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课外阅读初中语文一本通附录一初中常考文言实词及用法举例的文言句子意思翻译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内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容、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⑵ 500个常用文言实词用法
先列举一部分:
高中教材文言文实词、虚词知识系统梳理
第一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勾践灭吴》
7.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8.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率领。
9.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娶妻。
10.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12.而摩厉之于义 摩厉,通“磨砺”,切磋。
13.无不铺也 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14.无不歇也 欼,通“啜”,给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5.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6.将不可改于是矣 古:对这种局面;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邹忌讽齐王纳谏》
16.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9,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指某一区域。
《触龙说赵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爱。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将伐颛臾》
19.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寡人之子国也》
20.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2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劝学》
23.虽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晒。
2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秋水》
26。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
27.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
《过秦论》
28.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0.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31.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33.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鸿门宴》
34.距关 距,通“拒”,把守。
35.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6.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9.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40.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兰亭集序》
42.虽趣舍万殊 趣,通“趋”,往,取。
4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犹如,如同。
《归去来兮辞》
44.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古今异义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10.太后明谓左右
古:近臣、属下、侍奉在身边的人员等;今:左和右两方
面,或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11.年几何矣
古:多少;今:指数学的一门学科。
12,至于赵之为赵
古: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译为“到,上推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外提起一事。
《季氏将伐颛臾》
1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把……当做,让……做;今:认为。
14.是社稷之臣也
古:此,这,代词;今
1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古:诸侯的封地称 今:“国”指国家,
《寡人之于国也》
16.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
17.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1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 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9.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2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2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鸿门宴》
23.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4.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2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26.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27.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2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29.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兰亭集序》
30.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31.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归去来兮辞》
32.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常见实词归类
《烛之武退秦师》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
说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杂说,一种文体)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喜欢,高兴)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辞{②停数日,辞去 (告别)
③不辞劳苦 (推托)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
鄙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①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暗暗地)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勾践灭吴》
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懂得)
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④孰为汝多知乎 (通“智”)
复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繁复)
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
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恢复)
①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①自杀未遂 (成功) ,
遂{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于是,就)
③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②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面对)
当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④—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⑤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必定)
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10.朝{②于是人朝见威王 (朝廷)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读zhao,早晨)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11.孰{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
③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
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真心,诚意)
12.诚{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果真,表示假设)
13.方①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圆,纵横)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地方)
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才,刚刚)
14.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善良,善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好,美好)
③京中右善口技者 (擅长)
④王曰:“善。”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15. 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时候,期间)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或,断断续续)
间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夹杂,搀杂)
《触龙说赵太后》
16.质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地,底子)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作抵押,作人质)
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询问)
17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着)
③凡我父兄及国子姓(表示并列的连词,和,以及)
④徐公何能及君也(>b《比得上,赶得上》
18.①不若长安君之甚 (厉害)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严重)
③目似瞑,意暇甚 (相当,很)
④好读书不求甚解 (仔细)
19.少①少时,一狼径去 (表示时间很短)
②太后之色少解 (稍微,略微)
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读shoo,年龄小)
20.异 ①何异断斯织乎 (不同)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 (特别的,特殊的)
③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特别)
④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⑤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别的,另外的)
《季氏将伐颛臾》
21.是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这)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判断词,是)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22.疾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病)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厌恶,憎恨)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急速)
13.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止)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阻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仅仅,只)
24 见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看见)
②曹刿请见 (召见) ,
③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拜见)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现)
25、过 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走过,经过)
②过犹不及 (超过)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
④是谁之过与 (过失)
⑤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⑥故尝与过宋将军 (访,探望)
《寡人之于国也》
26.数 ①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②数口之豕,可以无饥矣(shuò,
③数罟不入湾池 (读cù,密)
27、发 ①百发百中 (发射)
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
28.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通“值”,价钱)
兵①非我也,兵也 (兵器)
②穷早黩武 (战争) 。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④草木皆兵 (兵士)
30.胜 ①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
《劝学》 ,
31.绝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隔断)
③以为妙绝 (到了极点)
④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32、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大,强健)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读qiang,竭力,勉强)
33、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逛 (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4、望①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向远处看)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盼望、希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 (名望)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 (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35.闻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听见)
②博闻强志 (见闻、知识)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 (声誉、名声)
《过秦论》
36、制 ①……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统率、指挥)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制服)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
④—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制作)
37、亡 ①追亡逐匕,伏尸百万(逃跑的士兵)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丢失)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无,没有)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好处)
38.利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有利的形势)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
39、固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固的地势)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执)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既,已)
40·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失、丢失)
②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遗失之物)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
41.度①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规章制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 (读o,计算)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越过)
④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读6,揣度)
《鸿门宴》
42.如①万事如意 (顺、随)
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好像)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到,往)
43.举①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举起)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动)
③孙叔敖举于海 (推举)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下,占领)
⑤杀人如不能举 (全,杀尽)
44. 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告诉)
45.意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②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意料,料想)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神态)
《兰亭集序》
46.修 ①此地有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长,高而直)
②修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修短,文中指寿命的长短)
③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④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整治、治办)
47.期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必,必定到达)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48.致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趣、情致)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 (招致)
49.临 ①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这里引申为阅读)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临风,迎着风)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50.次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处所、地方,这里指曲水之旁)
②太不上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③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序、按次序,这里引申为轮到)
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归去来兮辞》
51、行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②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③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52、引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拉开弓)
②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端起)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来,引导)
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称引,引用)
53.乘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乘车,坐上战车)
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顺应)
③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趁,就着)
54、若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假如)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
55、之①子犯请击之 (他们,指秦军)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它,指知识和道理)
③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它,即弃掷的珍宝)
⑶ 中学中常用的文言实词有哪些
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是阅读文言文(古代汉语用文字表示就是文言文)的基本功。文言实词应该掌握积累多少,有不同见解。但就中学生来说,统编教材附录中的实词表(以下简称实词表)所列词应是起码的数字。文言实词的掌握本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但实际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能就实词表中所列词的词义、用法,能够逐一准确解释者恐怕不多。这样就难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实词表的缺点在于一无例句,二无具体义项。为了弥补这个不足,编写了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几点说明:
一、实词表中所列实词,列举课文中出现的常见义项及例句(有个别词删去如“今”),例句出处用篇目第一个字表示如“赤”(赤壁之战),“游”(游褒禅山记)。非高中篇目及课外例句出处用全称。
二、实词表中未列,但在课文中,或课外属常见义项,有极少量补充。
三、每个常见义项一般者举1———3例,在同一课文反复出现者一般不重复。
四、少量与实词词义有交义现象的虚词列入并注明。
课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书
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是时曹操遗权书·(赤)
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
③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汉书·艺文志》)
④书籍:积书·满架(项)无从致书·以观(送)
请①请求:(秦王)固请·(廉)
②谦辞:臣请·完壁归赵(廉)
对①回答:对·曰“臣尝有罪……(廉)奏对·称旨(谭)
②对着:对·酒当歌(《短歌行》)
幸①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
②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③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许①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②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负①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负·势竟上(与)
②承担:宁许以负·秦曲(廉)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
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
④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吾上恐负·朝廷(左)
⑤背肉祖负·荆(廉)王负·剑(荆)
⑥败胜负·之数(六)
立①即刻、马上:赵立·奉壁来(廉)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
②站立:故久立·与其客语(信)提刀而立·(庖)
③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立·土动即百尺(梦)
交①交情:为刎颈之交·(廉)
②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交·游士林(赤)
③相交、交互:叶叶相交·通(孔)疏条交·映(与)设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
引①引导:左右引·相如至(廉)
②牵引、拽:或欲引·相如去(廉)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
③后退:相如引·车避匿(廉)引·次江北(赤)
恐①恐怕:秦王恐·其破璧(廉)恐·不任我意(孔)
②害怕:舟人大恐·(石)
毕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毕·礼而归之(廉)
②都,全:靡不毕·现(屈)
卒①步兵:旦日飨士卒·(鸿)率罢敝之卒·(过)
②死:鲁肃闻刘表卒·(赤)
③终于:卒·相与欢(廉)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五)
④通“猝”:成仓卒·莫知所救(促)卒·然边境有急(论)
士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
②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予本非文人画士·(病)
③有才能的人:尊贤而重士·(过)以致天下之士·(过)胜不敢复相士·(毛)
④士兵:旦日飨士·卒(鸿)
将①将领:廉颇为赵将·(廉)晋鄙
⑷ 初中语文14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示例
初中文言文实词用法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19:14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⑸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词用法归类
1.怎样学习文言文?
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但也有一些方法值得借鉴,这些方法的要点是:朗读背诵;分清主次;知识归类;科学的翻译训练;推断的训练。本书提供了一些值得一试的方法。
2.怎样进行高效的朗读和背诵?
答:朗读和背诵要遵循科学的方法。
⑴朗读有两种方法:
①按节奏朗读。在掌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音调、节奏,表现文章的情感和风格。以求准确地获得语感。最好按老师的指导进行。
②快速朗读。在节奏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快语速,但心中要有文章的节奏和风格,一般来说,节奏越快越好。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强化语感训练,在总复习时尤其重要。
⑵背诵也有一些科学的方法。
在练习背诵前,必须参照原文认真阅读译文,以求了解原文的内容和思路。
①参照译文背诵
先读原文,再参照原文阅读译文,然后根据译文的词、句回忆相应的原文。如此反复多遍,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还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一举多得,简便高效。
②化整为零
在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文章划分成若干个意义段落,分别记住他们的大意,根据大意提示分段背诵,各个击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清晰地把握原文的思路和层次,把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
③抄写背诵
这是综合运用眼、口、手、心的背诵方法,边抄边读。“手抄一遍,胜读十遍”,做到了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不仅背得了文章,理解也加深了。
④抓三点
比较长的自然段,可以抓住三个关键进行背诵:段落的首字;段落的首句和尾句;段落所体现的思路或段落的中心。紧紧抓住这三个点,快速朗读该段落,就能迅速地记住该段。
3.记忆数量巨大的词汇,如何分清主次?怎样才能事半功倍?
答:词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其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变化、词类活用等知识是重点。要结合语境理解和记忆。实词的学习,应重视整理归类,强化理解和记忆。虚词的学习切忌死记硬背,要重视在阅读(特别是朗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体悟,以理解为重。本书优选的实词和虚词及其用法在古汉语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并按其内在规律进行了整理,可作为具体的参考。本书还提供了“同根组词”、“相关推断”、“一句话”等简便高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依例类推,灵活运用。
4.专有名词常成为阅读的障碍,而且常常是并不知道它是专有名词,怎么办?
答:专有名词常常是表示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庙号的,还有一些特殊事物的专名,比如古代刑罚、古汉语中特有的称谓等等,一般作主语或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在遇到通过逻辑推理不易判断的词时,看看它是不是属于主语或宾语,如果是,就先把它看作专有名词,再根据语境,判断它是哪一类专有名词即可,不一定要弄清具体的含义,考试时尤其如此。古汉语中的一些专有名词,现在已经不用,例如:《过秦论》中的“锄鉏棘矜(农具)”、“钩戟长铩(兵器)”,只需弄清它们是哪一类专有名词即可。
5.我该如何对待数量巨大的文学常识?
答:学习文言文的目的,首先是学习语言知识,获得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掌握有关的文化思想。所以,对文学常识,应分清主次,重要的作家作品、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背景、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现象是重要的。例如屈原、司马迁、李白重要,古文运动重要,“赋、比、兴”重要。可以进行分类记忆。文学常识不是高考的重点。
6.能说说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一般特点吗?
答:高考文言文的命题,一般遵循三个原则:学过的原则;重点的原则;检查能力的原则。考察点主要选择在教材中出现过的词和句式上,主要考察古汉语中普遍重要的内容。尽管试题选用大多数考生没有读过的素材,但考察的知识和能力是课内的。所以,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学习上。
从过去的高考试题来看,文言文阅读题的素材几乎都是人物传记类的,这类素材在教材中很少,所以必须向课外拓展。传记类文段的阅读有非常明显的规律,可参看上文“文言文学习要领”的第6点。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说理和描写性质的素材将会在未来的高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提高高考试卷素材品质的要求)。像《兰亭集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那样的文本,是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
题型主要是:阅读选择;句子翻译;名句填空。将来可能增加鉴赏评析。另外,“古诗文鉴赏”题要求的能力也与文言文有关。大约涉及30分。
7.考试时遇到没学过的知识成为解题的障碍,怎么办?
答:你首先要判断这些知识是不是真的成为障碍,因为不是所有的疑点都足以影响解题。试卷中加入一些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需要。但是这些知识与教材的知识是密切联系的,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回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据此推断其大意;根据语境推断其大意(可以理解为有限制的猜测),有时只需掌握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即可。
8.怎样选择和使用参考书?
答:书市上的参考书林林总总,不同的书对同一知识常常会有不同的说法,主次的选择也不同,质量参差不齐。你应该选择那些针对性强、主次安排合理、系统明晰的。你可能无法掌握这些标准,最好是听听老师的意见。平时学习应选择基础知识体现得好、主次安排合理的。复习时应选择重点归纳整理得好,方法明确,言简意赅的。使用参考书应注意时机的把握,预习时不要用。还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教材是中心。
9.能说说阅读与解题的关系吗?
答:阅读是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关键,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做题重视规律的把握,获得具体的技巧,但不能陷入题海战术之中。考前复习要重视阅读。另外,历年的高考试题是考前复习的绝佳资料。
10.考前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复习?
答:快速朗读课文是必要的,如果时间紧,你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点篇目上。一般来说,第六册的课文具有总复习的重要价值,还有一些篇目如《兰亭集序》、《赤壁赋》、《鸿门宴》、《五人墓碑记》等也是重要的。另外,一些好的复习参考书(特别是词汇书),因为排除了大量简单重复的知识,使用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还要认真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找出规律,选择一些风格和特征相近的素材进行翻译训练,适当地做一些题。
⑹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
1.备bèi 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③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2.薄bó 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4.次cì ①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同上) 5.策cè 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6.当dāng ①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②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③将要。“今当远离”(同上) ④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⑤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⑥抵挡。“锐不可当” 7.道dào 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同上)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8.度dù ①过,越过。“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ó,推测,估计。“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9.发fā ①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②把箭射出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③征发。“发闾左逋戍渔阳”(《陈涉世家》) ④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①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②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③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④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1.夫fū ①成年男子的通称。“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②丈夫。“夫起大呼”(《口技》) ③fú,无实义。“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④fú,指示代词,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12.固gù ①顽固。“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 ③本来。“人固不能无失”(《弈喻》) ④安守,固守。“君子固穷……”(《孔乙己》) 13.顾gù ①回头看,看。“顾野有麦场”(《狼》) ②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4.故gù ①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②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论语》) ③特意,故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因此。“故克之”(《曹刿论战》) ⑤老朋友。“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5.过guò ①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 ②犯过失。“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16.号háo ①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②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③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④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同上) 17.间jiān ①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二章》) ②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③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④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jiàn,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⑥jiàn,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⑦jiàn,参与。“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⑧jiàn,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陈涉世家》) 18.将jiàng ①将领。“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②率领。“上使外将兵”(同上) ③jiāng,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石壕吏》) ④jiāng,将要。“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19.临lín 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②面对。“把酒临风”(《岳阳楼记》) ③来到。“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④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出师表》) 20.令1ìng ①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陈涉世家》) ②让,使。“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③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同上) 21.奇qí ①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②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③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2.强qiáng ①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②有余。“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③jiāng,通“僵”,僵硬。“项为之强”(《闲情记趣》) 23.去qù ①离开。“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②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为学》) 24.少shǎo ①不多。“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②shāo,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 ③不久。“少时,一狼径去”(《狼》) ④shào,年轻。“陈涉少时”(《陈涉世家》) 25.舍shè ①旅舍。“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②房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③放弃。“便舍船,从口入”(同上) ④施舍,shě。“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26.胜shèng ①取胜。“弈者胜”(《醉翁亭记》) ②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③忍受。“高处不胜寒”(《明月几时有》) 27.食shí ①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②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 28.书shū ①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②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同上) ③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④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29.属shǔ ①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②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③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④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⑤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0.数shù ①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②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③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31.施shī ①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②y,(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32.许xǔ ①答应。“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⑦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③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④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口技》) 33.遗yí ①遗留。“深追先帝遗诏”(《出师表》) ②wèi。给予。“简拔以遗陛下”(同上) 34.益yì ①增加。“增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②更加。“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③渐渐地。“益习其声”(《黔之驴》) ④好处,益处。“有所广益”(《出师表》) 35.足zú ①脚。“足肤皲裂而不知”(《送东阳马生序》) ②充足。“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③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④敬词。(足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⑺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以及解释,从7上到9下每篇都要
初中语文总复习文体知识归类
2008-06-17 13:20
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
(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
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
(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平实,简洁。
(2)说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有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用数字,列图表。
(5)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和内容分有:说明实体事物和说明抽象事理两大类。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分有: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6)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区别在于: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科技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知识小品或科学小品。
(7)说明文的描写和记叙文中的描写区别:a 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感,”;说明文的描写是为了“使人有所知”。b 记叙文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种描写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说明文的描写则只能在说明事物的过程中,借助某钟形象化的手法,对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绘,主要是起到使说明的事物特征更具体,更形象。c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以发挥艺术想象,可以夸张,渲染,而说明文中的描写在务真求实的前提下进行语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动,又真实可信。
3 议论文文体的知识要点
(1)生活中少不了议论,讲道理,发表意见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议论文。
(2)议论总要提出看法或主张,这种看法或主张就是论点,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就为论据,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即为论证过程。
(3)用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两大类:事实材料(事实论据)即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理论材料(道理论据)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学原理;自然定律;马列毛泽东思想。
(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式:立论,驳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就是批驳错误的观点。
(5)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借事发表议论,就事说明道理。而从“事”到议。又必须理出并把握两者的联系点,才可顺理成章地展开议论,这事“一事一议”的关键。
(6)议论文常见的有几种样式: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1于议论性的讲演词,书信等。在以上样式中,有理论性较强的,有文艺性较强的。
4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的知识要点
(1)就文章的样式(体裁)分,有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并列的四种文学样式。
(2)小说以塑造人物现象为中心,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3)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 ,主要有: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
(4)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自己,一般是由作者虚构的。并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人物现象。(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小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烘托人物性格,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6)由人物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构成小说的情节,而连贯这一过程就是小说的线索。
(7)小说中的情节线索对生活矛盾的揭示,对人物性格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
(8)诗歌的语言特点:凝练。所谓凝练,就是用精练而优美的语言,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思想感情。
(9)诗歌的押韵,韵脚:诗句的末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就为押韵;句末押韵的字就称为韵脚。
(10)词是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调子,可以唱;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而又叫长短句。词有上下阕之分。
(11)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记人,叙事,也可以写景,状物。散文中无论 抒情还是议论,都必须以所记叙或描写的人,事,景,物为依托。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的记叙,描写的深化。散文中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几种表达方式常常是综合运用的。
(12)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13)供演出用的剧本,即戏剧作品。主要特点: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推动剧情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多的场次中反映出来;人物语言要求个性化,行动化,口语化。
(14)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叫做“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舞台说明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展开。
5 童话 寓言 民间故事 神话知识要点
(1)童话 寓言都通过丰富的想象,采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种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反映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两者不同点是童话更富于幻想,故事大都神奇曲折,语言生动浅显,富有儿童情趣。寓言则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简短的故事里面,语言简朴明快,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一般都含有讽刺或劝戒的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是一种立足于现实而又富有幻想的口头文学作品。由于它反映劳动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所以就广泛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之中。民间故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3)神话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6 新闻通讯的知识要点
(1)新闻和通信都是报道最近发生的新鲜而重要的信息,要求真实,及时。不同点:新闻比较简短,通信比较详尽。新闻以记叙为主,让事实本身说话,一般不作描写,议论,抒情等。通信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往往综和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新闻的语言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信则要求具体生动,它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对人,事作多方面的或全过程的具体报道。
(2)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标题通常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导语是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主体则是介绍有关情况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3)新闻一般应交代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符号记叙文的六要素)
(4)新闻的标题有时不只一个,有正题(展示主要事实和中心思想);引题(交代情况,烘托气氛);副题(对正题作补充说明)
7 书信有关知识要点
(1)日常书信一般有六个部分:称谓,问候,正文,祝颂,具名,日期。
(2)称谓应顶格写,单独一行,后面加上冒号。问候语是礼貌用语,应在称谓的下一行,空两格。
(3)祝颂语分两截,前一截连接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后一截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以示尊重。
(4)具名的位置,应在祝颂语后一截的下一行接近末尾的地方。日期在具名的下一行靠右一点。日期最好写全,即年、月、日。
(5)专用书信,指的是生活书信以外的各种社交书信。这类书信除少数有特定的格式外,与生活书信大致相仿,只是不同的专用书信,有不同的习惯用语。专用书信的语言风格一般都比较庄重。
(6)商务信函由事由、函号、受文者、正文、落款五部分组成。
(7)申请书应有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几部分组成。
8 广告的知识要点
广告是向公众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或文体节目的一种宣传方式。广告总是要宣传商品的优点和长处,但要注意实事求是。
广告写作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
标题是广告的眼睛,必须精心提炼。正文是提供商品信息细节的部分。目前常见并且宣传效果较好的广告文字有正书体、陈述体、问答体、证书体,幽默体。广告的结尾又叫落款,主要是交代厂商名称、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等,便于顾客购货或联系。
9 计划和总结知识要点
计划是一种应用文体。计划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分,有生产计划、工作计划、科研计划、学习计划等;按范围分,有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单位计划、个人计划等;按性质分,有综和性计划、专门性计划等;按时限分,有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等。另外,还有“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一般说来,凡适用时间较短、内容比较详细具体的称作“计划”;凡适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内容较概括的称作“规划”,如三年规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但不何种计划或规划,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目标,措施,步骤。计划没有固定的格式,详细的计划多用条文形式,简要的计划多用表格形式,即按印的表格逐项填写,也可以两者合一,既有条文又有表格。
用条文形式写成的计划,一般由标题、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标题就是计划的名称,应写在第一行正中。内容包括计划种类的名称、计划的期限等,有的还写明订计划的单位名称。正文就是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总的目标、具体的项目和指标、实施的步骤和措施等。结尾包括计划的制定单位的 名称(或个人姓名)和制定日期两项,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总结的种类很多。按内容分,有生产总结、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学期总结、阶段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地区总结、部门总结、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小结也属于总结一类,只是在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和内容详略等方面和总结有所不同罢了。
总结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三部分组成
⑻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解释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来而自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