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该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 “怎么教”关注较多,而对“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探讨得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把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没有整体地、一致地关注着同样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中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的“国家课程标准”应该成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即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但是,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却发现,这一意图至今并未很好地得到实现。尽管在教师的日常话语中,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教学大纲,但课程标准似乎并没有给教学实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新课程到底倡导什么样的“新”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什么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是根据上级或专家规定的“好课”的标准上课,还是按照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与目标来开展教学;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即“教教材”),还是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处理教材(即‘明教材教”);是模仿别人的“优质课”,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创造自己的优质课。这些问题还依然存在。更进一步地,关于作为学生应知和能做的“期望列表”——课程标准如何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讨论,就更是鲜见了。
因此,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课程实施取向,指出当前我们应当基于课程标准来实施课程,进而探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期为我国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一、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尽管人们对“课程实施”有不同的理解,如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是教师怎样将规划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除上述提及的学校/课堂层面的教学外,还应包括地方层面的课程推广,但是,不管怎样,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范畴。本文将课程实施限制在教学范畴来探讨。
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最为大家熟知和广为引用的是Snyder等人提出的忠实(fidelity)取向、相互调适( mutual adaptation)取向和课程创生(enactment)取向。[1]这三种取向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囊括了实施中一切可能与不可能的情况。事实上,对任何政策、方案或计划的实施都可以拿这个框架去分析,因此,在理论上它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但是,回到我们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课程实施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教学离不开他们的情感、动机与价值观,何况学校与课堂在情境方面又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教师势必要灵活地处理这种差异;另一方面,三种取向的划分缺乏现实的执行力,如“相互调适”如何调适,调适的依据与标准是什么,“课程创生”创生什么,创生的依据与标准又是什么,这些核心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因此,它对教学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更关键的是,它无法为回答我们前面提到的、我国当前正面临的课程实施问题提供适宜的概念工具。这促使我们从我国的传统和现实出发,尝试提出更具本土性的课程实施取向分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二是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三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教学)。当前,尽管有了国家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还是依据教科书来实施课程。
(一)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
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就是教师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所信奉的理念开展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经验,“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真正进入教师关注的领域。这种课程实施取向主要存在于普及教育和教科书(正式的学生课本)出现以前。
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中的课程与教学系于教师一身。教师成为教育内容的活的载体,教师所具有的经验成为课程的内容,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左右着课程实施的格局,教师的素养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教什么”和“怎么教”都由教师自身有什么可以教和他所信奉的怎么教得好的理念所决定。(2)教师在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中扮演着神圣的角色。也正因如此,在漫长的教育史上,教师往往被看成是某种神圣的或社会主导性观念的传播者。教师有如牧师,是圣训的代言人,或者,是统治者声音的发布者。(3)在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他所拥有的经验主宰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结果。
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在古代,由于受教育的人数少,对教师的要求高,能担当教师这一角色的大多数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的言传和身教被社会认可,被人们奉崇,具有权威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需求逐渐扩大,基于教师经验实施课程失去了它的现实性。即便教学真的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2]那么,教师的自我也必须有质的规定性,有底线的要求。不然,教学就存在太大的随意性。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有学者指出,“不少时候,语文教师在教学生的,还是小集团内流行的或个人现行生产的‘知识’。而那些阐释、变异、生产,往往是不自觉的、即兴的、无理据或者仅以‘我以为’的个人性反应为理据,从来没有被要求作学理的审查。僵化和随意性过大并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严重问题。”[3]其实,不仅语文学科如此,凡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都可能存在这一严重问题。
(二)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I9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普及教育的需要,教科书开始在西方出现。[4]在我国,真正的教科书(正式的课本)是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以后的事。教科书的不断运用和完善,极大地改变了教学的面貌。教科书越来越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起着决定作用。“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5]教科书是“支配性的教室资源”,甚至决定该学科80%的课程内容。[6]
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的“课程”几乎等于教科书,大家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把教科书看做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2)教师在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无论是农村的教师还是城市的教师,无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也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7]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对新课程带来的教材更是持抱怨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教材改变了,原来他们习惯并熟练了的教学内容都变了,所以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并且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3)学生在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中,成为了一个被不断灌输的容器,他们视教科书的内容为定论的知识,学生的学只是围绕着感知、理解和记诵教科书而展开。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批判、反思和意义建构等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很难得到发展。
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教材”。在奥恩斯坦等人看来,“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教科书依然是课程的重点。如果问教师和类似的其他人,在某年级或某地区课程是什么,他们最普遍的回答会指向教科书。教科书极大地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它的这种影响力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经验和获得的知识。”[8]教科书的影响如此之大,以及师生对其极强的依赖性,需要我们对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进行必要的反思。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有书读”,而是希望“读好书”,于是教育质量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教育质量监控的名义下纷纷立法或制定国家标准,产生了“基于标准的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教师即“教书匠”的形象,希望教师分享到部分课程权力,除了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外,还需要关注“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第八次课程改革出台了国家课程标准之后,也正在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因此,课程标准限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也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不是像有些教师认为的“课程标准涉及到的内容我就教,课程标准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我就不教”。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权力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贰』 谈谈自己对于机遇新课标教学内容如何取舍的认识
语文的学习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而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如何使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提出几点看法。
『叁』 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师备课时觉得不易理解的“难处”来确定等. 从钻研教材来确定重难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以教材为本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曾经我在教授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时,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把人物形象分析设计为一课时,把鉴赏小说中最富有感染力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上课时,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让他感动的精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6.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权衡轻重,决定取舍。
3)选修课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要防止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要简单照搬外校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等条件,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 本系列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篇目,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指导学生阅读规范的应用文,明了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应用文写作。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分析有关的语言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应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调查、分析、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
应注意运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给初学普通话的人正音、开设文章病院、举办语言的疑难杂症征答活动等。 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
『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
教学内容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体系的构架、教学流程的规划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取舍教学内容,就会陷入泛泛而谈、无所深入的误区,会弱化学生历史学习的感悟,甚至会由于自己的一知半解而误导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筛选内容。
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涵盖了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和科学家等众多人物,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政治家的生平、还要理解思想家的思想,也要知道革命家的背景,更为痛苦的是还要粗略知道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如果说对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讲述还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那么,对科学家的讲述应该如何把握呢?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如此艰深难懂,非学科专业教师几乎只能照猫画虎——让文科专业的历史教师面对这些内容实在有点勉为其难,那么这样的教学内容应该如何取舍呢?是不懂装懂,平均用力,还是科学取舍,驾轻就熟呢?本文就以“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一课为例,谈谈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教学内容取舍的基本准则
从历史学科的视角评述科学人物,应该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舍的基本准则。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有准确的定位:我们不是全才,很难通俗易懂地解读牛顿的三大定律;也不太可能准确地阐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评说的角度来了解科学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他们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教学要求是: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简述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如建立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发明反射望远镜等,感受牛顿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两个内容取舍上的偏差:一是用较大的力气,绘声绘色地讲述牛顿的成长过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有关牛顿的生平事迹几乎已到耳熟能详的地步,如此花费笔墨,如何挖掘高中生的认知思维呢?二是教师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科学成就的解读上。一节课中重点梳理牛顿在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成就。甚至有教师还力图让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其大小和他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并和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希望同学们记住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F=GM1·M2/R2
无可否认,学习科学家的事迹,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成就,但如果把它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内容就淡化了历史的学科功能,且给任课教师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上述的原理教师能讲清吗?学生能理解吗?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害怕,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否有利呢?
因此,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将失去意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领域众多,门类繁杂,如果一位历史教师想把自己定位为无所不通的全才,想把人类历史上的数学家、科学家,甚至医学家和农学家等成就都讲述给学生,这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要我们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避重就轻,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筛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同样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取舍上适当的“留白”与“示弱”,给对科学成就感兴趣的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不也是很好的教学设计吗?当然,教学内容的取舍,离不开教师的眼光、学养及其对学科的理解和把握,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教师在教学取舍的过程中所做的才会更有效。
二、教学内容取舍的基本思路
盛群力教授在《现代教学设计论》一书中指出:(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作出判断,反映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
教学内容的取舍,首先应立足于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我们可以设想: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的内容繁杂、深奥,呈现的知识艰深难懂,教学怎么可能有吸引力呢?如果在教学中突出学科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对这些科学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了解科学家长于思考、善于实践、不畏艰辛、知难而上的精神,感悟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一科学命题,教学的吸引力肯定会大大提高。在讲述牛顿的内容时,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学科特长,避开繁难、深奥内容讲述,重点突破以下教学内容。
1挖掘社会环境的决定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总体上受到时代背景、社会与生产需要的制约。牛顿虽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但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历史学科的知识,也是体现教师学科素养的内容,应该重点加以突破。由于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很少述及,因此,教师应当充实、完善,适当延伸拓展,激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牛顿的生活时代是1643至1727年,稍有历史知识的学生都应该看出,他出生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他去世前后,法国启蒙运动风起云涌。可以说,牛顿就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下,提出了对自然世界的新认识。同时,他的科学思想又影响了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的科学与民主,强调科学与理性,无一不渗透着牛顿的科学思想。正像启蒙运动时期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所说:“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于是,一切都成为光明。” 牛顿的科学发现植根于17~18世纪早期欧洲社会大动荡和剧烈社会变革的社会背景,以及思想和科学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
首先,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及英国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使人们对天文学、潮汐规律以及机械原理、流体力学诸多科学领域都投入了更多的兴趣与精力。这样的时代环境必然会影响牛顿的科学研究,他的反射式望远镜就是为消除折射式望远镜的色差而发明的。
其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中世纪的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并主宰着世间的一切。所有动物、植物,各物种自上帝创造他们那一天起,就不曾改变过。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艰苦奋斗,强调自由平等,不墨守陈规。可以说,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科学得以从神学的奴仆和教廷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正是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使牛顿形成了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勇于批判地接受和提出新观点和新理念。
再次,非常的时代造就了非常的科学家群体。科学的大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使牛顿能够从其他科学家身上汲取丰富的养料。牛顿自己也说,他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大学里,牛顿就已经了解到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在天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他相信开普勒提出的行星按一定轨道运行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牛顿进一步思考,行星为什么会这样运动?最终牛顿得出万有引力定理。牛顿所采用的“归纳一演绎”方法也是建立在伽利略、培根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他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所以牛顿把前人都看作自己的朋友,但又不盲目地迷信前人,而是不断发展、创新,因此牛顿说“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这样的知识梳理,能让学生建构起选修课与必修课内容的联系,又能挖掘历史学科的深刻哲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突出科学成就的历史贡献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的科学成就是丰硕的。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曾经这样概括: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其基本成就可用下表呈现:
上面的表格,清晰地呈现出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对文科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基本足够。但部分教师为了突出牛顿的科学成就,把很多精力花在万有引力概念的解读、三大定律原理的阐释上,这不仅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沉重的知识负担,也给学生的学习套上了繁难、深奥的枷锁,学生想深进不去,想浅不放心。笔者认为,从历史的高度解读牛顿的科学成才是我们学习《历史人物评说》这一模块的本意,否则,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学习盲区。
(1)讲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历史地位
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代表作,这本书至今已发行了不止100版,它的译本几乎涵盖了世界上的每一种文字。英国科学家亚·沃尔夫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一书中如此描绘:
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可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历史地位在于,它不仅使世人对宇宙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对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还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历史学习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学生很难将工业革命和牛顿的科学成就结合起来,如果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明确:牛顿除了解决潮汐如何产生、彗星如何划越天空等困惑人类的古老问题之外,还引入了较新的观念,为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其后的一个世纪内,人类的文明演变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轨道。正是牛顿的科学成就,将人类从黑暗中,从对大自然的奇想中,拉向科技时代,拉向工业革命的辉煌。这种具有历史味、学科情的解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明确牛顿科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高中学生在学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一直会有这样的困惑,同样作为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相比有何进步?为什么说理性主义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怎么理解爱因斯坦对牛顿的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做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分析牛顿科学成就的历史价值,就能对理解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启蒙运动的特点是破除迷信和神秘主义,张扬科学(时称自然哲学或简称哲学),把人们从恐惧、愚昧和各种各样的思想禁锢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科学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两个主要思想主题,并在启蒙运动中广远流播,深入人心,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乃至社会风尚,这个时期也因此被称为“理性时代”。而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中,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该体系从两个方面给人类以伟大的启示:
其一,“宇宙万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种自然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人类社会也有支配其发展进步的永恒法则”,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伏尔泰提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掌握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其二,“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人们只要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艾赛亚·柏林曾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确立了相关学科的科学体系和科学的研究与思维方法,为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树立了楷模。19世纪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提出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进化论观点,进一步说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了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为了批判宗教、政治和形而上学,法国启蒙运动把牛顿的方法移植到人文社会领域。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受到牛顿成就的巨大鼓舞,用牛顿提供的武器——理性——去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因此,科学与启蒙运动可谓一枝并蒂莲:启蒙运动催促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兴旺,科学壮大了启蒙运动的声势和力量,并且使启蒙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有学者指出:“科学促使法国启蒙运动洋溢着崇尚理性、确信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精神。杰出的科学成果及其广泛应用,推动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这使启蒙思想家们深信:人只要从屈服于神转而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科学的本质就是启蒙,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要想让学生感悟历史、形成观点,首先就要让学生形成理性的学习思维与意识。上面的教材挖掘与处理,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学科的内涵,体会历史学科的神韵,真正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特征。
3凸显科学人物的人格魅力
历史人物的评价最怕的是千篇一律的介绍与完美无瑕的赞美。作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的生平事迹如苹果的故事、吃鸡的故事,鸡蛋与手表同煮等都已成典故,高中的教学如何突破这些认知上的条条框框呢?如何凸显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呢?这也是本课教学应该加以突破的。
(1)科学成就的取得关键在方法
作为杰出的科学家,牛顿的勤奋与刻苦毋庸置疑,但他最杰出之处,应该是方法的引领。可以说,正是科学的方法,引领着他走向杰出,奠定了他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在1927年纪念牛顿逝世200周年时写道:
我觉得有必要在这样的时刻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天才,在它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不仅作为某些关键性的方法的发明者来说是杰出的,而且他在善于运用他那时的经验材料上也是独特的,同时还对于史学和物理学的详细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才能。由于这些理由,他应当受到我们最深挚的尊敬。
中世纪时,靠推理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十分盛行。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了许多以前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星体,为科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注重实验和实践,创立了实验和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培根则提出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牛顿就是在前人方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牛顿的研究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一演绎”法,他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后,还要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证明自己所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这是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牛顿是第一个充分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正因为牛顿将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奋的探索精神相结合,使他做出了科学史上的伟大发现,并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科学人物的评价重点在真实
评价历史人物,一怕假大空,二怕高大全。如果我们把孔子摆上“圣人”的祭坛,反而会削弱他人性的光辉。而要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就应该摆脱这种机械的认识,我们应该让学生全面地理解牛顿。
首先,他杰出但不完美。在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科学家也会有局限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千世界奥秘无穷,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相对的。作为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牛顿晚年的表现却是令人惊讶的。他转而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他甚至认为,“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美的主宰者。他竭力在天体力学中寻找所谓的“上帝”存在的“论据”,坚信行星有序地围绕太阳运转,是由于“上帝”的第一推动力。为了“驳斥”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的“谬论”,他还并力图表明“上帝存在”的各种论据。他曾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一个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一个“上帝”的敬畏者,我们眼中无法并存的“悖论”,就这样可笑地共存在牛顿的思想中。那么,我们是否会因此而摒弃牛顿的科学成就?是否会因此而贬低牛顿的为人?很明显,真实地挖掘人性,恰恰说明了人的复杂性,恰恰体现历史人物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不会影响对牛顿的总体评价,还能让学生感悟到杰出的历史人物也是“人”,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历史学习的魅力。
其次,成就伟大并非永恒。牛顿提出的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系,把天上和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起,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但是,牛顿的科学成就并非是永恒不变的。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以后,就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促成了近代物理学领域的又一次伟大革命。当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明确,相对论的出现,并没有削弱牛顿力学的光辉,因为爱因斯坦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的时空论。但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时的一个特例。而牛顿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牛顿提出的关于运动的三个定律,仍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让我们用罗素的话来表达对牛顿的敬意:
我相信卓越的个人对于创造历史贡献甚多,我认为,如果17世纪中100名最优秀的科学家在幼年时就死去的话,整个工业社会里的普通人的生活就会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17世纪,尤其是伽利略、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方面,要比除了古希腊人之外的任何其他人,都做出了更突出的而又惊人的贡献。确实是,当时数学物理学中所使用的某些概念,并不完全具有当时所赋给它们的那种有效性。并且确实是,最近物理学的进步往往需要与17世纪那些概念全然不同的新概念。事实上,它们的概念并不是通向自然界的一切奥秘的入门,但它们却是通向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入门。
教学内容的取舍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环,更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重大考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知识,形成学科认识。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科学地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地挖掘教学内涵、深入地选择历史细节。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走入历史的深处,形成历史感悟和能力。
『陆』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多,共四本,教师该如何处理如何取舍
((`'-"``""-'`))
/\./\/\_ I Hand You
__{^\_ _}_ )}/^\ A Rose...
//\_/^\._}_////
((__{(@)}\__}.//_/__A___A______A_______A______A____
\__/{/(_)\_})\\ \\---v----V-----V--Y----v---Y-----
( (__)_)_/)\ \>
\__/ \__/\/\/
\__,--'
、。、。、。、。、。、。、。、。
_ _
/x\ /x\
/v\x\ /v\/\
\><\x\ /></x/
\><\x\ /></x/
__ __ __\><\x/></x/___
/##_##\/ \</x/ \__________
|###|###| \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 | | | | | | \|
\*/ \ | | | | / /
/ /
`;-. ___,
`.`\_...._/`.-"`
\ / ,
/() () \ .' `-._
|) . ()\ / _.'
\ -'- ,; '. <
;.__ ,;| > \
/ , / , |.-'.-'
(_/ (_/ ,;|.<`
\ , ;-`
> \ /
(_,-'`> .'
(_,'
`;-. ___,
`.`\_...._/`.-"`
\ / ,
/() () \ .' `-._
|) . ()\ / _.'
\ -'- ,; '. <
;.__ ,;| > \
/ , / , |.-'.-'
(_/ (_/ ,;|.<`
\ , ;-`
> \ /
(_,-'`> .'
(_,'
『柒』 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谈谈如何进行教材的取舍和调整
思茅二小振兴校区 卢永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部分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2)关于教材使用的建议;(3)关于教学评价的建议;(4)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我认为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其一因为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其二教材与特定语言教学环境存在不吻合之处。其三教材与教师的需求也存在不吻合之处。总之教师处理教材的方式与方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教材本身又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缺陷。
我是这样进行教材的取舍和调整的:1.对宏观层次的教材取舍或调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材的篇幅和组成部分进行整体取舍;(2)对教材某一组成部分进行有系统地删减;(3)对教材的使用目的和教学要求作宏观的调整;(4)对教材进行整体补充。
2.对微观层次的调整和取舍的具体方法有:(1)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2)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3)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4)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5)调整教学顺序(6)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
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词汇量大,生词特别多。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制宜,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具体现状和情况,进行合理的、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不落俗套,不封建保守。同时要相时而动,以动制变,以动为活,以活变通,以通变达,最终完成英语课程的教与学,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个人的知识体系,时刻做好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同时,务必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时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对学生,引导学生不断求知、求新,不断进步,更好地完成学业,成为真正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人才。
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仅仅是培训的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静下心来好好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思想,将这次的收获慢慢地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捌』 新课标的英语教学内容如何取舍的认识
就北师大版的来说,很差,特别是对农村中学来说有点不合实际
『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研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其目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五)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与鉴赏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与交流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还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六)关于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程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昕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听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3.选修课程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汁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此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 关于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对有兴趣尝试诗歌散文创作的学生应给予鼓励。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要理解其基本内容和社会影响,有的还可以了解其采写过程,深入把握作者立场、观点,学习其敬业精神和捕捉重大新闻的能力。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取素材,提高根据表达需要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
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阅读规范的应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方法,认识、分析有关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学习表达的创新,思考语言文字应用与发展中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调查、探究的过程中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
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注意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
文化论著研读
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讲解。
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考察成果。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所追求的探究结果应该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拔高目标。
二、评价建议
(一) 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它们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评价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衔接,更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要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运用,使评价更富实效。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课程评价有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学生发展的不同侧面有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对评价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书面的语文考试较适合于评价认知水平,观察活动较适合于评价学生的兴趣特长,成长记录能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再如,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二)必修课程的评价
1.阅读与鉴赏的评价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发现观点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对言之有据的独特见解,应予以鼓励。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作基本的了解。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2.表达与交流的评价
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察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清楚、准确、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 选修课程的评价
1.诗歌与散文
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评价的基础,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可通过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举行朗诵表演等具体成果考察学生的诗歌散文鉴赏水平。
在诗歌散文评论和创作方面,既要考察学生的参与态度,也要评价其成果的水平。
2.小说与戏剧
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3.新闻与传记
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关心国内外大事,是否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并能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评价学生能否运用多种形式写作简短的新闻并关注其效果反馈,能否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良好文风;传记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内容的真实,文字的生动,以及是否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4.语言文字应用
注意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能力和方法,进行广泛阅读和交流讨论,具有积极的运用意识和负责的态度;能否读懂语文学科以外与自己学识相当的著作;在交流中是否能注意所掌握和运用的材料充分而真实可信,并有针对性;语言表达是否严密而有条理,并讲究语言艺术和实际效果。关于应用文的写作,重在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文风,掌握基本的格式要求。
注意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归纳、梳理语言文字的规则,能否发现语言文字表达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是否能对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和规范化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现象的敏锐性和探究兴趣,考察其能否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探究语言文字问题。
5.文化论著研读
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
对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所写的读书心得或小论文,以及文化专题探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比较,做出总体评价,也应兼顾学生在参加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调查考察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中应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参与程度、探究方法及探究结果进行综合考虑。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全面达到高中语文教育的各项目标。
(二)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科书要适应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五)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六)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要注意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专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七)教科书应有开放性,在合理安排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八)教科书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九)必修课教科书,可以将课程内容综合设计成五个模块;也可以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分编,供学校在教学中自行组合成五个模块。
(十) 选修课教科书,可以根据五个系列的课程目标,在每个系列中设计若干选修模块进行编写。学校也可以选用现成的图书作教科书。
四、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三)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四)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五)学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逐步推动语文课程新资源生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学校之间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