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教学时要抓住结合点,促使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仿中有创,培养运用创新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的前提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大量阅读即多读,既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选取好的文章读。阅读时,主要是要理解内容地读,不死读书,孩子们自主背诵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2、以读促写要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读书的方法,不是看了就忘了,记性好忘性大。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当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如我教完《猫》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学习老舍先生的写作方法,回去观察自家的小动物,观察时要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把小动物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来观察,你会怎么写?同时,课文中哪些好词好句你可以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呢?孩子们回去之后就写了《我们家的小鸡》、《我们家的小狗》等作文,效果相当好。还能运用上课文中一些好句,写得很生动。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
3、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只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B.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有效的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积极引导充分结合起来,而不是完全靠学生自学、完全脱离老师的教。现结合各位名家的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落实预习,指导学生自己动手
语文课文的预习非常重要,如果能够落到实处,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预习只会流于形式,达不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我在听一位老师上《范进中举》时,预习就做得非常好,在上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文中的人物做漫画,写一段介绍词。这样的预习,教师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既对课文有了较好的解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就会非常轻松。
二、重视质疑,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
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孔乙己》时,就很好的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自觉思考。李老师在导入后,布置了这样的任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多”,布置任务后,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后分别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李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引导学生解决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急着参与,使学生的思想不囿于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创造性地思考,开启思维闸门。这样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依赖性,增强其自觉性、目的性,强化主体意识,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切实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就很好地把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余老师首先让学生简说故事,让学生简要概括“门庭若市”这个故事内容,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给学生足够的说话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说话才能,教师及时地发现并表扬优点、适时点拨不足,给学生创造了自信、快乐的氛围,并逐步“简说”到位。接着再让学生“巧编练习” ,用比较辨析的方法,每位同学编拟一组“词义辨析”练习,以补充课本练习的不足。这一模块解决了文言文字词理解问题,打破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教师设置练习学生完成的常规模式,展开大面积的学生活动,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句子的理解方面,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译,然后再加以点拨,既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又有教师的总结、归纳、讲析,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不仅让学生明白应达到的学习目标,而且受到学法和思维方法的启迪。第三个学习活动是“深思话题, 你认为课文中哪几个关键的字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着人物的特点?”这一环节,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再相互讨论,最后各抒己见,学生的学习激情被充分激发,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中,余老师让学生从容读书、从容思考、充分交流、顺畅发言,不催促、不打断,面带微笑,适时鼓励,确实做好引导这个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去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相比之下,很多时候,我们也在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可是整个过程却是浮光掠影,一带而过,让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余老师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四、做好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活动:假如在船上遇到的是衣着华丽的于勒叔叔,那么我的家人会如何表现?请合理想象,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个场景。这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才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帮助学生训练创造性的思维。这种自主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动笔,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笔者是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环节来谈如何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很多好的办法来落实有效地自主学习。不管哪一种办法,作为语文老师,都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推上学习主人的地位。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学,才能学好,才能体会到好成绩带来的快乐,实现“感兴趣→努力 →好成绩→有兴趣→继续努力”的良性循环,学生就会很自觉地爱上学习,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有效学习!
C.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不是教师对其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的作用不是“授鱼”,而是“授渔”,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创设有利的条件、环境,启发学生如何去学?应该学什么?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 内在 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盲目的学习”和 “他控学习”。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我监控 ,自我指导,自我强化”。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它具备下面的特征:1.学习者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适应的调整。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自觉地主持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学习。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高度谐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经过几年深入的理论学习,我逐步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认真地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深刻地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亮点。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 我时刻以这些学习心得体会指导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几个学期的实践下来,感觉自己的确受益匪浅。
一、 教师应当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个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不再把课堂看作是“灌”知识给学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师看作是权力的代表,不再认为学生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迫你学习”的对象。而是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学习才有实现的希望。在此,就要让“注意听讲,不许插嘴!”“发言必须先举手!”这样一些话语从语文课堂销声匿迹,换之以“想说可以大声说!”“等不及举手可以马上起来说!”“老师最喜欢大胆发言的人!“看谁的见解与众不同!”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发出疑问的声音,发出讨论的声音,发出研究的声音,甚至是争得面红耳赤的声音,真真切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在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上,我认为教师要注意“三多、三少”:
1. 多读,少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让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个别读、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读,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 多情趣,少刻板。一堂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做到“三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对于那一篇篇包含着作者激情的语文教材---“例子”,教师就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悟之中的“情”,寻之中的“趣”了。如果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那么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将扼杀孩子们的灵性。作为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 多民主,少特权。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倒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二. 激发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我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我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中,我极力推行以读明意、以读促思、以读激情等教学手法,让学生通过初读来领会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来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发现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意境,使学生陶醉在那课文所带来的美好境界之中。学生既对文学产生兴趣,又会对传递出这一切美好的朗读产生兴趣,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学生的再次朗读,使学生在加深整体感知的同时,又进一步思考:“课文除了这美好的、能令人陶醉的语言文字外,更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就这样,通过几个学期的实验,我的课堂上既书声朗朗,又达到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不仅激发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我在教《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时,围绕“我们安徽的春节怎么过?北京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一句“为我们班来副对联,怎么样?”便激起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展开讨论,在这样一个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
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展示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
事实上,学生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语文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应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在七年级语文中的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教学时,由于有了《为你打开一扇门》等课文的学习积累,学生们对文学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受,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我让学生分小组推选代表之作,自我组织,加以展现。当学生们的故事、小品、课本剧、诗朗诵……紧扣着主题“我爱文学”一一展现出来时,我们不得不为之喝彩。虽然,有些还不够完美,但其中的精彩和孩子们创造的火花是随处可见的。
又如,我教朱自清先生的《春》这一课时,就大胆摒弃前人常用的“讲述法”去分析文句的优美,而是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静心地聆听那音乐中的山泉叮咚声,那翠竹摇摆声,那山鸟清脆的鸣叫声……并让学生描述他通过音乐捕捉到的画面。学生很快便能从他们捕捉到的画面中总结出这是一派春之景。我乘着学生正兴致盎然的时候,让他们说出自己眼中的春天。这时,学生们经过美妙音乐的熏陶、感染之后,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春就是小草萌发、百花齐绽;有的说春就是细雨蒙蒙、万物复苏;有的说春就是山泉消融、群鸟争鸣、山花争艳……由于这开放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学生敢于去想,去发现,去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感受。事实上,在这节课里,我也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所感染,在这教与学之中,我们师、生双方互相影响着、感染着、促动着,所以在进入正文讲授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很快就领悟了朱自清先生这一篇美文所传递出来的情 感,并且对于“春”,学生们也有了一番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感受!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在七年级语文专题《狼》的教学中,我还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即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出一本《狼》的专集。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巧设疑问,激发“创造”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经常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拓进取。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陆九渊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例如我在组织教学《济南的冬天》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两句话或一两个词语来说说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吗?由于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因而表现得思维活跃,谈起来滔滔不绝,并自然地将自己感受到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还由此联想到了北方的冬天。起到了诱发学生“联想”这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展。
五、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指导学生运用新颖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板块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我采取组成课题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学习探究活动的较多。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例如,学习写作单元《从生活中找“米”》时,当教师在强调观察人物应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入手,从中抓住人物的个性。学生中有人提出:最能显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不是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动态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并以《安恩和奶牛》中安恩和买主那几段简短的对话加以说明。这一见解,十分正确,是学生认真分析、思考、探究、总结出的真知灼见,我就给予支持和珍视。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具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就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进行搭配分组(四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组长,其余三人各有任务,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以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组员的合作,既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又提高了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一部分原来在班上不敢发言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学习锻炼,逐渐地也敢在班上发言了。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如,“在临别之际给母校写一份建议书”这一项实践内容中,我利用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从建议书的写法、格式到内容的确定,学生都和自己最好的合作伙伴讨论、学习,在讨论学习中,他们感觉到了自由,畅所欲言,热情高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平时感受到的母校需要改进的工作指出来了,看着那一条条合理化的建议,在叹服他们看得准、看得实的同时,作为教师的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好处
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就是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自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去仔细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来体验做老师的甘苦。如,上作文评讲课,就让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去引领着全班学生评讲作文,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有没看到的地方,教师也可来上一句“允许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吗?”,这样的一种民主和谐的场面,往往令学生终身难忘,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早就在无形中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下次作文,他们就会扬长避短了。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挥个性特长。说直接一点,就是将语文教学的“面”扩出去。实践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办班刊,出作文集,开朗诵会,搞辩论赛,搞课前三分钟演讲,搞每日一记、每日一摘,进行社会调查,开展课外阅读比赛…
总之,通过开放、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与学,学生们既体验到了学语文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语文,也体验到了竞争后成功的喜悦,更懂得了怎样去“生活”。让他们真正认识了语文,真正认识了自己!也懂得了如何去“做人”,去正确面对竞争!
D.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学全部过程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学生创设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等,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例如,在教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如果所教学生是农村孩子,学生对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如果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他们可能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就有一些困难了。教学这首诗歌,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秋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秋天为题材的作品,包括摄影作品、散文、诗歌等。然后将学生的作品整理归类,举办一次“走近秋天,亲近自然”成果展。这样,既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满足了学生心理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他们知道怎样自主学习。这就涉及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过程中着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指导:
1、自学不同类别的文章的方法。根据教材编排,有现代文、文言文、古今诗词等。现代文按不同的文体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按文学样式可分为散文、小说、戏剧等。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学习时其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别的文章的自学方法,举一反三,反复运用,直到熟练掌握。
2、高效的听课的方法。教会学生上课时如何集中精力,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将听思结合起来,将读辨结合起来,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3、扎实复习的方法。科学地安排时间和内容,把平常复习与阶段性复习结合起来,每篇课文复习与单元复习结合起来,重点复习与一般复习结合起来。“温故而知新”,只有不断的复习巩固,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4、课外学习的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指导学生借助电视学语文,让学生从电视中丰富课余知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表达交流的能力,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人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参观自然人文景观,走亲访友,认识世界,了解民俗民情。借阅图书,从书籍中增长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上网查资料进行学习。
E.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浅谈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唤醒学生需求意识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的主动精神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进而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人翁精神。 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好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五步阅读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浏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概要地读一读该文章,使自己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第二步:提问。这一阶段,边粗读,边提问,解决字词障碍,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第三步:阅读。要仔细阅读每段课文,划出重点。要眼到,口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画重点进行思考;第四步:复述。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文章内容、特点、主题思想等;第五步:测试。巩固已有知识,进行反馈,及时弥补。 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争做自主学习主人 语文课堂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预习的程度确立学习的内容,可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探究练习、个人资料及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做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方法上进行指导。 比如:采用“启、读、练、结” 四个环节指导自主学习:“启”则是启发,即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向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自学方法;“读”就是让学生按目标去阅读课文,要求做到眼到、口到、耳到、脑到、手到;“练”是学生按照课本或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完成课堂的练习;“结”是小结自学的心得和对学习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的回顾总结。 三、明确合作学习意义,激发合作学习热情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还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 以往,学生们一般把班级看成竞争的场所,同学之间相互排斥,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味着自已的失败。这种学习的氛围,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健康的竞争竟识。而合作学习能给学生们提供一种合作性的学习情境,他们可以认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小组成员的成功,自已就成功。他们必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更能有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合作学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不否认竞争。但在合作学习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竞争”与“合作”是和谐交融,相得益彰。 四、遵守合作学习规则,指导合作学习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小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作,而不应大小问题一概而论,只流于合作的形式。例如教学《散步》一课时,教师按“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与反思”这三个环节进行授课。整体感知时,教师提问这样几个问题:文章写了哪些人在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两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独立解决,就不需要合作。 学会参与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一般来说,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经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学生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五、懂得探究学习意义,掌握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学习中,语文教师要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要将语文学习当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共同去完成的一个过程。如何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的探究学习呢?比如: 问题探究法。让学生对在学习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探究法最常用,关键是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法要求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学生自读,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师让学生在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充分保证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 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发言较少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参与到探究中来。当然,探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设计。 总之,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
F.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1、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 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和表达, 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尽量态度亲切,因为在学生眼中教师的亲切真诚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奖赏和鼓励, 学生可以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 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还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2、老师也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 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不仅教师可问学生, 学生也可以问教师,这样就让学生们觉得教师是在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到爱护而不排斥, 帮助而不指责, 说服而不压服, 启发而不包办。 3、在互助学习中以鼓励为主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 上学生体验成功, 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合作学习建立开放课堂, 促进个性学习《语文课标》指出“ 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学中应芬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点拨和启发, 以真诚的语言, 亲切的语调, 温和的表情和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 使学生在评价中受到鼓舞。闭为此, 教师应努力建设一个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 尽可能与不同学生的体验产生共鸣, 使他们生动、活泼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之要巧妙地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理解上来。 4、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这里的开放性既包括学习目标的开放性,也包括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学习方法的开放。学习目标是“ 合作学习” 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的。所谓开放的学习目标, 是指老师应一改传统的做法, 以师生合作商议的方式, 制订出一个有层次、有进阶又因人而异、因材而定的学习目标,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最大地受益。结合课文举例, 《梦想成真》一文的初级学习目标可以是掌握生字词,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中级学习目标是仔细阅读课文, 寻找托尼成功的根源。高级学习目标是说说成功人士的事例和探求成功的秘诀等。学习内容开放值得是学习一篇课文时, 优等生可在篇章结树、遣词造句、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等方面多花些时间, 中等生则可在词、句的理解和掌握等基础知识方面加强练习, 做到人人学有长进, 避免了同一进度下差生跟不上优等生的现象。同时也包括学习方法的开放,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学习方法。有的善于概括、归纳,有的善于形象甄别, 有的理解能力强, 有的想像力丰富。作为教师, 不应仅仅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而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进行学习。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肯定同学们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然后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将他们引导到正确的理解上。 5、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马克思说“ 真理是由争论而确立的。”“争论” 的基础是矛盾观点的交锋, 必然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检验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组织课堂争论,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产生重要作用。鼓励学生“质疑”, 强化争论意识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才有“ 争论” 的思想基础。教师提倡和鼓励学生质疑, 忌讳蔑视和搪塞学生。
G. 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的反思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学习的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入手,教会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教 师必须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