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语文:高频成语及易用错成语归纳
1.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2.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3.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4.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5.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6.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7.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8.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9.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0.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1.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2.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3.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4.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5.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6.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7.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18.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19.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1.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2.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3.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4.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5.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6.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7.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28.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29.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0.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1.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2.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3.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二、高频成语
1.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2.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3.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4.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5.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6.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7.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8.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9.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0.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1.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2.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3.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4.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5.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16.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1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18.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19.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0.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1.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2.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3.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4.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5.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贰』 高中语文必修一古文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且贰于楚也(2)。晋 军函陵(3),秦军汜南(4)。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6),师必 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 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7)。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8),君知其难也;焉用 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9),行李之往 来(10),共其乏困(11),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2)。许君焦瑕(13),朝济而夕设版焉(14),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 (15),又欲肆其西封(16);不阙秦,将焉取之(1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泊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8),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说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9)。困人之力 而敝之(20),不仁;矢其所与,不知(21);以乱易整(22),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1)以:因为。其:指郑国。元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郑文公未以礼相待。
(2)贰:两属,同时亲附对立的双方。
(3)军:驻扎。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4)南:郑国的汜水南面,在今河 南中牟南。
(5)佚之狐:郑国大夫。
(6)烛之武:郑国大夫。
(7)缒 (zhui):用绳子吊着重物。这里指把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出:指出郑国 都城。
(8)鄙:边邑。这里指把远地作为边邑。
(9)东道主:东方路上 的主人,因郑国在秦国的东边。后世用这个同作“主人”的代称。
(10)行 李:使者,外交官员。
(11)共:同“供”,供给。乏困:指资财粮食等物品 不足。
(12)尝:曾经,赐:恩惠。晋君,指晋惠公。
(13)焦:晋国邑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附近。瑕:晋国邑名,在今河南灵宝东。
(14)济:渡河。 版:筑土墙用的夹板。设版:指建筑防御工事。
(15)封郑:以郑国为疆界。
(16)肆:放肆。这里的意思是极力扩张。
(17)焉:从哪里。
(18)杞 (qi)子、逢(peng)孙、杨孙: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戍:驻守。
(19)微: 要不是。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20)因人:依靠他人。敝:伤害。
(21)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知:同“智”。
(22)乱:分裂。易:代替。整:团结一致。
荆柯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②,尽收其地,进兵北略③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④曰:“秦兵旦暮渡易水⑤,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⑦。夫今樊将军⑧,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⑨。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⑩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⑾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⑿!”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⒀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⒁。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⒂!”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⒃见臣。臣左手把⒄其袖,而右手揕⒅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
注释: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②〔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③〔略〕掠夺,夺取。
④〔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对人的敬称。
⑤〔旦暮渡易水〕很快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请。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⑧〔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wū)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⑨〔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购,重赏征求,重金收买。邑,封地。
⑩〔督亢〕现在河北省涿州东南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⑾〔说〕同“悦”,喜欢,高兴。
⑿〔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改变。
⒀〔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⒁〔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杀,其他的没收入官为奴婢。
⒂〔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
⒃〔善〕副词,好好地。
⒄〔把〕握,抓住。
⒅〔揕(zhèn)〕刺。而燕国见陵之耻①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②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③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④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⑥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⑦。以试人,血濡缕⑧,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⑨。乃令秦武阳为副⑩。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⑾,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⑿,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⒀!今提一匕首入不测⒁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⒂!”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⒃。高渐离⒄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⒅,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⒆,士皆瞋目⒇,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21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24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25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26,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27。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28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29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注释:
①〔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
②〔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这是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③〔拊(fǔ)心〕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④〔盛〕念chéng。
⑤〔函封之〕用匣子装起来。函,匣子。之,代樊於期的头。
⑥〔徐夫人〕姓徐,名夫人。
⑦〔以药淬(cuì)之〕把毒药在淬火时浸入匕首上。淬,把烧红了的铁器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⑧〔濡(rú)缕〕沾湿衣缕。濡,浸渍、沾湿。
⑨〔忤(wǔ)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⑩〔为副〕作助手。
⑾〔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⑿〔迟之〕嫌荆轲动身晚了。迟,作动词。
⒀〔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同“返”。竖子,对人的蔑称。
⒁〔不测〕难以预料,不可知。
⒂〔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表示客气,无义。
⒃〔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⒄〔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被杀。
⒅〔为变徵(zhǐ)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⒆〔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⒇〔瞋(chēn)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21〔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22〔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23〔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24〔振怖〕惧怕。振,通“震”。
25〔比〕并,齐。
26〔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
27〔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28〔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使”是动词,后一“使”是名词。
29〔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唯,“希望”的意思。
荆轲奉①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②。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④,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⑤,使毕使于前⑥。”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⑦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⑧。拔剑,剑长,操其室⑨。时恐急,剑坚⑩,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⑾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⑿。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⒀;诸郎中⒁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⒂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⒃!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⒄,乃引⒅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⒆。</FONT>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⒇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21 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注释:
①〔奉〕两手捧着。
②〔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
③〔陛(bì)〕殿前的台阶。
④〔顾笑武阳〕回头冲武阳笑。顾,回头看。
⑤〔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假借,宽容,原谅。
⑥〔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⑦〔发〕打开。
⑧〔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引,伸、挣。
⑨〔操其室〕握住剑鞘。室,指剑鞘。
⑩〔剑坚〕剑插得紧。
⑾〔还〕通“环”,绕。
⑿〔卒(cù)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卒,同“猝”。
⒀〔尺兵〕指尺寸之兵器。
⒁〔郎中〕宫廷的侍卫。
⒂〔提(dǐ)〕掷击。
⒃〔负剑〕推剑于背。
⒄〔废〕残废,伤残倒地。
⒅〔引〕举起。
⒆〔被八创(chuāng)〕(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被,受。创,伤。
⒇〔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簸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1〔劫〕强取、威逼(其订立盟约)。 鸿门宴[《鸿门宴》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枣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枣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叁』 变徵之音什么意思
变徵之声 (biàn zhǐ zhī shēng)
解释:徵:古代五声之一。乐声中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肆』 高中语文文言文 人物传记中的专有名词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伍』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原文及翻译。
http://ke..com/view/76130.htm?fr=ala0_1_1
『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字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复习
现代文复习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一单元
chì(敕)造 tá(檀)木 cuán(攒)聚(钱) 积zǎn(攒) 赤金盘chī(螭)yīngluò(璎珞)圈
kèn(裉)袄 lài(癞)头 dí(嫡)亲 翠wò(幄) 金wěi(蜼)彝 biàn(便)宜行事
zàn(錾)银 fǔfú(黼黻) 老mómó(嬷嬷) shù(漱)盂 měngdǒng(懵懂)
bèi(惫)懒 chēn(瞋目) píncù(颦蹙) niè(孽)障 皮náng(囊) 笑yè(靥)
guàn(盥)洗 金chuàn(钏) fù(阜)盛 wǎn(绾)发 内wéi(帏) cǔn(忖)度
朱tà(拓) 手zhuó(镯) 瘦xuē(削) xiāo(削)面 chóu(踌)躇(踌蹰) 宫tāo(绦)
miù(谬)论 形hài(骸) 醉xūnxūn (醺醺) xùn(驯)服 shàn(讪)笑 yǎotiǎo(窈窕)
xīn (歆)慕 lǐ(醴)酪 (pánshān) (蹒跚) 炮luò(烙) zhuìzhuì(惴惴)不安
背qí(鳍) nǎng(攮) gā(嘎)吱 邮chuō(戳) qiào(撬)开 雪qiāo(橇)
zuàn(攥)紧 编zuǎn(纂) cuàn(篡)权 sǔn(榫)头 qīng(鲭)鲨
第四单元
默qì(契) 提纲qiè(挈)领 qiè(锲)而不舍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
yuán(羱)羊 tuǒ(椭)圆 撒手人huán(寰) lán阑珊 斑lán(斓) 畏xǐ(葸)
yān(湮)没 guō(聒)噪 (脊)椎jǐ 装(卸)xiè 防(御)yù 广(袤)mào
(璀璨)cuǐcàn 晕(眩)xuàn 脚(踝)huái 镶(嵌)qiàn 磅(礴)bó (褶)皱zhě
铁(杵)chǔ (忤)wǔ逆 狰(狞)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没
第一、三单元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绣tà (闼) 汗cén(涔涔) qiāng(戕)害 残gēng(羹)冷zhì(炙) 国cuì(粹)
cuàn(篡)夺 万恶不shè(赦) 羽扇guān(纶)巾 qiáng(樯)橹
二、给加点字注音
嫡亲(dí ) 当垆(lú ) 临邛(qióng) 隅头(yú) 孛老(bó) 孱头(càn )
变徵(zhǐ) 刬的(chǎn) 鳏寡(guān) 徘徊(pái) 捻断(niǎn) 浣纱(huàn)
恓惶(xī) 祗候(zhī) 盗跖(zhí) 瀽水(jiǎn) 罪愆(qiān) 蟊贼(máo)
冠冕(guān)(miǎn) 戕害(qiāng) 脍(kuài)炙人口 国玺(xǐ)
『柒』 高中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的课下注释
词句注释
(1)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这是公元前228年的事。荆轲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2)收:占领。北:向北(名词用作状语)。略:通掠,掠夺,夺取。
(3)荆卿:燕人称荆轲为荆卿。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4)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易水,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5)长侍:长久侍奉。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微,假如没有。谒,拜访。
(7)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当下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就无法接近秦王。信:凭信之物。亲:亲近,接近。
(8)樊将军: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9)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浮雕——荆轲刺秦王
(10)督亢:今河北省易县,霸县一带,是燕国土地肥沃的地方。
(11)说:同“悦”,喜欢,高兴。
(12)更虑之:再想想别的办法。更,再、另外。
(13)遇:对待。
(14)深,这里是刻毒的意思。
(15)戮没: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他人等收为奴婢。
(16)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顾,不过,只是,表轻微转折。
(17)善:好好地。
(18)把:握,抓住。
(19)揕:刺。
(20)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
(21)偏袒扼腕而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这里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扼:握住。
(22)拊心:捶胸,这里形容非常心痛。
(23)盛:装。
(24)函封之:用匣子封装起来。函,用匣子。
(25)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26)工:工匠。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淬,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或者其他液体,急速冷却,使之硬化。
(27)濡缕:沾湿衣缕。濡,浸湿,沾湿。
(28)忤视: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着目光看。
(29)为副:做助手。
(30)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31)迟之:嫌荆轲动身迟缓。
(3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反,通“返”。竖子,对人的蔑称。
(33)不测:难以预料,表示凶险。
(34)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
(35)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36)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37)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奇石——荆轲刺秦王
(38)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39)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
(40)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41)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币,礼品。
(4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43)诚:确实。振怖:惧怕。振,通“震”。
(44)比:并,列。
(45)给贡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
(46)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47)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名词作动词;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
(48)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听大王的吩咐。唯,希望的意思。
(49)奉:两手捧着。
(50)以次进:按先后顺序进来。
(51)陛:殿前的台阶。
(52)顾笑武阳:回头冲武阳笑。顾,回头看。
(53)少假借之:稍微原谅他些。少:通“稍”。假借,宽容,原谅。
(54)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55)发:打开。
(56)自引而起,绝袖:自己挣着站起来,袖子断了。引,指身子向上起。绝:挣断。
(57)操其室:握住剑鞘。室,指剑鞘。
(58)剑坚:剑插得紧。
(59)还:通“环”,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事情突然发生,没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态。卒,通“猝”,突然。
(60)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
(61)郎中:宫廷的侍卫。
(62)提:掷击。
(63)负剑:负剑于背。
(64)废:倒下。
(65)引:举起。
(66)被八创:荆轲受了八处剑伤。被,受。创,伤。
(67)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68)劫:强迫,威逼(其订立盟约)。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愿大王少假借之 少,通“稍”。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捌』 高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和古诗都有哪些
1、《沁园春·长沙》
2、《烛之武退秦师》
3、《荆轲刺秦王》
4、《鸿门宴》
5、《诗经》两首(《氓》、《采薇》)
6、《离骚》
7、《孔雀东南飞并序》
8、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9、《兰亭集序》
10、《赤壁赋》
11、《游褒禅山记》
12、蜀道难》
13、《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14、《琵琶行并序》
15、《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16、《寡人之于国也》
17、《劝学》
18、《过秦论》
19、《师说》
20、《窦娥冤》
21、《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
22、《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
23、、《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4、《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
25、《廉颇蔺相如列传》
26、《苏武传》
27、《张衡传》
28、《归去来兮辞并序》
29、《滕王阁序》
30、《逍遥游》
31、《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