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

发布时间:2021-03-10 20:49:37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中如何设计方案

⊙总体构思

看电视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学生看电视利弊谈》为话题,有利于他们观点的表达,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做好准备,包括收集资料、组织合作等等。课堂以学生交流为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论辩能力;同时,教师要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给予引导,让学生文明、得体的对话交流,在论辩中学会尊重对手,尊重对方观点,为今后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课前的准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既发挥个体作用,又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
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淡化教师指导的功能。教师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交流与讨论的环境,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文明得体、尊重对方的重要性。学生的交流、讨论形式:现场采访、辩论、小品表演等。
【教学流程】
(一)准备
1.教师请四位学生担任助手。
(1)确定两位同学担任辩论会主持人。
(2)主持人负责课外采访部分家长、老师和社会人士(提供录音)。
(3)安排两位同学表演一段小品。
2.学生的准备工作。
(1)了解一下周围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并记录整理。
(2)收集有关中学生看电视利弊的材料:电视节目的内容及栏目设置;中学生看电视的时间长短;从报刊、杂志、网上等了解专家如何评价中学生看电视的利弊。
(二)导入
学生主持人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进入家家户户。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频道增多了,电视内容日趋丰富。对于看电视,同学们应该是“情有独钟”吧!在生活中,你是否曾因看电视与家长发生不愉快的摩擦,我想请一些同学谈一谈。
主持人现场采访。
(三)学生分成正反双方,展开辩论
正方:中学生看电视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看电视弊大于利。
活动安排:
1.双方推选四位同学担任辩手,其他同学助辩。
2.双方主辩阐述己方观点。
3.主持人邀请双方助辩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4.正反方展开论辩。
5.两位主持人分别概括双方的主要观点,然后提出观点:看电视应该有所选择。
(1)点击电脑演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说,在英国,患精神疾病而住院的14岁以下儿童人数已猛增50%,全国学龄儿童已有3%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专家认为,“电视文化”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西班牙《论坛》周刊说,成千上万的西班牙儿童是伴随着儿童电视节目成长起来的,看电视已成为西方儿童除睡眠外的最主要活动。过多观看电视造成了孩子不喜欢活动、好斗、词汇贫乏、心理不平衡、追求消费、学习成绩下降等后果。儿童对电视的依附,就像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一样,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
材料三:俄罗斯《旅伴》杂志说,现在的孩子每到晚上总是急不可待地打开电视机贪婪地观看,恨不能把所有的电视节目都一口气吞下去。有些广告在电视中反复播放,使入了迷的孩子刻骨铭心,那些精炼的措词,比伟大诗人的诗句对孩子的吸引力还大。广告竟成了当代的诗歌,现在,中小学生常常摘引的是广告词,而不是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句。电视广告滥,孩子受害深。
材料四:在美国,有关专家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看电视过多弊大于利,使人变得被动、懒惰、不爱动脑子,成了“坐巢蜘蛛”、“沙发上的土豆”。一位专家在书中写道:“在过去30年中,由于过多地看电视,我们连如何去玩都不会了。”儿童受害就更大了。美国研究儿童发育和行为的专家说,如果一个儿童在一周内看的电视节目超过了10个小时,就会限制他(她)的思维活动范围,影响他(她)与人交流和语言能力,并且缺乏创造性,而美国目前学龄前儿童平均每人每周看电视多达30小时。
(2)播放采访家长、老师和社会人士的录音。
(四)观看小品《这样看电视》,然后谈自己的看法
甲:刘兄,好久不见了!还好吗?
乙:(戴眼境)你是谁呀?我怎么看不清楚。
甲:我是……,你不认得我吗?
乙:噢!你是张兄,你好,你好!这个月我被电视害惨了。
甲:电视,它怎么害你啊?
乙:这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电视,要嘛看武打片,要嘛看恐怖片,弄得失眠、头昏,这还不说,眼睛也近视了,戴800度的眼镜还看不清楚,走在大街上还撞了树。
甲:是吗?我可不一样,我几乎每天都看电视,可好了!我从电视上看到了许多新闻,学到了许多知识,还学了一口流利的英文,要不我讲几句给你听,怎么样?
乙:好啊!
甲:好,那我就献丑了。Hellow!Iam…….Nicetomeetyou.
乙:不错,不错!请问你能学到这么多好东西,我为什么学不到呢?
甲:你呀,你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看你可能是没安排好时间,而且没有选择好节目,要不你按我的方法试试看吧!
乙:好,一定,一定。
(五)介绍电视节目中自己受益最多、印象最深刻的节目(或模仿或谈感受,形式不拘)
(六)教师小结:评价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表现情况

⊙设计亮点

这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方案,较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无论是课前的学习准备,还是课堂交流、讨论,都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交际习惯。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通过现场采访、辩论、小品表演等教学程序,极大地丰富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前的资料准备,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合作、收集、交际等能力。课堂的交流、讨论、表演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思辩能力。

(选自《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配语文版) 九年级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忽视口语教学的现象,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听说等口语能力,农村初中更为突出。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在听说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的听话不专心,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表述事情时,说不清楚,或罗嗦没有条理;有的朗读文章时,破句,平淡,没有感情;有的声音不响亮,让人无法听清要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当前农村初中的语文的教学实际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当前农村初中的语文的教学实际,对学生“口语交际”的教学似有若无,甚至没有,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语文教学实际中,教者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重课堂知识的传授,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了学生的口语教学。

2、语文教师的的朗读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缺乏正确、有效的示范作用。
3、各种级别的语文考试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查形式,这种考试导向就造成了“重成绩,轻口语”的现象。
4、学生对考试成绩同样看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高,就是学好了语文,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不够重视。
5、目前现行的由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也有对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而教者大都视而不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7、另外,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贫乏,一些课文中的精美文章都没有配备朗读资料,学生没有高质量的朗读资源的熏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理论依据: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仅体现出“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教材编写者对此也有强制性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明确地写进新课改及各种初中语文教材当中。
具体说来,表现在:
1、国家政策指向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口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对七到九年级的具体要求是:“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
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对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发展的问题的重视是不够的。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把学生当作考高分的工具,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由此可见开展语文听说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3、“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口语能力”设计方案是以“双轨并行,内外沟通,课文示范,全面评估”和十六字纲的教学思路为核心的。“双轨并行”即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课文示范即将课本作为范例来引导学生读写和做人。全面评估即要对学生进行听、说、书、写、读、做、学习兴趣、自学习惯、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考核。
4、洪宗礼主编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也明确编排了初一至初三的“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这是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直接依据。而且在其第六册后面还附有“社会交际常用词语”,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交际语言,并能自觉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这套教材所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分别是:
第一册:①坚持说普通话。②说话要文明,有修养;听话要有有耐心,有礼貌。③问话要明确,答话要简明具体。④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第二册:①与人交谈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恰当。②看电视听广播,能抓住中心。③具体生动地讲述见闻。④说话尊重对方,增进理解。
第三册:①当众发表意见,态度要自然。②与人交谈要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③说话要注意语句连贯,条理清楚。
第四册:①编演课本剧。②介绍某种商品,能吸引顾客。③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
第五册:①正确辨析讲话者的语意。②说话简要有针对性。③听读议论性的文章,能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
第六册:①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观点清楚。②科幻故事交流。
这套教材的编排内容,其训练目标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了科学而合理的依据。
三、研究目标
1、听话能力
采用序列式训练,即紧扣教材单元中的训练重点。如初一第一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学会听一篇文章讲了哪件事,有哪几个主要人物,用文章中的事与人的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第二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欣赏文质兼美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初二第一学继续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外,还注重会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第二学期培养学生如何将一件物品、一个建筑物有条理地介绍清楚,或者在听别人介绍时知道使用哪些说明方法。初三年级注重训练学生听议论文的能力和欣赏美文时文的能力。
2、说话能力
利用上课前两分钟进行课前说话训练。初一阶段:请每一位学生轮流介绍一篇优秀文章或一部书籍,其他学生记录听到的文章题目或书籍名、介绍人。初二阶段:在初一的基础上增加记录所听到的喜欢的句子或片段。初三阶段:开始训练学生快速构思、成文——口头作文。
课题总的研究目标是:以服务于语文课程实施为宗旨,围绕初中语文听说能力的提高为对象,构建初中语文听说能力的最佳平台,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最终研究成果形式:校本教材、实验报告、实验专辑。
具体目标是: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初中语文听说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认识初中语文听说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初中语文听说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2.通过对初中语文听说研究,探究提高初中语文听说能力的最佳途径,探索并构建初中语文听说培养及考查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3.通过初中语文听说教学模式的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提高初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切实可行的各种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采取“教育调查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有时也将采用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方法,对初中语文听说现象和情况进行调查了解。
2.采取“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实施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地贯彻行动计划。观察即收集研究的资料,监察行动的全过程。反思就是对行动效果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3.采取“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案例反思。
五、主要研究内容
初中语文听说教学模式研究,旨在转变“轻听说”的现象,探索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科学方式,着力把学生的口语活动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以体现语文实践性、工具性的目的,并做出以此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成果。
子课题:
①实施“初中语文听说”的方法与途径探究。
②语文听说活动与读写的结合
③语文听说与社会生活综合
④怎样做好演讲
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语文听说”探究
⑥“初中语文听说”中的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培养
⑦“初中语文听说”中的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⑧“初中语文听说”中的评价问题
⑨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中语文听说”课程内容
⑩“初中语文听说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
六、实验研究实施步骤:
2005年1月-2005年7月(第一阶段)
①问题诊断,需求分析
②课题申报和论证
③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培训
④实验报告及各子课题的论证和任务落实
⑤开题
⑥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各子课题的实验方案、实施方案、课例、案例、论文
2005年9月一2006年7月(第一阶段)
①问题诊断,需求分析。
②每学期制定研究计划,及期末工作总结。
③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④编写教材、实验专辑、组织研讨活动。
⑤实验阶段性总结
⑥实验观摩及阶段性实验经验交流会
⑦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验报告、阶段性总结、课例、案例、论文汇总、形成性评方案等。
2006年9月一2007年7月 (第三阶段)
①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②召开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
③撰写研究报告
④结题鉴定
⑤总结推广。
⑥成果名称及其形式:编写或出版教材、编辑实验专辑、组织研讨活动,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Ⅱ 求初一的语文口语交际题

七年级口语交际习题

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到晋国司马炎来了吴国,俘虏了吴王孙皓。在接见孙皓时,司马炎说:“朕没此座久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美国纽约街头一盲乞丐,行乞时在脖子上挂一牌子——“自幼失明”,但每天所得甚少。后来一位诗人春天时在此路过,给他的牌子换了一句话。这句话语言形象,能激起人们的感情波澜,点燃起人们同情的火焰。于是他的收入大增。假如你是那位诗人,你会给牌子换一句什么样的话呢?

三、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抱着小孩子的妇女艰难地站着。旁边的座位上的一个表年人却扭头望着窗外。如果你是售票员,怎样说服这个青年让座?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在下边。

四、家里来人告辞时,应根据来者不同身份说送行的话。 假如来人是你家修煤气灶的工人,你应该说: ;假如来人是你表哥,你应该说: 假如来人是到你家串门的邻居王奶奶,你应该说: 。
五、请你说说下面画线处总统母亲答话的言外之意。
有位初出茅庐的记者登门采访总统的母亲,问她儿子是否像他自己表白的那么诚实。母亲答:“是的,除非不得已而善意撒谎。”记者请她举个例子,她笑了:“ 你还记得刚才进门时,总统对你说——见到你很高兴吗?”
母亲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七、一位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回答:“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厨师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 谁知道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如何拿高分

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际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以上规定,结合了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说明说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具体反映,说更是传递信息、反馈信息的两个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说写就容易了。”教育家张志公也曾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而,练口,练耳是基础。”又说:“过去,教语言往往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说话能力的提高也利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论辩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等诸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最后,利于培养思维能力。语言是人们信息交谈、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基础和手段。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古人云:“言为心声”,其内涵也包括语言反映人的情操和思维。因此,这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的过程也是整个思想的思维过程。
五、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1、首先、应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参与意识: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认识教育,师生均应该跳出考试办法、成绩评定的圈子,从时代发展和终身需要的大语文范畴认识并思考说话的作用,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说话训练的自觉性和提高说话能力的自信心。其次,培养说话习惯:应加强普通话训练。教师应在课堂内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朗读与回答问题,课外结合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契机,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思维。还应注意学生说话节奏感,吐字清晰,内容集中,条理清晰,语气停连、手势、语音轻重的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况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模拟情境,是引导学生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技能的有效措施,如谋职自荐、促销演讲、生日祝贺、节日致词、即席演讲、讨论辩论等,学生即可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即景生情,畅所欲言,并借此锻炼能力,可练语调、练胆量、练姿态、练大脑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现有教材,加强课堂训练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场所,是以学生为主题,师生共同获得的地方,也是口语训练的主要途径,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课堂进行,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去反复实践,才能获得动作经验。所以,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为学生说话创设环境,提高机会,指导评述,以达到训练目标。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中“听说训练“占一定的比例,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重视音响教材的运用,创设形象的声像情境,营造特色氛围,引发兴趣,使学生在舒畅愉快的课堂上,接受信息,从而产生想说的欲望,可谓事半功倍。
第一, 朗读背诵、打好说话基础:从朗读起步,朗读是把书面的无声语言
转变为口头有声语言的一种表达艺术。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方法。是眼、脑、口、耳的综合活动。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既练发音、练表情、也练胆量、练口才,能借书面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表达技能训练从朗读起步是符合中学生认知和感受的心理学规律的,注意在朗读中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简而言之,可表现为三个层次:准确朗读、表情朗读、流畅朗读。
第二,多样复述,培养记忆性和理解性:能读不一定能说,复述指把读或听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即将认知对象消化理解后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它不是单纯机械地认知,而是思维活动的反映,含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可概括为三种类型:详细复述、概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复述形式多样,如不断复述、人物复述等。复述课文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角度转换、人称改变、结构变化、内容扩展(进行口头简述、详述。摘要以及创造性复述)等方法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和再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应注意复述过程,要把握内容,搞清要求,以组织内部语言。
第三,演讲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设想出来的具有多种可能性选择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散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征。培养发散性思维主要是在学习课文知识点时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向性考虑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多种方案、多种结果。演讲(包括讲故事)就是这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方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按教材内容讲或结合教材搜集相关资料讲,或以教材为基点开展延伸性演讲,它给学生锻炼口才,显露才华创造了机会,也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和聚合信息中发展思维。正如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卡耐基说::“向一群人作即席演讲,其实不过是在客厅里对朋友即兴讲话的扩大而已。”如练到这一步,学生不就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的境界吗?
第四,课堂讨论,培养论辩能力:有人说两块运动的石子相互撞击后能迸发出火花,众多的石子相互撞击便会产生众多的激烈的连锁反应,也许这就是课堂讨论的效果。教师用关键性的语言启发学生阐述观点,评论补充别人的意见,如果以四人为一组的单位展开讨论,训练面更广,既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更利于培养学生即席发言讲话的能力。
第五,看说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像加工改造而造成新得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运用教材的科技因素,巧妙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支点。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看说训练是融观察、想象、创造、遣词造句能力训练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学生可利用课文插图,把当天所见人事及亲身经历场景等,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训练学生叙述事件、描述情景的能力。
第六,口头作文,培养创造能力: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形式叙述意见、事情,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无文字依托。训练时,要注意与阅读教学及日常交际谈话,即席讲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敏锐洞察力的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规定题目或材料,要求学生思考几分钟,打好腹稿,做到立意明确,条理清楚,培养迅速敏捷的思维能力及整理成文的能力,逐步向开口成文的方向努力。

Ⅳ 初一语文口语交际

1.今天风和日丽,我校写作精英齐聚一堂 ,共同参加“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活动,希望大家,发挥所长,把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2.不用不好意思啦!把自己的作文念出来才有成就感啊!给自己一个多练的机会吧!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朗读好的!加油!

Ⅳ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怎么写

主要思维要发散来,平时的积累也是必源不可少的。口语交际初中已经没有了,是综合性学习。

如果要写作文的话,尽量张扬,表明自己的观点,文风要华丽,不要追求大作家的简朴文风,深刻

寓意。

如果只是概括的话,具体事例具体分析。抓住每一个句子的重点,或者用一种格式套,注意:这样

会略显生硬,所以要自己修改下。1)什么人做了什么事。2)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这是概括事件的方法,一般他不会让你概括记叙之外的东西,比如:议论,散文之类的。

Ⅵ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如何拿高分

初中阶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际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以上规定,结合了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说明说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具体反映,说更是传递信息、反馈信息的两个途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说写就容易了。”教育家张志公也曾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而,练口,练耳是基础。”又说:“过去,教语言往往忽视口、耳,只注意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充其量这叫插瓶,也许能开两朵花,然而开不多,也开不久。”说话能力的提高也利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论辩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等诸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最后,利于培养思维能力。语言是人们信息交谈、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基础和手段。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古人云:“言为心声”,其内涵也包括语言反映人的情操和思维。因此,这是说话能力的训练,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说话的过程也是整个思想的思维过程。

五、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之对策

1、首先、应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参与意识: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语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认识教育,师生均应该跳出考试办法、成绩评定的圈子,从时代发展和终身需要的大语文范畴认识并思考说话的作用,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说话训练的自觉性和提高说话能力的自信心。其次,培养说话习惯:应加强普通话训练。教师应在课堂内严格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朗读与回答问题,课外结合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契机,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思维。还应注意学生说话节奏感,吐字清晰,内容集中,条理清晰,语气停连、手势、语音轻重的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况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模拟情境,是引导学生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技能的有效措施,如谋职自荐、促销演讲、生日祝贺、节日致词、即席演讲、讨论辩论等,学生即可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即景生情,畅所欲言,并借此锻炼能力,可练语调、练胆量、练姿态、练大脑的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现有教材,加强课堂训练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场所,是以学生为主题,师生共同获得的地方,也是口语训练的主要途径,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课堂进行,通过学生自己,去学去练,去反复实践,才能获得动作经验。所以,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所在。叶圣陶先生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为学生说话创设环境,提高机会,指导评述,以达到训练目标。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中“听说训练“占一定的比例,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重视音响教材的运用,创设形象的声像情境,营造特色氛围,引发兴趣,使学生在舒畅愉快的课堂上,接受信息,从而产生想说的欲望,可谓事半功倍。

第一, 朗读背诵、打好说话基础:从朗读起步,朗读是把书面的无声语言

转变为口头有声语言的一种表达艺术。是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方法。是眼、脑、口、耳的综合活动。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既练发音、练表情、也练胆量、练口才,能借书面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表达技能训练从朗读起步是符合中学生认知和感受的心理学规律的,注意在朗读中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简而言之,可表现为三个层次:准确朗读、表情朗读、流畅朗读。

第二,多样复述,培养记忆性和理解性:能读不一定能说,复述指把读或听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即将认知对象消化理解后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它不是单纯机械地认知,而是思维活动的反映,含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可概括为三种类型:详细复述、概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复述形式多样,如不断复述、人物复述等。复述课文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角度转换、人称改变、结构变化、内容扩展(进行口头简述、详述。摘要以及创造性复述)等方法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记忆和再创造,更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应注意复述过程,要把握内容,搞清要求,以组织内部语言。

第三,演讲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中心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设想出来的具有多种可能性选择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散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征。培养发散性思维主要是在学习课文知识点时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向性考虑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多种方案、多种结果。演讲(包括讲故事)就是这种寓教于乐的训练方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按教材内容讲或结合教材搜集相关资料讲,或以教材为基点开展延伸性演讲,它给学生锻炼口才,显露才华创造了机会,也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和聚合信息中发展思维。正如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卡耐基说::“向一群人作即席演讲,其实不过是在客厅里对朋友即兴讲话的扩大而已。”如练到这一步,学生不就走向自由独立运用口语的境界吗?

第四,课堂讨论,培养论辩能力:有人说两块运动的石子相互撞击后能迸发出火花,众多的石子相互撞击便会产生众多的激烈的连锁反应,也许这就是课堂讨论的效果。教师用关键性的语言启发学生阐述观点,评论补充别人的意见,如果以四人为一组的单位展开讨论,训练面更广,既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更利于培养学生即席发言讲话的能力。

第五,看说训练,培养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像加工改造而造成新得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运用教材的科技因素,巧妙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支点。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看说训练是融观察、想象、创造、遣词造句能力训练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学生可利用课文插图,把当天所见人事及亲身经历场景等,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训练学生叙述事件、描述情景的能力。

第六,口头作文,培养创造能力:口头作文是指用口语形式叙述意见、事情,说明一种事物,阐明一个道理,无文字依托。训练时,要注意与阅读教学及日常交际谈话,即席讲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敏锐洞察力的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规定题目或材料,要求学生思考几分钟,打好腹稿,做到立意明确,条理清楚,培养迅速敏捷的思维能力及整理成文的能力,逐步向开口成文的方向努力。

Ⅶ 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好问题。
如果是汉语语文则比较难,因为口语必须是说出来的,需要说各种各样的题目,题材,正说,反说,黑说,白说,对说,错说,都需要练习,都需要包容包括。不能说的就练不成口语!

Ⅷ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

《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分阶段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把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进而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用,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口语交际本身具有互动性,是双方相互来往的一种交流方式,因此,这一内容的教学活动只能在具体交际情境中进行。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你必需了解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让他敢说,愿说。从初中学生的发展心理看,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是他们的共性。对这类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给他们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并且给予肯定。另外也不可否认,有些学生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个性得不到发挥,在别人面前或大众面前,养成了寡言少语、怕羞的性格,一让他说话就面红耳赤,说起话来吞吞吐吐。这一类学生,教师就要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弄清真相,对症下药。特别要关心他们,重视他们,让他们觉得,在老师心目中是有地位的,愿说,敢说。
二是创造氛围,让他多说。老师为学生创造合适的说话氛围,或者课内,或者课外。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课内如常规活动:每日课前3分钟报道新闻(内容可是学校、社会、家庭等内容),内容贴近生活,会使学生浑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困惑的情境或有趣的难题,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问题情境和思维状态之中,以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②,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再就是让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当堂口头作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分明。
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往任务,活学活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材设置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是让学生、教师浏览的,要求老师合理安排时间,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这样的活动,指导学生去活动。讲故事、开辩论会、答记者问……等等。这些活动,大多有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老师课堂上的授之以渔,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讲述见闻时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答辩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语文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是训练目的明确,循序渐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初中学生三年六期的训练内容。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既要注意训练的科学性,由浅入深,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序列;又要注意训练的人文性,设计生动的、富有情趣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说话内容宜从要求比较简单的开始,让学生能注意对象和场合,逐步养成文明得体的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说话时能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报道消息,讲述见闻,内容具体;即席演讲,观点明确,说服力强;讨论问题,有针对性等等。以上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一到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何尝得不到提高?
四是改革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目前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方面的考试,都是结合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内容以书面形式进行的,内容大多考的是口语交际方面的基本要求,或者设计一段情境对话,让学生书面答对。我认为既然是口语交际,就应该是让学生口头表达,应进行口试,并占一定的考核比重。让学生用口语表达,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一个学生可能他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差,但如果口语表达能力强,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语文素养的,会增强他学好语文的信心。
我认为,各种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承的。一个学生如果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促进其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反之,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三年一个轮回,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0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