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使每复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制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1)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
(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
(6)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设计包括哪几部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问题设计,师生互动,解答,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叁』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抄况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到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矛盾和困惑很多,“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建议成立课题组,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
认为本课题很有研究价值,对高中语文新课改和课堂有效教学富有现实意义,就主动承担了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向度研究。
组长带领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有效教学理论,并撰写了开题报告。希望课题组成员严谨扎实的研究、勤奋刻苦的工作,争取本课题研究取得突破。开题会上分解了课题研究任务,把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一个人。
在积极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的同时,大力培训研究人员,提高课堂研究的水平。在课题组内进行了三次有效教学教师培训会,就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培训,提高了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肆』 高中语文教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学生学习
一、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教育对素质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素质教育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与传统教育遗留下的教学理念对当前素质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在接受新的语文知识过程中,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学习的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探索的精神。要想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实现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型的语文教育,只有不断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溶入到学习中,积极进行创新学习、探索学习,才能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2.只重视语文课堂的活跃度,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基础的培养
在实施素质教育后,有的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程互动的积极性,就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式活跃课堂的活跃度,从短期来看,确实实现了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却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片面的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偏离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素质教育是要改变以往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但是不代表把传统教育的优点也抛弃,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在教会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的语文教学。
3.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不具有创新性
虽然有的高中语文教师也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其对新课改理念理解的有偏差,在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没有认识到本身的教学方式并不具备创新性。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上课内容显得空泛,教学内容缺乏创意和新意。这就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创新素质
1.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想实现教学的效果,实现创新型教学,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素质。高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学科,只有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受到感染,才能加深学生到课程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实现创新型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把教学内容准确的传授给学生。
2.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要在素质教育中,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完成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是驾驭课堂的能力上,必须要有亮点。课堂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让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只有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去认真的组织,并根据课堂情况,随时去进行变化。在实施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要把课堂作为学生素质提高的重点,通过不断的完善课堂效率,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3.要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
在新的教育时期,高中语文教学要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创新型教学的优势,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增强自身的技能,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学技能包括多个方面,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拟定以及课堂中的引导方式,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提高,才能满足当前高中语文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自己的教学技能体现出来,实现高中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4.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作为人文学科,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起到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钦佩。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锻炼的时候,有丰富的经验和正确的导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认真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从而为语文写作积累素材。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才能在高中语文的创新型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采用的创新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高中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语文素质。在教学开展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辅助教学设施,提高语文课堂的吸引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见识到语文教学的魅力,让学生意识到语文教学与大千世界的联系,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2.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思维得到发散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把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作为重点进行培养。要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快速养成,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不断质疑,让学生充当探索者,教师充当引路者,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对知识的质疑中,学会知识。不断质疑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散思维养成的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在不断质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增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设立情景式语文教学课堂
伴随着各种新的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型教学也要敢于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设立情景式的教学,就是创新型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情境式教学,可以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模拟课本中的情景,也可以组织学生以课堂小品的形式表现当时的情景。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会对学习内容中的情景和意境有所体会,从而实现教学的目的。
4.引导学生创新阅读锻炼
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重点是对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阅读、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只有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快的掌握所学的内容。阅读材料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要选择与学习内容贴近的阅读材料。材料要有创新性、知识性、文学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教师创新型语文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丰富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正确认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学中的各项技能,进行创新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实施创新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在实施创新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满足当前教育形势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以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的成果。
『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目标。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按照学校的规划,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5.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
必修课程根据“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着重思考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应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方面理解;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对作品的影响评价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回顾和交流学习成果。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还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6.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拓展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1)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辅导课,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
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学校及其所在地区具有的某种特殊条件,教师具有的某些特长,都是课程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一些特色课的生长点。
2)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选课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且要让学生明白,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学习自我规划。教师应该认真准备,做好选修课的介绍。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选修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最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学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趋向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权衡轻重,决定取舍。
3)选修课的教学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
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要防止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要简单照搬外校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开发潜在的资源,如聘请校外行家兼课,选派教师进修,利用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和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等条件,建设选修课程。
不同类型的选修课之间存在着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4)关于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 本系列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篇目,鉴赏研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应重视作品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切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中不要过于追求统一答案,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指导学生阅读规范的应用文,明了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应用文写作。选择合适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荐给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分析有关的语言问题,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应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调查、分析、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养成严谨、虚心、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展开专题研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专家讲座,或组织学生访问专家学者。
应注意运用生动的实例展开教学,力求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给初学普通话的人正音、开设文章病院、举办语言的疑难杂症征答活动等。 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
『陆』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启与发中把握学习的重点,达到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式教学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要求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
一、钻研教材,寻找教学的突破口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柒』 几种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启与发中把握学习的重点,达到教学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启发式教学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要求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呢?一、钻研教材,寻找教学的突破口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大的,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当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取得实效。
『捌』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应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体验学习语文的感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也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全班互助学习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让高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分析、阅读、写作、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可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1.创设良好的氛围,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第斯家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激励。”课堂上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的眼光,多一些真诚的赞许,多一些会心的微笑,多一些心灵的沟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创造的热情,使学生思维愈加活跃,想象愈加丰富。尤其是对文化课教学比较“头疼”(喜欢动手而不喜欢学习理论)的高中学生来说,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便是为他们营造了创造思维的快乐天地,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灯下漫笔》时,一上课便对学生说:“今天咱们来讲故事。”学生们一听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振奋。教师接着说:“谁给大家讲讲关于奴隶的故事。”学生们纷纷举手讲出了许多关于奴隶的故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到外国,关于奴隶的故事的确不少,在学生的讲述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国社会的时代,有的说就是历史书上的朝代,也有的说就是有奴隶和无奴隶的时代,也还有的说就是旧时代和新时代……课堂交流、探讨的气氛异常高涨。此时,教师说:“鲁迅先生对中国的时代也做过明确的划分,大家想不想听听?”这便把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到这篇课文上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知的主动学习中。
2.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高中教材的特点和学生专业实际去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就弄明白的知识,就大胆的不教,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予指点和引导。
二、以合作学习为手段,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又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有计划地组织他们集体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们互相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带动,会产生“1+1>2”的效果。
1.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全员参与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确立一般是由前后桌四人或同桌二人组成,在小组学习中,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整理后明确分工给各小组,这样学生既可以自主独立学习思考,又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提倡学生下座位自由讨论,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不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可以教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学习中去,给予指导。
2.教师引导各小组汇报交流,让学生达成共识。小组间交流是小组学习完成之后进行的,先由一个组首先发表意见,其余小组加以补充,在此期间,对有争议的地方,全班再进行答疑。教师针对答疑的情况,择要精讲释疑,并注重基础和关键点,同时注意语言、情感艺术的巧妙运用,借此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通过互学、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共同参与等形式,逐步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并从中感受到融洽的、亲如兄弟姐妹的感情,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认识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三、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探究学习强调以学生自行探究为主,教师从旁点拨,起到引路的作用,它在课堂中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转,而是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适宜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饱尝获取知识的快乐。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诱发创造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教学中坚持给学生充足时间质疑问难,通过质疑问难把学生带到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由此启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通过“记”和“纪”的质疑,提出鲁迅先生是不是写了一个错字,让学生陷入困惑,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不会写错字!”又有的学生说:“鲁迅先生就怎么不会写错字?”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教师抓住契机,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提问:“你能有办法证明鲁迅先生不会写错字吗?”“你能有办法证明鲁迅先生是写了错字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分组研究,共同探究出:这是一篇白话文;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汉字还没有规范等等……通过质疑、解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了白话文的一些相关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学好这篇文章,而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多方位探究,学会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索并尝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求异思维,只有这样训练,学生才能不再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成为主动求知的“主人”,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3.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独特的见解,正是创新思维的反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质量,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冲破教师和教材的既定结论,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由于学生年龄、阅历和知识的广度、深度的局限,难免会出现幼稚和偏差。对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应允许学生出现偏误,切莫粗暴的对待他们,挫伤他们寻根求源的积极性。荒唐和越规往往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表现。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学为主旋律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更应结合专业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语文,教师要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转变为通过传授知识来指导学法的教学观,教给学生学法,使学生乘“想学”“能学”之舟顺利到达 “会学”的彼岸,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创新。把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和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学习语文。
『玖』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与原来相比体现在哪些地方不同
新课程改革当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完成由传统角色向新角色的转变,是语文教师接受新课程理念、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之所在。而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必然伴随阵阵剧痛,因为曾经的角色已经在自己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要想彻底割舍,恐非易事,其中必然充满着传统教育观念与新课程理念的交锋,而且观念的交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难免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重重压力。可以这样说,新课改就像一只巨手推着老师向前走,不管教师是否愿意;另一方面,新课改的推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否定传统,倡导创新,似乎传统教育观念便一无是处,而现代教育理念就无懈可击。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未必如此,所有新的理念的产生都有文化土壤,而这土壤就是传统。否定传统,倡导创新,则割裂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如此说来,所谓的创新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笔者始终认为语文新课改其实只有改良,没有改革,因为没有传统便没有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进行一番审视,进行一番甄别,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明确传统角色的合理性以及局限性,才能合理扬弃,批判继承,进而推陈出新。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六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进行剖析,以期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有所帮助。
一、知识的绝对权威
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有“天地君亲师”之说,代表着师道尊严的教师也便成为知识的绝对权威,其知识具有垄断性、神圣性。因为垄断,知识成为专卖品;因为神圣,知识具有不可挑战性。知识的绝对权威,表现在两个方面:量的丰富与质的经典。量的丰富往往表现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质的经典往往表现为言为准绳,法为世则。所以学生对于先生只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崇拜得一塌糊涂,从不敢有质疑之辞、怀疑之想,只能接受,只能服从。
在传统的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知识积累相对有限,所以教师掌握这相对有限的知识便成为可能。但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人类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要想掌握全部知识,成为知识权威,似乎是痴人说梦。因为知识的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想成为知识的权威,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新知识结构,实现自我超越。而所谓“知识的绝对权威”则强调了知识的静态特征,似乎只要掌握了知识,便可以无往而不胜,无所而不可。这无疑违背了知识动态发展的规律。
可能有人会说;“虽然我的知识的量有限,但其质则足为经典。”不错,真正的经典确实具有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但问题是你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是真正的经典?如果不是,那么死守着陈旧的知识而孤芳自赏,自鸣得意,是不是可笑之极?
所以从知识的质量这个角度来看,也应该除旧布新,保持知识的鲜活。
另外,现在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并不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教师的传授,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学生接受知识的密度、广度,有的都可能超过了教师,此时此刻,教师还端着知识权威的架子不放,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故意板起面孔,动辄横加训斥,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体现师道尊严;有的教师面对学生质疑,固执己见,一味打压,似乎非如此不足以体现绝对权威。殊不知,这样只能让学生“敬而远之”“畏而惧之”。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今学生对先生敬畏有加,噤若寒蝉,又怎能顺利地接受全新知识,体验学习快乐?
教师并非万能的上帝,当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绝对权威。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只能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资源,搭建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达成师生的心灵碰撞,让学生自己健康地成长、和谐地发展。其实学生就是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泉,而教师就是引导挖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
“知识的绝对权威”一说有其局限性:知识因静止而落后,观点因“绝对”而片面。但并非说该观点就一无可取,其实它还是有自己的合理内核的。倘若去掉“绝对”一词,那么“知识的权威”就应该成为每位语文老师专业化成长追求的目标。教师应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师只有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才能旁征博引,贯通古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二、知识技能的传授者
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当然重要,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唯一的内容。因为除此之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知识技能的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是单一的,平面的,而非全面的、立体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表现出明显的“重知倾向”。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是 “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灌输,教师充当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学生则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结论,至于该结论的由来往往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教师缺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形象描述,以及对掌握知识的方法的传授,因而学生也就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劈波斩浪,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语文课堂应处于多重对话的状态: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多重对话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方法的共享,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在新课程中,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而“填鸭式”教学实施的是教师单向灌输,课堂信息交流的渠道单一,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这样的课堂自然就会沉闷无比,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不但谈不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提高,恐怕就连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无从谈起了。
另外语文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知识,硬绑绑的结论,更应该是鲜活真切的人类情感,温暖亲切的人文情怀,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向善求美的价值观。语文不仅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缺少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语文教学,只能导致情感的淡漠,态度的冷漠,价值观的缺失。这样一条腿走路,先天不足,必然会导致语文教学的营养不良。
以上笔者分析了 “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非要全盘否定之。毕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仅注重工具性,追求精细化,使得语文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僵化,确有拨乱反正之必要。笔者以为“知识技能的传授”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关键在于过分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进而走向了极端。只要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原到其应有的位置,再辅之以“精神情感的引领”,实现两条腿走路,语文教学就能起死回生,生机盎然。
三、课程资源的实施者
传统的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物化比较严重,教师只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而存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教师不能发挥,不能颠覆,不能创造,只能墨守成规,只能循规蹈矩,只能作茧自缚。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就是教参对课文的解读,而且教参的解读是唯一的、神圣的、不容挑战的,不容置疑的,教师只能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教师就只能照搬照抄,亦步亦趋,成为教参的传声筒。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丧失课程的意识,丧失课程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研究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则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少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教育理论往往具有空对空的特征,其空洞理论的架构往往很难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实践操作;另一方面,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缺乏教育理论的烛照,往往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举步维艰;很多感性的教学经验也难以理性化,不能上升为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只能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其结果只能是或原地踏步,或处处碰壁。
尽管如此,但教师也不能消极地坐、等、要,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教师被动地等待着别人的研究成果,那结果只能是守株待兔,一无所获;如果教师不加思索地将别人的研究成果生搬硬套应用到教学中去,其结果只能削足适履,适得其反。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学会教学研究,去审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总结积累的经验,并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笔者以为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教师不仅要学会实施课程资源、研究课程资源,还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校级课程三级管理,使课程开发不再只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教师不再只是课程、教材被动的实施者,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空间加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也在加大,这就给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地方课程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必须要更新原有的课程资源和教材观,将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而鲜活地融入到新课程的生成中去,深入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编写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教材,创造新的课程组织形式。
实施课程是基础,研究课程是完善,开发课程是升华。这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教师不能仅仅满足做实施课程的“教书匠”,还要做研究课程的思想者,更要做开发课程的建设者。教师要努力作到海陆空三栖发展,如果不能作到三栖,那至少要作到两栖,绝不能只有一栖。因为如果只有一栖,那教师的脑袋就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须知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那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本身就是可悲的。
四、学生学习的管理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课堂的“管理者”、过程的“控制者”以及效果的“检验者”。语文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纪律的执行者,坚决打击违反纪律的行为,甚至于不惜停止授课进行批判,以维护教师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先预设好学生具体学习内容以及课堂的教学流程及其走向,然后按照预定的方案分层次、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督促,绝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打乱正常的教学步骤;教学流程结束后,教师往往下发相关检测练习,检查学生学习达成效果,若效果不理想,往往会大发雷霆,大批学生榆木脑袋、愚笨至极。如此这般,只能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实现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就更谈不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了。
笔者进行了以上的批判无意彻底否定语文教师“学习的管理者”这一传统角色,只是认为这一传统角色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所以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应该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该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要求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在对话中体现平等,在平等中体现自主,在自主中实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探究,从而为学生学习创设“沟通”与“合作”的学习平台。
毋庸讳言,语文课堂,需要自主学习,需要对话交流,需要合作探究,换言之,语文课堂要从专制走向民主,有封闭走向开放。但语文课堂是否就可以因民主而走向混乱,因开放而走向无序呢?语文课堂是否还需要管理调控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现在的课堂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在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较为肤浅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撒手不管的放羊现象和七嘴八舌图热闹的繁荣假象。不少教师似乎认为放任自流就是民主,讨论热烈就是开放。事实真的如此吗?语文教学不能大阖,当然也不能大开,而应该开阖有序,张弛有度。民主与开放是需要的,但管理与调控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过去的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统得过紧,管得太死,现在的语文教学的极端在于放得太松,哗众取宠。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与集中并举,调控与开放齐飞。
五、园丁与工程师
“辛勤耕耘的园丁”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教师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工业时代的教师角色。这两种角色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缺点。
先说这两种角色的优势。园丁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毫无保留的爱以及“一心甘为孺子牛”的教育理念;工程师角色则表明教育事业之崇高,塑造学生灵魂之伟大;园丁重视学生的成长历程,工程师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
再说其缺点。首先无论是园丁还是工程师都将教育对象加以物化,须知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所以教育使应该关注教育对象,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而不应将教育对象简单化、程序化。其次无论是园丁还是工程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审美观念、教育标准去塑造学生,而且教育标准具有唯一性。园丁手拿剪刀,看到旁逸斜出的枝叶往往不假思索一剪了之,殊不知,这一剪剪掉了学生的个性,剪掉了学生的灵气,剪掉了学生的创造力;工程师则按照自己设计的蓝图,将教育对象通过“工业流水线”塑造成符合规格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没有差别,没有棱角,自然也就没有个性。这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塑造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须知,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唤醒”、“激发”和“升华”!其三,无论是园丁还是工程师所实施的教育都带有人为的强制性。他们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紧拉着老师的手,离开了教师的指挥,学生便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此教育给予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想像中放飞心灵,在创造中挖掘潜能。其四,从教师自身来看,论是园丁论还是工程师论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教师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计塑造学生;另一方面,表现出教师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只是按照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教师成为彻头彻尾的技术主义者。在技术主义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本身也淡漠了情感,没有了思想,泯灭了个性。语文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不仅要脚踏坚实的大地,更要翱翔自由的天空;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训练,更要有诗意的人文情怀。
因此教师的角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作出调整,调整就意味着扬弃。开放的课堂不需要人为的强制,多彩的答案不需要唯一的标准,但语文教育需要教师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园丁与工程师身上的这些闪光的亮点仍是我们必须继承并应该发扬广大的。
六、红烛与春蚕
很久以来,“熊熊燃烧的红烛”与“辛勤吐丝的春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一种理想人格,成为教师道德规范的结晶。人们常常是否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作为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似乎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呕心沥血就是理所当然,似乎不顾家庭,抛妻弃子,以校为家就是天经地义。但是,教师也是人,他们也应该有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当教师的教育角色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角色时,教师心理健康的天平就已经发生了倾斜,就不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上的教师,而是一个被“红炬”和“春蚕”异化了的教师。让教师一心扑在教学,整天泡在学校里,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现实吗?让教师远离时代风云,隔绝世事变迁,去汗水浇灌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可能吗?让教师无暇奉养年迈之父母,无暇教育年幼之稚子,卸下养家户口之重担,而去孜孜不倦备教改辅,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可能吗?
教师就应该成为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吗?教师就应该成为红烛,“蜡矩成灰泪始干”吗?教师就应该在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而毁灭掉自身吗?如果是这样,那教师的人生不也太悲壮了吗?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那蜡烛会越烧越短,终有烛灭身死的一天;如果自认为是春蚕,一味吐丝,那蚕丝会越烧越少,终有丝尽己亡的一天。所以教师不要做春蚕,而要做果树,扎根大地,不断地汲取营养,既能枝繁叶茂,又能根深蒂固;教师不要做红烛,而要做“长明灯”,不断“充电”, 不仅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在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
再者,红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春蚕的丝也是十分有限的,也只能喂饱学生的一部分。不仅如此,有时候,红烛和春蚕的角色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红烛的光太微不足道了,春蚕的丝也太无足挂齿了。因此教师没有必要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也没有必要像春蚕那样把人生搞得如此悲情。教育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才能让教育健康发展、良性循环。教师只是作为立体化教育网络的一个结点,所以根本就承担不起社会与家庭施加的重担,也没有必要担负起这样的重任。老师自己也不要把自己看得有多崇高,有多伟大,似乎只要我成为无私奉献的“红烛”与“春蚕”,就能挽狂澜于既倒,拯大厦于将倾,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其四,传统的“红烛论”与“春蚕论”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红烛论”与“春蚕论” 是对“园丁论”与“工程师论”的一种反动与颠覆:原来的“教师中心论”现在让位于“学生中心论”。这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是红烛,就是要毫无保留地光照学生,教师是春蚕,就是要彻底坚决地呕心沥血。不错,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了,可教师的地位呢?按照现代教育理论,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主体的,一是学生的学习主体,一是教师的教学主体。教师的教学主体得到体现了吗?没有,反倒是弱化了,甚至于可以说取消了,这样的话,语文教育又怎能不“头重脚轻根底浅”?
『拾』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有哪些更新
高中教学资源网有最新更新,去那里看看吧,我的资料有网址介绍。希望能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