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文言文技巧

六年级文言文技巧

发布时间:2021-02-25 14:41:58

A. 六年级文言文常用词

您好提问者,这里有很多,希望能采纳~!

一.通假字
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
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
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
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
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
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
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
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
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
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
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
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
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
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
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
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
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
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
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四.一词多义
1.兵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 (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
2.长
(1)身长八尺(身高)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
(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
3.称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 (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4.出
(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
5.次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
6.存
(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
7.道
(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
(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
8.发
(1)可怜白发生(头发)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
(3)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
9.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
10.好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 (2)外结好孙权(友好)
11.计
(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
(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
12.将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 (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
13.尽
(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 (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
14.举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
15.立
(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 (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
(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
16.临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17.论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
18.明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 (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
19.命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 (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
(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
20.谋
(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 (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21.起
(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 (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
22.塞
(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
23.善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 (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
24.上
(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
25.胜
(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 (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26.食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 (2)卒买鱼烹食(吃)
27.使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 (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
28.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
29.数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
(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
30.王
(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31.亡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
(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32.为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 (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
(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 (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
(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
33.谓
(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34.效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 (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
35.信
(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
36.兴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 (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
(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
37.行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 (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38.许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 (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
39.言
(1)愿诸君勿复言(说) (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
40.遗
(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
41.应
(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
42.遇
(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
43.远
(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 (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44.忠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

B. 孩子六年级了学文言文一背不下来就哭没耐心,我该怎么办

不要急着让孩子背,先让孩子理解文言文的含义,然后做为父母的陪着孩子一起背,一小段一小段背,慢慢就能背下来了,主要还是当父母的要有耐心陪着孩子,任何人,不管到几岁,其实在父母面前就是个孩子。

C. 六年级文言文

1、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2、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3、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4、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5、夸父逐日 《山海经》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8、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D.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是六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对于我们这个阶段也比较重要了,可是怎样打好文言文基础呢

我建议你好好学现在的课文,现在应该还是要从字的意思入手,文言文有很多一字多义回的现象还有一种叫做通假字答的神奇的东西……从每个字入手把每个简单字的意义学懂了然后再去看看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六年级的话还不要心急,不知道你有没有背诵过三字经弟子规什么的,试着把它翻译成现代文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要把学文言文当成负担哦,学姐如今上大学了还是很喜欢没事儿看看古文翻译一下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哦)。学文言文要心静,仔细认真地脚踏实地地就好啦!如果希望可以更上一层楼的话,建议你去借初一初二的人教版语文书来看,先挑那些短小的(像郦道元的《三峡》那种生僻字一箩筐的纯粹是用来吓唬初一学生让大家提高对文言文学习的警惕性的,你就先不要看啦,不过《爱莲说》《陋室铭》什么的还是蛮好的)

E.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常用字词翻译

文言文虚词用法

一、代词
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④醒侯故使之问之。(《扁鹊见蔡醒公》)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宋定伯捉鬼》)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作“的”
①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大铁椎传》)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②何陋之有?(《陋室铭》)
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译作“然后”“就”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4、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②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土,士以故归之。(《读孟尝君传》)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①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马说》)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二、连词
1、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动词:译为“认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文言文实词用法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靠(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F. 谈谈小学六年级如何进行古诗文复习

小学六年级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总体来说并不是很高。主要是识记,对理解专的要求不高。。属。所以说,首先就是按部就班的背诵、默写六年的古诗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或其段落),每天的早早自习在背诵古诗上的功夫不能少下。小学生记忆力好,记忆起来应该毫不费力,记忆时可以试着联系古诗情景,这样有助于记忆。古诗文课文上的图片和影视剧的情景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记忆,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六年级部分。。。其次,就是练习。平常课堂练习肯定会做不少辅助性的理解练习,这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平常的错题更是不可忽视。升学考试前的总复习,只要做一套默写练习就差不多了。但重点是必须把错题重复默写直至完全掌握。。不过,这些也只能算是课后辅助学习的手段,任何课程的每一部分的学习主要借助的也是课前了解预习和课堂教学,这当然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状态。
所以要想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学好古诗文,其一是自觉培养好自身的古诗文修养,自觉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其二就是认真掌握好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做好预习、复习工作,适当、积极地做好练习,会考前的系统默写是必不可少的。

G.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有哪些

六年级的文言文阅读以理清文义为主,只要把文言文的大概意思看懂即可,部分常见文言实词掌握基本意思。

H. 学文言文的技巧与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复与制方法:
第一 、准备文言文词典。
阅读文言文是需要一本不错的古汉语词典。这种词典对于文言文阅读和理解很有帮助。
第二、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阅读文言文的时候,需要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做些基本的了解。我们只有对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这篇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通读全文。
我们想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必须要通读全文。只有我们阅读完以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意义。
第四、学会灵活运用字词。
文言文字词意义与现在汉语比较起来差异很大。因此,古汉语基本字词的掌握是很重要的。尤其那些一字多义的现象在古汉语是比较常见的,需要通过上下文环境来了解其中的意义。
第五、翻译的方法。
很多文言文翻译提倡逐字逐句的译法,但是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不完全适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意译(根据上下文来灵活使用)。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文言文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