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答案
某种商品的进抄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 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折.
【答案】7
从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 400米,如果小明早上7点离家,要在7点30分到40分之间到达学校,设步行速度为 米/分,则可列不等式组为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步行的速度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 60米/分~80米/分
从甲地到乙地有16千米,某人以4千米/时~8千米/时的速度由甲地到乙地,则他用的时间大约为()
A.1小时~2小时 B.2小时~3小时
C.3小时~4小时 D.2小时~4小时
【答案】D
⑵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重点知识
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一样的
在周长相同的所有图形中,圆面积最大。
望采纳
⑶ 1—6年级数学 总复习资料
整数,小数,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 整数部分每4位数为一级他们的顺序是亿级(亿级的计数版单位为亿),万级(权万级的计数单位为万),个级(个级的计数单位为个)。小数部分:十分位(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千分位(千分之一)。小数点左边的为整数部分,右边为小数部分,右边第一位即为十分位,依次往下排)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折扣 百分数和折扣可以互换,例如70%=七折;85%=八五折也就是百分之多少就是打几折。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 整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读,每一个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读一个0.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小数:12.13读作十二点一三:67%读作百分之六十七,4/5读作五分之四。数的改写(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小数化分数0.3写做 3/10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后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分数化百分数 ,先把分数化为小数在化成百分数
⑷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除了继续完成小学数学中比例知识、常见的立体图形、统计初步知识外,还要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十二册知识点精析 如下:
在比例知识的学习中,大家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在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学习中,大家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例如:一个圆形的水池,要求它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它的底面积;要求围绕水池一周的长度,就是求它的底面周长;要给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就是求它的表面积(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要知道水池可以装水多少,就是求它的容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混淆了.
在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中,大家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是本册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可以加深大家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部份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四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个方面.其中总复习占很大的篇幅,在全册90页中占了51页,占56.7%,可见总复习在六年级下册中占有极大的分量.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怎么教学总复习部分呢?
1、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我们现在教的是第一届课标教材班,每个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且有的老师不是系统接触.受以往大纲教材的影响,教学中还会受到原教材的干扰,因此我们要系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否则就把握不住目标,如:第42页第5题“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现教材与以往教材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有较大变化,若我们老师不熟悉就把握不住,就不知学了哪些内容,复习就难于达到目标.就整个总复习而言,叙述上很条理、很简洁,如果我们教师不熟悉教材,就无法使条理的叙述具体化,无法使简洁的表述详细化,就会觉得总复习很难上或没有什么可上的,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熟悉教材,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了解每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知道每个知识点的出处和教材上怎么说的,了解各册之间同一领域知识间的关系.熟悉教材,要求老师对每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渗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图理清楚.
2、真正体现主体.
《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回顾与交流”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回顾,让学生交流,不能越俎代疮.如:40页有关数的回顾与整理.“回顾与交流”,不仅要会解答一些具体的题,还要能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上升到如何解决哪一类型的题,如:教材53页的“计算与运用”.“回顾与交流”所占篇幅很小,看似很简单,实际有很多知识点,需要不少时间,教师千万不可草率而过,如:71页立体图形“回顾与交流”的第一题,78页图形与变换“回顾与交流”的第2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回顾与交流”应根据知识内容作必要的笔记,本人认为学生应每人有1本复习整理笔记本.
“巩固与应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题,让学生说题.练习的讲评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说方法.
3、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总复习的3个领域共19个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又有若干个知识点,同一类知识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教学时它们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就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根据内容,有的可以用网络图来表示,有的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有的可以用图来表示.如:
“数的认识”就是网络表示.
“十进制计数法”就是表格表示.
“图形的认识”中图形之间的关系就是用图(集合图)表示.我们提倡的发展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并非全盘否定,知识的整理中,教师可以借助原大纲教材复习中的知识结构图.
4、注重基本技能地训练.
任何一样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技能要靠训练的,因此除了做必要的基础练习外,还要进行一些变式性的、综合性的练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要多做题、多练习.练习不是重复,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训练,就要有材料、有习题,大纲教材的总复习中的习题分“做一做”和“练习”两部分,“做一做”55题,练习154题,共有209道习题,而新世纪版课标教材的总复习“巩固与应用”中的习题只有“巩固与应用”,仅有114道习题,课标教材中的习题不全,如84—86页“统计”中就没有复述条形统计图,这些,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充实材料,切实搞好最后的总复习.
5、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
学国生是个相对概念,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帮助工作,小学教育是普及教育,只有注重学困生的帮助才能说“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帮其树立起学习信心,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重复,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花时间、花精力,要长期坚持,要在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上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材除了继续完成小学数学中比例知识、常见的立体图形、统计初步知识外,还要把小学所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十二册知识点精析 如下:
在比例知识的学习中,大家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在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学习中,大家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例如:一个圆形的水池,要求它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它的底面积;要求围绕水池一周的长度,就是求它的底面周长;要给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就是求它的表面积(一个底面积加上侧面积);要知道水池可以装水多少,就是求它的容积.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混淆了.
在统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中,大家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整理和复习是本册的一个重点.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可以加深大家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总复习部份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分为“四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个方面.其中总复习占很大的篇幅,在全册90页中占了51页,占56.7%,可见总复习在六年级下册中占有极大的分量.复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怎么教学总复习部分呢?
1、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我们现在教的是第一届课标教材班,每个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且有的老师不是系统接触.受以往大纲教材的影响,教学中还会受到原教材的干扰,因此我们要系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否则就把握不住目标,如:第42页第5题“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现教材与以往教材在这一内容的处理上有较大变化,若我们老师不熟悉就把握不住,就不知学了哪些内容,复习就难于达到目标.就整个总复习而言,叙述上很条理、很简洁,如果我们教师不熟悉教材,就无法使条理的叙述具体化,无法使简洁的表述详细化,就会觉得总复习很难上或没有什么可上的,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熟悉教材,要求教师对整套教材有所了解,了解每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知道每个知识点的出处和教材上怎么说的,了解各册之间同一领域知识间的关系.熟悉教材,要求老师对每领域各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渗彻的了解,并把其结构图理清楚.
2、真正体现主体.
《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体”.“回顾与交流”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回顾,让学生交流,不能越俎代疮.如:40页有关数的回顾与整理.“回顾与交流”,不仅要会解答一些具体的题,还要能根据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上升到如何解决哪一类型的题,如:教材53页的“计算与运用”.“回顾与交流”所占篇幅很小,看似很简单,实际有很多知识点,需要不少时间,教师千万不可草率而过,如:71页立体图形“回顾与交流”的第一题,78页图形与变换“回顾与交流”的第2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回顾与交流”应根据知识内容作必要的笔记,本人认为学生应每人有1本复习整理笔记本.
“巩固与应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做题,让学生说题.练习的讲评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讲思路,让学生说方法.
3、重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总复习,形成知识体系.总复习的3个领域共19个课题,每个课题下面又有若干个知识点,同一类知识的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而教学时它们是分散的,总复习时就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根据内容,有的可以用网络图来表示,有的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有的可以用图来表示.如:
“数的认识”就是网络表示.
“十进制计数法”就是表格表示.
“图形的认识”中图形之间的关系就是用图(集合图)表示.我们提倡的发展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并非全盘否定,知识的整理中,教师可以借助原大纲教材复习中的知识结构图.
4、注重基本技能地训练.
任何一样知识的学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技能要靠训练的,因此除了做必要的基础练习外,还要进行一些变式性的、综合性的练习.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要多做题、多练习.练习不是重复,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通过问题的不断解决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对学困生的有效帮助.
学国生是个相对概念,每个班都有学困生,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帮助工作,小学教育是普及教育,只有注重学困生的帮助才能说“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要帮其树立起学习信心,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重复,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花时间、花精力,要长期坚持,要在学困生的有效帮助上体现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⑸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个别学生知识比较零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构理解不好,系统的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经过精讲多练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透彻、更熟悉。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我班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复习题的选用尽量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对于“易错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学懂、理解。
任何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任何马虎也是有原因,不要让学生犯相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作图习惯。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积极为学优生提供思维创新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潜能。
3、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在掌握了各部分基础知识以后,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设计习题要贴近生活。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中下生进行系统、有序、有针对性的指导。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6、对试卷答题能力的培养:审题能力(要求读全,读清、读细。)分析能力(易错知识点,数量关系,应用多种手段分析的能力),计算能力。
⑹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轴对称图形
1、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圆的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直线
4、圆是(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二、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d=2r r=d÷2
三、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四、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围成圆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和圆的大小无关。π>3.14。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a
5、长度和周长单位有:km m dm cm mm
6、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
已知周长求半径 r=C÷π÷2
7、3.14×(1――9)
六、半圆的周长
C半圆=d+πd÷2 C半圆=2r+πr
七、圆的面积
1、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2、S圆=πr2=π(d÷2)2
3、S长方形=长×宽=ab
S正方形=边长×边长=a2
S平行四边形=底×高=ah
S三角形=底×高÷2=ah÷2
S梯形=(上底+下底 )×高÷2=(a+b)×h÷2
S半圆=πr2÷2
S圆环=S大圆-S小圆=π(R2-r2)
4、面积和表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5、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那么它们当中圆的面积最大。
6、(11――19)2
八、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2倍。
第二单元
1. 一、
1、是、等于、相当于,意思相同。
2、几成=几折
1. 二、求提高了、降低了、增加了、减少了、节约了、多了、少了百分之几,都是用:甲÷乙
2. 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1. 四、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找单位“1”
2. 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3. 如果单位“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对应分率
4. 如果单位“1”未知的,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对应分率=单位“1”;另外,也可以用方程。
5、减数=被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五、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六、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方程就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时,会用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 轴对称
2. 平移:关注是上下平移还是左右平移,尤其是平移了多少格
3. 旋转:关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关注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
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性质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5+37+63=25+(37+63)
乘法交换律
a×b×c=a×c×b 25×9×4=25×4×9
乘法结合律
a×b×c=(a×c)×b 128×3×8=(125×8) ×3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级相加。
a×(b+c)=a×b+a×c 8×(125+25)=8×125+8×25
2.37×99
=2.37× (100-1 )
=2.37×100-2.37×1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14.29―3.9―6.1=14.29―(3.9+6.1)
第四单元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其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前项÷后项=比值
2.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a÷b=a :b= (b≠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
例如:15÷25=( ):( )==( )%=( )(填小数)=( )折=( )成
再如: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乙数的( / ),乙数是甲数的( /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提示:甲数=4 乙数=3)
3. 化简比
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只能有公因数1。
4. 注意:比值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
例如::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 比的应用
重点关注:类似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求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
6.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或1: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
8. 容积单位:升 毫升
9. 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1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能完全抵消;-8和+3抵消后得-5。
13、统计图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4、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6、扇形统计图:能呈现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
(1) 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立体图形的认识;(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平面图形知识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②角的特征、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
③垂直与平行。
④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分、按角分)。
⑤四边形。每类图形的特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⑥圆与扇形。圆的特征、直径、半径的特点,扇形与圆的关系。
⑦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要求:①掌握特征、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联系。
②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
(2)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①理解周长与面积概念。
②掌握每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③能应用公式灵活解决问题。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②长、正方体的关系。
(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②会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③建立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联系。
④加强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的对比训练。
建议:几何初步知识这部分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方法。
如: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网络图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求帮助);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可让学生自带磁带盒,设计包装方案——
切忌: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断提问,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6、简单的统计
复习要点及要求:
(1) 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