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

发布时间:2021-03-02 03:09:40

Ⅰ 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越发重视,不断注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新课内程改革对容高中语文的教学提出新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夯实高中语文基础的文学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高考以及现实生活做好准备.语文思维逻辑在学习效率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的运用语言文字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辅助,结合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做出探讨.

Ⅱ 逻辑思维能力差怎么提高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数学学习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用数学思考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破案的电视连续剧,处处不就在体现着数学的作用吗?

但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我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养方法总结为以下七点。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

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

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

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

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接到一些学生来信,说平时学习勤奋,请家教、上补习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实基础知识,可考试时还是感觉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

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

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成为孩子探讨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一些伤及孩子信心的话语,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样,看看其他孩子,我怀疑你是不是亲身的,这道题都不会?快别上学了……。

我承认,思维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觉对没有超笨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与平时对孩子训练不够。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辩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

父母和孩子争辩解题思路,能促使孩子通过自由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促使思维更灵活。这对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有着良好的帮助。

五、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

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请看下面一道题,您能选出答案吗?

这道题的推理过程是:通过观察,我们唯一判断方法就是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来判断第一行是逆、顺、逆第二行是顺、逆、顺第三行诗逆、顺、?所以?应该是逆时针,则只有A是符合的

从这道题中,我们不仅要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同时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否则,看两遍,你的大脑就跟这些图形一样:晕乎乎的。

几何图形是助其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工具,经典的图形推理题总有其构思、思路、巧妙的思维;经典在于其看似变态,而实际解法却简而又简单。

因此,多训练一些图形推理题,对其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六、应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思维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有这种学以致用的机会,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1)购物:低年级家长在购物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运算能力。

例如拿10元钱购物,该花多少元?钱够不够?找回多少?高年级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在购物中思考哪种方法更优惠,哪种方法更合理。

(2)游戏: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搭积木、七巧板、下棋、摆小棒等)的同时,引导孩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升游戏的技能与技巧。将逆推法,分类讨论法,假设法等等用于游戏当中。

(3)另外,在旅游或家庭进行投资时,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旅游预算,运用数学思维合理安排旅游,使同样的钱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核计投资彩票、股票,进行银行存款、贷款等。

在家庭中运用数学方法练习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好办法。

七、奥数是把双刃剑

奥数本是数学,之所以在数学中分出一个模块为奥数,是因为数学本身是奥妙而有趣的,一部分逻辑思维特别强或者有规律可循的题组成了奥数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为了对孩子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

而为什么现在奥数却成了一把双刃剑,有的家长反感,有的家长支持,90%的孩子都排斥。其实很多孩子很反感奥数,其实这与孩子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被舆论、被有些学校老师一味的反对而造成的心里排斥。

奥秘是奥妙、有趣的,有趣的东西为什么会变得让人反感呢?

从今天起,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奥数,它就是数学,只是在基础题上的拓展和拔高,或者说是在已有知识和能接受的范围内培养一种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推思维等的思维训练题,它有初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对了,它是一门减压的学科,何为增加压力?

一个亲身的例子,我带着一个3年数学1年学的班,班里孩子学习奥数的有,没学过奥数的也有,很明显,学过奥数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强、思考能力更没法比,最后我不得不再次分层教学(其实我是很讨厌分层的),因为孩子的基础不一啊。

试问,这些学过奥数的孩子压力大,还是没有学过的压力大?

孩子心里不排斥,奥数就是以后数理化、包括语文等科目秘密武器。如果您或老师孩子给孩子树立一种“奥数没用论”,我建议趁早别说,奥数将封杀了孩子最后一点的自信心。

思维其实就是直线和曲线。

一般说的感性的人就是直线思维,是顺着一条道走到黑的,不懂得返回来看看其他世界。

而我们是通过多训练,让孩子的思维慢慢可以转弯、回头,让孩子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能有独立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Ⅲ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目标”是什么 吴泓

笔者曾说过:“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笔者还说过:“高中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进行缜密且富于批判性的思考。”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呢?在这所有的目标当中,什么是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目标”呢?笔者进行了十年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从自身实验的体会,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之后的反馈意见和参加工作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参照国内国外的一些要求或做法,试说如下: 从自身实验的体会是,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毕竟不同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以我多年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和不在初中教学但仍继续观察其教学过程的体会是——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侧重于感悟型的一种语文学习,这种感悟型的情况会延续到高一学期起始阶段,即高一上学期,学生的表达,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无不体现这一感悟型特点。当然,这也是初中年龄段的思维特征使然——即初三阶段,学生才刚刚进入初步的思辨能力的萌芽期,而“萌芽”并不意味着生长、发展、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思辨能力并不能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那么,进入到高中阶段,如果我们的语文学习仍然停留在感悟型的思维培养目标上,高中语文学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语文学习低效的根本原因,因为“你”在重复着初中阶段的“劳动”,低幼化的过程和目标学生不感兴趣。经过这十年的高中语文探索与实践,笔者以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走的应是这样一条思维训练与发展的主线——高一年级由“感悟”训练发展到“思辨”,此为高中的初级阶段;高二年级由“思辨”训练发展到“研究”,此为高中的高级阶段,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打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基础,不然,进入大学后我们的很多学生便“找不着北”。当然,顾及我们现在的国情,高三年级还不得不做很多现在我们极不情愿做的因为在这个年龄也不应该做的“工作”,但高一高二决不应该重复初中阶段的“劳作”,这是肯定的。 为什么说“研究”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目标”呢?这可以从笔者现在正在大学学习或者大学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的学生的身上看到。要知道,高校的学生是要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呈现的平时作业形式和最后所要上交的毕业论文,无不体现其“研究”的特质。你不会发现问题就不能提出问题,不能提出问题就不能研究问题,不能研究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大学任何一个专业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请看我的学生张小婉发回的一段文字: 大学四年,我做了几件颇成功的事情,都是靠着那两年在你专题学习中练下的本事。一件是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和探讨课,老师对我所作的专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一件是经济法课上,我运用法理学知识结合经典历史事件剖析了经济法存在的意义,并给老师和同学作了一次专题介绍,授课老师的评价是观点很深入人心,很独到。最后一件是我的本科论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答辩老师给予的评价是逻辑清晰,选题非常新颖,独特,是一篇很难得的本科论文。 如果我们是一位负责任的高中语文老师就应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一种能力,而不是这个文段你赏析一下,那个词语你品味一番;这里作者怎样描写景物,那里作者怎样刻画人物;这里用了什么排比比喻,那里用了什么夸张借代;写一写800字的无病呻吟的话题作文就了事……这里,我不是说高中生不需要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只是高中语文学习培养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目标,或者说是当中的一个“子”目标。可以这样说吧,我们目前的高中生语文能力和水平,只达到“感悟”这样的能力和水平,部分学生靠近“思辨”边缘也多是“一分为二”“二元对立以一项为主”的简单、机械的思维方法,极个别要达到“研究”的能力水平就只好无师自通或自然造化了。 我们可以再拿高等院校的能力要求来“说事”。 高等院校需要什么样的一种语文能力呢?且看张春泉先生写的《做学术研究先学好语文》一文。文中写道:“其一,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从不断爆炸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新知,学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二,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而来的知识就无法激活、发展直至创新,学术研究中的提出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归纳、论证阐述等工作就无法开展……其三,语文还是提高人的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学术研究的成果最终要表达出来,为大众所了解,才能发挥效用。要表达,就需要借助语言文字,需要讲究修辞,毕竟世界上没有赤裸裸的不需要载体的思想观点……”张先生的这段话简单地说就是首先输入(汲取精华,获得新知),然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研究”,最后通过表达能力把成果“表达出来”。而这不可能再在大学里继续开设什么“大学语文”学习课程来完成,你高中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留给大学阶段去做这本身也不合情理也做不到;你中学语文“不务正业”,自然,高等院校,如上海的几所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就弃你高中语文如弃敝履。 我们还可以参照借鉴一下国外的做法——IBO“国际文凭组织”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的领跑者,它的《IBO大学预科项目中文A1:指南》的“学科性质”中就指出: 从根本上说,语文A1是一门大学预科性质的文学课程,供那些打算在大学里继续学习文学或做相关研究的学生,以及那些学完该课程之后不再继续正规学习文学的学生学习。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学生高中毕业以后,大都数学生并不会到大学里面“继续学习文学”而是在“做相关研究”,即其他专业的相关的研究。我们的学生学完高中语文课程之后大多数是“不再继续正规学习文学的学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这有限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去达成这“最基本的目标”呢?我们有何理由去贻误学生的终生发展去“不务正业”呢?要知道,很多国家是没有“语文”这门学科的呀!?他们有的是“阅读”与“写作”这两门课程!

Ⅳ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扭转偏见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摆正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语文课程中的合理位置。逻辑思维不同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能够直接形成灵感、顿悟,但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的思维形式。近些年来,现代语文和古代汉语的知识越讲越细,越讲越深,相关的科目训练也越来越多,但我们大部分中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却未见得有根本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未能得到有效实施。许多语文教师的教育方式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字、词、句等知识点的教育和语感教育上。逻辑思维更重视概念的明确、过程的推理与判断、章句的先后逻辑关系等等,它是学生提高自我学习效率的基本素质。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有扭转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程才真正开始。

二、正确认识考试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现阶段,考试成为检验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对于初中语文而言,短期的考试只能检验掌握知识的多少,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因为学生本身素质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一些,有的接受能力弱一些。所以,作为教师,应正确看待考试。考试仅仅是一种检验机制,不能将考试的作用过于夸大化,这样会容易伤害到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训练障碍的阴影。

三、重视写作训练

写作是一种“倾倒”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训练得法、并能形成一定的领悟和认知,那么在作文方面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篇好的作文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判断错误,下笔千言但离题万里。这里的“准确判断”与否就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高低的体现。好的逻辑和恰当的辞藻会使文章既具有准确性,又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写作是教师开展逻辑思维训练之后对学生的检验阶段。这时教师应针对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启迪、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语言文字、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弥补正规文体逻辑思维训练的不足。

Ⅳ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分析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高考人数急剧增加,每一年每一个城市的考生都达到上万人,甚至几万人,这无疑给高中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学习经历、社会阅历都是相似的,接受的作文教育模式也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绝大多数的高中生们的作文也大多雷同。更何况,一个阅卷老师每天都要看大量的作文,在短时间内,看见如此多的相似习作,更是造成了审美疲劳,相似格式的作文难以获得更好的分数。想要让高中生获得更高的分数,就需要在教学当中对高中生进行思维训练。

另外,千篇一律的作文,不仅是给高中生和老师带来审美疲劳,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这对于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缺乏创造性的高中生,将会比具有创造思维、独特思维的学生缺少更多的优势,很难再大学、甚至社会上,有更多的进步。这强烈要求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二、培养高中生思维的独特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是进行一定的思维训练,开设简单的逻辑思维的课程。这有利于高中生在语文写作当中更加具有逻辑性,让议论文的论点、论据的表达,更加真实可靠,让叙事文的行文,也有着一定的逻辑框架,达到形散而神不散,让抒情类的作文,也表达的深入浅出,将高中生的个人感情得到更好的表达。

2、是加强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进行一个话题的探讨,让学生自由地发散自己的思维,随时补充说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有利于高中生在高考作文写作的时候,不局限于几个单一的观点,而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主题进行解读,从而选择出一个更加新颖的观点,吸引高考阅卷老师的注意。

3、是加强对于高中生辩证思维的训练。辩证思维的最本质的一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这一点的训练,有利于高中生将自己的作文写得更加具有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不仅没有新意,还没有更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内容。辩证思维的训练,有利于让高中生的作文更加深入浅出,富有韵味,这给高中生今后的写作也将带来极大的影响。

Ⅵ 一年级逻辑思维训练每周几次

您好,对于你的遇到的问题,我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
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数学学习并不是为了拥有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用数学思考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破案的电视连续剧,处处不就在体现着数学的作用吗?

但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我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养方法总结为以下七点。

一、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

>>做10道题,不如讲一道题。

孩子做完家庭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开口讲解一下数学作业中的难题,我也在群里会经常发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您也可以鼓励去想一想说一说,如果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

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说”明白一道题。小学数学,重在思维的训练,思维训练活了,升到初高中,数学都不会差到哪去。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题的训练,让孩子把智慧说出来。

孩子能开口说解题思路,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模式。很多家长以为数学就是要多做题,可是有的孩子考试做错了题,但遇到同类或相似题型时,仍然一错再错。

不妨让孩子把错题订正后,“说”清楚错误环节,这样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二、举一反三,学会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之前也常常听到家长反映,接到一些学生来信,说平时学习勤奋,请家教、上补习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实基础知识,可考试时还是感觉反应慢、思路窄,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对于一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就束手无策。

在数学的训练中,一定要给孩子举一反三训练。一道题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不多做几道举一反三或在此基础上变式的题,他还是转不过玩了。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这句话的执行行为。

三、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每上第一次课,我所讲的课程内容都和学生的错题有关。我通常把试卷中的错题摘抄出几个典型题,作为课堂的例题再讲一遍。而学生的反应,或是像没有见过,或是对题目非常熟悉,但没有思路。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学生没有及时总结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课后我都建议我的学生做一个错题本,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下自己的错题和感想。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

第二种就是拿到题目时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却恍然大悟;

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尤其第二种、第三种,必须放到错题本上。建立错题本的好处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错的类型,为防范一类错误成为习惯性的思维。

四、成为孩子探讨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一些伤及孩子信心的话语,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样,看看其他孩子,我怀疑你是不是亲身的,这道题都不会?快别上学了……。

我承认,思维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觉对没有超笨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与平时对孩子训练不够。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生命中影响力最重要的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与孩子成为问题探讨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导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辩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创设一种“自由争辩交流”的氛围,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争辩、互相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题方法时,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个解题方法的独特之处。

父母和孩子争辩解题思路,能促使孩子通过自由争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路,促使思维更灵活。这对突破固有的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品质有着良好的帮助。

五、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时真亦假,真是假时假亦真;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的确定下而进行的思维,如果联系生活就属于非常规思维。一切看似与生活毫无联系却自在法则约束规范的范围内。

逻辑推理的“瞒天过海”可谓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万花筒,百变无穷,乐趣无穷。

请看下面一道题,您能选出答案吗?

这道题的推理过程是:通过观察,我们唯一判断方法就是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来判断第一行是逆、顺、逆第二行是顺、逆、顺第三行诗逆、顺、?所以?应该是逆时针,则只有A是符合的

从这道题中,我们不仅要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同时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否则,看两遍,你的大脑就跟这些图形一样:晕乎乎的。

几何图形是助其锻炼逻辑思维的好工具,经典的图形推理题总有其构思、思路、巧妙的思维;经典在于其看似变态,而实际解法却简而又简单。

因此,多训练一些图形推理题,对其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六、应巧妙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思维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有这种学以致用的机会,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

(1)购物:低年级家长在购物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运算能力。

例如拿10元钱购物,该花多少元?钱够不够?找回多少?高年级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在购物中思考哪种方法更优惠,哪种方法更合理。

(2)游戏: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搭积木、七巧板、下棋、摆小棒等)的同时,引导孩子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提升游戏的技能与技巧。将逆推法,分类讨论法,假设法等等用于游戏当中。

(3)另外,在旅游或家庭进行投资时,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进行旅游预算,运用数学思维合理安排旅游,使同样的钱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核计投资彩票、股票,进行银行存款、贷款等。

在家庭中运用数学方法练习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好办法。

七、奥数是把双刃剑

奥数本是数学,之所以在数学中分出一个模块为奥数,是因为数学本身是奥妙而有趣的,一部分逻辑思维特别强或者有规律可循的题组成了奥数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为了对孩子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

而为什么现在奥数却成了一把双刃剑,有的家长反感,有的家长支持,90%的孩子都排斥。其实很多孩子很反感奥数,其实这与孩子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被舆论、被有些学校老师一味的反对而造成的心里排斥。

奥秘是奥妙、有趣的,有趣的东西为什么会变得让人反感呢?

从今天起,不要在孩子面前再提奥数,它就是数学,只是在基础题上的拓展和拔高,或者说是在已有知识和能接受的范围内培养一种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推思维等的思维训练题,它有初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对了,它是一门减压的学科,何为增加压力?

一个亲身的例子,我带着一个3年数学1年学的班,班里孩子学习奥数的有,没学过奥数的也有,很明显,学过奥数的孩子接受能力很强、思考能力更没法比,最后我不得不再次分层教学(其实我是很讨厌分层的),因为孩子的基础不一啊。

试问,这些学过奥数的孩子压力大,还是没有学过的压力大?

孩子心里不排斥,奥数就是以后数理化、包括语文等科目秘密武器。如果您或老师孩子给孩子树立一种“奥数没用论”,我建议趁早别说,奥数将封杀了孩子最后一点的自信心。

思维其实就是直线和曲线。

一般说的感性的人就是直线思维,是顺着一条道走到黑的,不懂得返回来看看其他世界。

而我们是通过多训练,让孩子的思维慢慢可以转弯、回头,让孩子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能有独立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Ⅶ 高中语文欣赏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pdf

就目前教育来讲,高中语文教学仍处于一种应试教育阶段。现在的高中生由于高考的压力,使他们的学习任务更加的繁重。因此,在学习中他们只注重自己对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自己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只是增加知识却忽略了对课本的深入了解。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升学率,这些方式都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降低。
1思维的内涵
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做出间接反映的过程,叫做思维。思维是人们通过对存储在记忆深处的表象以及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所做出的概括和总结,以此来发现那些原本未曾发现的新东西。语文思维能力则是人们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而进行的思考和探讨。
人体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对想象力、记忆力和观察力的深入总结,人体思维能力也代表着人体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要不断的加强。在相同的理解中寻求不同点,在不同的理解中寻求相同点,从而不断的优化人体的思维主体意识。
2语文思维的交流性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些语文知识会进行交流和讨论,师生间通过语言和文字不断的进行着探讨,由于阅历的不同,学生和老师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但最终会通过思维的交流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思维的交流在师生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1语文思维的广泛性
人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人的语文思维能力就更加的广泛。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由于教师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思考,因而出现不同的思想。古今中外,无论是理想还是道德,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在语文教学中都会涉及,语文几是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对知识的掌握不同而造成不同的见解,作为教师就更应该结合教材的内容作出更深刻的分析,接受学生的新思维。
2.2语文思维的渗透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理解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思想分歧。教师应当用真挚的感情来教导学生,使他们对问题具有较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就像芽儿一样悄悄的种进学生的心灵,它将在细雨的灌溉中萌芽和生长。
3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融入他们自己的感情经历以及其他的阅历。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我们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今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若是想要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文本,就更离不开文本所创作的意境。意境需要学生的想象。作为教师在提问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的切入点要找好,变“教师问学生”为“学生向教师质疑”。如在《天净沙 秋思》当中提到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这些事物无不反映着创作者的悲凉与落寞,学生在这种意境中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产生质疑。学生在积极探讨中体会作者的落寞与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探索性思维使学生对诗意理解更加的透彻。
3.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习的深入,高中生的理论思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继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够用较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避免了学生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如,在布置《师说》作业时,老师可以叫学生仔细的分析《师说》的意义,让学生在《师说》的这篇古文的基础上发表一下对老师的授业解惑的见解,以及对古代的老师的看法。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通过搜集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开展课堂辩论赛,同学们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辩论来提高其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课外阅读发展,这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外阅读的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博古通今,学贯东西,进而使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大,语文功底的积累越来越多。如,在上《物种起源》绪论时,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层面,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在阅读霍金的作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看看霍金的人生经历,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的精神和品质。
4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陪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功底,在新课程当中教师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是学生更加优秀,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希望。

Ⅷ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高中的孩子来说,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基础。除了让他们多读书,了解书中各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外,更多的事,让他们对于社会有更新的认识,不单单是学校的环境。还有就是练习些思维侦探短故事让他们思考。

Ⅸ 本人高一 求师兄师姐们传授比较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或者一些解题技巧 思维 求 谢谢!我真的很想很想

语文,是学好文科最基础的科目,它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在理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一样,但学好语文又是最难的。因为汉语既然为我们的母语,其命题可深可浅,一旦这个度把握得不准确,就会造成试题偏易或偏难。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如基础知识题,一道题目可以涵盖多个知识点,一个点掌握得不好,整个题就不好做;又因为它基本上全是客观性选择题,不存在给一部分的问题,因此,要拿就必须全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说难也不难,我一直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不是读或背,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项,有些人可能读一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一个素养的问题;加强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它对阅读、对写作也大有好处。阅读又分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项,由于阅读的文章都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因此做起来的确很有些难度。因此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多加强训练,有的人把阅读分解为若干小项,如古文分为实词、虚词、大意、翻译、主旨等等分点复习,我觉得这实在很不必要,其中要把一篇文章彻底读懂了读透了,什么样的题也是难不倒的,这也可适用于说明文阅读。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了,现在题干设计朝主观化靠拢,这是好事,防止了客观题不会做胡猜的现象。为了使阅卷标准化,现在的题型大抵是从原文中找取若干关键词语,联缀成句。这样寻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我能读懂文章,但题很可能做错;有的时候我读不懂文章,题目还有可能做对。不过再好的考试制度也难免有缺陷,相信,不久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与题旨与题干联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压缩,精减字句,尽可能符合字数要求而又通顺。其实,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写作,一般人高考语文分数不过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据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能轻视。再者近来作文大多有两种文体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缩小分数差距,这样对后进生很有利,在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上要多拿分、不擅长的也要尽量缩小差距。一般来说,高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它要求一个“稳”字,最好不要有过于奇异的写法出现,以防阅卷者目不能识,误为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内要尽可能的新颖,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来。一篇题旨新颖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阅卷者赏识从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题,考生们大多受陈规局限,于社会政治意义上大费笔墨;而在两幅漫画本身之异同上则惜墨如金,结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误入命题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稳”字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新”字。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语文是基础,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的综合性强,不象数理化那么有明显的循序渐进;它虽然也有阶段性,但不可能截然分割。要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首要的是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课,上课时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眼看、耳听、口说、心想、手写,尽可能地吸收有用信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高度重视课外点滴的积累,勤作读书笔记并持之以恒。我最喜欢《语文报》和《作文通讯》。每次阅读上面的文章都非常用心,看完后想一想,记一记,使头脑里留下较深的印象,对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或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就摘录要点作为资料保存;对上面的题认真做并进行筛选,对未掌握好的知识进行再思索,弥补薄弱环节,高考时感觉很有收获。
此外,还需要找一本高考考纲的“考点解析与训练”,对照每个考点认真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然后要做相当数量的练习,做题时务必要做到透彻理解,不要忽视任何一个考点。对已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突破时也要讲究方法。我先对拼音和作文这两部分感觉复习效果不佳。针对拼音的难点,我找来了《咬文嚼字》、《难字浅析》等书刊,认真看,仔细领会并多记。至于作文,考虑到高考复习紧张,不可能用日记的方法,我就记素材,经常记一些警句啊、例子啊等等,作为写作文的“材料仓库”,这样在写作文时构思快,容易左右逢源,不至于笔头干涩。总之,由于语文科知识综合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应将听、说、读、写并重,以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能力。
刘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语文,这是万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并且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拘泥于书本。阅读方面,要做到现代文、古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颇,尤其是对古文。有很多人不喜欢看古文,认为枯燥,缺少激情。实则不然,读古文是一举几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扩大你的知识层面,印证加深你在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另外,对你做历史卷中的材料解析题也会有不少帮助。如此多的妙用,则不可不读。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对我颇有帮助的杂志——《中学生阅读》。那里边不但有许多名家名作,而且有针对性的录出很多阅读题目,典型而且系统,不妨读读看。提到语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重头戏——作文。对待作文,首先要破除这样的错误认识:文章好那是天生的,我天生就写不出溢美之文,没辙。实际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生花妙笔,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一要多读书,二要多练笔。通过阅读书籍,可以培养语言的感知力,扩大视野,丰富头脑,这样动起笔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写的文章不至于空洞无物。在阅读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做读书笔记,不让任何有效信息漏掉。比如1994年高考中的语文题,填写成语中有一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课本上找不到的,只能靠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进入高三,时间变得很宝贵,于是有人认为写作文、练笔很费时间,就把所作之文减之又减。熟能生巧,作文也是如此,总不练笔,再高的水平也难一下笔就佳句连篇。反之,你写作不太好,坚持练习,会有突飞猛进的成效。因此,即使在最忙的总复习阶段,也要抽时间写写日记,作一些典型的文章,这是有利无害的。请大家注意,我上面的一句话绝无轻视书本之意。因为书本是最初知识的来源,是万变之宗,特别是书中每个单元后的复习题,更要给予重视、记牢、吃透。另外,饭后睡前的闲暇时,可以翻翻字典,纠正一下读音,认定一下字形,熟悉一些生僻的词语,做到有备无患。
梁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我在文科班的语文课是由一位学识渊博的特级教师——刘淑明老师教授的。她教学经验丰富,水平很高,给了我不少好的方法。记得刘先生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我就从外貌、爱好、优缺 、理想几个方面写自己,而且用一种自嘲的语气。刘先生挺满意,夸我文笔不错,却又婉转地批评我作文深度不够,思想性不足,“玩”文章。其实,对于这类作文,我很喜欢作,因为觉得这才叫真正的“文学”。记得从初二开始,我就练着虚构故事,因为“虚构的情节较事实更吸引人”,当然,虚构还要以真实为基础。有篇那时的“力作”,至今记忆犹新。其内容大概如下:幼年的两个小伙伴随父母移居美国,多年后归来,满口我们美国怎么、怎么,还贬低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习俗。这些事实深深刺痛了我。文章的结尾是“在古老东方,有一个沉重的声音在召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其实,那是我当时看了一些关于出国热和华裔“新一代香蕉”的报道有感而写的。可谓是时代的产物。到了高中,写记叙文的机会少了,但我常练笔。我觉得记叙文重在“新鲜”、“真实”。这就要求我们会体察生活,做有心人。我有一种观察人物的方法:在放学回家时慢慢骑车,细心琢磨路边的人:小学生,接孩子的家长,卖羊肉串的小贩,辛苦的菜农,趾高气昂的小老板……这些市井人物的形象,日久天长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等到写作文时,说不准要安在哪个人物的身上。只有人物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他的形象才会有立体感。
说实话,我不喜欢唇枪舌战、规矩刻板的议论文。但刘老师说:吃不爱吃的东西,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营养全面。为了提高我们的议论文水平。刘老师要求我们做《报刊时文》(是一种同学自己选、剪、贴的报刊议论文章的集子)。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用《报刊时文》可以做两种练习:一是锻炼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二是用只看标题先构想文章内容再与原文对照的方法,可以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这种方法效果明显。后来,我能看到题,就能马上写出提纲、再完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想是得益于此吧!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语文水平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小到一个字、一个拼音,大到一篇分析文章,一份作文,处处是功夫。对于字词、文化常识、语法,我想应对的办法无非是平时虚心,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管有没有用,记住再说。正所谓“考试一滴水,平时准备一桶水。”另外,语文的零散知识很多得益于阅读。不光是量上的问题,而且是质上的问题。我感触尤其深的是古文。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量很是不少,而许多同学的得分率并不高。毛病我觉得有如下几点:A对于古文常用的虚词,如矣、焉、且、乎、之、者、哉……等的用法不详。B对于古文中常出现的语序不能很好辨认,如“呜呼!无斯人,吾谁与归”。同学们看到这句话应立刻反应出“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其现代汉语顺序是“吾与谁归”。C对于缺主语的句子,不能把握主语是谁,等等。对付这些常见病的好方法是找几篇课文上的好文章逐字逐句阅读,弄懂每一个书下注释,弄通每一句话的白话文翻译。这样日久天长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说句实话,一年多过去,有些当时背的句子、词语解释已模糊不清想不起来了。但是如果把例子给我,我还是能正确判断,甚至立刻串想起与之相关的例子。所以同学们不难看出背古文、多阅读、精阅读的重要性。其实,有些考试时的文言文题目,并不是当时现场分析出来的,而是以前见过类似的题或句子联想起来。还是那句话“考试一滴水,平时准备一桶水”或“一缸水”。
何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积沙成塔,聚腋成裘”这句话用在语文知识的积累上应该是最恰当的。语文知识的特点是零散、随意性大,因此,要靠在短时间内集中复习而收到有效的结果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处处留心。如高考中的诗词填空题,中国几千年文化史留下的诗词曲赋浩如烟海,要靠全背下来以对付那五道题,无疑是最傻的办法,而且也不可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很多诗句,只要能随时留心,将它们记下,便足以应付这一题了。但如果平时不注意,到临考时再去集中“抱佛脚”,往往容易走入“歧途”,背了许多生僻的句子,而应该掌握的却没有记住,这样便是事倍功半了。况且,文科中的历史、政治也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看、去记、去思考的,如果平时功夫下到了,就可以减轻考前的负担,腾出许多时间给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而不会产生“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除此之外,古文和现代文阅读也需要在平时下功夫。古文如同汉语中的“外语”,由于没有“语言环境”,许多词汇,尤其是虚词的用法和通假字很难靠突击来掌握,因此一定要多读。读得多了,便有了“语感”,再做古文题目就容易了。高考复习时间紧,因此不必抽出专门时间去读古文,可以在复习其它课程的间歇中穿插进行。正文的篇目也不要多,中学课文中所选的就可以了,课文中选的大多是名篇,读起来既能调节大脑,又能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关于现代文阅读应多注意科技短文,因为作为文科学生,本来平日里就对科技知识关心甚少,高三一年忙于应付考试,自然科学知识也就“自然”地成了我们的薄弱环节,做题时常会被那一串串名词搞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所以平时亦应在复习中穿插阅读些科技文章,使自己熟悉和适应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考试时就可以避免不习惯造成的错误了。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它的成功更是平时阅读、思考和练笔的结果。但由于高考前时间紧张,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去做大范围的阅读和练笔,因此一定要多思考,尽量多接触些作文题,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并比较各种角度的优劣和自己对从这些角度进行论述的掌握情况;时间充裕时还可以列出提纲甚至将文章整个写出来,进行集中的写作训练。思考的面广了,头脑开阔了,便不会面对考题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并且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角度进行阐述,高考作文也就容易成功。另外,考场作文的范围一定要“小”,人生、社会这样的“大问题”,看似有很多话要说,容易写,其实非常难把握,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阐述清楚,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造成语言混乱、辞不达意,中心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等失误;但如果从一件小事入手较深入地分析一个小问题,从一个细节入手进行论述——所谓小切口深分析——便可以游刃有余了。
耿德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汉语言博大精深,出题千变万化,极难把握,但只要记住一点“万变不离其宗”,便能以扎实的基础应其万变。语文的学习归纳起来分为两方面:课内和课外。课内注意认真听讲,该掌握的语言知识一定要熟练掌握,但要防止一种死读书的倾向,理解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其实,窃以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干还是在课外。语言这东西最讲究一种感觉,即通常所说的语感,这靠课内那一点是决办不到的,只能靠课外大量阅读。阅读范围从学生优秀作文到名家著作不等,以至各种社科著作。语文照旧需要练习,可采取专题训练方式,自己哪种题型薄弱,可在一定时期内找来适量题目全力突破。
陆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名):语文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我母亲生前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对我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我认为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并且也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学功底密切相关。学好语文,平时上课要注意听讲,随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以加强训练。比如在语文学习中,许多同学感到最困难的是古代汉语。由于我从小学四年级起便开始看《西游记》,到初中毕业时一些最有名的古典名著都看了好几遍,因此我很喜爱古文。其实它也是有很强的规律性的,为了弄清许多语法现象,我特意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将学过的所有篇目都进行了分类整理。最常见的几个项目有:“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通假”、“词性活用”、“固定句式”等,每学一课便总结一课。通常整理一篇文章要花费两三个小时,还要翻阅许多参考书,力求做到准确。虽然比较辛苦,但却令我受益匪浅。时间一久,也逐渐掌握了古汉语常见的语法规则,而且在阅读时常常能凭语感选出正确答案,每次模考的古文部分我几乎都能拿到满分。
语文的基础知识也很重要。高考语文的第一大题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技能的。这与平时的认真积累也紧密相联。平时汉字发音要准确,拿不准的东西随时查字典。对每课后的习题、每单元后的语法讲解都要弄懂,不能似是而非。对于许多词、句的语感要反复体会,修辞方法的分析也要多做练习、总结规律。记得初学修辞时总容易混淆“借代”和“借喻”,后来查了一下《中学语文修辞手册》,才明白一条很容易的区分方法:只要能改为明喻的就是借喻,不能改的就是借代。因此要养成不懂就查就问的习惯,否则,不懂的东西积压得多了,也就对这个学科失去了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此外,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广泛的阅读。课外多读好书对作文和提高素质都有很大好处。中学时我一直坚持订阅《中学生阅读》和《读者文摘》(后又改名为《读者》)。这两本书都给了我很大帮助,特别是《中学生阅读》,它其中有优美的散文、学生的优秀习作及许多课文中疑难问题的解答,还有古文阅读、高考的模拟训练等。每一期的题目选材广泛,我都尽量认真做下来,特别是古文部分,既有选自《史记》、《春秋》、《左传》等著作的,也有一些文艺性作品的节选,内容精炼,对能力提高很有好处。除此而外,我还尽量背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特别是古文和诗词,这虽然只是一种文学爱好,但也常常在考试中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对现代文我多半是摘抄,这对提高作文水平有帮助。同时还要多动笔多观察周围,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平时有令人感动或感慨的事就写下来,也可写一些自己的思想变化,坚持一段时间,写作文时自然也就很容易进入状态,可以很快地组织语言、打好框架,下笔千言,而不至于苦思冥想,花了大量时间,只写出一篇空洞干枯的文章。
总的说来,语文就是要多看、多读、多背、多写、多想,一步步地踏实去学。
陈小凌(北京大学英语系学生,湖北省高考外语类第二名):语文复习首先应该抓住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分数占的很多,并且阅读题里也贯穿着基础知识。阅读部分难度较大,只有靠多读多分析多思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作文方面我觉得只要抓住了套路就不太容易出错。议论文第一段一定要有简洁明确的立论,正文部分不管是采用层进式还是并列式一定要有翔实可信的例子,最好能举出三个例子,因为据心理学家分析这是最容易让人信服的。结论部分非常关键,最好不要简单地重复开头的论点,而应在它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最好能联系身边的实际,指出应该怎么做。我写作文一般采用“图表列举法”,同学们不妨一试。中间画一个圆圈写上标题,然后开始搜索与之有关的话题、例子、引语等,用一些放射线写在周围,这样看起来较乱,但能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思想不会受到约束,然后从这里面理出头绪,在另一张纸上或同一张纸上标明顺序、详略程度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写起来就会胸有成竹,不会随心所欲、主次不分了,而且也可以省掉另外打草稿的时间。作文的文风以事实为主,不要华而不实、堆砌词藻。
郝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山西省高考文科第三名):我从小就很喜欢语文这一科,由于对它感兴趣,所以一直还学得不错。但经过第一年的高考后我才发现自己还差许多。象高考中的第一题,拼音与字形的辨认,我在平时考试中经常就不得分。由于我不讲普通话,所以前鼻音与后鼻音分不清,卷不卷舌也分不清,这就给做题带来了许多困难;而且汉字也掌握有限,有些读音相同的字平时不注意区分,模模糊糊,也没研究,在考试中总吃亏。所以在今年复习中,我就养成了勤用参考书的习惯,一本厚厚的词典经常放在桌边,在做各种试卷时,凡是第一题我拿不准的读音和不认识的字,都会不厌其烦地查出来,并拿一个小本记起来,在空闲的时候经常翻一翻,把它们牢牢记住。当然这些并不一定考,但这种方法的确教会了我许多字与它们的发音,从中我还学到了其它许多东西。对于文化常识与名人名言,可以在做过数学题后当作调料来记,而且我也经常在饭前饭后拿出它们来看一看。掌握这些常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它可以使你提高文学修养而且从名人名言中可以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阅读就是一个练的问题,自己要找一些较好的文章来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自己对句子的感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挖掘其深层次的含义;经常进行这种练习,高考中看到问题后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从哪方面去想。文言文相对比较难理解,要先把课本中精彩的文言文反复阅读,掌握其中实词、虚词的各种用法,遇到其它文章,就可以照猫画虎,找适当的解释套进去;要经常翻译一些句子并理解一篇文章的大意,只有常练,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也许在练的过程中你并不感到什么效果,但它已潜在的变成了你理解文章的能力,使你在高考做阅读题时游刃有余。最后就是作文的问题,由于学校规定每星期一篇文章,这种强制措施倒是使我受益匪浅。经过由议论文到记叙文,由看图作文到自选作文的各种体裁文章的练习,我能一看题目就知道写什么、如何写,在脑中有了一个整体提纲。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评,我能从别人文中吸取许多新颖的东西为我所用。这一年坚持练习作文,我作文提高很快,经老师推荐还有一篇文章被登在了指导作文的《写作导报》上。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学与不学都一样,练与不练都一样,这就错了。我可以说,语文学与不学,练与不练大不一样,只是它的效果不太明显,但只要学了练了,在高考中语文同样是一个使你与别人拉大差距的科目。
王劲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河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我始终认为,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基础。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一种文化载体,把语文学好,或者是学得比较好,这对英语也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因为两者都有阅读理解的题型。好的语文理解能力对英语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语文与数理化也有一定关系。有的同学说:“语文是文科,数理化是理科,两者一点都不沾边,会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不然,语文是理解数理化题意的基础,语文也是表达数理化解题过程的工具。语文如此重要,但复习好语文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语文的综合性比较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语文的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虽然也是分成了诸如拼音、词性、句子结构等各个知识点,但都不象数理化那么章节分明,因而语文的复习应该是综合进行。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我认为方法只有一个:脚踏实地。语文的基础知识如拼音、句子结构、句型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但因为经常接触,我们一般不会去注意其中的道理所在,许多同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而对基础知识不屑一顾,而我对基础知识则是慎之又慎,不仅仔细地理解每一部分基础知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如半个月,就回过头来利用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时间将以往复习过的基础知识重新复习,久而久之,这些基础知识就能够成为一个整体,遇到基础知识的考题就能很快地分析出题目所要考查的内容,并应用相应的知识进行答题。
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是难度比较大的考题,许多同学在做题时总觉得理解得十分透彻,解题十分有把握,但等做完题之后一对答案才知道自己答错了,至于怎么错的,为什么错就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的情形我也亲自经历过,后来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大家不妨试试。所谓阅读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考的并不仅仅是同学个人的理解,而是在考文章的作者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应该顺着文章作者的思路来理解,而不应该根据考生自己的主观想法来理解。具体作法是答题时应该忘掉自己的主观认识,不管这些认识是多么正确,而应该顺着作者的观点、思路来阅读文章,这样得出来的“理解”就可以符合题意的要求。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头戏,同时也是一些同学的难点所在。许多学理科的同学过惯了用公式表达思想的日子,一旦遇上要用文字表达一个道理的时候就感到笔头干涩,思路枯竭。我写作文有一个决窍:多看报纸、杂志上的诸如“一日谈”、“虚实谈”、“一夕谈”之类的小栏目。这些栏目中的小文章在论证结构上、论证方法上可称得上是高考作文的楷模。这些小文章中的事例、观点、警句格言我们都可以在考试时信手拈来,写作手法也可以模仿。这样,在考场上面对着一张白纸,你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这些小文章所讲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谁心里都有,但我从这些小文章中学到的一种写“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文字。高考的作文并不是要同学们阐述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而只是要考生将自己对作文题目、作文所给的观点用文字论述清楚就可以了。有了平日报纸上一些小评论文章的基础,以它们作为原材料,作文构思就比较容易,下笔时也可以左右逢源。
当然,语文学习、复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需要自己心想和手写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磨合的过程。我的学习方法也是长期学习、复习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有效地应用这些方法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逻辑思维训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