处理与母亲的关系?(3 分)
二、积累万花筒,让你展才能。(25 分)
5.亲爱的同学,现在摆在你面前的,与其说是一份试卷,不如说是一个展示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请你将下面的这句话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准确、工整、规范)(1 分)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下面这块板报是八年(2)班小宇同学设计的,请你仔细阅读其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日子
文/ 吴新宇
有一只鸟,从空中飞过。须臾,又返回来。但已不是前面的那只鸟了。
这,就是日子。
Ⅸ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二组)样题及答案
http://wenku..com/view/b38ef62c4b73f242336c5ffd.html
楼主看下行不行虽然网络找版的。权
Ⅹ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九年级(初三)组试题 答案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初赛
九年级(初三)组试题参考答案
1.A
2.智利地震加快地球自转 日短1.26微秒
3.酒店的啤酒装得不满,只有半杯,意在讽刺老板的短斤少两。
4.①正:人是自然的保护者;反:人是自然的破坏者②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作为孩子的人类有义务保护母亲;澳大利亚人引进兔子的天敌消灭兔灾;人类保护大熊猫,并不断寻找保护大熊猫的方法;人类植树造林,防风防沙;经过人类的保护由许多濒危物种都恢复到种群数量。
5.①“启示”改为“启事”
②在“开展无偿献血”后面加“活动”。
③日期和署名互换位置。
6.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壮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每错一个标点扣1分,错三个及三个以上不得分)
7.示例:初夏,枣树上开满了薄白细碎的小花,继而结了小小的青枣子,风来雨落,都有我在枣树下寻找小枣儿的身影。每次站在蜀葵花旁,粘于鼻尖或额头,做一个搞怪的鬼脸,常常惹得外公呵呵大笑。
8.《西游记》中唐僧为唐朝皇帝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观音菩萨大闹法会,教化了大唐皇帝,唐太宗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并起誓:“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9.(1)小钗横戴(网友):上超市尽量少买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既环保又省钱;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2)合肥蚌埠路五小倡议低碳生活得到响应 (3)图二巧妙地运用化学中二氧化碳(co2)的碳(c)和氧气(o2)的分子式之间的转化,去碳留氧气,传达出减碳能释放更多的氧气,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图一画面主形态是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左边碳符号的部分列举了一些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威胁着地球的安危,他们像怪兽一样吞噬着右边的地球,如果把碳符号去掉。就剩下右边的清新氧气符号,这暗示着我们只要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就能还给我们一个充满清新氧气的地球。
10.乡书 归雁
11.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都可;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即可。
12.①就。②信。
13.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
14.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15.博学、才高。
(附参考译文)苏轼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对她说:“我如果做范滂一样的人,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难道不是和范滂的母亲一样的人吗?”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苏轼以《春秋》对义一文排第一。后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16.如“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的所有惶惑与茫然。”又如第12自然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写出一处即可得分)
17.D
18.皮肉之苦,精神之苦,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19.示例:假使你站在一条连接家与前方的路的中间,你会选择向家走还是向前走。更多的人为了寻找、追求心灵家园,选择了前方。可是这里一个“借”字,可以体会向前流浪只是一场没有目的的旅行,很迷茫地一步一步向前摸索、前进。
20.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21.A
22.D
23.举例子,让飞驰的列车停下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释放能量的制动成为高速列车的一个关键问题。或列数字,列车运行时的能量巨大,释放能量的制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4. 甲:车体轻;乙:复合制动快;丙:车体密封性好;丁:装减速玻璃(效果好)
25.玩物不但不丧志,还能养志向,还能有创新。
26.①足够的兴趣;②创造、求变的志向;③执着追求的精神。
27.开放试题,自成观点,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凡事有利有弊,不可偏执。先要看玩的是什么物?如若玩有害之物,肯定丧志。再看玩的动机,如若纯粹是消遣,则不可能养志。凡玩出名堂者必是爱思考者。还要看玩的方式,要有变通,才可养志。
28.(岁寒三友)——(首屈一指)——(不二法门) (3-1=2)
(四平八稳)——(八仙过海)——(六亲不认) (48÷8=6)
29.按兵不动
30. 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连。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
31.略
32. 略
2010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九年级(初三)组初赛听力材料
1.听朗读,找出重音处理恰当的一项( )
有人问:“谁去过北京?”你会说:
A.我去过北京。
B.我去过北京。
C.我去过北京。
2.听下面文段,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据美国航天局3月2日发表报告称,智利发生的里氏8.8级地震可能使整个地球的自转发生改变,从而将地球一天的时间缩短1.26微秒。美国航天局属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拟方式,对智利地震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地震会把地球部分质量推近地轴,使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从而将地球的一天缩短1.26微秒。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报告称,过去发生的强烈地震也曾使地球一天的时间发生改变,如2004年引发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强烈地震将地球一天缩短了6.8微秒。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建立在最早获得的有关智利地震的数据基础之上,他们还将对更多数据进行分析,调整、更新有关结论。
3.听故事,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个顾客在酒店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老板:“你们这儿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4.听一场辩论赛的录音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主持人:在短兵相接的这个环节,双方选手将展开面对面的直接的争论,从正方开始。
正方:谢谢主持人,比赛开始之前主持人告诉我们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请问您同意不同意这种观点,这种说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反方:大自然当然是人类的母亲了,就好像一个孕妇肚中的孩子,我们不可能去保护这个母亲吧,我们只能说不要去破坏他嘛!
正方:大自然母亲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儿女保护母亲何错之有呢?
反方:对方辩友是不是说一个三岁大的小孩也能保护她20多岁的母亲呢?
正方:但是只要他体现出了这种行为,他就是一个保护者。澳大利亚人曾经引进兔子的天敌来消灭兔灾,请问对方辩友说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是不是说兔子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呢?
反方:对方辩友看到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敌,对方辩友难道不知道,兔子本身也是澳大利亚人引进的吗 ?错误是人来制止的,错误也是人犯的。
正方: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允许犯错误吗?人类后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有改善了。
反方:对方辩友老是说,人类在犯错误,可是放眼历史,人类为什么在每一个阶段都在犯错误呢?
正方:浪子回头金不换,人类能够意识到要保护大自然,正是发现了大自然的规律,对方辩友,我们一直在保护熊猫,我们也不断的在认识如何保护熊猫,请问这两个问题,你如何用你的逻辑来解决呢?
反方:熊猫为什么稀少了?自然破坏吗,对方辩友刚才说,孙悟空可以朝引甘露,但是今天,我们要喝纯净水,却需要27层净化,对方辩友这是怎么保护出来的呢 ?
正方:对方辩友可不要把今天自然所有的问题都加在人类的身上。请问我们今天大量的植树造林,防风防沙,是不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呢 ?
反方:对方辩友,今天的辩题是问,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并没有问我们,人类应不应该保护大自然,请不要偷换命题。
正方:我们就从事实上来看一看经过人类的保护,麋鹿,中国的朱鹮、北美的野牛都从濒临灭绝恢复到了种群数量,请问这是不是人类保护的功劳呢?
反方:可是正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旅鸽灭绝了,对方辩友又如何看待呢?
正方:今天对方同学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逻辑,人类曾经有过破坏行为,所以人类是破坏者,那么我们说人类曾经有过保护行为,是不是也是人类就是保护者呢?您的这个逻辑是不是恰好论证了我方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